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中学】第37期:创意跷跷板

编者荐语:目前很多学生物理学习中不进行实验操作,只是在机械性“刷题”,这一现象在毕业年级显得尤为突出,这种“假实验”的恶果直接导致学生的动手能力越来越差。学习物理就必须要多动手,多思考,而不仅仅是做几道物理习题,那只会是“纸上谈兵”。近几年中考物理试题评价的导向就是在引领我们的课堂教学从“知识传递”走向“思维培养”的真正转型。“刷题”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必须引领学生进行“体验式学习”。“做中学”已经成为信息时代学生学习方式变革的必然选择,也是教师进行深度实践教学的最佳选择。

为此,微信公众号特推出《做中学》专栏,给大家推荐的是编者和学生这几年物理课改的一些典型案例,提供的实验素材可以作为一线教师很好的借鉴资料,也可以作为学生自主性探究式学习的参考资料。

《做中学》专栏主要有以下几个栏目:原创试题、创新实验、现象解析、参考答案、中考链接。由于编者能力和水平有限,加之时间仓促,难免存在一些纰漏,还望给予建设性的建议与帮助,谢谢您的不吝赐教。

【做中学】第37期:创意跷跷板

原创试题:小琦同学制作了一个“创意跷跷板”,把胶水瓶子用胶带固定好,将尺子的中间部分贴上双面胶带,然后放到胶水瓶子上轻轻按压固定好(图1),然后把杯子底部也贴上双面胶带,粘在尺子两边,位置尽量放等距,但不需要很精准,然后往两边被子里面倒入适量水(图2)。
图1                                图2
下面我们拿出笔芯,往其中的一杯水里头伸进去,发现“跷跷板”打破平衡,往下坠了。如果把我们的手指放进去,就会让左右手的食指都来“坐跷跷板”。为什么这么奇怪,手指头伸到哪杯水里头,哪边的水杯就往下坠呢?
创新实验:创意跷跷板
(武佳琦)
创新实验:不会倒的水槽
(张新凯)
现象解析:手指并没有碰着杯子底,但是跷跷板这边还是下沉了一点,这是什么原因呢?难道我的手可以传递压力到杯子底?这是靠什么呢?肯定是杯子里的水,就是杯子里的水对手指有一种力,那就是浮力;相对应手指也会给水一种压力(图3)。
图3
当手指交叉浸入两杯水中,水就对手指就有浮力,但手指的力也传递到跷跷板,这样水杯跷跷板就上下振动起来。

【中考链接】(2009·烟台)6.观察如图4所示的指甲刀的结构图,其中分析正确的是(    )

图4

A.一个杠杆,且是省力杠杆
B.两个杠杆,一个省力杠杆,一个费力杠杆
C.三个杠杆,一个省力杠杆,两个费力杠杆
D.三个杠杆,一个费力杠杆,两个省力杠杆
创新实验:指甲刀中的杠杆
(李佳桐)

   参考答案:C

(2012·烟台)19.如图5所示,一位母亲推着婴儿车行走,当前轮遇到障碍物时,母亲向下按扶把,若把婴儿车视为杠杆,这时杠杆的支点是         ;当后轮遇到障碍物时,母亲向上抬起扶把,这时婴儿车可视为        杠杆(填“省力”或“费力”)。

图5

  参考答案:后轮  省力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