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华强北美妆市场:紧跟市场消费需求,销售防疫用品
来源:懂懂笔记
“我已经调低了经营预期,大家今年应该都一样的。”
去年6月份,由于原有店铺租期届满,张莉从东莞厚街的一家美妆批发市场搬到了华强北,继续经营保湿面膜产品。她告诉懂懂笔记,华强北的自然流量、区域位置很好,美妆很快成了气候,柜台开张后生意很快就火了起来。
2019年底,她又谈下了好几家面膜品牌的代理,本想着新的一年出货量能有新的突破,“春节前,手机商家都在清仓甩库存,但是不少美妆商家都不着急,计划留着年后再出货。”
此后的情况,就是春节后所有同行都不是在清美妆库存,而是拼命寻找防疫用品的货源。张莉无奈地表示,原本每年的三月份都是美妆电商的小旺季,即便比不上“双11”“双12”大促,但也是“小阳春”。
如今,三月份过半,很多商家都还处在积极“自救”的过程当中,“第一季度即将结束,眼看完成既定的出货量是无望了,现在只求能熬过去。”
对于她和大部分华强北美妆商家而言,新一年的目标都是一致的——去库存。更关键的是,美妆商品的更新迭代速度虽然不及手机那么频繁,但也有销售周期。“很多品牌旗下的某一款产品,若不能在特定季节销出去的话,后续会很难销售,毕竟品牌还会不断推出新品。”
除非产品本身品牌力足够强大,产品也足够经久热销,不然她们做批发的肯定都要考虑销售周期。“就怕一晃到了下半年,大家都开始着手降价清库存。现在可以说全年销售计划已经乱套了。”
张莉表示,目前很多城市都在陆续复工,同行们都盼着在四、五月份能够迎来美妆的消费复苏期。
在她看来,尽管不大可能出现所谓的“报复性消费”,但作为女性用户的刚需,美妆、护肤产品还是有望在疫情影响减弱之后,迎来“小阳秋”,“这里每一个品牌档口的背后,几乎都有一家生产企业,大家库存的压力都不小。现在大家只有一个期望,活下去。”
无论是经营商品的改变还是获客模式、出货渠道的改变,都是美妆商家为了应对特殊时期采取的“权宜之计”。作为“形成气候”仅一年左右的华强北美妆市场,很多档口都是由电商、微商转型而来,有的更是生产企业的“门面”。这里的景气状况,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美妆消费市场的风向标,成为上游厂家、下游零售商经营状态的晴雨表。
显然,很多美妆商家目前最大的心理预期都不是在今年挣到钱,而是“拉个抽屉”就好,只要能不赔不赚,就有机会在来年翻身。
激进、野心、押注、搏一把……2019年的各种心态在2020年的3月突然改变。这个在华强北崭露头角的新业态,也在犹豫、踌躇、退缩、求变中开始了庚子鼠年的新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