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种容易让孩子厌恶的雷区,你踩到了吗?

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请你注意无论如何不要使这种内在的力量消失,缺少这种力量,教育上的任何巧妙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

---- 苏霍姆林斯基

孩子从一出生开始就在不断地学习和成长,以便掌握最基本的生存能力,因此说孩子的学习能力是与生俱来的。

但为什么有些孩子在上学之后,反而厌学、不主动学习了呢?

那家长就要反思,是不是踩到了以下五个雷区,打击了孩子的学习积极性?

考好了,才能给你奖励!

很多家长习惯用奖惩制度对待孩子的学习表现,孩子考好了,奖励孩子礼物,带孩子出去玩;考不好,就不许孩子看电视玩iPad。这种奖惩制度是简单的,短期内的效果也是有的,不需要什么亲子互动,这似乎也为家长们提供了一种解脱方式。

但是,家长们没有意识到,奖惩制度会影响孩子的自我认知,并使他们感到焦虑。当学习的动力不再是内在的兴趣,而变成外在的奖励时,他们就不再会主动去追求知识,而是只想获得奖励。要知道,在漫长的学习知识的过程中,物质奖励是非常脆弱的,内心自发的动机才是最持久有效的动力。

当孩子因为没有达成某一学习目标而受到惩罚时,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他们会更有压力,会因为害怕惩罚而焦虑恐惧,甚至会厌学,效果就会与父母的预期背道而驰。

上世纪70年代,有心理学家在幼儿园设置了一个奖励,当儿童用一个特定颜色的笔画画时,他们就会得到一个奖章。

在持续了一周之后,这项奖励被停止,而此后再用这个颜色的儿童比实验前少了一半。

毕竟谁也不愿意白干活。同样,一旦家长的奖励停止,孩子们就失去了学习的动力。

来自外界的奖励会极大地消耗孩子自身的学习兴趣,这个理论被称为过度合理化。

这并不意味着父母不能在孩子每次成功的时候去欣赏和鼓励他,只是不要试图去用一种“奖励制度”去操纵孩子的行为。

当孩子得到家长的真心认可时,会做得更好。

你看看别人家的孩子!

在我们小的时候,就经常听到父母说这样的话:

“你看人家某某某,又听话又懂事,哪像你啊!整天就知道给我惹事!”

“你看人家谁谁谁,每次考试都考第一名,再看看你,真不让人省心....”

很多家长喜欢拿自家孩子与别人家的孩子比较,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不足,给孩子一个奋斗和努力的目标,以此激励他们的成长。

其实,家长都没有想到,这样的比较和言语刺激不仅难以起到一种激励的作用,反而会起到反作用。

盲目的对比造成孩子的抵触心理,不仅会让孩子“敌视”优秀生,更加损伤孩子的自尊心、上进心,让孩子在学习中倍感压力,很容易气馁从而厌恶学习,结果使教育进入“恶性循环”。

在这种刺激下长大的孩子,很容易不够自信。

在学习中遇到挫折时,往往心理不够强大,没有面对困难或挑战的勇气。

哪怕在踏上社会之后,也会因为小时候从没获得肯定或很少获得鼓励,导致一遇见困境,就会自尊心连连受挫,变得更加自卑,甚至会造成伴随一生的心理障碍。

与其处处与别人家的孩子做比较,不如让孩子和自己比。拿他的昨天和今天比,仔细找出他的进步。

即使是微小的进步,让孩子看到进步的点点滴滴,感觉自己是有无限希望的。

那时,他才会努力去争取更大的进步和成绩,真正建立起自尊、自信,拥有学习的动力和自强精神。

每个孩子都是一个完全特殊的,独一无二的世界。一个心理阳光、健康快乐的孩子,自然而然会在这个世界上释放出自身独一无二的夺目光彩。

快点学习去!

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妈妈们说这样的话:“饭我给你做,衣服我给你洗,你什么都不用管,只管学习就行!”

我们也经常看到上下学的路上,爷爷奶奶或是爸爸妈妈背着孩子的书包,早晚接送,风尘仆仆;家里有什么重要的事情也不会和孩子商量,因为孩子的主要任务就是“好好学习”。

如果父母只是一味地让孩子只管学习,其他的什么都不管,孩子会慢慢地习惯这种家庭模式,即使妈妈下班回家做家务累得腰酸背痛,孩子也已经学会了无动于衷,视而不见。随着孩子慢慢长大,父母会发现孩子越来越不懂事,越来越难管,不懂得体恤父母。

而且,这样长大的孩子一定会缺乏生活自理能力和独立性,遇到困难,不是想着依靠自己的力量解决问题,而是依赖父母。

孩子应该和成年人一样,做他力所能及的事情,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让他做他应该负责的家庭责任,特别是让孩子干一些不太费力气的家务活。父母要知道,这种劳动可以孩子的手指得到运动,能刺激大脑的成长发育。

孩子的生活本应是丰富多彩的,学习书本知识只是孩子生活的一部分,是孩子学校生活的主要内容。

但是回到家里,孩子需要丰富的家庭生活,需要有回到家里的感觉。合理分配学习和休息的时间,让孩子劳逸结合,不但能够更加高效的学习,而且能够使孩子德智体美劳多方面的发展。

和你讲了多少遍了!

“和你讲过多少遍了怎么还不会”

“这么笨,到底是不是我亲生的”

“你太让我失望了”

看到这几句话是不是非常的熟悉?

很多时候我们不由自主的抱怨孩子,事后又很崩溃自责。

有位爸爸被孩子写作业的事气晕了,跟自己的儿子说:不要叫我爸爸,我没你这么个爸爸。

还有一位爸爸,在期末考试的时候跟孩子说:我手里有5000块钱,你要考好了就带你玩去,你要考不好,这5000块钱给你报班去。

很多父母,自己孩子学习不好他生气,等孩子学习好了,又担心孩子膨胀,还是生气,总教育孩子说你做的还不够好,还比不上别的同学。孩子心里会觉得自己好像无论怎么做,也永远得不到父母的认可,逐渐变得自卑、无助甚至厌学。

著名的节目主持人董卿,在荧幕面前端庄大方,和蔼可亲,骨子里散发的教养也让人赏心悦目。但在一次访谈节目中,董卿却说:“我45岁了,也很优秀,但我依然自卑,我似乎永远满足不了父亲的期望。”

得到APP的创始人罗振宇也曾说:“哪怕自己获得如今的成就也会感到恐惧,因为在过去稍有一点骄傲就会挨父亲的骂。”

父母一心想为孩子好,但又不知该怎么做孩子才能理解和接受。来软的孩子不听,来硬的又心疼孩子,软硬皆施又怕孩子疏远自己,左右为难。

其实,我们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并非不能抱怨,而是在抱怨的时候一定要就事论事,比如说:你知不知道你再闹下去就要迟到了!

我现在没有时间!你等一下好吗!

你现在应该做的事情是写作业!而不是无休止的撒泼打滚儿!

同时在情绪崩溃的时候可以暂时避开孩子,避免自己因为情绪激动而使用过激的言辞去伤害孩子。可以告诉孩子:我现在很生气,我需要独处一会儿。让孩子知道你情绪不好并不是一件过分的事情,过分的是你在情绪化的时候拿孩子当做发泄的途径,使用伤害的言辞让彼此都陷入难过的境地。

科尔顿说:'舌头表露出的心境,不下于表露出的身体状况’。

我们应正确评价孩子,多鼓励,讲道理,多运用个人表述而不是责备和攻击。在孩子情绪好的时候多沟通,关注孩子本身,遇到问题用平和的态度和孩子共同面对,让孩子处于一种积极向上的情绪,才使学习这件事情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

不准……

“不准看电视”

“不许狡辩”

“不要和我谈条件”

这些口头禅看着是不是觉得很熟悉?

很多父母一方面希望孩子什么都对自己讲,把自己当做生活的朋友;另一方面不由自主的去限制孩子的行动,一切都要按着自己的要求来做。

大脑是通过神经元突触连接来传递信息的,我们的孩子要想更聪明,就要增多神经元之间的突触链接。

那么这些突触是如何链接的呢?是在孩子的不停的探索,不停地感知,不停的经历中才能连接,然而这个总是频繁被限制的孩子没有机会去连接,没有更多的连接,就相当于他大脑的信息高速公路,只有简单的几条,传输信息的效率一定是低的,也就是说,给孩子过多的限制,其实是限制他认知地发展。

经常被限制的孩子,他活的很纠结,他会有两种状态,第一是我要摆脱限制。第二可能是成

为了那个限制别人的人。

在日后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别人只是随便说了一句话,他可能就会误以为,又想限制我,我现在长大了,我要摆脱限制,就变得很反抗。然而这种状态是影响他的人际交往以及职业生涯的。

同时在长期的与父母交往过程中,他学会了一套模式,就是限制别人。或许他的意识是:我一定要给孩子自由,我一定要和别人好好相处,不能去限制别人,但是潜意识是不被意识支配的。他做出来的往往是他讨厌的模式。

因为缺乏安全感,所以会胆小,不敢探索。

因为缺乏锻炼,在认知方面受了限制,所以他的思维没有办法得到正常的开发

因为内在的被限制与限制的纠结,所以会影响到他日后人际与职场的发展。

家长要学会倾听。与孩子沟通时需要谈自己的意见,但更需要耐心地倾听孩子的想法。倾听意味着避免打断孩子的话、集中精力于交流的过程。为了便于做到这一点,沟通最好在安静的地方进行,排除可能使人分心的干扰。如果你正忙于做晚饭或看喜欢的电视节目,要做到认真倾听是困难的。做一个耐心的倾听者能使你了解孩子的问题和观点,有助于澄清事实,避免对孩子的误解。经常倾听孩子的声音,你会发现,尽管你没有对孩子提出许多要求和建议,你的孩子却更多地向你提出问题。这是因为,善于倾听的父母才有可能成为孩子的知心朋友。

结语

孩子的成长除了自身的努力以外,也离不开父母的指引。父母不要通过打骂和强迫的方式,操控孩子的一生。学会尊重孩子,给孩子独立自主的空间,让孩子产生对生活的掌控感。在和孩子的共同努力下,提高孩子的学习的兴趣,以及他的个人能力和素养,而不单纯只是为了提高考试成绩。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