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阻肺是不动声色的杀手,中医药破解慢阻肺,开泄平喘,健脾益肺
在我治疗的众多慢阻肺患者人群中,有不少人向我询问:“李老师,在喝你开的汤药的同时,有没有平时可以辅助用的方法,比如茶饮和食疗方?”
这个时候,我往往会给他们推荐一味中药,用来泡茶或熬粥,并告诉他们具体的用量、用法。
你们想不想知道?
先看一个病案吧,在这个病案中,我就重用了那味药。
60岁的鲁先生,南阳市宛城区人,患喘息数年,到某三甲医院做了肺功和CT后,被诊断为慢阻肺。
2018年5月28找到我,初诊。
初次见到鲁先生,只见他羸弱身乏,面色无华,此次因受凉后感病情加重,诉胸闷气喘,说话声音低哑,动辄喘息更加剧烈,张口呼吸的时候,经常感到胸痛,还老咯痰,吃饭没胃口,睡眠还算可以。
我又察看了他的舌苔和脉象:苔薄质暗,脉细。因此诊断为:肺胀。证属:肺肾两虚,脾弱失运。治法:健脾助运,补益肺肾。
处方:
党参、炒白术、生黄芪、莪术、砂仁(后下)、广木香、补骨脂、檀香等二十几味中药。14剂,水煎服,每日 1剂。
6月14日二诊:鲁先生说吃完那14服药之后,胃口已经打开,胸痛减轻了,但胸闷气喘现象还存在,且夜间会加重,喉间还有痰鸣,二便尚调。
我又察看了他的舌苔和脉象:舌苔腻、质喑,脉细浮滑。
我暗自思索:患者虚实夹杂之象,补益之品恐难入。
于是想另外的办法——开泄平喘,健脾助运。
处方:上方加炙僵蚕、射干、葶苈子、地龙、炙全蝎等。14 剂,水煎服,每日1剂。
7月1日三诊:鲁先生说,这回药后夜间气喘减轻了,喉鸣现象也消除了,不过活动后仍有气短、乏力表现,不过较前减轻不少,饮食也不错。
我察看了他的舌苔和脉象:苔薄质暗,脉细。
于是我在原来方子的基础上,加桑白皮、熟地、紫苏子、补骨脂、紫石英等,同时增加黄芪用量。又14剂。
续14剂巩固后,鲁先生气短乏力现象也消失不见了。
看到这里,你是否已经猜出我要推荐的是哪一味药了吗?
那一味药是黄芪。
在治疗鲁先生慢阻肺的每一诊中,我的黄芪用量都是其他药味的数倍,而且在三诊的时候,我又增加了它的用量。
曾经有一段时间,黄芪这味药非常热,各大网络媒体纷纷登出有关黄芪对人体有益处的文章,如《每天 1 杯黄芪水保健康》《气虚型肥胖用黄芪有奇效》,再如《补气中药每日泡水,身体健康百病不生》等。
黄芪之所以这么热、这么受追捧,最主要的原因,是它补中益气的神奇功效与人参相仿,价格却比人参低廉太多。
用在慢阻肺的对治上,它具有补气,健脾益肺,利水消肿的功效,有利于患者通气功能的改善。
既然对慢阻肺功效如此显著,那我们平时该如何用呢?
黄芪常见的使用方法就是泡水、熬粥以及煮汤。
黄芪泡水喝时,一定要用刚烧的开水,那样才能够泡出药味。但即使这样,冲泡最多也只能泡出药物三四成的药效,因此,将黄芪泡水有点浪费药材,建议以煎煮为主,效果更佳。
每次黄芪用量最好不要超过 15 克,并且分为 2~3 次服用,避免出现过量的情况。一般来说,炙黄芪每次用 5~10 克煮水即可。
如何患者湿气比较重,可以搭配健脾化湿的药物使用。
【按】黄芪性温,味微甘,能补气,兼能升气,善治胸中大气下陷,为其补气之功最优,故推为补药之长,而名曰芪也。胸中大气即宗气。
现代药理研究亦证实黄芪在呼吸系统中的疗效。临证运用大剂量黄芪时需首先辨别病之虚实,才能损有余而补不足。
虚实往往多从病人之病程长短、体质强弱、精神亢萎、声息微粗、热势高低、舌质老嫩、脉之有力无力可辨。一般见到久病羸弱、动辄喘息、少痰、少气懒言、声低疲乏、舌质老、苔少或无、脉弱无力之象时,黄芪可大胆用之。
同时要善察疾病之变化,药石会影响疾病的寒热虚实,如案二诊时察患者舌苔腻,应考虑前方补益之品可能恋邪,遂而攻补兼施。
我是中医李书香,不管你在哮喘上有任何困惑或疑问,都请在留言区留言,或在我的主页私信与我。我会尽我平生所学为大家答疑解惑,并祝各位早日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