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语丝(775)

关于卡夫卡的阐释

赫尔曼.黑塞

在我的读者给我的来信中,有一类的数量正在不断增长,我认为这是一种日益增多的,思考读者与文学之间作品之间的关系的现象。这一类书信往往来自于年轻读者们,他们热切于寻找意义与解释;无休止地问着问题。他们希望知道为什么作者要创造这个意象,为什么作者要选用这个词,作者在他的书里“暗示”了什么,有什么“意图”,他是如何选取这个主题的。他们想要了解在我的书中哪些我认为是最好的,哪些我最为偏爱,哪些最清楚地表现了我的观点与想法,为什么三十岁的我和七十岁的我对相同的问题和现象看法不同,《德米安》和弗洛伊德与荣格的心理学有何关系,等等,等等。这些问题有很多是高年级学生提出的,像是受了教师的影响,但大多数则是生于个人诚挚的需求;这一切都说明了读者与作品之间关系的改变,这种改变在舆论批评中同样也很明显。这里积极的地方在于读者的活跃性增强了;他们再也不能消极地享受,或者只是简单地消费一本书或是一样艺术品。相反,他们希望征服它,通过分析来占有它。

但这种现象消极的地方在于:对文学艺术的思考和疑问正转变成一项竞赛活动,并且正走向自身的终结;将自己沉浸在作品之中去观看和倾听,本来是最基本的能力,却饱受通过批评与分析以征服作品的欲望的损害。要是一个人要在一首诗或一个故事中榨出思想和意义,并以此为己任的话,他是永远不会满足的,他也永远不会了解艺术的秘密,本真个性寓于其中的秘密。

最近一个年轻人,一个学生给我写了一封信,让我回答一系列关于卡夫卡的问题,他想知道我是不是把卡夫卡的《城堡》、《审判》、《法律》看成宗教象征——在卡夫卡与犹太教的关系上,我是否与布贝尔看法相同——我是否相信卡夫卡与保罗.克利的相似性——还有许多诸如此类的东西。我的回答如下:

亲爱的B先生:我恐怕要彻底让你失望了。当然你的问题,还有你对文学总体的态度并不让我感到吃惊;成千上万你的同行想法都相同。但你的问题,无一例外都不能回答,他们都发源于同一种错误的思想。

卡夫卡的小说并不是关于宗教,玄学或者道德问题的论文——他们都是文学作品。如果一个读者有真正阅读一个作家作品的能力,不提出疑问,也不期待得出什么理智和道德的结论,而只是准备着投入作者所展现的世界时,这些作品就会以其自己的语言道出他所寻求的一切答案。卡夫卡不是作为一个哲学家或神学家对我们说话,他只是一个作家。近来卡夫卡那奇妙的作品成为一时风潮,阅读他们的人们又没有能力,也没有愿望真心了解文学,这不是卡夫卡的错。

我自从卡夫卡的早期作品开始就一直是他的读者,你的问题对我没有任何意义。卡夫卡不会回答这一切。他给与我们的是他那痛苦孤独生活的梦想与幻觉,他那些经验,空虚和满足的再现,这些梦想与幻觉是我们能从他那里得到的一切,而不是通过自做聪明的阐释得到的什么“意义”。“阐释”是理性的游戏,也经常是有趣的游戏,对没有艺术感受力的聪明人,这种游戏再好不过了,他们能够阅读,也能写作关于非洲艺术和十二音体系音乐的书籍,但他们永远找不到通往艺术核心的道路,因为他们站在大门口,用上百把钥匙试图打开门上的锁,但却从来没有注意到,这扇大门一直敞开着。

这就是我对你的问题的答复,我觉得我的回答不能让你满意,因为你好像把这件事看得挺重。

赫尔曼.黑塞,1956

 

历史上的今天:1879年4月11日,中国近代书法家于右任出生

于右任(1879.04.11—1964.11.10),汉族,陕西三原人,祖籍泾阳斗口于村,中国近现代政治家、教育家、书法家。原名伯循,字诱人,尔后以“诱人”谐音“右任”为名;别署“骚心”“髯翁”,晚年自号“太平老人”。

……

 
 

1997年4月11日:王小波在北京逝世。

王小波(1952年5月13日~1997年4月11日),男,中国当代学者、作家。代表作品有《黄金时代》、《白银时代》、《青铜时代》、《黑铁时代》等。

 
 
 

“等待和希望”……

谢谢大家!

(0)

相关推荐

  • 为什么女性艺术家很少?

    Julian Opie<Woman dressed 4>,2002年 女性艺术家的缺席一直是大家关心的问题,这不光是现在面对的问题,也是历史上从未解决过的问题.到底是为什么? 现如今,欧洲 ...

  • 图语丝(787)

                                失掉的好地狱 鲁迅 我梦见自己躺在床上,在荒寒的野外,地狱的旁边.一切鬼魂们的叫唤无不低微,然有秩序,与火焰的怒吼,油的沸腾,钢叉的震颤相和鸣, ...

  • 图语丝(790)

      最好的书 魏斯柯普夫 这则轶闻我曾经听好些人叙述过,轶闻的形式则因事情发生的地点而异,然而我相信任何其他说法都不能跟这儿记录下来的相比,因为这儿记录下来的这则轶闻像一面小镜子那样,它所集中反映的那 ...

  • 图语丝(792)

    图语丝(792)   纪伯伦<疯人> 我在精神病院的花园里碰见了一个年轻人,他看上去面色苍白,人很可爱,富有奇想.我在他旁边的长凳上坐下,我问:"你为什么会在这儿呢?" ...

  • 图语丝(784)

      共一把伞 黑井千次 从电车里往外看时,窗外的细雨如丝,但一走出检票口,雨却大了起来,成了名副其实的雷阵雨.他得意洋洋地看着柏油路上溅起的白色水花,心想,幸亏下班时听了办公室那个女子的提醒,带着备用 ...

  • 图语丝(793)

    图语丝(793)   对生活的勇气 叔本华 对于我们的幸福,勇气是一种非常关键的.仅次于聪明睿智的素质.当然,我们无法给予自己这两种素质--前者我们得之于父亲,而后者遗传自母亲.但是,不管我们具备这两 ...

  • 图语丝(794)

      想象 凯.杰罗姆 记得那天,我到大英博物馆去查阅有关接触性枯草热的治疗情况,我猜我大概得了这种病. 取下一本医书,我一口气读完了所有的相关内容.然后,我懒散地胡乱翻着书页,粗略地研究起疾病来.没等 ...

  • 图语丝(781)

      悲惨命运 毛姆 有些人,在拜访别人或晚上与人聊天的时候,总觉得告辞是一件很难的事.时间一分接一分地过去了,到拜访者觉得自己真的该走了的时候,他站起来吞吞吐吐地说:"呃,我想我--&quo ...

  • 图语丝(780)

      "彻底"的底子 --鲁迅 现在对于一个人的立论,如果说它是"高超",恐怕有些要招论者的反感了,但若说它是"彻底",是"非常前进 ...

  • 图语丝(795)

      我们都有病 朱德庸 我喜欢走路. 我的工作室在十二楼,刚好面对台北很漂亮的那条敦化南路,笔直宽阔的绿荫绵延了几公里.人车寂静的平常夜晚或周六周日,我常常和妻子沿着林荫慢慢散步到路的尽头,再坐下来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