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壁滩上焕新颜

8月的青海格尔木,天朗气清,云兴霞蔚。发源于“万山之祖”昆仑山北麓的那棱格勒河,自西南向东北,跨过平均海拔3000米的柴达木盆地,沿着两岸峡谷,湍流急下。

这条青海第一大内陆河,在途经乌图美仁乡时被拦腰截断,驯服地从水电建设者脚下流过。放眼望去,施工平台上,机械设备依次排列,电焊火花竞相闪烁,鲜红旗帜迎风招展,好一派高原盛夏风光。

为早日实现格尔木周边供水安全、提升改善高原生态环境,水电基础人在这里已驻扎奋战近3年,创造出了防渗墙155.8米青海省最深纪录!

基础铁军意志坚,戈壁滩上焕新颜。

奋勇当先,无惧艰难挑战

作为国家172项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之一,那棱格勒河水利枢纽工程是海西州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水利工程,也是柴达木盆地水资源配置体系骨干水源工程。

水库总库容5.88亿立方米,集供水、防洪、发电为一体,是落实新时期治水思路的重要举措。建成后,将有效促进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公司承建的那河水利枢纽二标基础处理工程,是目前青海省内最深、国内第四深的地下基础防渗墙,是保证地下截流防渗、确保地上大坝基础稳固的重中之重。

虽然在基础处理行业,水电基础人有着六十多年的成熟施工经验,但在这苍茫戈壁上,他们依旧恪尽职守,把工程建设的每一个环节做到极致。

2019年5月21日,项目主体防渗墙全面开工,一个个巨大技术挑战迎面而来。对水电基础人来说,高原施工并不鲜见。但那河地层特殊。胶结岩几乎遍布地层,漂孤石群硬度极高,给建设者们来了个“下马威”。

胶结岩层硬度大、分布层数多,就连设计单位对造孔深度是否入岩的判断都会出现偏差。接近退休年纪的项目生产副经理刘付义笑称,“干了一辈子了,就没见过这么硬的地层。”

“没办法,就是硬磨。”项目团队依托公司专家资源,结合钻头进尺情况,迅速改变钻进方案。往常很少用到的“秘密武器”平底钻派上了用场,竟然大显身手。

“我们在钻头上,加焊螺纹钢、圆钢,加大钻头重量,从4.7吨加焊到5吨左右,这样就能进一步加快钻进速度。”平日里被项目青年员工亲切称呼的“刘大爷”,谈起现场施工,一板一眼。

那河防渗墙,是海拔3300米以上世界最深的全封闭防渗墙。防渗墙长508.13米,设计嵌入基岩1米,后期基岩下方和两侧山体灌浆处理,与地基形成整体,从而更好地保证墙体防渗效果。

“地层特殊,海拔又高,施工全封闭防渗墙,可真是第一次。”在青海片区扎根十多年的项目经理潘文国介绍到,2012年,水电基础人在西藏旁多水利枢纽工程中,创造了防渗墙201.47米的世界纪录。“虽然旁多海拔更高,深度更大,但防渗墙不入岩,属于悬挂墙。所以我们施工上,可参考的经验不多,施工难度也可以说是前所未见。”

攻坚时期,公司领导非常重视,时刻关注着项目进展。2019年10月,公司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工会主席郭万红更是亲赴一线,为全体参建职工加油鼓劲。在送去慰问的同时,勉励大家要迎难而上,稳步推进工程建设进度,让这一民生工程早日惠及格尔木地区的人民群众。

谋且益坚,不坠攻坚之志

胶结岩层难度不再,建设者们开始习以为常。接下来让他们发愁的,是胶结岩中分布的大量漂孤石群。

这类漂石、孤石群,绝大部分由花岗岩组成,硬度高达34Mpa,仅次于基岩硬度。不光钻进艰难,也给基岩面鉴定造成很大困难。

“用冲击钻固然可行,但对钻头磨损消耗非常大,钻进速度也很慢。”项目常务副经理李照亮解释了不同技术方案的利弊,给出了最优解。“多次综合研究后,我们决定爆破处理。”

对密布于中间地层的花岗岩,项目团队采用“坐地炮、预爆破相结合”的方式处理,也可以简单理解为横向和纵向结合爆破。“已经开钻的孔,如果冲击钻打不动,就用坐地炮。把炸药放在孔底位置爆破,从而达到松动地层的效果。”年轻的项目总工程师火都斌虽然初次接触爆破,已对全过程了如指掌。“看上去,坐地炮是直接向下爆破的。”

预爆破则是通过两侧已开孔,来预判中间槽段地层情况。通过SM400小金刚钻钻进未开孔槽段,在相应位置爆破。视觉上是在花岗岩层横向松动地层。

“相比坐地炮,预爆破更难。必须要吃透地层,才能判断是否可以预爆破,进而确定预爆破位置。”未知地层的挑战,让火都斌如履薄冰,异常谨慎。一旦判断出现偏差,就会造成塌孔,危及人员设备安全。

21#和29#槽段的钻进,无比艰难。进度僵持之际,项目团队沉下心来,调集三管岩心钻钻进取芯,反复比对地质勘测图纸,发现了难点所在。这段平均深度超过80米的槽段,14米处胶结岩拦路,20~60米处花岗岩挡道,直到60米以下才是砂砾石层。

严谨讨论后,项目团队决定,对花岗岩部分采用预爆破处理。“槽孔的安全问题是最担心的。当爆破成功后,我也松了口气。”说起第一次爆破的经历,火都斌记忆犹新。截止目前,项目团队成功在泥浆下爆破18次,无一例失败。

随着经验累积,施工进度大大加快。加重冲击钻钻头、抓斗重锤和双轮铣轮番上阵,“三钻两铣”法、泥浆下爆破密切配合,各类技术难题逐渐迎刃而解,为工程质量和节点目标提供着坚实而有力的保障。

2020年7月,历时近40小时,孔深155.8米的46#槽段成功浇筑,青海省第一深墙就此诞生,全体参建者为之激动万分。高昂的士气激发着强大的斗志,项目团队更是创下了2020全年月浇筑8个120米以上槽段的好成绩。

劈波斩浪,映照使命初心

水电基础人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同样体现在下设钢筋笼这个环节。

那河二标的防渗墙为永久性建筑。按设计要求,防渗墙60米以上需下设钢筋笼,以保证防渗墙的稳定性。

钢筋笼呈长方体,宽6.6米,厚0.8米,钢筋套筒连接而成。将60米的钢筋笼整体放入槽孔内,对槽孔的孔斜率要求非常高。但凡槽孔歪斜或探头石清理不干净,都会导致钢筋笼无法下设。

“为了保证钢筋笼的顺利下设,我们自行加工特殊方钻,去给槽孔找平。”火都斌介绍说,方钻由平底钻四周加焊钢板改造而成,造孔完成后,用方钻重新打磨槽孔,以确保成槽质量符合钢筋笼严苛的下设要求。

截止目前,项目团队下设钢筋笼全部成功,最大笼体达到58.7米。

作为民生工程,那河水利枢纽将有效推进水资源节约利用,更是在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针对造孔产生的废浆,项目团队制定了严格的处理措施。先沉淀,上部浆液抽回浆站,循环使用;下部废渣运送至弃渣场,晾晒后统一处理;购置一体化污水处理器,将污水处理达标后,用于道路洒水、绿化用水。避免污染土地的同时,杜绝了水资源浪费。

优质履约,是无声的旗帜。青海省水利厅厅长、海西州副州长等多位领导先后到项目部视察调研,高度赞扬了项目团队攻坚克难铸就青海第一深防渗墙,对现场文明施工和规范管理给予充分肯定,评价说水电基础局在这里“竖起了一面标杆”。

狂沙漫际卷金戈,银妆百里裹山河。那河项目所在的戈壁滩渺无人烟,距离最近的居民聚集点近70公里。人员刚进场时,道路不通,信号中断,为了尽快开工,建设者们徒步2公里,人工运输工具,千方百计筹备物资设备进场。

初心化作坚定意志,使命铸成挺拔身影。水电基础人就此扎下根来,适应了高寒缺氧,适应了沙尘风暴,适应了雨雪冰雹。在荒凉中开拓进取,描绘着新时代高原治水兴水蓝图,向着今年9月底全面完成防渗墙施工任务的目标劈波斩浪,全力冲刺。

现如今,在这柴达木盆地腹地,拔地而起的项目营地鳞次栉比,精心搭建的蔬菜大棚好似沙漠绿洲,紧张有序的施工现场机械轰鸣,让沉睡千年的戈壁唤起生机,焕发朝气,换了颜色。(高洁 高婷婷 火都斌)

钢筋笼下设(摄影:李生庭)

防渗墙浇筑(摄影:潘华纯)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