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真假辨识:被误读的道德经

被误读的道德经成语:

大器不能晚成,上善岂能如水,大象无形更错

问道华夏2021-03-27 16:42:12

春秋晚期的老子书《道德经》被誉为“万经之王”,字里行间闪烁着华夏先人的智慧。然而因为遣词造句太过古远,且一言万端,涵盖万方,尽管古今注家成千上万,译注汗牛充栋,但却千差万别,学者说它是哲学书,兵家说它是兵书,法家说它是权谋术,管理者说它是经营教科书,更多的人说它是修炼术,各执一端,就连对书中成语的解释,也五花八门,令人莫衷一是。

《道德经》

“大器”不是“器”,永远“成”不了

“大器晚成”,出自《道德经》,通常的解释是:能担当重任的人物要经过长期的锻炼,所以成就较晚。也用做对长期不得志的人的劝慰话术。

这样的解释当然具有正能量。可是老子原意是这样的吗?

这句话出自《道德经》第41章:“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夫唯道善贷且成”。

对于“大器晚成”,几乎无一例外地注解为“最大的器物最后完成”,也成了千百年来人们对不得志者的常用慰藉。诸家注本毫无悬念,出奇地一致。

大器免成

然而,1973年长沙马王堆长沙相利仓墓帛书《老子》甲乙本的出土,轰动了全世界,给传世本《道德经》的传统译注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学者们发现,帛书《老子》的与传世本《道德经》有700多处不同,次序编排、文字使用、章旨要义等大相径庭,甚至不少地方出现意思完全相反的说法。

经专家校译、鉴定,甲本字迹古老,早于秦篆,应该是战国末期到西汉之前那段时间的的誊抄件。而乙本文中避讳刘邦、刘恒、刘弗陵等帝王名讳,因此判定,乙本应是西汉初年的誊抄件。而这两种抄件,应该都是当时广为流传的版本。

但无论甲本还是乙本,都早于传世本《道德经》,且文脉清晰,错讹较少,尤其是甲本《老子》时间最早,是世传所见《老子》写本中后人篡改最少,思想最为贯通的版本。

帛书《老子》中对应《道德经》41章的原句比较如下:

《道德经》41章局部和帛书《老子》局部文字对照

老子说“有物昆成,先天地生……吾未知其名,字之曰道。吾强为之名曰大。大曰筮,筮曰远,远曰反”。在老子的思想概念里,“道”和“大”两个字,都是指“有物昆成”的那个“物”,经文中凡是涉及“道”的都可以等换成“大”。因此,本章中的“大”均指代“道”,所谓“大方无隅”是说“道”那么大的区域找不到边界,“大器免成”就是“道”那么大的“器物”是“天成”的,无须人力所为,“大音希声”是指大道的声音宏阔雷鸣却听不到。

这里的“大象无形”是后人误以为“天象”是笔误,应该也是“大”才是整齐的排比句式,又认为“无刑”是通假字,应该是指“道”的“无形”无状。因此把“天象无刑”改成“大象无形”。

“天象”不是“道”,而是“器”,即国家政令、法律

老子五千言,一个是道论,一个是德论,但是老子揭示宇宙万物产生的机制、源动力与原理,也即宇宙观和自然观,是为治理社会构建的理论支撑,因此最终还是要落实在“德论”上。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万物最后都是“法道”。

因此,此处的“天象”指的是国家制定颁布政令、律法要“尊道贵德”,要符合大道精神,薄赋宽民,厚德轻刑,而不要依靠强制的刑罚来威慑民众,这也是老子的一贯思想,比如“邦利器不可以视人”,“善者善之,不善者亦善之,德善也。信者信之,不信者亦信之,德信也”等等,

因此,天象,就是符合天道的“法令”和“道理”,“天象无刑”就是符合天道的法令没有刑罚。在老子看来,那是大治之世,人心淳朴,人人羞于触犯戒条,没必要设置刑罚。刑罚越多,说明邦家越乱,“法物滋章而盗贼多有”。

道法自然,天象无刑

因此,“天象无刑”,是“天”而不是“大”,强调的是人法“天道”;是“”而不是“”,强调的是刑罚。“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形”即是“器”,即是“政令、律法、道理”。

“象刑”也称“画刑”,是古代的一种相对人性化的刑罚,区别于“肉刑”。“象刑”的记载见于文献者多矣,早矣。《虞书》“象以典刑”,即象征性之刑罚。《墨子》有“衣冠,异章服,而民不犯”的记载;“稷下先生”、黄老道学者慎到《慎子·逸文》也有类似说法;同样是稷下先生的大儒荀子在《正论篇》里说:“以为治耶,则人固莫触罪,非独不用肉刑,亦不用象刑矣;”《汉书·元帝纪》:“盖闻唐虞象刑,而民不犯。”说的都是“象刑”之罚,即不伤害人的身体,只以羞辱性的言行给触犯律条者以精神压力或人格打击。

所以,“天象无刑”就是符合天道的法令没有刑罚。这种情景只发生在上古或太平盛世的大治之世,人心淳朴,人人羞于触犯戒条,对天之道心存敬畏,“知不敢,弗敢而已”,因此也没必要设置刑罚。

水若成为“上善”之物,必须经过合乎规律的“治理”

历来都说上善若水,可是,有利就有弊,万物莫不如此,“天下皆知美,为美,恶已;皆知善,訾不善矣。有无之相生也;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刑也;高下之相盈也;意声之相和也;先后之相随,恒也。”就是说,是非、善恶、福祸、阴阳、吉凶都是对立又统一的,一方不存在,另一方则失去了存在的依据。这是老子自己说的,而且这种对立统一是永恒不变的。

那么为何他却说“上善若水”呢?他不知道有水利就有水害吗?作为柱下史,他不知道洪水猛兽的可怕吗?后人在注解这句话时,也只看到了水善的一面,就像孟子性善论,荀子性恶论一样,各持一端。而且荀子也借孔子之言,论述水的“九德”,后人不问三七二十一,也跟着言善、论善,却不知走向了老子“水论”思想的反面。就像程颐说的那样:“老子之言窃弄阖辟者也”,就是说老子在玩文字游戏。

上善治水

原来,帛书《老子》里说的是“上善治水”,所谓“治水”就是“无为”之为(不是”無为“,无和無是两个根本不同的汉字),也就是顺因水性而”治“的水,才是善的。

比如大禹的父亲鲧采取围堵的办法,违反了水性趋下的规律,当水达到一定的高位时,定会决堤而出,造成水灾。而大禹总结经验,变堵为疏,这才叫“顺其自然”,才能变水患为水利,这种做法才是“至善”的,因为它符合道法自然的法则。

所以老子云“上善治水,水善,利万物而有静。”水之善,是因为人们顺因水性,让它“有静”,所以能够趋利避害,而不再狂暴肆虐而利益万物。

两千多年来,出于学术之争和注解者政治立场或个人偏好的原因,出现了各有倾向的版本,给后人造成理解上的障碍,《道德经》只是当时传世本的一种,而《道德经》却是偏于修炼和宗教方面的思想,给人造成了老子就是一个“隐君子”“修行者”的错觉。

都江堰水利工程就是“上善治水”的成功案例

浙江大学肖刚教授认为,在帛书面世之前的2000多年,“传世至今的《道德经》造成了极为重大的传承损失,其残存的思想智慧,只是原著的凤毛麟角”,不仅造成原著在自然科学领域中的巨大科学成就被彻底销毁了,在社会科学领域中的主题也是完全相悖的。

类似于“大器晚成”“上善若水”之类的错谬很多,短短300多句的《道德经》,700多处被删改,许多重要思想被阉割,很多重要概念被篡改,导致后人没法窥见老子思想原貌。

比如“无为”,本是回到“万物之始”状态下的作为(无,是定义万物之始那种状态的),有防患未然之意。如同大医治未病,在病发之前的防治是无为,大病在身时的医治那叫“有为”。西汉时期改成“無为”后,完全变成什么也不做却什么也做好了。再比如“将欲拾之,必古张之”系列句式,本来是说事物“将要如何,之前必定如何”的事物发展规律,却被理解为“要想怎么样,必先怎么样”的行为方式,难怪朱熹说老子是阴谋家,心最毒。

帛书《老子》中的“无”不能写成“無”

还有一个被广泛使用的“功成身退”成语,老子的原意是做成事而不居功自傲,泰然处之,不以为有功,却被当做干成一件事就退隐,并常常以道商鼻祖范蠡泛舟五湖为例。如果是这样,谁没做成几件事,都得退隐江湖吗?显然不是老子的思想。

另外还有“不争”的思想,“仁”“善”的思想,完全背离老子原意,曲解了老子,妖魔化了老子。帛书的出土和不断被接受,一定会还原一个真实的老子。

汉初版《道德经》出土,与今版比较:几乎已被改得面目全非

原创历史评谈2020-12-26 07:30:00

作为道家学派的开山之作,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名著之一,老子《道德经》(又称《老子》)如今已经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即便不能完整背诵,也知道开篇第一句话是“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然而,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中出土《道德经》帛书,揭开了汉朝版《道德经》真面目,原来我们所看到的道德经几乎都是错的。

01

马王堆汉墓,位于湖南长沙浏阳河旁的马王堆乡,是西汉初期长沙国丞相、轪侯利苍的家族墓地,于1972年—1974年先后进行3次考古发掘,出土了诸多震惊世界的文物,被评为世界十大古墓稀世珍宝之一。

秦末乱世中,吴王夫差后代吴芮在江西鄱阳响应陈胜吴广起义,后跟随刘邦南征北战,汉朝建立后被封为“长沙王”,是汉初八大异姓诸侯之一。利苍是湖北荆州人,早年随汉高祖刘邦打拼天下,被分封为轪侯,并任命他担任长沙国丞相。长沙马王堆汉墓的二号墓主人便是利苍,一号墓是利苍妻子辛追,即那具千年不朽的女尸,三号墓墓主是利苍之子。

根据学者傅举有判断,利苍之子利豨死于汉文帝12年(公元前168年),死时年仅30岁左右。

马王堆汉墓帛书就出于三号墓,包括《周易》及其卷后古佚书三种、与《战国策》内容有关的书籍一种、关于阴阳五行的佚书两种、《老子》甲本及其卷后佚书四种等,价值不可估量,为如今研究先秦文化提供了第一手材料。

从老子到利豨,间隔了300余年,因此马王堆汉墓中出土的《道德经》,可视为最为接近原版的版本之一,对于研究老子版《道德经》意义重大。

02

通过对比汉朝版与现存版,《道德经》主要存在四个问题。

一,原本名称不是《道德经》

马王堆《老子》帛书有甲乙两本,甲本有无篇名已不可知,乙本的文章末尾有“道”的篇名。“德”是根据“道”而补充,“经”是后世整理者所加,所以“道经”、“德经”的篇名是后人所为,老子著书之初并无《道德经》的书名。

司马迁在《史记》中提到“老子著书上下篇”,应该是可信的,如果已有《道德经》之说,司马迁不会不提。

二,章节划分与今版不同

乙本中没有分章,但甲本中有划分章节的圆点符号。甲本与今版相比,有的是相符,有的不相符。章节划分不对,背后的含义有时就大相径庭。

值得一提的是,不少网友抱怨中国古人没有发明标点符号,不利于文化推广,其实早在先秦时代,中国人至少已有分章分段符号,与甲本差不多的是,睡虎地秦简中也有“表示分条分段的圆点与横线”。宋明时期,随着市井文化与印刷业的兴起,标点符号的使用已经蔚然大观,只是缺乏统一标准而已。

三,上下篇顺序彻底颠倒

帛书《老子》上篇为“德”,下篇为“道”,传世版与之彻底相反。

原版《道德经》第一句话,并非“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而是“德经”中的“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四,原版已遭大规模篡改

原版《道德经》的大约300多句话,被改动的大约有700处,造成不少句子牵强附会、难以理解或根本错误。古今对比可知,有的是晦涩难懂之内容,被简单化处理;有的是激进之内容,被修改的更符合统治要求;有的是不太符合儒家内容被修改,以更好的迎合儒家思想。

03

关于篡改的内容,笔者举几个两个版本道德经对比的例子。

一,避讳而改掉某些文字

首先,传世版第一句话是“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而帛书版是“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

两相对比,传世版去掉了“也”字,于是就从“道,可道也”变成“道可道”等,这一改变说将之更为精炼,或无不可。但为了避汉文帝刘恒的名讳,传世版将“恒”字全部改为了“常”字,“恒”与“常”看似有一直永久之意,不过“恒”只指永恒无断绝,而“常”字却允许有间断,比如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次数多,中间允许有暂停。可见,“恒”比“常”字更能表达老子的思想。

其次,传世版《老子·五十六章》中的“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就是“知道的人不说,说的人不知道”,犹如是在玩文字游戏,让人摸不着头脑了,以至唐朝白居易作打油诗调侃老子,云“言者不知知者默,此语吾闻于老君;若道老君是知者,缘何自著五千文”,既然知者不言,老子为何还要留下道德经呢?老子这不是自相矛盾嘛!

马王堆老子帛书出土之后,一切真相大白,原来是“知者弗言,言者弗知”。“弗”有“不”的意思,但本意是矫正,缠束一物使之矫正不弯之意。因此,“弗言”本意不是不说,而是不轻易说出口,由于老子认为“道”道不尽,无法用语言说清楚,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所以“言者弗知”大约是指张口就说的人必然没有把握道之本质。

其实,将“弗”改为“不”,也是避皇帝名讳,即为了避开汉昭帝刘弗陵名讳。除了“恒”改“常”、“弗”改“不”之外,还有为了避开刘邦、刘启等名讳,将“邦”改为“国”、“启”改为“开”等,仅因避讳帝名就改动100多处,对老子道德经本意而言无疑是一场灾难。当然,通过避讳这一历史,可知马王堆帛书应该写于在汉朝之前(帛书版中有“以正之邦”),而传世版最早出现在西汉晚期。

二,为精简语句而删除文字

传世版《道德经》一共5162字,而帛书版道德经甲本为5344字,乙本为5342字(外加重文124字),两相对比就知道传世版删除了很多文字,主要是“之乎者也”,比如:

传世版中是:“有無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帛书版中是:“有无之相生也;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刑也;高下之相盈也;意声之相和也;先后之相随,恒也。”

删除“之”与“也”,看似影响不大,只改变了语气与节奏,但实际还改变了老子整个思想体系,“有无相生”是强调统一性,而“有无之相生也”是强调对立中有永恒的统一性。个中差别,读者可以自行体会。

三,直接篡改了一些文字

比避讳、精炼理由删除文字影响更大的是,当时文人可能出于某种目的,直接篡改了一些文字,导致老子思想被歪曲。

1,传世版中“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帛书版乙本是“水善利万物而有争”,甲本是“水善利万物而有静”,不少学者考证指出,“静”与“争”的假借字,原版应为“水善利万物而有争”。

2,“执今之道”被改为“执古之道”,法古还是法今,是儒家与法家争论的焦点之一,儒家强调法古(效仿周礼、上古三代之治等),法家强调法今、与时俱进,道德经中的这一改变,极有可能是儒家篡改的,以此证明治国应该“法古”。

3,“五色使人目明”被改为“五色使人目盲”,“玄之有玄”改为“玄之又玄”,“以顺众父”改为“以阅众甫”,“大器免成”改为“大器晚成”......类似篡改之处还有很多,笔者就不一一列举。

一字之差,谬以千里,通过古今版本对比,不难看到原版《道德经》几乎被改的面目全非,老子思想惨遭严重篡改,传世版《道德经》已与老子本意相去甚远。

或许,由于篡改之后的《道德经》,好多语句已经不再通顺,思想不再连贯,有些面目全非了,以至后人一直难以读懂。但老子又是一位高人,连孔子都佩服不已,所以后人没有质疑传世《道德经》的错误,反而认为这是老子境界超凡,于是将老子其人神秘化,将《道德经》看成一本玄之又玄的奇书。

既然帛书版道德经已经出土,证明传世版谬误众多,为何如今还不“拨乱反正”,推行汉初版的《道德经》呢?原因有二:

1,传世版已经流传数千年,已经深入人心,也是除了《圣经》以外被译成外国文字发布量最多的文化名著,且相比帛书版的确更为简洁,更有利于传播,如今骤然改变不太妥当。

2,上世纪九十年代,湖北荆门郭店一号楚墓中出土了战国竹简,其中也有《道德经》内容,比帛书版还要早。与帛书版、传世版对比,楚简版的很多段落、句子、用字也不一样,有错乱、有不同、有增减,但总共才有1500余字,很不完整,且与帛书内容和思想差异很大。

正因如此,明知传世《道德经》存在诸多谬误,甚至已经不再是老子思想,也只能暂时任之流传。或许,等到某一天真正确定老子原版,才会修改现行版本吧。

参考资料:传世《道德经》与马王堆帛书版《道德经》

-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