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有“温度”的建筑师
“地王”,“豪宅”这些刺激的字眼每天都伴随着建筑师的日常。久而久之,人也恍惚了,有了”我”就是豪宅主人的错觉。(和中介小哥介绍房产时常用字眼“只要X百万“的感觉差不多)
建筑师在为”富人”造房子的同时,是否该思考下:我们能否为穷人做些什么?(或者我们能给自己做点什么?)
第一个故事 (来自孟加拉)
在孟加拉,每到6月-10月的季风期,全国就会有大约三分之一的土地被水淹没,学校被冲毁,经济停滞。
数百万孟加拉人迁徙到大城市里谋生。家长们通常选择放弃教育,让孩子帮活养家。
Mohammed Rezwan
出生于孟加拉西北部的一个农村里。他的很多朋友和亲戚连小学都没读完就辍学了。
从小见证了愈演愈烈的气候灾害,包括在1991年夺走13万人生命的强热带风暴。
1998年,从首都达卡一所大学的建筑系毕业后,Rezwan回到家乡Shidhulai ,想为被洪水冲垮的教育找一个解决方案。
漂浮学校
“把校舍和校巴结合在了一起,设计和建造一支专门的船队、把学校搬到水面上”。这真是个好主意。
建筑师都有一颗民族心,Rezwan也是。
这是个完全本土化的项目:木材取自当地的娑罗双树,雇的也是本地村民。
Rezwan还在屋顶上安了太阳能电池板,因为很多孟加拉儿童白天要干活,晚上才能学习。
这个项目的成功得到了当地各方的支持。Rezwan为此还成立了一个组织 “Shidhulai Swanirvar Sangstha”(“Shidhulai自助组织”)。
至今,这个组织拥有111艘船,每年可以为一万个家庭提供服务。这种模式也开始在菲律宾、尼日利亚、冈比亚、巴基斯坦、越南和柬埔寨的部分地区开始推广。
第二个故事 (来自尼日利亚)
在尼日利亚的拉各斯,上升的水平面让部分海滨社区陷入了住房困境。
Kunlé Adeyemi(NLÉ )
a Nigerian architect, urbanist and creative researcher. Adeyemi is founder and principal of NLÉ, an architecture, design and urbanism practice, based in Amsterdam, in the Netherlands.
水上社区
利用“浮力”原理,NLÉ团队将大量的空心蓝色胶桶固定成一个具有极佳支撑力和浮力的平台,再在平台上搭建成一个金字塔形状的框架。待大体结构完成之后,建筑师再以通风排水的建材和能够为学校提供能源的太阳能收集装置制成屋顶,并采用木板将建筑内部的空间分隔成不同的用途。
这同样是个本土化的项目。可能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吧。
为“穷人做设计”,顺便挣点钱才是建筑师该有的“理想”吧。
第三个故事 (来自智利)
2004年,智利政府计划为一百个贫民家庭提供住宅(他们是农村进入城市,非法占据了市中心半公顷的土地),但是预算是:一万美元,要用这一万美元来买土地、提供基础设施、建造住房,显然不够。
Alejandro Aravena
出生于1967年,1992年从智利Pontificial Catholic大学建筑专业毕业,1994年他成立了自己的建筑事务所。他不仅在母校任教,后来也曾担任哈佛大学的客座教授。
HALF-HOMES
用政府的1万美元/户先建出“半个房子”,这“半个房子”能够满足人们最基本的居住要求。空出另一半的空间,留待自己的需求和财力状况来发挥。
通过这样的设计,成本不仅降低,同时也能激励这些家庭努力工作赚钱,扩建自己的住房。
这个被非法占据了30年的贫民窟,终于变成了一个生活环境很好的小社区。
设计的目的可能是试图理解问题和解决问题,但设计的最重要的素养可能是“温度”。
附:亚历杭德罗·阿拉维纳TED演讲视频:《良心是建筑设计最需要的才华》
从上面这3个故事不难看出,良子眼中的做一个有“温度”的建筑师到底是什么?
每个建筑师所处的人生阶段不同,所具有的能力也不同,但只要有一颗为普罗大众服务的心,就是一个有“热度”的建筑师。
举个小小的例子
空调机位在建筑设计中应该也是家常便饭了,但是真有建筑师设计了这么“牛X”的建筑,让师傅去安装。
还是为他准备的呢?
《今天我拒修了一用户的空调!一位空调维修工的呼声 无数空调安装工的心里话》
看到这篇文章的时候,我的脸不禁一红。不是因为我做了那么脑残的设计,而是因为我也在建筑师这个群体中。
所以良子觉得有义务写这篇文章,让更多的人看到。这个世界上已经有太多的建筑师正在设计庞大华丽的项目,但是又有多少建筑师真正在关注那些社会底层的人?
建筑师这个职业在外界看来确是“高大上”的,但建筑师们的日常也和其他的如“码农”,“民工”没太多区别。面临大强度,高负荷的脑力劳动,再加上持续的加班,对体力的考验也很严峻,过劳死的现象也时有发生。不要因为接触的都是动则上亿投资的项目,和身价过亿的甲方,而产生了不该有的“高大上”幻觉。
致建筑师们
不仅要扛得住加班时的“低温”,冷静应对纷繁复杂的问题。
还要保持“常温”,用平常心去应对光怪陆离的甲方要求。
更要保持"热度“,不仅是对专业的,更是对生活的。
最重要的是:致力于做一个有”温度“的建筑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