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态拉伸万岁!
正文
近年,健身行业中出现了一种趋势,建议人们不要进行静态拉伸,尤其是在健身前或运动前。
放弃静态拉伸的理由五花八门:有的说它会降低运动表现;有的说它基本上无效,因为它并不会永久地增加肌肉长度;现在甚至有人提出,静态拉伸可能是危险的,会导致受伤。
我尊重这些言论——但坚决地不同意这些言论。为什么?
研究怎么说?
有趣的是,大多数反静态拉伸的言论主要是基于科学研究。我赞同人们阅读研究,并试图进行批判性思考。但仅仅凭研究来下定论是轻率的。
研究结论只能代表证据的一小部分。经验数据也同等重要(你的训练经验和观察)以及独立思考能力。
我们先来看看一些关于静态拉伸的研究说法。然后再阐述我作为教练和运动员的经验总结。
1.静态拉伸后会降低接下来的运动表现
这里的论点是:静态拉伸会降低身体产生力量的能力,而在力量型训练中,这等同于降低运动表现。
你可以找到大量的研究来支持这个说法,特别是如果你只看研究摘要和研究结论、不看研究过程时。
如果你深入观察研究的过程和细节,则会发现一些完全不同的境况。
通常情况下,这些研究会使用某种形式的下肢拉伸很长时间(60秒以上),然后直接进行力量或爆发力训练。
不足为奇的是,在长时间的静态拉伸之后,运动表现会立即下降,然后有些人就大刀阔斧地做出概括——静态拉伸会降低运动表现。
如果你退一步,试着把它放到现实生活中,会发现这个研究设计并不是很有用。因为那不是在健身房经常发生的事情,至少不是我推荐的训练方式。
在现实世界中,静态拉伸通常不超过30秒(我建议10-15秒),然后进行更多的动态拉伸和热身组,为你的第一个负重训练动作做准备。
因此,实际上,你做完静态拉伸后至少10-15分钟才进入你的第一个动作的正式组。
——这些都是不容忽视的关键差异!
Ogura等人进行了一项研究,通过MVC(最大自主收缩)来观察拉伸时间对运动表现的影响。受试者拉伸他们的腘绳肌30或60秒,然后测试最大自主收缩;而对照组则完全不拉伸。
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拉伸组的腘绳肌灵活性均有提高,但30秒拉伸组与60秒拉伸组的灵活性无明显差异。
同时,60秒拉伸组的“最大自主收缩“相比对照组和30秒组有所减少,但对照组和30秒组之间差异不显著。
在另一项研究中,Charilaos Tsolakis 和 Gregory Bogdanis研究了短时间和长时间静态拉伸对跳跃表现的影响。
短时间组拉伸了股四头肌、腘绳肌和小腿各15秒,然后等待两分钟,再测试髋部的活动度和跳跃能力。长时间组做同样的事情,但拉伸45秒。
结果显示,两组的髋部活动度增加均大于未做拉伸的对照组,但短时间组和长时间组之间无明显差异。
与此同时,长时间组在跳跃表现中有所下降,但短时间组与对照组没有明显下降。
我不想用更多的研究来烦你,但这里的结论是:短时间和长时间静态拉伸之间有很大的区别,短时间拉伸是你在健身房经常看到的举铁运动员拉伸,而长时间拉伸是你在瑜伽课上更可能看到的拉伸。
短时间静态拉伸仍然可以有效增加短期灵活度和关节运动范围,且不会妨碍运动表现,它依然是举铁训练前热身的一个重要补充。
2.静态拉伸并不会增加肌肉的长度
关于静态拉伸的另一个指责是,这种变化是短暂的,不会增加肌肉长度。
这很可能是真的——我不知道如何衡量和证实静态拉伸能否增加肌肉长度,所以我很乐意尊重这方面的研究。
但是,在讨论是否要进行训练前静态拉伸时,以上问题并不重要。我们并不需要在举铁之前对肌肉长度做永久性的改变——我们只是想让身体为举铁训练做好准备。
静态拉伸已经被清楚地证实可以增加短期灵活性和关节运动范围,帮助在力量训练中做出更安全的体态。
比如,很多髋部和肩部较紧的训练者,在没拉伸时会很难做出完整的下蹲,也很难正确地握住杠铃。
这导致他们只能采用局部幅度做动作,进一步加剧了灵活度不足。如果他们要强行做出全幅度动作,则加剧了受伤风险。
在深蹲前做短暂的静态拉伸,可以极大地提高动作质量。顺带一提,我相信全幅度的力量训练也是增加柔韧性的好方法,其作用甚至超过拉伸。只不过许多人并没有好好地执行训练前拉伸,根本达不到“做全幅度力量训练”的这一步。
因此,虽然拉伸可能不会增加肌肉长度,但它以一种迂回的方式帮助你更好地进行力量训练。
所以当我们说到“拉伸肌肉”的时候,也许用词不那么恰当?也许我们不是真的在拉长肌肉,而是让肌肉因训练而变短变僵硬之后,恢复到其正常的长度和延展度?
3.静态拉伸会增加受伤风险
依我看,这种结论是对研究的明显的误解,你充其量只能说“有可能增加受伤风险”。研究似乎表明,拉伸对防止肌肉过劳损伤没有作用;但有研究表明,它可以防止肌肉意外拉伤。
这项研究很大程度上是基于跑步和跳跃运动员,而不是举铁运动员,但我相信举铁运动员的结果是相似的。
我认为拉伸运动可以避免那些恼人的拉伤。你肯定不止一次听说过,有人不做热身活动直接训练,造成了某种慢性肌腱拉伤问题?这种情况在我身上发生的次数之多,以至于我都不想承认,我敢打赌你们大多数人都能理解。
相反,我从来没听到举铁运动员说他们在谨慎拉伸的过程中受伤。
另一个要考虑的关键点
我们必须记住,阅读这篇文章的大多数人,是比普通人或一般研究对象具备更大肌肉量的举铁运动员。而肌肉更发达的人往往也更僵硬,他们必须面对持续大重量训练后造成的肌肉紧绷。这使得拉伸变得更加重要。
你可能会用弗莱克斯惠勒的“横向劈叉”来反驳我,证明肌肉大块头也是很灵活的,对此我想说两件事:
1.每个规则都有例外,但其实大多数肌肉大块头都做不到惠勒这个标准。
2.惠勒在每次训练开始时都虔诚地做拉伸,他清楚地看到了拉伸的价值。
所以,与其用他来作为反驳材料,不如用他来作为我的补充材料。
一己之见
有些人可能在静态拉伸方面做得太过火了,那么我建议适当降低一点。
也不是每个人都需要静态拉伸,在某些情况下,静态拉伸弊大于利:比如那些已经关节松弛和/或关节活动度过大的人。这种情况在舞蹈、体操甚至棒球运动员身上更常见。
此外,一般来说,女性生来就比男性更灵活,她们可能不需要拉伸那么多(尽管肯定也有许多紧绷的女性)。
但大部分举铁爱好者的拉伸是严重不足的,他们忽略这个环节,用局部幅度的动作来进行力量训练,一方面是因为自负(局部幅度允许举起更大重量),另一方面是因为他们没有足够的柔韧性来做好全幅度动作。
如果你在负重训练时能轻易做出各种全幅度动作,那么你也不需要太多拉伸了。但让我们现实一点——有多少举铁爱好者能做到?
一套超级精品拉伸课!
一网打尽拉伸的疑难点!
主讲:陆肆壹
全身各部位训练前、中、后最佳拉伸方式
哪些隐蔽的柔韧性不足,削弱了形体美感?
用拉伸预防和缓解伤病,而不是制造伤病。
如何设计循序渐进的安全拉伸?
超级肌肉强化动作:负重和拉伸的完美结合!
如果你不想懵懵懂懂地一直练下去,受不受伤全靠运气,那么这堂课直接冲就行了。
参加这套课就好像买了一份身体保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