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一首回文诗,顺着读是天亮了,倒着读是天黑了

导语: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大家在生活中也经常会接触到对联,比如说过年的时候,家家都会贴在门边上的春联。在古代,对联就更加常见了。古人们都喜欢将对偶语句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柱子上面。

对联也算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除此之外,古代文人们闲来无事的时候,也会对对子。相信看过《铁齿铜牙纪晓岚》的读者们一定知道,康熙皇帝喜欢和第一才子纪晓岚对对联。那么大家听说过这样一副对联吗?

这个对联就是“上海自来水来自海上,黄山落叶叶落山黄”。这样顺着读,大家可能觉得没什么特别的地方。不过,当我们将这个对联从后面往前面读的时候,就能够发现这个对联不仅不平常,还非常的巧妙。

有读者可能想问了:为什么这么巧妙呢?因为这是对联中的一种“回文联”。回文联是用回文的形式写成的对联,人们可以从前面顺着读,也可以从后面倒着读。无论怎么读,句子都不会发生变化,还是同样的意思。

回文联确实非常有意思。当时,“上海自来水来自海上”这一上联一经发布在互联网上面,就引发了众多网友的创作兴趣,纷纷表示要展示一下自己的才华。有的网友对出来的下联是“山东落花生花落东山”。

除此之外,还有的网友对出的下联是“西湖垂柳丝柳垂湖西”。来回读两遍,是不是觉得很有趣呢?上文讲的都是回文对联,既然有回文对联,就应该有回文诗,那么我今天要给大家介绍一首特别的“回文诗”。

这首诗是古代著名文学家苏轼写的。诗名是《题金山寺》,全文都是“回文体”的形式。全诗的第一句是:远浦渔舟钓月明。最后一句为:遥望四边云接水,碧峰千点数鸿轻。感兴趣的读者可以上网搜索中间的内容。

如果读者顺着读就是天亮了,倒着读就是天黑了。当年,苏轼很早就听闻了金山寺的美誉,正好赶上时机就去了金山寺。苏轼在金山寺好好欣赏了一番美景,顺便喝了随时携带的清酒。喝完酒之后,苏轼诗兴大发。

趁着酒意正浓,苏轼找来笔墨纸砚。他提起袖子,执起毛笔,片刻后,一首诗词跃然纸上。在此苏轼写下的就是这首七言诗《题金山寺》,全诗描写了夜晚金山寺周围的景色和事物,如波浪、垂钓的人、月光、蜿蜒小路。

这样的美景没有持续太久,在不久之后,天就亮了。当天的天气格外的晴朗,远处的景色也产生了变化,这种变化是好的,天很快就亮了,天气特别晴朗,再遥望一下远处的景色,也是一番毫不逊色于之前的美景。

远处的云朵和近处的江水,远处的碧峰和近处的鸿鹄,两两交相呼应,场面格外的和谐,令人诗人心情舒畅。显然,苏轼在这里经历了从黑夜到白天的巨大变化。那么,接下来我们再来倒着读一下这首《题金山寺》。

先读最后一句:轻鸿数点千峰碧,水接云边四望遥。再读第一句:明月钓舟渔浦远。依照这样的读诗方法,大家想一下,是不是倒着读和顺着读都是差不多的,全诗意思都是不变的,诗词描写的景色还是一样。

但是仔细思索,会发现这首诗的时间经历了从“白天到黑夜”的变化。

读者们的心境也随着这首诗,从喧嚣的白天来到安静的夜晚。短短一首小诗竟然如此有趣,竟然会有如此大的魅力,让人们读完之后回味无穷。

从这里也可以看出苏轼的文学功底是多么深厚了。其实除了前文中小编介绍的回文联和回文诗,我们中华还有不少的“回文体”,如“回文词、回文曲”。晋朝之后盛行“回文体”,充分展现出了我国汉语的特色。

最开始不少人认为“回文体”就是一种文字游戏,其实这完全是对其的误解。如果想要写出一个优秀的回文作品,不是一件简单的小事。

结语:

除此之外,还有一首出名的《茶壶回文诗》,别小看它,它有四十种读法,不光是能够顺着读,还能倒着读,甚至随便挑一个字开始读也可以。完全可以随便读,也可以成为一首诗。不禁让小编再次感叹:中华文化真是博大精深!

《题金山寺》 苏轼

潮随暗浪雪山倾,远浦渔舟钓月明。
桥对寺门松径小,槛当泉眼石波清。
迢迢绿树江天晓,霭霭红霞海日睛。
遥望四边云接水,碧峰千点数鸿轻。
轻鸿数点千峰碧,水接云边四望遥。
晴日海霞红霭霭,晓天江树绿迢迢。
清波石眼泉当槛,小径松门寺对桥。
明月钓舟渔浦远,倾山雪浪暗随潮。

《题金山寺》苏轼 拼音读音参考

tí jīn shān sì
题金山寺

cháo suí àn làng xuě shān qīng, yuǎn pǔ yú zhōu diào yuè míng.
潮随暗浪雪山倾,远浦渔舟钓月明。
qiáo duì sì mén sōng jìng xiǎo, kǎn dāng quán yǎn shí bō qīng.
桥对寺门松径小,槛当泉眼石波清。
tiáo tiáo lǜ shù jiāng tiān xiǎo, ǎi ǎi hóng xiá hǎi rì jīng.
迢迢绿树江天晓,霭霭红霞海日睛。
yáo wàng sì biān yún jiē shuǐ, bì fēng qiān diǎn shù hóng qīng.
遥望四边云接水,碧峰千点数鸿轻。
qīng hóng shǔ diǎn qiān fēng bì, shuǐ jiē yún biān sì wàng yáo.
轻鸿数点千峰碧,水接云边四望遥。
qíng rì hǎi xiá hóng ǎi ǎi, xiǎo tiān jiāng shù lǜ tiáo tiáo.
晴日海霞红霭霭,晓天江树绿迢迢。
qīng bō shí yǎn quán dāng kǎn, xiǎo jìng sōng mén sì duì qiáo.
清波石眼泉当槛,小径松门寺对桥。
míng yuè diào zhōu yú pǔ yuǎn, qīng shān xuě làng àn suí cháo.
明月钓舟渔浦远,倾山雪浪暗随潮。

《题金山寺》苏轼 翻译、赏析和诗意

潮水随着暗浪雪山倾,远浦渔舟垂钓月明。
桥对面寺门松径小,栏杆在泉眼石波清。
迢迢绿树江水天亮,霭霭红霞海日晴天。
遥望四边说接水,碧峰千点几鸿轻。
轻鸿数点千峰碧,水接云边四注视。
晴天海晚霞红霭霭,通晓天江树绿迢迢。
清波石眼泉在栏杆,小直径松门寺对着桥。
明月钓鱼船在水边较远,倾山雪是暗随潮。

题金山寺赏析:

遥望四山云接水,碧峰千点数鸥轻。宋代大文学家苏东坡,慕金山寺之名,也曾荡舟于明月之中。眼看那江潮雪浪,水天一色,渔火点点,渔歌互答的美景,禁不住醉意微荡,旷怡愉悦,满腹诗情油然而起。金山寺雄峙于长江之滨,历来为游览胜地。他略加沉吟,一首《题金山寺》的回文七律便跃然纸上。

这是一首回文诗,可以倒读,而且倒读同样工整贴切,可见作者驾驭文字的技巧娴熟,犹如缠着铁链跳舞,依旧翩翩。从各个方位由低到高,由近止远,十分形象地描绘了金山寺所处的环境和黄昏景色。诗人深思熟虑,由远到近,描写得唯妙唯肖,别有另一种情趣。

这是一首内容与形式俱佳的写景诗作,生动传神地写出了镇江金山寺月夜泛舟和江天破晓两种景致。读来赏心悦目。顺读、倒读意境不同,可作为两首诗来赏析,如果顺读是月夜景色到江天破晓的话,那么倒读则是黎明晓日到渔舟唱晚。

题金山寺

版本一

潮随暗浪雪山倾,远浦渔舟钓月明。

桥对寺门松径小,槛当泉眼石波清。

迢迢绿树江天晓,霭霭红霞海日晴。

遥望四边云接水,碧峰千点数鸿轻。

轻鸿数点千峰碧,水接云边四望遥。

晴日海霞红霭霭,晓天江树绿迢迢。

清波石眼泉当槛,小径松门寺对桥。

明月钓舟渔浦远,倾山雪浪暗随潮。

译文:

潮水涌来伴随着阵阵汹涌澎湃的巨浪,浪花拍到岸上,顷刻间犹如雪山倒塌;远处的江面上有人乘着渔船在垂钓倒映在江面上的明月。江上的桥正对着金山寺的大门,寺内的松间小路十分狭小;门槛面对着泉眼,从石头流过的水流很清澈。

绵延不绝的排排绿树伴着广阔的江河,迎来了天明;红霞弥漫伴着海上的夕阳,天气十分晴朗。遥望四周天空的云和江水交融在一起,江边围绕着许多碧绿的山峰,有几只鸿鹄轻盈矫捷地飞过。

江面上有几只轻盈迅捷的鸿鹄飞过,周围许多的山峰都是青绿色的;江水与天际的云朵相交接,从四周望过去显得很遥远。晴朗的天气,海上的云霞,一大片红红的弥漫在空中。刚破晓的天空中,映衬得树木翠绿,绵延不绝。

留着清澈的水流,还有石眼的泉水正面对着门槛;有着小路、松门的金山寺正面对着江上的桥。明月高挂,江面上还有等待垂钓的渔船,离江河边打鱼的出入口处还很遥远;貌似可以把山峰都摧毁的雪白的巨浪,汹涌澎湃地伴随着潮水拍打在岸上。

扩展资料

作品争议

这首诗在《全唐诗》里归入唐末诗人徐夤《回文诗二首》的第二首;而南宋人桑世昌编纂的《回文类聚》里归入北宋诗人周知微名下,标题是《题龟山》;南宋人魏庆之著的《诗人玉屑》中认为是苏轼的作品,标题为《题金山寺》。

文体介绍

回文诗,也写作“爱情诗”“回环诗”。它是汉语特有的一种使用词序回环往复的修辞方法,文体上称之为“回文体”。唐代上官仪说,“诗有八对”,其七曰“回文对”,“情新因意得,意得逐情新”,用的就是这种措词方法。

充分展示并利用了汉语以单音节语素为主和以语序为重要语法手段这两大特点,读来回环往复,绵延无尽,给人以荡气回肠,意兴盎然的美感。回文的形式在晋代以后就很盛行,而且在多种文体中被采用。

人们用这种手法造句、写诗、填词、度曲,便分别称为回文诗,回文词和回文曲。虽然不乏游戏之作,却也颇见遣词造句的功力。

回文诗是中国古典诗歌中一种较为独特的体裁。回文诗据唐代吴兢《乐府古题要解》的释义是:“回文诗,回复读之,皆歌而成文也。”

回文诗在创作手法上,突出地继承了诗反复咏叹的艺术特色,来达到其“言志述事”的目的,产生强烈的回环叠咏的艺术效果。有人曾把回文诗当成一种文字游戏,实际上,这是对回文诗的误解。刘坡公《学诗百法》言:“回文诗反复成章,钩心斗角,不得以小道而轻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题金山寺

一首五言回文诗有四十种读法,不仅限于正读反读,妙趣横生

京津冀书馆

阅1503转262020-01-05

分享保存

“回文诗”创于西晋,历代诗家争相仿效,宋代达到鼎盛。唐代吴兢在《乐府古题要解》中讲:“回文诗,回复读之,皆歌而成文也。”民国时期的《学诗百法》中说:“回文诗反复成章,钩心斗角,不得以小道而轻之。”

“回文诗”创作需要深厚的文字和文学功底,大文豪苏东坡就是一位“回文诗”高手,多篇佳作,如《题织锦图回文》,正读,反读各有意境。

正读:春晚落花余碧草,夜凉低月半梧桐。人随雁远边城暮,雨映疏帘绣阁空。

反读:空阁绣帘疏映雨,暮城边远雁随人。桐梧半月低凉夜,草碧余花落晚春。

“回文诗”的妙处在于同样一首诗,回环往复,正读、反读可以是相同意境,也可产生两种不同的心境。更有绝妙的“回文诗”,不仅正反顺序成立,如果从诗中任何一个字开始,作为首字重新组合成七言,同样顺理成章,毫不拘泥。如清代诗人黄柏权所作《茶壶回文诗》,二十字可以正反读成两首诗外,还可随意开始组合成首五言,妙不可言。这里随意组合几首,大家有兴趣可以亲自尝试拆解、组合。

原文:

落雪飞芳树,幽红雨淡霞。薄云迷香雾,流风舞艳花。

反读:

花艳舞风流,雾香迷云薄。霞淡雨红幽,树芳飞雪落。

正读组合一:

雪飞芳树幽,红雨淡霞薄。云迷香雾流,风舞艳花落。

正读组合二:

芳树幽红雨,淡霞薄云迷。香雾流风舞,艳花落雪飞。

正读组合三:

红雨淡霞薄,云迷香雾流,风舞艳花落,雪飞芳树幽。

正读组合四:

香雾流风舞,艳花落雪飞。芳树幽红雨,淡霞薄云迷。

正读组合五:

花落雪飞芳,树幽红雨淡,霞薄云迷香,雾流风舞艳。

反读组合一:

流雾香迷云,薄霞淡雨红,幽树芳飞雪,落花艳舞风。

反读组合二:

香迷云薄霞,淡雨红幽树。芳飞雪落花,艳舞风流雾。

反读组合三:

薄霞淡雨红,幽树芳飞雪,落花艳舞风,流雾香迷云。

反读组合四:

霞淡雨红幽,树芳飞雪落。花艳舞风流,雾香迷云薄。

反读组合五:

幽树芳飞雪,落花艳舞风。流雾香迷云,薄霞淡雨红。

.

(0)

相关推荐

  • 古诗赏析:《题金山寺:苏轼》

    这是一首苏轼作的回文诗.回文诗者,回复读之,皆成诗也. 被后人称为干古一相的北宋文学家,诗人苏东坡,被朝庭挤往杭州为官,路过金山寺时,因景生情,作了一首七律<题金山寺>,这首诗很奇特:正着 ...

  • 苏轼绝妙佳作:正读是一首诗,倒读是一首诗,合在一起还是一首诗

    文/蓝梦岛主 原创文章,已开启全网维权,抄袭必究! 回文诗,顾名思义,就是正读倒读皆成章句的诗篇,是古代诗歌的一种独特表现形式,也是汉语特有的一种使用词序回环往复的修辞方法. "奶牛产牛奶& ...

  • 九首回文诗 汉字真是太神奇

    回文诗也称"回环诗", 顾名思义,就是能够回还往复, 正读倒读皆成章句的诗篇. 回文诗读来回环往复,绵延无尽, 给人以荡气回肠.意兴盎然的美感. 今天,半亩君精选了九首回文诗, 我 ...

  • 九首回文诗,汉字真是太神奇, 太令人惊讶了!

    静听古诗词 公众号 欢迎您 进入听诗页面 回文诗也称"回环诗", 顾名思义,就是能够回还往复, 正读倒读皆成章句的诗篇. 回文诗读来回环往复,绵延无尽, 给人以荡气回肠.意兴盎然的 ...

  • 诗词丨九首回文诗,汉字真是太神奇

    <菩萨蛮·夏闺怨>[宋]苏轼 柳庭风静人眠昼,昼眠人静风庭柳.香汗薄衫凉,凉衫薄汗香.手红冰碗藕,藕碗冰红手.郎笑藕丝长,长丝藕笑郎. 苏轼真不愧是大才子,这首词每一句都可倒读成为下一句, ...

  • 九首回文诗,汉字真是太神奇

    回文诗也称"回环诗", 顾名思义,就是能够回还往复, 正读倒读皆成章句的诗篇. 回文诗读来回环往复,绵延无尽, 给人以荡气回肠, 意兴盎然的美感. 今天,诗词君精选了九首回文诗, ...

  • 九首回文诗,真是太神奇

    回文诗也称"回环诗", 顾名思义,就是能够回还往复, 正读倒读皆成章句的诗篇. 回文诗读来回环往复,绵延无尽, 给人以荡气回肠.意兴盎然的美感. 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 <菩萨 ...

  • 九首回文诗:回环往复,给人荡气回肠、 意兴盎然之美,汉字真是太神奇!

    九首回文诗:回环往复,给人荡气回肠、 意兴盎然之美,汉字真是太神奇!

  • 【文化】九首回文诗,汉字真是太神奇

    ▲全彩评注<唐词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套装 点击图片,即可购买 回文诗也称"回环诗", 顾名思义,就是能够回还往复, 正读倒读皆成章句的诗篇. 回文诗读来回 ...

  • 苏轼的四首回文诗,小众但美感十足

    回文诗也称"回环诗",顾名思义,就是能够回环往复.正读倒读皆成章句的诗篇,绵延无尽,给人以荡气回肠,意兴盎然的美感. 苏轼的诗从来不令人失望,这四首回文诗读了又读还是很喜欢~ 今日 ...

  • 宋代的李禺写了首回文诗《两相思》

    宋代的李禺写了首回文诗<两相思> 19-12-13 14:08 股市头条 股市头条 快传号 | 19-12-13 14:08 宋代的李禺写了首回文诗<两相思> 正读是<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