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游记散文画成一幅画,黄宾虹绘《山水纪游》
纪游是记述游览经历的意思,从这幅画的名称就能看出来,黄宾虹要把这幅作品画成一篇山水游记。大家都听说过诗意图,讲究诗情画意。至于一篇游记如何转化成绘画作品,前人很少用立轴的形式进行创作。不怕创意少见,不怕创作难度,敢于挑战自我,才是大师本色。
黄宾虹是近代著名画家,以古为法,吸收写生理念,赋予山水画华滋厚重的面貌。画中既有传统韵味,也有新式章法,让世人看到原来山水画还能具有如此鲜明的时代特征。大师的作品应该细细欣赏,那就不妨通过这幅《山水纪游》,试着感受黄宾虹的创作理念。
这幅《山水纪游》谈不上厚重,风格上偏重于清逸淡雅。看上去可以让人联想到古文中描写的山水之美。黄宾虹利用散点透视,让整幅作品可以被拆分成若干的局部。这样画的好处在于,可以让画中处处有佳境,无论从哪个角度欣赏,都能看到最美的风景。这一点是不是很像散文中的“形散”。
既然有了这么多相对独立的局部,那么就要考虑如何将其统一。也就是在创作中需要有个神凝的过程。黄宾虹通过对色彩的掌控、笔墨节奏的调整,达到这一目的。
黄宾虹画山的时候,皴擦点染,各种技法轮番使用。他不是在炫技,而是为了表现出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小处有对比,大处求统一。或虚或实、或轻或重的笔墨线条划过画纸,留下了山的质感与阴阳走向。之后用山中林木的排布,疏导崇山峻岭带来的压迫感。
通过虚实对比,繁简对比,黄宾虹把一幅密体山水,画出了淡泊优雅的味道。他在创作中所用的方法,细细分析都能找到前人作品的影子。但是经过他的巧妙整合,产生了“焕然一新”的感觉。从这个角度看,他的画像唐宋古文那样古雅真挚,暗中契合了他画山水游记的目的。
好的作品都耐看,假若一幅写意的作品,远远望去竟然有了工笔的味道。那么十有八九会是一幅好画。这个说法旨在说明,好画具有包容性,不但可以包容多种技法,还可以包容审美标准不同的欣赏者。黄宾虹的画就有这个特点,看着画中绵密而又灵动的皴法,只会由衷地发出赞美。
很多人喜欢黄宾虹的作品,又觉得他的作品很难看懂。说不定他自己也有这个苦恼,所以才有了画《山水纪游》的念头。他要像写文章那样画作品,尽力说得明明白白,交代得清清楚楚。
根据画中款识,这幅《山水纪游》是黄宾虹60多岁时候的作品。当时他正处于风格转变的关键时期,通过这幅画就能看出来,他为了转型,尝试各种可能,最终形成了“黑宾虹”的画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