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烧纸:祖先,鬼与女权的相互缠斗2

这不仅仅是关心祖先,而是当全社会都相信这一套理论之后,每个人都有死去的那一天,就算一个人自私自利到极致,对祖宗莫不关系,那他也会考虑到自己死后有没有人祭祀自己的问题。

这就是儒家眼里,祭祀的意义,但儒家对鬼的态度,一直很暧昧,孔子都是未知生焉知死,但你不说,不代表群众不会去想这个问题,对于死后世界的想象,是所有民族共同的好奇心。

当佛教慢慢传入之后,就有了鬼魂阴曹地府的说法,这一套理论,很容易被民间所接受,你去对一个愚夫愚妇讲三纲五常,他可能无动于衷,但是如果告诉他,你不孝死后会下地狱,他一定会害怕。

而这个孝,就包含了现实的孝和对祖先的祭祀,后来又发展出了三魂七魄的说法,说人有三魂,其中一魂在人死了之后,会附在牌位上或者坟墓里,监督后代的行为,和享受后代的祭祀。

这个理论,就解决了,理论上祖先都死了,为什么我还要祭祖的问题,而鬼也从早起的能直接吃食物,变成了只吃食物的气,因为祭祀之后,食物明显没有少。

在儒家的世界观里,女性的地位是很低的,因为只有男性能够祭祀,才能延续香火,才能让祖先和未来的自己不至于饿肚子,由此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

但如此重视现实世界的中国人,会接受儒家这一套吗,女性地位低下,真的是因为祭祀的问题吗?

(02)以力服人

古代中国长期的权力规则都是皇权不下县,乡村的治理和运行,主要靠乡绅来完成,大部分时间,农村都是在自我运行,只有出了事情,才需要族长或者乡绅出面。

而自动运行的秩序,往往遵循一个基本原则,那就是以力服人,在农村谁的拳头大,谁就说了算,谁家兄弟多,谁就事村里最有权势的人。

农村的生活是艰苦的,主要就是种地,而种地需要的就是男性劳动力,一个家庭从最简单地维持生存的这个角度来讲,男性无疑是非常重要的。

直到上个末期,我们依然能够听到南方某些宗族气氛比较浓厚的地区,发生大规模械斗的场景,拼的就是纯粹的实力。

而这些都是女性所无法参与的,一个农村老太太,就算从来不知道孔子是谁,不知道为什要祭祀祖先,只要看看只有男性能作为重要生产力和就能明白,生一个男性是多么的重要。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