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戟天与巴戟肉

巴戟天有巴戟天和巴戟肉之分,我们来看一看为什么要去心?

2020药典上的巴戟天

【基源】茜草科植物巴戟天(Morinda officinalis)的干燥根。全年均可采挖,洗净,除去须根,晒至六七成干,轻轻捶扁,晒干。

【性状】 扁圆柱形,长短不等,直径0.5~2cm。质韧,断面皮部厚,紫色或淡紫色,易与木部剥离;木部坚硬,黄棕色或黄白色,直径1~5mm。气微,味甘而微涩。

【含量】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耐斯糖(C24H42O21)不得少于2.0%。

【炮制】巴戟肉:取净巴戟天,照蒸法蒸透,趁热除去木心,切段,干燥。

【性味与归经】 甘、辛,微温。归肾、肝经。

【功能与主治】 补肾阳,强筋骨,祛风湿。用于阳痿遗精,宫冷不孕,月经不调,少腹冷痛,风湿痹痛,筋骨痿软。

【用法与用量】 3~10g。

【贮藏】 置通风干燥处,防霉,防蛀。

古书炮制记载
01
净制

《证类本草》中有“槌破去心”的记载;

《本经逢原》中有“酒浸去心”的记载;

《得配本草》中有“滚水去心”的记载;

《圣济总录》中有“米泔浸去心”的记载;

《炮炙大法》中有“若急用只以温水浸软去心也”的记载;

《胎产心法》中有“酒洗去骨”“酒浸去骨”的记载。

02
炒制

《博济方》:“糯米炒,候赤黄色,米不用”

《外科大成》中有“汤泡去心微焙”的记载。

03
盐制

《医学入门》有“盐水煮,去心”的记载;

巴戟天是补肾壮阳药,

盐性寒,有补肾、软坚、凉血解毒的作用,

用盐制巴戟天可引药入肾,达到助阳补肾之功。

04
药汁制

《得配本草》中对巴戟天有滚水浸去心

摄精,金樱子汁拌炒。

助阳,枸杞子煎汁浸蒸。

祛风湿,好酒拌炒。

理肾气,菊花同煮。

炮制理论分析
01
蒽醌类成分

巴戟天主要含蒽醌类、环烯醚萜苷类、有机酸类、多糖及低聚糖类等化学成分.

其中结合蒽醌主要具泻下作用,而游离蒽醌主要具补益作用。

甘草水制巴戟天中总蒽醌和游离蒽醌含量较高,结合蒽醌含量较低;

蒸巴戟天中总蒽醌和游离蒽醌含量,均高于生巴戟天,而生巴戟天中结合蒽醌的含量为最高。

02
多糖类

多糖的含量高低依次为:甘草水制巴戟天>巴戟肉>盐蒸巴戟天>巴戟天木心。

甘草水制巴戟天有利于多糖的溶出,

巴戟天木心多糖含量最低,

木心比重较大,约占巴戟天药材的20%~30%。

03
去心法对耐斯糖影响

耐斯糖属于巴戟天寡糖,是易溶于水的白色结晶体。

泡法在浸泡的过程中,许多耐斯糖会溶解,采用这种方法处理后的巴戟天含糖量偏小。

清蒸法和盐蒸法,几乎不会造成耐斯糖的溶解,但耐斯糖会因高温蒸汽而分解,含糖量也偏小。

润法去心过程中,能够使细胞结构疏松,且巴戟天会将水分吸收,虽然耐斯糖会溶解,但并不会流失。

04
去心目的

巴戟天具有补肾阳、强筋骨,祛风湿之功。用于阳痿遗精、风湿痹痛等证。历代以去心入药居多,也有不去心用的。

古代也有不去心应用的记载,如“通真延龄丹”治虚弱,“固精汤”以治纵欲强留不泄,淫精渗下而作淋者等方剂均未脚注“去心”。

去心或带心入药的原意,古代均未见文献记述。现今一般认为巴戟天木心,视为非药用位或质次部位而去之。

去心后的巴戟肉已成破碎状,便利调配入煎。

05
炮制目的

近代中医药界一般认为:

巴戟天经炮制后,主要用于肾阳不足,脾胃虚寒者。

生用偏强筋骨,祛风湿,多用于风寒腰痛,腰膝酸痛。

盐制后功专入肾,增强补肾助阳强健筋骨功效;

甘草汁制后,以增强补益作用;

酒制后借酒力,以增强祛风湿功能;

枸杞子汁、金樱子汁制,又借以助阳、摄精等等。

结尾

嚼了嚼巴戟天的木心,几乎没有味道,像柴一样。于是在想,古人对巴戟天去心吃肉,是不是和我们吃牙签肉。不吃牙签一样。

巴戟天的肉微甜,稍有淡淡麻味,与药典描述的“甘,辛”一致。对应补肝肾,祛风湿。

同时有文献提到巴戟天含有蒽醌类化合物,蒸制后游离蒽醌增加,补益作用增强,但目前药典只检测耐斯糖,未找到相关数据。

关于巴戟天去心这一点,大家怎么看呢?

捶打去心后,巴戟天部分破碎。

我更希望巴戟天是完整的,在使用前可以清洗去除,表面可能含有的农残等泥土中可能带有的污染物。

清洗过程也不用担心里面的糖会溶出来,或者表面附着的灰土中可能有的污染物,会被柔软的巴戟肉吸收。

声明

医家讲求“辨证施治”,人人“证”皆不同。本公众号所载内容为探讨学习之用,不构成用药建议,如有需求,请谨遵医嘱。

参考文献

(1)探究不同炮制去心法对巴戟天耐斯糖含量的影响 郭健 白城中医院 吉林白城 137000

(2)有关巴戟天炮制的古文献分析 王作明 孙立立 王琦 山东省委机关医院 山东济南 250001

(3)巴戟天的炮制历史沿革 景海漪 史辑 贾天柱 辽宁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辽宁大连116600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