齿轮泵的使用、修理和装配
1.使用齿轮泵应注意哪些?
①齿轮泵的吸油高度一般不得大于500mm。
②齿轮泵应通过挠性联轴器直接与电机连接,一般不要刚性连接或通过齿轮副和皮带机构与动力源连接,以免单边受力,造成泵轴弯曲、单边磨损和泵轴油封失效。
③应限制齿轮泵的极限转速,不能过高或过低。过高,油液来不及填满整个齿间空隙,会造成空穴现象,产生振动和噪声;过低,不能使泵吸油腔形成必要的真空度,会造成吸油不畅。目前国产齿轮泵的驱动转速在300~4450r/min,详见齿轮泵使用说明书。
④选用时,齿轮泵多为单方向泵,分为左泵和右泵。购买时需注意,否则反向使用时不能上油或油量不够,并且往往使泵轴油封翻转冲破。如需双向回转泵和反转泵,要特殊订货。
⑤一般齿轮泵选用YA-N46(GB 2512—1981)普通液压油,工作油温控制在0~80℃,过滤精度25μm左右。
齿轮泵使用较长时间后,齿轮各相对滑动面会产生磨损和刮伤。端面的磨损会导致轴向间隙增大而内泄漏增大;齿顶圆磨损会导致径向间隙增大;齿形磨损会造成噪声增大和压力振摆增大。磨损拉伤不严重时可稍加研磨(对研)抛光再用,若磨损拉伤严重,则需根据情况予以修理或更换。
2.怎样修复齿轮与齿轮轴?
齿轮泵泵轴(齿轮轴)的磨损部位主要是与滚针轴承或轴套相接触的轴颈处。如果磨损轻微,可抛光修复。如果磨损严重,则需用镀铬工艺或重新加工一新轴,重新加工时,两轴颈的同轴度为0.02~0.03mm。齿轮装在轴上或连在轴上的同轴度为0.01mm。
①齿形修理
用细砂布或油石去除拉伤凸起或已磨成多棱形部位的毛刺,再将齿轮连同轴装在泵盖轴承孔上对研,并用涂红丹方法校验研磨效果。适当调换啮合面方位,清洗后可继续再用。但对肉眼能观察到的严重磨损件,应重作齿轮,予以更换。
②端面修理
轻微磨损者,可将两齿轮同时放在0#砂布上砂磨,然后放在金相砂纸上擦磨抛光。磨损拉伤严重时,可将两齿轮同时放在平磨上磨去少许,再研磨或用金相砂纸抛光。此时泵体也应磨去同样尺寸,以保证原来的装配间隙(0.02~0.03mm)。两齿轮厚度差应在0.005mm以内,齿轮端面与孔的垂直度或齿轮轴线的跳动应控制在0.005mm以内。
③齿顶圆
外啮合齿轮泵由于存在径向不平衡力,一般都会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出现磨损。齿顶圆磨损后,径向间隙增大。对低压齿轮泵而言,内泄漏不会增加多少。但对中高压齿轮泵,会对容积效率有影响,则应考虑电镀外圆(刷镀齿顶圆)或更换齿轮。
④中低压齿轮泵的齿轮精度为7~8级,中高压齿轮泵的齿轮精度略高0.5~1级,齿轮内孔与齿顶圆(对齿轮轴则为齿顶圆与轴颈外圆)的同轴度允差<0.02mm,两端面不平行度<0.007mm,表面粗糙度为。
⑤齿轮轴
对于齿轮与轴连在一起的齿轮轴,若表面剥落或烧伤变色,应更换新齿轮轴;若表面呈灰白色、只是配合间隙增大,可适当调整啮合齿位置,更换新轴承;若齿轮外圆表面因扫膛拉毛,齿顶黏结有铁屑,可用油石砂条磨掉黏结物,并砂磨泵体内孔结合面,径向间隙未超差则可继续使用,若径向间隙太大,可将泵体内孔根据情况镀铜合金,缩小径向间隙。
3.怎样修复泵体、前后盖、轴套与侧板?
泵体的磨损主要是内腔面(与齿顶圆接触的面—G6面),且多发生在吸油侧。如果泵体属于对称型,可将泵体翻转180°安装再用。如果属非对称型,则需采用电镀青铜合金工艺或刷镀的方法修整泵体内腔孔磨损部位。
前后盖和轴套修理的部位主要是与齿轮接触的端面。磨损不严重时,可在平板上研磨端面修复。磨损拉伤严重时,可先放在平面磨床上磨去沟痕后,再稍加研磨,但需注意,要适当加深、加宽卸荷槽的相关尺寸。
侧板磨损后可将两侧板放于研磨平板或玻璃板上,用1200#金刚砂研磨平整,表面粗糙度应低于Ra0.8,厚度差在整圈范围内不超过0.005mm。
4.怎样装配齿轮泵?
修理后的齿轮泵,装配时须注意下述事项:
①清除各零件上的毛刺。齿轮锐边用天然油石倒钝,但不能倒成圆角,经平磨后的零件要退磁。所有零件经煤油仔细清洗后方可投入装配。
②装配时要测量和保证轴向间隙:齿轮泵的轴向间隙δ=泵体厚度L0-齿轮宽度L1,一般要保证δ在0.02~0.03mm,同时要测量其他零件的有关尺寸和精度。
③齿轮泵装配时,有的齿轮泵有定位销孔。对于无定位孔的齿轮泵,在装配时,要一边按对角顺序拧紧各螺钉,一边转动泵轴。若无轻重不一现象,再彻底拧紧几个安装螺钉。对于有定位孔的齿轮泵(如CB-B型),销孔主要用在零件的加工过程中,所以装配时并无定位基准可言,最后再配钻铰两销孔,打入定位销。
④对于容易装反的零件要注意,不要装错方向。特别是要确认是正转泵还是反转泵。
⑤笔者反对在泵体和泵盖之间用加纸垫的方法解决外漏问题,一层纸至少有0.06~0.1mm厚,这将严重影响轴向间隙,增加内泄漏,严重者齿轮泵打不上油。
⑥有条件者,可先按JB/T 7041—1993等标准对齿轮泵进行台架试验,再装入主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