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然的冰糖芋泥 | 杨华专栏
杨华
到福州,是这次假期出行的偶然。
从未与此有过交集。匆匆选了该线路,是像躲避重负般的临时出逃,难以定住宿和机票,于是挑了这小众旅行点。
在漫长等待的候机中,在一路颠簸的云层中,偶然看到周国平关于因果性、必然性、目的性的论述。他说,整个宇宙,处于一种没有秩序的大混沌,星系、地球、地球上的生命和人类,纯属偶然。不排斥我们生活的一个狭小范围,事物发展出现一定因果性或目的性的表征,但这种表征只有非常相对的意义,它偶然产生于大混沌,最终必将消失于大混沌。
不经意的阅读,如此契合这偶然的线路。
从飞机降落那一刻,娃说,这机场,哪像省会城市起,似乎已征兆,这次说走就走的任性,会遇见若干偶然的堵心。
机场离市中心,罕见的遥远。一路,出租司机热情地充当导游,从当地的风土人情,旅游景点,到时政要闻,市政公益,滔滔不绝,眉飞色舞。让人不由想起首都的的哥。聊过城市建设的落后,惊天房价的飙升,历史名人的踪迹,当日路边的八卦,特色小吃的推荐,出行议程的建议等等,眼看一小时已过去,目的地还遥遥无期。如此警觉时,已来不及。和蔼可亲话家常让人宾至如归,义正辞严指责市政府不作为俨然好公民的出租师傅,活活比导航多兜圈六十元的路费!天下果然没有免费的午餐,他擅自做主,当之无愧犒劳自己这偶然的导游费!
到酒店,放下行李,娃便一刻不停开始写作业,完全没有从前,初到一陌生地的兴奋与好奇。本就紧张的行程,遇见前所未有的偶然的措手无策。等他终于肯告一段落,急急出门,发现,不到六点,天色已暗,无景可看。怀着一丝期待,就近去娃百度的本地特色书店——大梦书屋,惯常一样指望,淘一本两本本土的文学作品,在实地走马观花前,触摸初步轮廓。僻静处不大的一间店面,进门一目了然,没能找着有用的书籍。不仅城市建设粗浅落后,看来文化建设也稀薄得很。
饱不了眼福,就先饱口福吧。奔波一天,饥肠辘辘,用屡试不爽的百度搜寻周边美食,一番冥行擿埴,却遇见,蜂拥的人潮,早已把网上好评的店塞满。继续拔足扬尘,奔往下一家,无一例外。冒着30度以上的高温,如此折腾几次,和娃均有了中暑的症状,没了继续搜寻的体力,打车回府,在酒店隔壁的饭店草草对付了事。明明是找的小众路线,再一次偶然,变为热门景点。众多人的偶然,难道就会成必然?!
第二日,睡到自然醒,等娃完成作业,出门,几近中午。去省博物院,依然是乏善可陈,匆匆一瞥了事。吃饱喝足,攒够精力和勇气,去拟重点游览的三坊七巷,奢侈地请了导游,两小时,固定讲解五处旧宅院故居屋。从一座宅院、两位名人的林觉民故居,翻译《天演论》的严复故居,到不曾听闻过的二梅书院、小黄楼、水榭戏台,却独独将大名鼎鼎的林则徐排除于外。林则徐纪念馆和林家祠堂,不得已只能自己单独去观瞻。无法理解,游客中心的如此安排,是偶然,抑或内有必然的隐情?
这次跨越千山万水的偶然出行,在一个紧接一个的偶然意外中,气压低沉,如同这湿热高温的天气,让人情绪低落,有些透不过气。
直到这日傍晚,在一家名为“醉得意”的福州菜馆,熙熙攘攘的红尘中,遇见偶然的手工冰糖芋泥。
这份甜点,装在承载儿时记忆的搪瓷盆里,晶莹剔透的糕状芋泥上,撒满芝麻、花生和红色的果脯粒儿,煞是诱人。迫不及待舀上一小勺,送进嘴里,滚烫暖心,软糯香甜,入口即化,留下一些粘稠的味道,在舌尖回绕。
偶然出行的塞心烦躁,随着这好滋味,气沉丹田,醍醐出窍。
冰糖芋泥,并非当地特色小吃。在林林总总的菜色中,能一眼相中,是因为曾偶然读到林清玄的美文《母亲的冰糖芋泥》。文中,在那物资匮乏的年代,母亲竭尽所能,变着花样为全家做美食,以无私的爱将艰困都化成甜美。冰糖芋泥便是其中之一。
这份别具一格的母爱,不仅潜移默化养成作者乐观、进取、坚韧的好品质,也带给我,强烈的心灵震撼。让我以为,冰糖芋泥,是天下最暖心的美味!
不曾想,这样的好滋味,会在如此心境下,偶然得见!
回想,这一路的庸人自扰,何尝不是纠结于世界的偶然与必然的困扰?!
从一地到另一地,一路奔波、一路劳苦,我们不停地寻找,希翼遇见了解,遇见契合心意的世相。符合我们的预期和审美,经验与眼界,自然会少却外界难以控制的冲击与压力,惶惑与恐惧,达成我们为出行设限的目的。符合预设,便认为是理所应当,是合理,是满意,是幸福的自然漫溢。在如此不停的行走中,我们寻找着外在环境与内心深处的相同性,以此来确定我们内在的根本。我们将之作为出行的必然期望。
殊不知,我们生活的世界,却是如此千差万别,丰富多彩。有那么多的偶然,层出变幻,有那么多的意外,带来震撼。如果看不到世界的这种差异性,不去探寻差异的成因,总以我们有限的、局囿的认知,去评判、衡量外界物事,如此的主观臆断,怎能不让我们频频遭受来自外在环境的压力与不如意?一点点风吹草动,都会让我们草木皆兵,在内心都会掀起滔天骇浪,难以淡定从容,遑论“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
要应对世界层见叠出的偶然,我们的心,尤需智慧加持。
何为智慧?雾满拦江有透彻明了的阐释:“掌握事物的差异化法则,是为智。掌握事物永恒不变的内在根本,是为慧。”智,需要做到审时度势,世异时移。慧,需要坚守底线,持之以恒。
我们更易接受和认同与自己内在一致的事物,喜欢世界呈现一种因果的必然。沉迷于持恒永久的“慧”。而对那些不同观点与见解,不速偶然与意外,往往心生排斥而厌恶,耽于惊吓而应付。缺乏包容差异、探寻求变的“智”。如此的有慧无智,执拗板滞,在眼花缭乱的现实挤压之下,何以立足?!
正如这一次偶然的出行,因为缺乏对当地实际的客观了解与攻略准备,以一成不变的认知与惯常的行为模式,行走于陌生之地,所遭遇的心理落差与现实围堵一样。修行的缺智,一览无遗。
万里行走,千年求索,不过是,心灵的生生不息的阅读。于一碗偶然的冰糖芋泥,我触碰到自己思维的必然疆域。
杨华,女,毕业于西南师范大学教育系,曾执教。陪娃一道读书、写作,写成《西南作家》杂志签约作家,四川省散文学会会员。在文字中现实苟且,在烟火中诗意欢颜。
中国文坛精英盘点之90后专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