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病精髓:六经病的转化点
一、六经病的转化点
六病之间的相互转化,有阳极似阴的转化,有阴极似阳的转化,有阳病转阴病的转化,有阴病转阳病的转化,有阳转阴的变化,也有阴转阳的变化。转化是多方面的,形式是多样的,有单纯性的转化,也有复合性的转化。本节选用《伤寒论》的例子,分别叙述转化的内容和形式,以阐发仲师的六病转化规律。
1、阳极似阴的转化
物极必反是事物的发展规律,自然界冬至一阳生,夏至一阴长的消长过程,揭示着事物的辩证关系,临床诊治疾病,必须注意到这一变化过程,才能把握病情,主动治疗,不致延误治疗时机。
《伤寒论》第350条:“伤寒脉滑而厥者,里有热也,白虎汤主之。”本条叙述虽简,但论述很清楚。“厥”为手足逆冷,若为真厥,必为“脉微欲绝”,绝不会出现“脉滑”。从“脉滑”一证,断为“里有热也”,故用重寒之剂“白虎汤”主之。“厥”为里热达到极点,向阴转化的表现形式,但从“脉滑”断出尚未出现质的转化,因此,仍用白虎汤。
2、阴极似阳的转化
《伤寒论》原文第317条:“少阴病,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手足厥逆,脉微欲绝,身反不恶寒,其人面色赤,通脉四逆汤主之。”第389条:“既吐且利,小便复利而大汗出,下利清谷,内寒外热,脉微欲绝者,四逆汤主之。”此二条是三阴合病的条文,三阴皆寒,从临床证候看,出现手足逆冷,下利清谷,脉微欲绝是其正常证候,可是病情发展到一定时候,就会出现阴极似阳的转化,身反不恶寒,其人面色赤,内寒外热等阴极似阳的表现,此乃阴寒内盛,格阳于外,虚阳浮越于表,用大热之剂“四逆汤”,回阳救逆,攻克内里沉寒痼冷,方可救逆回阳,否则用苦寒之剂以攻其热,必促命期也。对于阴极似阳,阳极似阴的证候,必须认真辨识,方不致误。对六病要知其常、知其变,掌握六病中不同的反映本质,才能辨证正确,施治恰当。
3、六病中单一的转化
六病的单一转化,有阳病转阳病,阴病转阴病,阳病转阴病,阴病转阳病这四个方面的转化,它们之间的转化方式都是单一的,就是说,阳病转化只转化另一种阳性病,其余皆然,而不会出现多种变化,多种转化后面将陆续叙出。《伤寒论》第220条:“二阳并病,太阳证罢,但发潮热,手足漐漐汗出,大便难而谵语者,下之则愈,宜大承气汤。”本条是太阳转阳明的例证。
《伤寒论》第279条:“本太阳病,医反下之,因而腹满时痛者,属太阴也,桂枝加芍药汤主之。”本条是由太阳转太阴的例证。
《伤寒论》第82条:“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瞤动,振振欲擗地者,真武汤主之。”这是太阳转少阴的例证。
《伤寒论》第296条:“少阴病,吐利躁烦,四逆者死。”为少阴转厥阴的例证。
《伤寒论》第187条:“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是为系在太阴。太阴者,身当发黄,若小便自利者,不能发黄。至七八日大便硬者,为阳明病也。”本条文是由太阴转阳明,阴转阳的例证。
4、六病的复合转化
六病之间的相互转化,有单一的表现形式,也有复合的形式,一部一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多部多病,例如:《伤寒论》第357条:“伤寒六七日,大下后,寸脉沉而迟,手足厥逆,下部脉不至,咽喉不利,唾脓血,泄利不止者,为难治,麻黄升麻汤主之。”从条文证候中可以看出,伤寒六七日,大下后而出现手足厥逆、下部脉不至的厥阴证,咽喉不利,唾脓血的少阳病,泄利不止的太阴病,皆由误治形成复合转化而来。
又如《伤寒论》第149条:“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者,柴胡汤证具,而以他药下之,柴胡证仍在者,复与柴胡汤。此虽已下之,不为逆,必蒸蒸而振,却发热汗出而解。若心下满而硬痛者,此为结胸也,大陷胸汤主之。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柴胡不中与之,宜半夏泻心汤。”本条也误治使病情转化,出现了心下满而硬痛的结胸证,或但满而不痛的半夏泻心汤证。上述条文均提示了病变的复合转化。
六病的相互转化中,有自然转化,不需要什么条件的自动转化,也有被动转化,需要有条件来促成。这个条件一般来讲就是汗、下、吐。从前述阴转阳、阳转阴的病变例证条文就可以看出,不是使用发汗,就是使用攻下,致使阴阳不同的病性发生了转化的。
从《伤寒论》原文第149条可以看到,同为呕而发热,应当用小柴胡汤,虽经他药下之,柴胡证仍在,证不变,方不变,复与柴胡汤,使其蒸蒸而振、发热汗出而解。此种情况,临证屡见不鲜,如温热病后期发烧,多用小柴胡汤退热,服后先发冷,冷后发热,蒸蒸发热汗出,约三小时后,热静身凉,病证向愈。其作用在《伤寒论》第230条:“阳明病,胁下硬满,不大便而呕,舌上白苔者,可与小柴胡汤。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身溅然汗出而解。”指出了小柴胡汤的药理功用。另外,在第149条中,同一呕而发热,通过下后,出现了三方面的情况,一是没有引起转化,柴胡证仍在,可继续用小柴胡汤治疗;二是转化为结胸证,须用大陷胸汤治疗;三是转化为痞证,应选用半夏泻心汤治之。这就说明,病证的转化,一是取决于机体盛衰的条件,二是取决于治疗正确与否。同一证,由于身体素质不同,应用下法后,出现柴胡汤证、陷胸汤证、半夏泻心汤证三种变化。仲景利用这活生生的事实,论述了六病的复合转化。
历代医家对病的转化谈及甚少,尤其是寒热的转化问题,未作具体论述。金元时代,战乱不宁,瘟疫流行,温病学派所处的时代亦正值瘟疫大流行,难道就不会遇到病情的转化吗?显然是会遇到的,只是未作记载,学习他们的论述,见不到转化,理解上就发生困难。如温病用桂枝汤,那是决然不行的,温病开始阶段确有恶寒,但恶寒越重,体温越高,如用桂枝汤以热治热,岂不是火上加油,抱薪救火?本人初学医时亦有教训,温病处以桂枝汤,服后三小时则出现发热、谵语。再说《温病条辨》第6条,列玉女煎方,以治气血两燔。并未说明气燔何证、血燔何证、气血两燔又是何证,类似这种情况,本应将证候一一列出,但书中气血两燔,一证未列,无法得知何是气燔,何是血燔。证是病之外在表现,给人以感性认识,据证辨病,才好施治。同理,经过治疗,才好依证观察病的转化,无证则无法说明转化。转化有两种,一是由阴转阳,病情向好的方面转化。一是由阳转阴,病情向坏的方面转化。只有掌握病情转化,及时审时度势,才能使病情向好的方面转化。所以说,著书如不将转化写入,在辨证上就会带来困难,亦不符合病证的实际情况。
学习六病辨证论治,要把基础打好,必须从精读《伤寒论》下手。《伤寒论》是中医理论的核心著作。古往今来,哪家学说也不能担当全面辨证的重任,单去学习攻下法、健脾法、清火法、滋阴法等治温热病,都不是具有全面观点的中医,仲景的《伤寒论》,概括了中医的基本理论和辨证施治方法,真正称得起“经典著作”。
《矛盾论》中指出:“人们认识物质,就是认识物质的运动形式,但是,尤其重要的,成为我们认识事物基础的东西,则是必须注意它的特殊点,就是说,注意它和其他运动形式的质的区别,只有注意了这一点,才有可能区别事物。任何运动形式,其内部都包含着本身特殊的矛盾,这种特殊矛盾,就构成了一事物区别他事物的特殊本质。”在疾病的各个发展阶段上,由于治疗方法的正确与否以及正气的强弱等因素使病情发生各种不同性质的转化,在这个转化过程中,医者的任务就是观察病情,针对其病性,采取相应治疗措施,使病体向痊愈转化。
仲师《伤寒论》学说,实为辨证论治之准绳,其以阴阳为纲,六病为目,三部列病位,寒热虚实定病性,凭阴阳之消长测疾病之进退,假阴阳之转化而知疾病之传变。当今医者从《伤寒论》而学,方能成为良医。
二、中医治病的精髓:气机升降与五行
▌气机升降与五行
脾土左升,肝气和肾水都随着升,胃气右降,胆气和心火随着下降,这是不是一个左边升,右边降的圆圈呢?在这个圆圈里,脾胃一阴一阳,就是中心的轴,一切都是围绕着它们来转。
话说这人体里面,五脏六腑是上下分布的,中医认为,其功能也有方向,这些脏腑所引导的气机是处于动态中的。
首先肾在最下面,属水脏。
中医说肾脏是水中含火,水是肾阴,火是肾阳,火我们就明白了,那一定是向上走的,它生什么啊?火生土,也就是说,火性向上走,使得脾土温暖,那么脾是负责什么的呢?是负责把胃吸收的营养(中医叫精微物质)发送到全身的。这脾有个特性,它是向上走的,因为有一部分营养还要到肺脏,与吸入的空气中的精微物质结合,由肺协助向全身输布。
各位可记住了,中医认为,脾脏之气,是从左边向上升的。肾脏中的水呢,水生木,也就是说,在水的滋养下,木气也开始得到了营养,要发展了,它发展的方向也是上升,跟树一样,这个肝脏之气也是从左边往上升的。随着脾土之气上升,中医有句话,叫“肝随脾升,胆随胃降”,就是说的这个。
好多人说,这中医的肝怎么在左边啊,解剖可是在右边,中医说的是肝气,是肝的功能,是一个功能系统,不单是那个脏器实质。
所以,左边身体有病,有时要考虑到肝脾之气上升是否正常,尤其是肝气。肝属木,四季配春季,象征着万物生发。
此时各位看到了,这个气机随着肝脾升到了顶部,这里就是肺和心了。各位知道,木生火,这火配五脏是心,四季配夏天,心火的特点其实也是要向上的,但是,由于有肺脏的存在,心火被带向下行。
肺是属金的,四季配秋天,主肃降,甭管夏天多热,遇到秋天,气机就开始往下降了。这心火本来是要上升的,但是因为有肺金在上面,所以就跟着往下降,直降到肾中,使得肾水不至于过寒,温暖肾水。而肾水随着肝木上承,到达心火的位置,使得心火也不至于过热,这叫“水火既济”。
有的时候,这个往下降的过程被破坏了,那么心火就无法下降,憋在上面,各位就会看到上面热,下面寒的局面。口渴,眼睛红,口舌生疮,可下面的腿还是凉的。
在肺金下降的同时,人嘴里吃入的东西进入了胃,然后也是向下走的,所以胃气要下降。在中医里,脾为己土属阴,胃为戊土属阳,阳要下降,阴要上承才对。
在胃气下降的同时,胆气也随着下降,就是我们说的“胆随胃降”。现在有好多的胃病,就是胃气上逆,胆汁反流,这就是气机逆行的结果。
各位同样要注意了,这个胃气和胆气的下降,是从右边下行的。所以,如果人体的右边有病,要考虑一下气机下行是否遇到了麻烦。
您现在再看看,脾土左升,肝气和肾水都随着升,胃气右降,胆气和心火随着下降,这是不是一个左边升,右边降的圆圈呢?在这个圆圈里,脾胃一阴一阳,就是中心的轴,一切都是围绕着它们来转。
这就是黄元御的理论,他最后把一切病都归入到这个圆圈的运转失常,任何一个地方出问题了,把圆圈的运动给“咔嚓”一下挡在了那里,不能转动了,就出现了问题,这个时候怎么办呢?就要使用药物,调畅气机,让它们恢复上下运行,这样人体自己就会恢复健康的。
这个圆圈我说得简单,大概就是这么个道理,黄元御自己论述得还要仔细,术语比较多,各位可以参看他的书。
▌这个圆圈有道理吗?能治病吗?
我还跟您说了,黄元御的第五代传人麻瑞亭老中医,就是从黄元御的书里拿出了一个叫“下气汤”的方子(麻老的这个方子我后面会给大家讲的),稍微给加减了一下,变成了一个药性有升有降,调和脾胃的方子,这位老人家一辈子基本就用这一个方子治病,来个患者,他就给调调方子,稍微加减,把气机这么一调,患者就好了。您看他的医案,那就是一个升降,我的感觉,他就是用药在人家的身上拨了一下,把这个不大转动的圆圈给重新启动了,结果麻老一辈子“活人无算”,患者如云。尤其是有很多严重的血液病,还真都被他给治好了。
自从黄元御悟出这个人体气机的运行规律后,临床的疗效那是越来越好,于是就有很多人找上门来,这可就成全我们了,我们可以借机会多观摩一下黄老师都是怎么应用这个圆圈的。
各位,甭管您是不是学医的,这个气机升降的道理明白以后,有些情况自己就能解释了,否则一定有人特奇怪,为什么我的腿就特别的冷,可脸上却总起红色的包啊?这上下像是冰火一样悬殊,为什么啊?
让我们再来看个例子吧,这位姓赵,叫赵彦威,他患的病叫“齁(读hu)喘”,就是类似于我们现在说的哮喘。有的人可能见到过这种病,一犯病张口抬肩,上不来气,喉咙里发出非常刺耳的声音,著名歌星邓丽君就是这个病发作,来不及拿药去世的。我们这位赵同志的病发作还挺有特点,就是在秋天和冬天的时候特别容易犯,一犯起病来,先是开始打喷嚏,然后流出鼻涕,再接着就感觉喉咙发堵了,然后就开始喘。
这可太难受了,这喉咙堵的滋味估计各位没感受过,呼吸这在平常人是最正常的事情,在他们那里却简直是可望不可及的啊。
这可怎么办啊,大家都愁坏了,这事儿要搁现在,还有好多方法,西药有很多喷雾的制剂,可以缓解喉部痉挛的,也有好多的激素类的药物,可以救急,但是容易产生依赖,这辈子总不能靠着激素活着啊?
那会儿可什么西药都没有,赵同志简直觉得生活要绝望了,这个时候,有人说昌邑的黄元御学问好,因为身体残疾,发誓攻读医学,现在那是颇有心得,不如我们把他请来吧。
于是,黄元御就来到了赵同志的家里。此时的黄元御,已经彻底地摆脱了伤残所带来的悲伤,他已经从救治别人的过程中,重新找到了自信。让我们来看看黄元御的诊病过程吧!
黄元御问患者:“你除了齁喘,还有什么症状呢?”赵同志说:“我总是觉得腹胀(这个很关键,我下面给各位解释),有时候还呕吐(这就更说明问题了),但是如果矢气后就好转了。”黄元御点点头,其实此刻他的心里就全明白了,但还是问了问:“这病是怎么得上的呢?”
赵同志和家里人对望了一下,说:“那是我在二十多岁时的一个秋天,傍晚吃饭,一只该死的黑猫,从房檐上掉下来,掉到我的后背,把我吓了一下,从此就作病了,打那儿以后,不敢吃晚饭。如果夜里被冷风吹到了,或者碰到了阴雨天,或者白天吃多了些,都要犯病,一发作就是两三天,有的时候还要八九天,二十几天才好,现在已经病了十二年了!”
黄元御一听,天啊,十二年,这个患者可真是够痛苦的啊,想到这儿,他顿起恻隐之心。于是,黄元御就又不怕麻烦地开始给患者和他的家属讲起了圆圈的故事。这个圆圈的故事太重要了,明白了它,其实好多病我们自己都可以分析了。
黄老师讲的这个故事大意如下:这个哮喘啊,是一个肺气上逆的病,就是肺气不降了,正常的我们体内是有一个圆圈的,这个肺处于圆圈的最顶端,那么肺为什么不降了呢?是因为胃气不降了,我们说过,这脾胃是这个圆圈中心的轴,胃气是从右边下降的,如果胃气不降,那么肺气就没有了下降的道路,被堵在那儿了,于是就上逆作病。
可这胃为什么不降呢?那是因为脾土被水湿给郁住了,不再上升,也不把胃接受的食物给吸收(中医认为胃主受纳,脾主吸收,中医的脾的部分功能实际是肠道的功能),脾这里不吸收,那胃从嘴那儿接受的东西还不都堵在胃里了?结果就没法儿下降了。
您看这赵同志为什么腹胀啊?那就是脾胃都堵在那儿了。为什么呕吐啊?这是胃气不能下降,上逆的缘故啊。
您再看他患病的诱因吧,吃饭的时候被吓到了,本来这个圆圈运转的就要出问题了,被这么一吓,“咔嚓”一下,食物就停在胃里了,圆圈的转动就受到了阻碍,结果就病了,黄元御的说法是“平日湿旺而胃逆,相火之下蛰不秘,一遇非常之事,动其神志,胆木上拔而惊生,肾水下沦而恐作。己土侮于寒水,故脾气下陷;戊土贼于甲木,故胃气上逆”,他是从神志受惊这方面来论述的圆圈是怎么异常的,这是根本。
那为什么碰到阴雨天会发病呢?因为阴雨天湿气重,使本来就湿气重的脾气更加不升;吃饱饭发病,那是胃气本来就堵在那里了,您再给他增加负担,还不发病?
那怎么治疗呢?黄元御说:我把你的湿气给去掉,这样脾土之气就可以上升了,我再疏调肝气,那么脾土升得就更痛快了,这样,我再用点降胃气的药,那这个圆圈不就转动起来了吗?
方子是:茯苓、甘草、半夏、干姜、细辛、橘皮、桂枝、砂仁。
就是这么个小方子,我们看着都眼熟,其中茯苓是去湿气的,让脾土上升,甘草是坐镇中州,补脾胃的,半夏燥湿,药性下行,是让胃气下降的,这三味药我讲过了,是个典型的车轴的构思;干姜是暖脾肾的,因为湿气大,不用热药湿气不能去;细辛这味药我给各位说说,这个药是散风寒的,药性比较猛烈,有一定的毒性,所以有“细辛不过钱”之说,不过那是指入散剂,如果是熬汤药,其实没有问题,但是现在药店绝对是三克以上不给抓药。细辛这味药的特点是可以动用肾中的真气,来把风寒给顶出去,所以对某些顽固的风寒头痛、咳喘等都有效果,但是有个问题,在用了细辛以后,肾气虚的人很可能需要补一下肾,因为动用了肾气了。我曾经开方子治疗顽固咳嗽,用了细辛以后,患者很快就好了,但是在舌头的中后部,舌苔出现了一个硬币大小的缺苔,就是这个地方舌苔没有了,这是肾气虚损的表现,我马上让患者服用了金匮肾气丸,结果几天后,这块舌苔就长上去了。
方中的橘皮是梳理肺经之气的,可以止咳降逆;桂枝黄元御的说法是暖肝升陷,使肝气上升的(这是黄元御的独特心得);砂仁这味药是行气调中的,可以醒脾开胃,如果这胃气被食物堵住了,用点儿砂仁,可以使得胃气立刻振奋起来。而且砂仁还暖肾燥湿,引气归肾,这是个一药多用的好东西。
就这么个方子,主要的思路就是把脾胃给疏导开,也没什么止咳的药物,顶多说橘皮能有点作用。估计有些同志都会问,这么简单的方子,还没有止咳的药物,能治疗哮喘吗?
让我们来看看赵同志服药后怎么样了吧?赵彦威同志,在服用药物十几服以后,这个病就痊愈了,后来一直没有发作过。那么黄老师的这套理论到底有什么道理呢?难道所有的疾病都这么画个圆圈就可以治愈了?
黄元御的这个“中土回环”的理论,其实说白了,就是说明:人体各个脏腑的机能是相互关联的,一个出现了问题,会影响其他所有的脏腑的功能。我们从其中任何一个环节来调整,都可以促使人体向正常的方向运转,而黄元御认为这里面最重要的一环是脾胃。
脾胃中宫心法
天地化生五行,故有青、黄、赤、白、黑之说焉。肝青象木,主东方春令;肺白象金,主西方秋令;心赤象火,主南方夏令;肾黑象水,主北方冬令;脾黄象土,主中央湿令。五行各司一气,各主一经,各有生克制化。《内经》云:“肝布于左,肺布于右,心布于表,肾布于里,脾为四方之使”,历代注家,俱在方位上论,而不在一气上论,五行之实义,渐不明矣,余特直解之。
夫人身与天地无异,天地以五行之气,塞满乾坤,人身以五脏之气,塞满周身,何也?骨本属肾,而周身无处非骨;筋本属肝,而周身无处非筋;血本属心,而周身无处非血;肌肉本属脾,而周身无处非肌肉;皮毛本属肺,而周身无处非皮毛。以此推之,五行原是一块,并非专以左肝、右肺、心表、肾里、脾中为主。盖以左肝、右肺、心表、肾里、脾中者,是就五行立极之处言之也。若执五方以求五行,而五行之义便失,以五行作一块论五行,而五行之义即彰。五行不出二气之中,二气即在五行之内,二气乃人身立极主宰,既生五行,又以五行为归。
然五行之要在中土:火无土不潜藏,木无土不植立,金无土不化生,水无土不停蓄。故曰:土为万物之母,后天之四象咸赖焉。不独后天之四象赖之,而先天立极之二气,实赖之也。故经云:“无先天而后天不立,无后天而先天亦不生”,后天专重脾胃。人日饮食水谷入脾胃,化生精血,长养神气,以助先天之二气,二气旺,脾胃运行之机即旺,二气衰,脾胃运行之机即衰。然脾胃旺,二气始能旺,脾胃衰,二气亦立衰,先后互赖,有分之无可分,合之不胜合者也。至于用药机关,即在这后天脾土上,仲景故立建中、理中二法。
因外邪闭其营卫,伤及中气者,建中汤为最;因内寒湿气,伤及中气者,理中汤如神。内、外两法,真千古治病金针,医家准则,惜人之不解耳。况一切甘温苦寒之品,下喉一刻,即入中宫,甘温从阳者,赖之以行,苦寒从阴者,赖之以运,故曰中也者,上下之枢机也。后贤李东垣立补中汤,以治劳役伤脾,是套建中汤之法也,亦可遵从。俗语云:百病从口入,是伤中之意也。余谓凡治一切阴虚、阳虚,务在中宫上用力。以上三法,皆可变通,但阴虚、阳虚,辨认不可不澈,上卷辨认法,切切熟记。
【阐释】五行说虽不尽合于科学,但古医家以配五脏而进行诊治,亦有一定效果。只是有些医家过于拘泥,坚持在方位上立论,自不免有扞隔之处。郑氏认为五行不出二气之中,二气即在五行之内,二气乃人身立极主宰,而五行之枢要即在中土。人日饮食水谷,入脾胃化生精血,长养神气,而先后天之阴阳二气始旺,故治病用药机关,当在后天脾土上用力。仲景立建中、理中二法,以分治外、内、寒湿之邪伤及中气,李东垣立补中益气汤以治劳役伤脾,亦套建中之法,俱因能掌握五行之枢要为治病之根本准则,故能历久应用不替。末段谓凡治一切阴虚、阳虚,务在中宫脾胃上用力,只要将阴虚、阳虚辨确,三法皆可变通,将五行说落到实处,实较一般空论更有价值。
问曰:《内经》言“冬伤于寒,春必病温”,可另有说乎?
答曰:冬月既伤于寒,岂有延至春月始发之理?然亦有说焉。以为天地闭塞,阳气潜藏,人身之气机亦潜藏,感之轻者,随气机而潜藏,不即为病,至春日春风和畅,气机发泄于外,这点寒邪种子亦向外,故病作。如春日布种,而夏日收割,夏日布种,而秋日收割,病温之说,其意如斯也。推之“春伤于风,夏生飧泄,夏伤于暑,秋必痎疟,秋伤于湿,冬必咳嗽”,理无二义也。余亦有说焉。夫冬月寒令,天地之气寒,人身之气亦寒,潜藏是天地自然之机,人身同然,此正气也。客寒乃外之贼邪,邪正原不两立,无论一丝一毫客邪,着于人身,未有不即病者。感之即轻,不能闭塞气机,遇经气旺时,邪亦可以默化,感之若重,邪气即能蔽束气机,未有不即病者。
况冬月伤寒而死者亦多,以此推之,此说殊不尽然。余再三追索,疑是内伤于生冷之寒湿,不能闭其卫外气机,故不即病,伏于其中,感天地闭塞,潜藏之气机裹束,不能发泄,延至春月,寒气化为热邪,随气机发泄而外出,春月温和,故名之曰温病。如此推求,方得冬伤于寒,春必病温实据。诸书纷纷言温,而曰风温、寒温、温热、湿温、温燥,更立大头、杨梅、捻颈、软脚诸瘟,难以尽举。各家之说,以春为风温,夏为温热,长夏为湿温,俱在六气节候上论之。余意春月温和节令,而加以温之名方妥,外此候而名温,即属不当。所谓寒温者,指发病之来脉说也。所谓风温者,指发病之时令言之也。
所谓温热者,指寒变为热言之也。所谓湿温者,指挟内湿言之也。所谓温燥者,指邪入阳明燥地,伏而不出言之也。如此言温,而温之名始不错,舍此而在六气节候上言温,而温之名即诬,六气各有发病,试问又当何名?再按温病初起,先憎寒而后发热,以后但热而不恶寒,明明是春月温和节中不正之气则为温邪,温字即热字看,先犯太阳,太阳为寒水之区,热不胜寒,故直趋阳明,伏于膈间,阳明主燥,燥亦热也,此刻温燥混为一家,故但热不憎寒,乃为阳明的确不易之症。仲景立麻杏石膏甘草汤,早已为此等症候具法也。
按麻黄开腠里,杏仁利气机,石膏清阳明之肌热,甘草和中,俾邪之从太阳而入者,仍从太阳而出,真丝丝入彀之方也。后人立升降散一法,解表清里,而曰此为风温设也,不知此刻气机,气即是温,温即是气,气即是风也,何必多方立名?后人不得其旨归,即以此方为风温设,而不知与麻杏石甘汤同一法也。他如白虎汤、人参白虎汤、苍术白虎汤,因其所兼而用之也。温病总是一热病,是二阳之正病也。他书纷纷讲解,愈出愈奇,不可为法,学者须知。
【阐释】《内经》“冬伤于寒,春必病温”,是一种伏气温病。温病学派所谓风温、寒温、湿热、湿温,温燥诸症,多是时令温病。郑氏提出春天发生的温病,是由于内伤生冷寒湿潜伏而发,并且只有在春月发生的始可名为温病,这只是一家之言,自不能为治温病学者所同意。但谓温病是热病,是二阳之正病,故多但热不憎寒,仲景麻杏石甘汤及诸白虎汤,俱可应用于此等症候,则是确切的。
温病学派导源于金刘完素的火热论,其弟子马宗素认为凡有发热症状的,不论其是内、外所伤,不论其发生季节,不论其伤于何邪,都是热病,不能作伤寒医治,持论未免过偏。后经明代吴又可的《瘟疫论》,及清代叶天士、薛生白、吴鞠通、王孟英诸家著作的阐述,使温热病的病因病机的特殊性,于伤寒之外,自成体系,从理论到临床,均有一定价值,不能认为都是不可为法。
如吴鞠通《温病条辨》谓伤寒之邪原于水,须遵六经辨证;温病之邪原于火,须按三焦辨证。“伤寒是伤人身之阳,故喜辛温、甘温、苦温以救其阳;温病伤人身之阳,故喜辛凉、甘寒、甘咸以救其阴。”都是比较全面的持平之论。至其说“若真能识得伤寒,断不致疑麻、桂之法不可用;若真能识得温病,断不致以辛温治伤寒之法治温病,”亦极允当。故有人谓温病派学说并非与伤寒对立,而实可羽翼《伤寒论》,丰富《伤寒论》的内容。郑氏所云,亦有未尽当处。
1、血之为病,上焦瘀血小便必难,下焦瘀血小便必自利
2、一切血症,日轻夜重,一切气症,日重夜轻
3、一切火症,心急潮热,一切水症,胁硬心下怔忡
4、无阳则厥,无阴则呕
5、凡病昼则增剧,夜则安静,是阳病有余及气病血不病
6、凡病夜则增剧,昼则安静,是阴病有余及血病气不病
7、昼则发热,夜则安静,是阳气自旺于阳分也
8、夜则恶寒,昼则安静,是阴血自旺于阴分也
9、昼则安静,夜则发热、烦躁,是阳气下陷于阴中也。名曰:热如血室
10、夜则安静,昼则恶寒,是阴气上溢于阳中也
11、昼则发热、烦躁,夜则发热、烦躁,是重阳无阴,急泄其阴峻补其阳
12、昼则恶寒、夜则烦躁,饮食不入,名曰:阴阳交错者死
13、内侵膻中则为厥
14、初病在经,久病在络
15、不懂何经何络,开口动手便错
16、金水相生,子盗母气
17、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18、亢则害,承乃制
19、暴聋属实,久聋属虚
20、欲求南风,先开北窗
21、肠痈下不厌早,肠癖补不厌迟
22、上焦如羽,非轻不举
23、无水舟停,增水行舟
24、风为百病之长,头为诸阳之会
24、阳虚则外寒,阴盛则内寒
25、人身不过表里,气血不过虚实
26、通邪三法汗、吐、下
27、寒淫于内,治宜甘热
28、热淫于内,治宜咸寒
29、面肿为风,脚肿为水
30、导龙入海,引火归渊
31、苔黄腻热在肝胆,苔黄燥热在脾胃
32、月满勿补,月亏勿泻
33、肝胆之症,以下为主
34、清肝必须降火,清心必须豁痰
35、病不辨则无以治,治不辨则无以痊
36、去邪而不犯无过之地
37、克敌者存乎将,去邪者赖乎正
38、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
39、法不过仲景,理不过内经
40、培之以黄芪,燥之以白术,补气健脾何患不除。
41、外入之寒,温必兼散,内生之寒温必兼补。
42、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
43、宁舍其穴,不舍其经
44、渴喜饮冷,腹中有热,渴喜饮热,腹中有寒。
45、所为邪者,从亏而见
46、湿热毒火,首见肝经
47、阳络伤则吐血,阴络伤则便血。
48、五脏之伤,穷必及肾
49、大毒治病十去其六,中毒治病十去其八。
50、上燥治气,中燥增液,下燥治血,畅通人的大循环,大病化小,小病化无
51、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方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到血直须凉血散血
52、内热曰烦,外热曰燥
53、寒之不寒无水也,热之不热无火也。
54、留得一分津液,便有一分生机。
55、火动风生热筋挛脉急,风扇火炽,而炽乱神迷外窜经脉则成痉
56、实则谵语,虚则郑声
57、肺主气属卫,心主血属营。
58、火郁发之,木郁达之,金郁泄之,土郁夺之,水郁折之。
59、营行脉中,卫行脉外
60、膏粱之变,足生大疔
61、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
62、孤阴不生,独阳不长
63、阳虚恶寒,阴虚恶热
64、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益火之源以消阴翳。
65、胃本不呕,胆木克之则呕
66、升降出入,无器不有,运转枢机,无病不除
67、形寒饮冷伤肺
68、木扣金鸣,土中泻木
69、耳聋宣肺
70、胃喜清凉,脾喜温
71、胀在腹中痞在心下,胀有形,痞无形
72、一切气病用气药不效,少佐芎归血气流通而愈
73、水精四布,五经并行
74、中气实则病在阳明,中气虚则病在太阴。
75、少阳属肾,肾上连肺
76、淋属肝胆,泻属脾胃
77、人身无倒上之痰,天下无逆流之水,故不治痰而治气。
78、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
79、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
80、足太阴痰厥头疼非半夏不能疗,眼黑头眩虚风内作非天麻不能除。
81、内不坚则善病风
82、伤于风者上先受之,伤于湿者下先受之。
83、辛开苦降,芳香开窍,淡渗利湿。
84、脉络空虚贼邪不泄
85、脑为元神之府,心为藏神之脏。
86、阴平阳泌精神乃滞
87、手心热来腹中热,手心凉来腹中凉。
88、发热恶寒者发于阳
89、无热恶寒者发于阴
90、恶寒非寒明是热症
91、恶热非热明是虚症
92、久病非寒,暴病非热
93、久痛无寒,暴痛无热
94、麻是气虚,木是血虚
95、牙痛长,腿痛短
96、冬不用栀子,夏不用麻黄。
97、久病多瘀,怪病多痰
98、从阳化热,从阴化寒
99、有一分恶寒,便有一分表证。
100、久病必瘀,久病必虚
本头条号有很多内容只对粉丝开放,如有需要,请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