读完这本书,才发现“主角”真不是谁都能当的
谁让你要当主角呢。主角就是自己把自己架到火上去烤的那个人。因为你主控着舞台上的一切,因此,你就需要有比别人更多的牺牲、奉献与包容。有时甚至需要有宽恕一切的生命境界。
唯其如此,你的舞台,才可能是可以无限延伸放大的。
——陈彦《主角》
上个周末,去旁听了传统文化协会的读书分享会,看到他们都在读《主角》一书,说得我心里也直庠痒,立马就从微信读书上找了这本书出来。
刚开始读时,觉得也不怎么样。然而越往后读,就越觉得精彩,达到了欲罢不能的地步。
我用了四天的时间,读完了这部小说。捎带着,还从网上找了几个视频,看看什么是“卧鱼”,什么是“吹火”……
又经过一天时间的构思,这才写下了这篇文章。
这本小说的主线,讲述的是一代秦腔名伶忆秦娥40多年来的际遇起伏,以及秦腔艺术在大时代背景下的种种挣扎苦痛。
忆秦娥从一个乡下来的烧火丫头成长为红透半边天的秦腔小皇后,她的成功归功于自身的不懈追求,和一代代老秦腔艺人的悉心传承。
历史的车轮滚滚,秦腔艺术也是时起时落,但无论社会如何变迁,不变的依然是秦腔人对秦腔艺术的一份不改初心。
以往看过的那些逆袭故事,大多数都是在讲述主角的奋斗历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被感动、被激励着,然后下定决心自己也要像主角一样努力,如何如何……等到主角成功了,故事也就该结束了。
但这部小说让我感触最多的,是大量的主角成功以后的生活故事。
忆秦娥是整书中的主角,也是秦腔舞台上的主角,在成为主角的过程中,她经历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苦难、折磨和屈辱。
文中一拨百十号人的演员培训班,几年下来,能炼成角儿者,当属凤毛麟角。所以说,忆秦娥是幸运的。
不管是台下的观众,还是主角身边的配角,看到的都只是主角的无限风光和耀眼的光环,却无法切身体会到主角的艰辛。
为了把戏唱好,忆秦娥不止一次地险些累死在舞台上。每演完一场戏,她都要去洗手间狂吐一场,连最后的谢幕都无法完成。
这都不算啥,她的名气越大,招来的流言蜚语、造谣中伤、侮辱诋毁就越多。任何一件小事情,都会被无限放大,一言一行都是草木皆兵,甚至自己的婚姻,都要考虑对社会的影响如何。
忆秦娥这一生,实在是太苦太苦了。这种苦,在她的前半生,更多的是听天由命;但到了她的后半生,却是由于她自己的不知进退。
忆秦娥前半生的苦,苦在她的出身上,也苦在她成角的道路上。
但她似乎并不觉得这些是苦,生活条件的苦,她本就不以为然;学戏中的苦,甚至让她乐在其中。她的脑子,简单到了“一根筋”的思维模式,让她自动摈弃了一切杂念,屏蔽了周围人对她的干扰,反而促成了她的成功。
但忆秦娥后半生的苦,多半却是因为她那浑浑噩噩的性格所造成的。她是个滥好人,啥都可以让,什么错都能原谅,不光是苦了自己,身边的人也跟着她受苦。
在感情方面,她更像是个白痴。她经历了三段感情,每次都是一味单方面地接受,既不懂得妥协,也不懂得付出,更不懂得珍惜。她根本不懂什么是“爱”,怎么可能会有好的结局?
忆秦娥的吃苦耐劳、为了事业精益求精的精神,确实令人感动。但是她处处被动的人生选择,我却很不喜欢。
她进城是被动的,学戏是被动的,成角是被动的,爱情是被动的,婚姻是被动的,到最后就连新人接替也是被动的……可以说,她的一生完全就是被人推着走的。
由于她足够幸运,有一群人帮着,有一身苦练的功夫,这才成为一代名伶。但她没有文化,也没有个人的思想,永远达不到艺术家的层次。
在秦腔舞台上,忆秦娥是神一般的存在。但是在生活中,却是很失败的。
不管她在舞台上多么成功,也无法让人忽略她两次失败的婚姻;不管她领养的女儿以后在戏曲界多么优秀,也没法掩盖她的失子之痛。
大概,作者就是要告诉我们,主角并不是神,即使是已经成为主角中的主角,也还只是一具肉体凡胎,也还是陷在七情六欲的泥潭里头出不来……
主角不易,配角也难。
主角之外,还有很多配角,小说多达几百号的小人物,他们各自书写着自己的悲喜剧,他们都是自己故事中的主角。
所以说,主角只是一种象征。在这个复杂而丰富的社会舞台上,你我均是主角,但你我又都是配角。
通过这本书,陈彦先生努力发掘和刻画着人性的闪光点和温暖一面,也为勤劳吃苦敢于拼搏的普通人立传,为小人物带去心灵的慰藉。
无论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或在真情意切的世俗生活中,我们的人生可以做不成主角,但总要保有着希望、爱和善良。
2012.7.31于山西运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