闵氏宗祠—中国工农红军司令部旧址

温馨提示

无论您在哪里,只要您姓,请您先点击上面的蓝色字“閔氏家族文化” 再点击“关注”,即可加入闵氏家族大家庭,和世界各地闵氏宗亲交流。共同传播閔氏文化!

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五军司令部旧址旧址位于新县箭厂河乡方湾村。1932年11月29日,中共鄂豫皖省委在檀树岗召开军事会议,重新组建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五军。原是闵氏宗祠,坐北朝南,背靠太平寨,面临一条小溪,门前有两株枝繁叶茂的古枫树。该祠建于清咸丰元年,系砖木结构的南方民族建筑形式,占地面积316平方米。1933年7月红二十五军司令部迁此。200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所在地/隶属:河南省信阳市新县箭厂河乡方湾村

  • 文物保护单位:国家级第六批(1933年)

详细介绍


简介

旧址位于新县箭厂河乡方湾村。原是闵氏宗祠,坐北朝南,背靠太平寨,面临一条小溪,门前有两株枝繁叶茂的古枫树。该祠建于清咸丰元年,系砖木结构的南方民族建筑形式,占地面积316平方米。布局为前后两排,每排5间,与东西各两间耳房构成“四水归池”的天井院,院内陆平用条石砌成。祠内建筑均为梁柱组合起来的通屋,面向院内的一周前墙全部砌装木隔扇,隔扇外有宽敞的廊檐。祠堂正面中部为一吞字大门,大门和后排走廊装有拱形天花板。前后两排屋顶为古钱形瓦条脊,脊中间有彩瓷“顶子”,两端有鳌鱼兽头。前后墙用花砖封檐,前檐花砖之间还有彩绘戏剧故事。于1986年11月被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6年12月,金寨县红二十八军军政及重建旧址入选《全国红色旅游景点景区名录》。

历史

1932年秋,红四方面军主力被迫撤离鄂豫皖根据地后,敌人对根据地进行了灭绝人性的摧残。为了尽快结束根据地内武装力量分散和混乱的斗争局面,11月29日,中共鄂豫皖省委在檀树岗召开军事会议,重新组建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五军。鄂豫皖省委委员吴焕先临危受命,担任红二十五军军长,王平章任政委,红二十五军辖七十四、七十五两个师;原红九军二十七师改编为七十四师,师长徐海东,政委戴季英;原七十五师二二三、二二四团、特务营番号不变,师长姚家芳、政委高敬亭。全军约7000人。从此,红二十五军担当起独立坚持根据地武装斗争的重任。

此时,蒋介石在鄂豫皖根据地陈兵十五个师。1933年3月4日,敌二十五师马鸿奎部二0五团、二0七团进驻鄂东北根据地中心区郭家河。省委和军首长经过认真分析、讨论,决定乘敌孤军深入,人地生疏而又立足未稳之际,集中兵力歼灭这股冒进之敌。6日拂晓,我军向敌发起猛攻,在地方武装和群众的配合下,经一个多小时激战,将敌全歼。这次战斗,红军以伤亡三十余人的代价,将敌两个团全部歼灭,毙敌二0七团团长以下百余人,俘敌二0五团团长以下二千余人,郭家河战斗是红二十五军重建后大捷,这一极其出色的歼灭战,已作为成功的战斗范例,载入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五军的战斗史册。

5月,蒋介石对鄂豫皖根据地发动第五次“围剿”。这里成为敌人进攻重点。为了使红二十一军摆脱困境,谋求更大发展,发挥更大作用,根据党中央和中央军委副主席周恩来的指示,1933年11月16日,红二十五军向平汉路以西实行战略转移。

至今,司令部旧址西山墙上还保留着军政治部主任郑位三同志当时亲笔书写的“为保障秋收秋耕,坚决扩大红二十五军,打破敌人的新进攻”和“十月革命指示了中国工农群众的一条出路”等标语。

闵家老屋—红军总医院

团结世界闵氏宗亲    凝聚中华闵氏力量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