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记忆(之十三)——夭亡的母校绍兴一初(2)

贫穷而又快乐的初中生活一闪即逝,同班三载的男女同学也从豆蔻年华长大到束发、及笄之年。随着1956年暑期的来临,结下深情厚谊的同学即将各奔东西,也将告别那些辛勤培育幼苗的园丁。

惜别依依,举手劳劳,同学少年虽有“生离”的朦胧感觉,却毫无“死别”的模糊意识。总以为我们的人生从渔花桥畔启航,日后我们会不断远航归来,回到母校的怀抱,看望难舍难别的恩师。但直到有一天午夜梦回,绍兴一初这一所最早在新中国诞生的孩子,这一所曾经何等朝气蓬勃的中学,曾几何时却被吞并从而不复存在于世。当我特地来到渔花桥畔,眼中见到的竟是人去楼圮迹无痕,时过境迁景迥异。我在梦中的弦歌地独自踯躅,小桥流水,拳拳在念;舐犊之情,岂敢忘怀。触景伤情,难以自己,不由得吟下了一首《孤儿们的无声呼唤》的小诗:

没有唁电更不发讣告

我的母亲无端地病故

那么年轻和充满活力

一个质朴而美丽的村姑

没有留下只字遗言

也找不到她的归宿

在校园遗址久久徘徊

我的眼帘中只有

马王堆上覆盖的厚厚尘土……

其实在我们离开一初之后不久,多位深受学生赞扬的优秀老师,被陆续抽调到别的“重点”中学,我的文学启蒙老师王琯珑就是其中一个。这或许就是“釜底抽薪”,或者更确切地说“不祥之兆”吧!

初中毕业后我被保送进了绍兴二中(稽山中学),而王琯珑老师则被调到名校绍兴一中教高中语文。每到周末,我就从南城我家步行走到北城他家,倾听他的侃侃而谈,每次总感到得益匪浅,意犹未尽。然而一天晚上当我照例叩响他的家门时,见他愁容满面地为我开门,我以为打搅了他,惶恐不安地在他对面坐下。这时一向乐观的他以从未有过的低沉声调对我说:“我出事了,被打成为右派!”一句轻轻的话语犹如一声惊雷,我很是不解:“右派?右派都是反党反社会主义的人,王老师怎么可能会成右派!”“是啊,我自己都想不通!我出身学徒,从小吃苦,是党把我培养成人民教师,我报恩都来不及,怎么会反党!”这天夜里,师生在一起谈了好久,我一个中学生肚子里没有多少安慰的辞藻,主要是听他叙述身世,回顾往事,思考着日后的去向和出路。几天后,王琯珑老师带着从来都不吭不声的妻子和儿子王子,悄无声息地离开了古城,听说他属于被宽大处理者,返乡劳动并接受当地群众监督改造。他走得那么匆忙和急促,连送行的机会都没给我留下。

1988年4月号《朔方》(宁夏文艺月刊)上,发表了我的第一首诗,这首诗正是为感恩和怀念王琯珑老师而作的,题目是《师谊》:

我心中的第一篇诗,

点燃我灵感之火的第一个人,

一身在讲台上飘逸的纺绸衣衫。

纵然在你灵与肉备受折磨的日子里,

我也不敢忘却你拉船的纤夫,

航程上鼓风的帆……

更令我没有料到的是班主任宋长羽老师的悲惨遭遇,初中毕业以后他的影子始终萦绕在脑际。兵荒马乱的文革之后,在听到王琯珑老师被平反的好消息同时,却也得悉了宋长羽老师被判刑坐牢的恶讯。一次返乡时我从妹妹那里获悉宋老师虽刑满释放,但却永远离开了心爱的教学事业,为生计所迫他在八字桥小学传达室当一名门卫,为此兄妹商量决定去看望他。当走进简陋而狭窄的传达室时,宋老师对我们两位不速之客的到来十分惊讶,他把仅有的一把椅子让给了我,自己坐到硬板小床上,对我们不避嫌疑前来看望深表感谢。本来就不善言谈的他,此刻显得更沉默,甚至稍显木讷。简单的交谈中没有谈及那一场突如其来的噩梦,我们也闭口不谈,不想再度戳痛他内心的伤痕。他说在他入狱期间,他妻子一再向有关部门申诉,强烈而悲愤地要求平反冤案,但结果是可想而知的。这次看望和谈话也成了我与当年班主任的最后诀别。

    对于宋老师来说,还有一件或许比他冤狱更深深刺伤他的惨剧:他最器重并寄予厚望的爱子宋虞君,在正值风华之年却不幸病故。据说宋虞君因陷于单恋不能自拔而精神失常,被单位从北京遣送回家在被强制反锁在小屋期间,每当夜阑人静时,家人和周围邻里听到他高声泣呼着梦中情人名字,那声声惨叫令闻者都不禁为之凄然。一位满肚冤屈的白头人最终送走了黑发人,真难想象我们的班主任是如何度过凄凉的暮年。

数年前的一天,趁我回到家乡之际,老同学卢祥耀邀集绍兴的一群五班同学聚会,并且特地请来了已是耄耋之年的一初老校长江浩。师生离别半个多世纪,得到这么一次相见叙谈的机会,实在难能可贵。2018年4月,五班十余位同学在老同学王保全的热情邀请下,在三门县举行了第六次同学会,度过了十分难忘的两天。从三门回到绍兴后,我与许雪芳代表大家,又去越城疗养院看望了年已九旬的一初老师王笑春。王老师见到两位“老”学生,很是兴奋,她记忆清晰,谈笑风生,还能叫出许多学生的名字,甚至竟记得我当年坐在什么位置。谁知一年之后,王老师猝死,我们俩算是提前为她送行。

六十年来的寻找呼唤

十余位古稀老人应召报到

五班的孤儿们六次聚会

梦里的寂寞思念化为欢笑

依旧是当年的浓浓乡音

鬓毛却无情地把人催老

儿童节的那次相聚意味深长

旧日的音容笑貌浮现眼前

却无法搬来心中的渔花桥

(0)

相关推荐

  • 孟祥恩︱恩艰辛的岁月 命运的转折

    往期回顾  ·  月是故乡明 ·  孝义人导演 | 舞蹈诗 <圆明园四十景图>精彩剧照 ▼  点击收听  ▼    主播 | 苏丹 作者:孟祥恩 1955年秋,我小学毕业考入孝义中学,开始 ...

  • 张少昂|五中学习生活点滴

    五中学习生活点滴 张少昂 感谢母校开展的"我和五中的故事"征文活动和庭锋同学转发的关于五中老师和校友们回忆母校的精彩诗文.这些诗文我读之难以释手,感触良多,也唤起了自己尘封数十载, ...

  • 【学生习作】再见了 母校

    再见了  母校 武天赏 石家庄市藁城区特殊教育学校 又是一年毕业季,光阴似箭,一转眼,九年的学习生活即将对我们说再见.在离开母校的时刻,我心中充满了留恋.母校,是你让我从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孩子,变成了一 ...

  • 老师,您还好吗?

    班长要找寻读师范时文选老师的联系方式,十多年前,的确有过,但换了手机,号码也丢掉了.其他老师的呢?其实,毕业多年,和老师一直都没有都联系,虽然还清晰记得他们当年的模样.任教的科目,甚至上课.走路的样子 ...

  • 汇文三师 肖复兴

    . 文汇报2021-03-02 今年是我的母校汇文中学建校150周年.这是当年美国基督教会办的一所老校.1959年建北京火车站,占据了它大部分校园.1960年,我考入汇文中学,报到的时候还是到残缺的原 ...

  • 补世成:在新年钟声即将敲响之际|散文

    韩世泰:养狗记 |散文 文/补世成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今年过年,我想回味一下儿时的年味,所以提前就回到了乡下老家. 在除夕的这天,我和弟弟一家人,吃过年夜饭之后,就围坐在电视机前,一边守岁,一边 ...

  • 一节拿老爸当反面教材的课

    一节拿老爸当反面教材的课

  • 故乡记忆(之十三)——夭亡的母校绍兴一初(1)

        有的人活着     他已经死了:     有的人死了     他还活着-- <有的人>一诗是著名诗人臧克家在1949年11月1日为纪念鲁迅先生逝世13周年(1949年10月19日) ...

  • 故乡记忆之七——《金瓶梅》是“绍兴造”吗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金瓶梅>是何处造?学者遥指山阴人. <金瓶梅>是一部描写市井人物的小说,也是第一部文人独创的小说.这部具有近代意味的现实主义文学巨著,在中国 ...

  • 故乡记忆(之十四)——绍兴不应忘记他们

    绍兴不应忘记他们! 他们是谁?他们是一群外来和尚,一群非同寻常的外来和尚. 倘若没有他们,大禹的归宿地就势必成为千古之讼:倘若没有他们,无神论的开山之作王充的<论衡>早已沉于海底:倘若没有 ...

  • 故乡记忆(之四) ——不绝诗流话绍兴

    1200多年前的一天,唐进士张继客游江南,乘舟来到苏州,夜泊城外枫桥.霜天寒夜,月落乌啼,江枫渔火,孤舟愁眠.忽然一声声蕴含韵味的夜半钟声,从幽深的寒山寺悠扬传来,敲醒了静谧的水乡之夜,仿佛一位在每个 ...

  • 故乡记忆(之四) ——不绝诗流话绍兴(续)

    公元822年10月,白居易到杭州任刺史.事有凑巧,正当此时他的诗酒至友元稹(微之)也被调任浙东,授浙东观察史和越州刺史,官邸就在与杭州一江之隔的越州(今浙江绍兴).白居易闻讯元稹到来,欣喜得手舞足蹈, ...

  • 故乡记忆(之五) ——四位绍兴穷塾师的伟业

    在故乡绍兴,历代都有喝墨水长大的文人.他们手无缚鸡之力,肩无挑担之能,又不擅长行商坐贾.铢量寸度,几乎只有仕途一条出路.一旦在千军万马中挤不上独木桥,在科举考试中名落孙山:或者虽然侥幸走进官场,却又禁 ...

  • 故乡记忆(之六)——被冷落的绍兴名士

    名誉全球的"文物之邦"."名士之乡"绍兴,以稽山鉴水的钟灵敏秀,孕育了举世莫比.不绝如流的一代代希世之才.然而在"三王"如红日高照.&quo ...

  • 乡土记忆之四十三:收油菜

    农家五月忙.早稻刚插完,就又要收油菜了. 油菜全部呈金黄色.壳快要裂开时,就可以采收了.时间,一般是清早就开始.太阳刚出来,威力不大:油菜籽壳沾着露水,不会开裂.裹在里面的油菜籽,"蹦跶&q ...

  • 乡村记忆:十三斤干面馍馍(作者 马其亚)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临近麦口的一天夜晚,月白风清.新塘河河堤上,晃悠悠走着五个衣衫褴褛的男人.他们拉着一辆平板车,平板车上放着几把铁锨.棉衣和破旧棉被.前面不远处的河堤西边是他们的家.这里是黄墩湖滞洪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