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历史中看地缘:春秋小霸主郑庄公之霸业兴勃亡忽,其奥妙何在?
公元前8世纪晚期,已经立国已250多年的周王朝已不复立国之初时的昂扬向上,对各诸侯的威慑力逐渐减弱,而且在与各游牧民族战争中多次遭到挫败,作为中央之国的威势已经渐趋衰颓。到公元前771年,终于在周幽王任上酿成一场大祸。
周幽王,便是一手炮制“烽火戏诸侯”传说的那位。有没有戏诸侯且不论,宠幸褒姒倒是真的,而且还废去了申侯之女的后位,将褒姒立为正后。这无疑引起了申侯的不满,并且联合了犬戎,一鼓而下镐京城,幽王死于乱军之中。虽然后来在各路诸侯齐心协力之下,总算把戎人赶出了镐京,随后,众诸侯拥立太子宜臼为平王。但经过这一轮战火,镐京已经不适合再作为周朝的国都,迫于形势,平王迁都洛邑,史称东周。由此,华夏文明最为精彩绝纶又轰轰烈烈的一段历史正式拉开了序幕——春秋战国。随同周王室一同东迁的还有两个诸侯国,一是秦国,一是郑国,郑国便是我们今天要说的主角。
东迁之前的秦、西周与郑
郑国是公元前806年才封建的诸侯国,国君姬姓,为周王室。当时周王朝已经走上了下坡路,这一点我们从郑国的封建位置也可以做出判断。老郑国封建位置在今天的渭南市,其位置距离镐京(即今西安市附近)以东仅55公里左右,可见,当时周王朝的形势严峻,急需可靠诸侯来拱卫京师。一直以来,郑国族人深得周王室信任,第一代郑君桓公在镐京之战中与幽王一同战死,而且平王东迁途中也有郑国的一路护送,因此,东迁后的周王室同样将郑国封建在了距离洛邑以东大约100公里的荥阳附近。单从地图上来看,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东周王室辖地以洛邑为中心,处于河洛平原。北隔黄河、太行山与晋国相望,西方有崤山通道锁住黄河河谷,以及同样西迁的秦人策应,南面则有洛河、伊水两条河流,以及熊耳山与伏牛山两条山脉,再往南更有诸多姬姓诸侯可以遮护中央。而将郑国封建于东方恰恰将商人遗族宋国以及中原诸国隔离开来,这大概也是周王室的考虑吧。
但无论周王室的初衷如何,但郑国却实实在在给周王室带来了无穷的麻烦。
东迁后的郑国凭借王室的信任亦或是纵容,先后攻灭了刽国、虢国和胡国以及其他一些小诸侯国,吞并了他们的土地,势力逐渐坐大。对于郑国的这些扩张行为,周王室都是捏着鼻子认了,没办法,郑人首先是护驾有功,二来,人家爸爸为你爸爸死了,而且是因为你爸爸混蛋。此时的郑国也是很对得起王室的,当势力扩展到洛邑附近时,便主动割让了一片土地给王室,以充实王室实力,之后,王室与郑国便以荥阳西北的虎牢关一线为界。到郑国第三代国君,也即郑庄公时,郑国将国都迁至今河南新密一带,自此,郑国拥有了在中原称霸的条件。
郑庄公像
郑庄公,是郑国的第三位君主,也是东迁之后的第二位君主。这位郑君,称得上是一位有故事的妙人儿,“郑伯克段于鄢”,以及“黄泉会母”都是以庄公为主角的。这两段故事已经妇孺皆知,熟悉这两个故事的朋友不难从中看出庄公的雄才大略,隐忍和智谋。也正是由于拥有这种特质,在郑庄公的主持下,郑国开始了称霸大业。郑国背靠中央之国,即周王室控制的河洛平原,东方由北向南分别是卫、曹、宋、陈、蔡等国——这几国连同周王室所控制的区域以及再南方的南阳盆地大体便是后世所谓中原,再向东便是齐鲁两国。郑庄公将宣扬国威的方向放在了东方诸国。在这里,我们有必要提一到一个为大家很熟悉的国家战略——远交近攻,熟悉历史的朋友都不陌生,这是后世的秦国在统一天下时所采用的一种外交策略。但首先将这一战略进行实操的其实是郑国。
为向东方接壤的五国施加压力,郑庄公主动交好齐鲁两国,多次与两国会盟,甚至不惜出兵攻打了宋国北方城邑送给鲁国。远交结好,便开始了近攻。
周郑东迁后中原诸国形势图
公元前719年,宋国曾经联合卫、陈、蔡、燕等国偷袭了郑国国都东门,并且抢走大量粮食。于是,郑庄公借口复仇,于公元前718年进攻卫国,卫国调南燕(卫国附庸)军反攻。6月,双方在郑国北方的北制之地遭遇。春秋时期,中原战争正处于车战阶段,为最有效的发挥战车威力,交战双方往往会共同选定战场,甚至会在战前对战场地形地貌进行修整,以利于战车驰骋。因此,“春秋义战”一般就是以堂堂之阵相向攻击的简单战法。而郑庄公则是一位不走寻常路的妙人儿。在北制之战中,庄公别出心裁,大胆创造并使用了奇兵包抄的战术,在两军对垒之余,预先派出一支奇兵,迂回至南燕军的侧后方,正面攻击的同时,包抄燕军侧后,两相夹击之下,燕军大败。北制之战,极有可能是有文献记载的中国军事史上最早的一次成功包抄夹攻战例。
作为联军攻郑主谋的宋国也没有幸免。在讨伐宋国的战争中,郑庄公多次利用了自己王室卿士的身份,不但假借王命召集众多诸侯联兵伐宋,甚至于调动王室军队直接参战。“挟天子以令诸侯”,曹操并非天下先。凭借周王室半推半就的扶持,以及齐鲁两国的有力牵制,更加上郑庄公本人的超绝军事谋略,在郑国与宋卫几国的战争中,郑国联军多次重挫宋卫联军。公元前713年戴之战,郑军全歼宋、卫、蔡联军。公元前712年,郑军再次深入宋境,宋国终于崩溃。本着“灭国不灭嗣”的原则,郑庄公并没有赶尽杀绝,在册立了一位亲近郑国的宋君后,郑庄公挟大胜回师。
宋卫的屈服,齐鲁两国以及众多小诸侯国的追随与支持,意味着郑国中原霸业初成。郑庄公要称霸,仅仅靠武力压服中原诸国是不够的。春秋时期是汉民族的初创时期,除战天斗地发展农业生产之外,还要面对周边各戎狄部落的袭扰,西周便是被西方犬戎势力给攻灭的。要做霸主,除了武力威服中原四方之外,还要承担起维护中原农耕文明安全的重任。对郑庄公的考验,很快便来临了。
公元前714年,趁郑宋卫陈等国乱战之际,北方山戎人南下攻掠中原。山戎是活跃于今山西河北北部燕山一带的渔猎游牧部族,就文明程度而言在当时是落后于中原地区的农耕诸侯国的。其部队组织也与中原地区不同,“轻而不整,贪而无亲,胜不相让,败不相救”,这种特色的军队,是十分不利于对战场条件要求极高的车战的。因为你没有办法判断战场究竟在哪里,因此也就无法预设战场,并对战场进行修整。郑庄公依然没有墨守成规,先是照旧预选了战场,不过是伏击战场。又派一支轻装步兵迎击山戎军,两军稍一接触便佯装溃败,山戎军不知是计,衔尾紧追,当山戎军进入伏击战场时,三路伏兵一起发动,多路夹击,将山戎军切割为多段,然后分割包围,最终将山戎军一举歼灭。作为一场成功的伏击战,这一战同样在中国军事史上的重要地位。
有威加四方之势,又有力抗戎狄之功,郑庄公的霸业终于进一步成形。但是,郑庄公的霸业之途却并未平靖。郑国背后,毕竟还有周王室,而在其征战过程中,无论是王室的名义还是实力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郑国动辄打着王室旗号行事的不羁行径,尤其是其随意调动王室军队的行为终于引起了周王室的忌惮与反制。
周王室对郑国的不满由来已久。如果说郑武公时期对刽国与虢国的吞并是在周王室的默许下完成的,但郑庄公时的扩张行为已经引起了王室的不满。而郑庄公对此也已有察觉,为重建信任,双方互派世子为质,这就是“周郑交质”。而这一方案并没有消除双方的不信任,反而进一步削弱了周王室的权威,郑庄公愈加的不把王室放在眼中。“交质”之后,郑庄公又多次抢收了王室土地上的粮食,而后又亲自赴洛邑赔罪,单看其行为,郑庄公示威的意图十分明显。于是,双方矛盾愈加尖锐,终于,公元前707年,周桓王宣布剥夺了郑庄公卿士的职位。但此时郑庄公已经基本降服了东方的其他中原国家,周王室的支持也不再那么重要,而且王室也不可能从其他诸侯国获得很有力的援助。于是,郑庄公干脆拒绝进贡。深感被冒犯的周桓王怒不可遏,竟然纠集了陈、蔡、卫三国,组成联军宣布讨伐郑国。
繻葛之战示意图
公元前707年秋天,双方在繻葛展开大战,史称繻葛之战。按照春秋时期常规战术,周桓王亲率王室军坐镇中军,陈军配置为左军,蔡卫联军为右军。而经过多年与北狄以及东方诸国的战争,郑军的战术水平已经超越了当时因循沿袭的古板战术。在步兵与战车的配合中,郑军更是打破常规,将步兵跟随战车之后进攻的方式改为步兵松散摆放在战车左右和后方的方式,将战斗开始的战车对撞变成了以更为灵活自如的人车协同对付敌军战车,号称“鱼丽之阵”。在排兵布阵上,郑庄公同样亲自坐镇中军,根据王室联军两翼弱,中军强的特点,郑庄公精心布置了战术。郑军同样分为左中右三军,郑庄公亲自坐镇中军,不同的是,中军较弱但托后,两翼较强但前出。战斗打响时,两军旗舞鼓动,王室三军齐出,稳步推进;郑军则两翼迅猛前冲,中军刻意控制节奏。在冲击中,郑军慢慢形成了中间凹两翼凸的奇异阵形。陈蔡卫三军都曾经是郑军的手下败将,在郑军刻意加强的两翼迅猛打击之下,很快便力不能支,马上演变为崩溃,两翼的溃兵又大大冲击了王室中军。王室军先是被两翼溃兵冲击了队形序列,而后又陷入了三面夹击的窘境。经过一番混战,王室联军大败,周桓王也肩头中箭负伤,仓皇间不得不引军败退。
繻葛之战胜利后,郑庄公的威望进一步上升。公元前706年,山戎再次南下攻齐,齐国不能抵挡,向郑国救援,郑庄公派兵协助齐国“大败戎师”。至此,郑庄公中原霸业大成,威服中原,抵御异族,兵压王室,协防友邦,一系列作为使郑庄公俨然成为中原诸侯的带头大哥。
王室在战场上的失败,意味着王室丧失了最后的一点尊严,对诸侯也再没有了约束能力,在郑庄公之后的春秋大国争霸中彻底沦为大诸侯任意把玩于股掌中的工具。
在春秋初期,礼崩乐坏之始,处在中原地区的郑、卫、宋、曹、陈、蔡几国的实力其实相差不大。郑庄公能够自诸多诸侯国中脱颖而出,除了他自身的雄才大略之外,更多的是占据了地缘之利。
如果单以地域概念而论,当时的郑、卫、曹、宋、陈、蔡等国并没有完全占据中原,东周王室所在的河洛平原以及向南的南阳盆地地区都属于中原,不过以郑卫几国实力最强且近于均衡,因此争霸也就发生在这几国之间。这其中,要以郑国地缘条件最为有利。
郑国西方隔嵩山与周王室相依,北方有黄河河谷相通,在郑周东迁初期,二者关系还算和谐,从这个角度上来讲,二者本来是守望互助,互为奥援的一对好伙伴。但郑君长期担任王室卿士,可以方便的调用王室资源,因此,实际上是王室对郑国的支持更多一些。郑国向东方逐渐深入中原,与卫宋五国直面相对,中原腹地是一片坦途,郑与五国之间并没有有效的天险障碍。按常理而论,无论如何,郑国都没有可以力压众国而称霸的理由。在以一国对五国的前提下,其称霸行为很容易引起五国的强烈反弹,而且五国在地理上对郑国形成完美的半包围姿态。郑国虽强,但与五国并没有太大优势,而且自嵩山以东,也是一马川,先天缺乏可以依托防御的地理条件,如果五国联合对其发动向心攻击,郑国无论如何也是抵敌不过的。这时,地缘条件又显示出威力来了。
晋国对郑国的地缘压力
郑国在称霸过程中,首先实施了远交近攻的策略,其远交的对象便是齐鲁两国。从地图看,与郑国东线类似,五国中的主力卫宋加上曹国,东线同样是大开放地形,一片平原阔野缺少高山大河的遮护。那么在郑国远交近攻策略之下 ,三国极容易遭受郑与齐鲁两国的两线夹击,而且在历史上,郑、齐、鲁也确实多次联军攻击过卫宋。因此,郑国的远交近攻策略,在有意无意中充分利用了中原的地缘条件,这也是郑国称霸成功的重要条件。
郑国的霸业仅仅持续了数年,公元701年郑庄公去世后其霸业便瓦解冰消,而且自此之后再也没有崛起过。这其中的原因,除去庄公死后的争位大乱之外,地缘的原因同样重要。要分析地缘条件对郑国国势的影响,我们需要放到一个更大的地缘框架中来看。
向北发展的楚国与南阳盆地诸姬姓诸侯的对峙
放眼整个周朝天下,郑国并不算最强大的国家。后世的战国七雄(韩赵魏属晋),每一个都未必比郑国弱。但燕国长期孤悬域外,与山戎等异族纠缠,对中原事态无力干预;秦国此时也正在关中平原征战诸部犬戎山人,其势力也未整合完毕;齐国尚未吞并鲁国而且地缘上也距离中原较远;晋国当时正处于70年的内战——史称“曲沃代翼”,完全没有精力参与中原争霸;只有楚国正向北方发展,受阻于南阳盆地诸姬姓诸侯国。因此,从这个角度上来看,正是因为边缘几国在事实上缺乏实质性干预中原事态,才使得郑国能够趁机成就霸业,因此,时机也非常之重要。
当楚国吞并消化了姬姓诸侯据守的南阳盆地,以及晋国终结了曲沃代翼之乱后,郑国的地缘位置便显得尴尬起来了。郑庄公之后,郑国陷于内乱,虽然中间有名相子产一度试图复兴国势,但终究人力有穷时,再也无法扩张。
间于晋楚的郑国,其境况怎一个尴尬了得
待南北两个大国兴起之后,中原诸国先后被灭,郑国则由于正处于晋楚两国之间而沦为二者之间的缓冲区与隔离带,间于晋楚,正是郑国窘境的真实写照。直至公元前376年晋国一分为三,次年韩国攻灭郑国。
从春秋小霸郑国的称霸与失霸过程中,我们可看出,地缘条件在一国的国势起落中作用极大。郑国正是因为先天占有优良的地缘位置,才能够在使得郑庄公的雄才大略得以最大限度的实现,要知道,同时代的英明诸侯并不止庄公一人,在他之后,很快便有另外两位诸侯成功称霸中原,即齐僖公和楚武王,二人连同郑庄公一起,被称为春秋三小霸。同样的,郑国失去霸主地位也有着地缘因素的影响,郑庄公之后的郑国正是限于地缘的恶劣条件而无法迅速扩充实力,从而被南北的楚晋迅速超越,以至于落得间于晋楚的尴尬局面。长期处于混乱状态的诸侯国同样不止郑国一家,晋文公、齐桓公都是在乱局中脱颖而出,并且很快将国家由乱趋治,而这两位都是成功称霸春秋,而且霸运长久。因此,我们可以认为,在观察一国国势时,人的因素当然有,但毕竟人力有时穷,地缘条件的优劣极大程度上影响着人力因素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