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背景下乡村产业融合发展研究

在数字经济时代,乡村产业以数字经济为依托,促进了农村经济产业的深度融合,推动了农村地区生产和生活数字化,塑造了全新的农村经济和社会生态。在这一背景下,浙江省湖州市依托自身区位和经济优势,大力发展乡村数字经济,为乡村产业发展和融合注入了新的活力。

一、数字经济背景下湖州乡村产业的融合发展

(一)搭建平台:以技术应用推进乡村“产业上云”

为充分发挥数字技术在经济领域的作用,湖州市进一步加快了域内广电运营商的数字转型,通过不断做大以数字信息和电子商务为代表的数字产业,进一步推进和实现数字技术对传统产业的深度改造。目前,湖州市已成功开发“两山”农品汇等APP、“两山”农产品电商综合平台,通过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模式,积极推进相关平台和品牌建设,促进农业数字化转型。同时,充分发挥各种媒体,特别是融媒体在宣传领域的优势,做好“两山”农产品的推介宣传,提升相关农产品的品牌影响力和知名度。

(二)数字赋能:以“数字+”推进农产品链上增值

以数字乡村建设为依托,湖州出台《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新八条政策意见》,积极推动和引导相关企业加大在农村数字经济领域投入,不断提升区域信息经济发展和“两化”融合水平;通过实施农村地区电商“一十百千亿”工程,大力推进农村电子商务建设,在乡镇和村级平台电子商务覆盖率分别达到94%和75%,建成市级农村电商示范村40个。截至目前,已构建湖州优农汇平台和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农产品电子商务销售额已突破65.6亿元,有力地促进了农产品的链上增值。

(三)产业升级:加强智慧载体建设,促进农业数字化转型

依托农业物联网技术,通过数字工厂建设,进一步发挥农业生产领域“机器换人”的作用,实现农产品生产加工数字化和农业生产智能化。目前,湖州市已投资建设了9个省级数字农业工厂、2家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96家农业物联网试验示范基地,益农信息社已覆盖90%以上的村庄。同时,大力推进“智慧监管”,实现农产品质量监管全覆盖,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抽检合格率始终保持在98.5%以上,成为浙江省首个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市。

二、数字经济背景下湖州乡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制约因素

(一)农村信息贫困现象凸显

发展数字经济要有强大的信息基础支撑。从湖州实际看,仍有部分农民文化素养水平较低,对信息化和数字化建设缺乏应有的正确认知,最终造成了该地区的信息贫困现象。在这一背景下,经济落后地区的农村,农民不仅缺乏信息意识,更缺乏必要的科技意识、创新意识和市场意识,对社会新生事物的接受和认同度偏低,对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在农村应用持观望态度。

(二)农村数字化人才匮乏

当前,由于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造成了农村地区留守人员年龄偏大,这类群体在生产过程中过度依赖经验这一现象比较突出,在知识储备和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方面存在诸多不足,这不仅增加了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的风险,也不利于乡村产业融合发展。同时,受制于农村地区经济状况、待遇水平较低等因素,农村数字化人才相对缺乏,难以满足农村数字经济发展的需求。

(三)农村信息技术投入不足

一是专业化的涉农电子商务平台仍待进一步完善,电子商务在农业领域的服务水平相对较低,在促进农村数字经济发展方面还需发力。二是农村地区物流基础建设相对滞后,电子商务在发展过程中存在较高的物流成本,导致其在竞争中优势不足,这对农村数字经济发展不利。三是缺乏有竞争力的农村电商品牌。就湖州农村地区而言,乡镇企业大多数规模较小,产业结构不合理,品牌意识不强,生产的农产品就难以适应市场发展需求。

三、数字经济背景下湖州乡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思考

(一)聚焦产业链提升,做大做强核心产业

发展农村经济,首先要做大做强核心产业,通过核心产业的集聚和带动作用,实现产业链的延伸和质量提升。因此,一是要突出“育”,通过产业培育,积极发展地理信息、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集成电路及高端元器件、云计算和大数据等新兴产业。二是要加速“转”,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促进湖州市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为数字经济的发展构建产业依托。三是要延长“链”,通过产业链的延伸发展,形成产业集聚效应,为数字经济的发展构建产业基础。通过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业产业领域的应用,转变农村经济产业发展模式,特别是农产品营销和流通模式;通过电子商务营销,改进农产品流通不畅问题,同时积极培育农村电子商务示范区、农业龙头企业等市场主体;通过电子商务发展农村数字经济,强化农产品质量建设,以高质量的产品打入市场,构建知名度高、消费者信赖的农产品品牌;进一步强化“三品一标”认证工作,实现产品品种、标准、收购、品牌、包装和销售等方面的统一,通过农产品生产的标准化,推动农业和第二三产业深度融合。

(二)发挥政府作用,做好农村数字经济发展的顶层设计

在农村数字经济发展过程中,政府的作用不能忽视。各级政府特别是基层政府应重视数字经济建设,及时了解和掌握当地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找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需求,加大相关领域政策供给。要加大财政投入力度,通过政策激励和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农村电子商务建设领域,为农村数字经济的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同时,加大农村地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信息资源配置现状,为农村数字经济的发展提供必要的信息环境支持。此外,在农村数字经济发展过程中,要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不仅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还须发挥政府在农村数字经济发展中的宏观调控作用。

(三)培育农民电子商务意识,摆脱信息文化贫困

要促进农村数字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培育农民电子商务意识,使农民认识到电子商务的重要性,并通过实践激发其参与农村经济社会建设的积极性。同时,大力培育农民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在做好人才引进工作的同时,提高农村各群体的数字素质和技能,为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业的应用和融合创造良好的环境。针对当前的实际情况,建议湖州市积极建设农村信息化教育平台,通过网络培训和实际培训相结合的方式,使农民掌握最基本的智能化农业种植技术、电子商务和物流管理技能,以适应农村数字经济发展的需求。同时,在引导农民参与数字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要强化其法律意识,引导农民合法经营,为农村数字经济的良性发展提供必要的法治环境。

(四)积极推进信息技术与农村全产业链的深度融合

发展农村数字经济,就要实现信息技术和乡村产业的深度融合,充分体现数字经济的渗透性和溢出性。要实现这个目标,必须重视农业信息技术的创新,加大涉农信息技术人才的培育,强化农村信息服务人才的培训,通过信息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提升农村生产效率和技术服务水平,促进农业数字化发展。因此,一是要加大技术创新力度,突破“卡脖子”技术。各级政府须重视数字技术创新,通过政策引导,加大基础性和原创性研究,实现核心技术的突破。二是加大平台载体建设力度,特别是围绕重点发展的产业,推进科创中心建设,构建数字经济发展平台。三是加大数字经济建设领域的政策支撑,对相关企业进行税收、补贴和金融服务等方面的扶持。四是优化乡村产业结构,构建多元化的农村数字经济产业业态。五是发挥自身区位优势,抓住杭州大湾区建设的时机,实施创新引领、数据驱动的发展战略,推动湖州市农村地区的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农村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数字经济发展新模式。

原标题:数字经济背景下乡村产业融合发展研究——以湖州市为例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