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对荆州的掌控真的失败吗?
看起来,好像关羽被吕蒙一波攻心造成斗志瓦解、众叛亲离,最后沦为光杆司令。
事实上,如果说关羽坐镇荆州多年,对荆州的掌控不过如此,第一个不答应的恐怕是吕蒙自己。
先前吕蒙和陆逊商议对付关羽的时候,吕蒙曾亲口说过:
羽素勇猛,既难为敌,且已据荆州,恩信大行,兼始有功,胆势益盛,未易图也。
注意吕蒙心目中关羽并没有那么好对付,也注意吕蒙说的“恩信大行”这四个字。如果关羽容易对付,也体现不出吕蒙的武庙含金量。
即使士仁、麋芳相继开门,连东吴自己人虞翻都不认为江陵的带路党比忠臣多:
后蒙举军西上,南郡太守麋芳开城出降。蒙未据郡城而作乐沙上,翻谓蒙曰:"今区区一心者麋将军也,城中之人岂可尽信,何不急入城持其管籥乎?"蒙即从之。时城中有伏计,赖翻谋不行。
要不是他提醒了吕蒙,连偷袭江陵能否得手都尚未可知。先前虞翻劝降公安守将士仁时,还提醒吕蒙,士仁可能是诈降。
翻谓蒙曰:"此谲兵也,当将仁行,留兵备城。"
先前吕蒙袭击荆南的时候,东吴是吃过诈降的苦头的。
又安成、攸、永新、茶陵四县吏共入阴山城,合众拒(吕)岱,岱攻围,即降,三郡克定。权留岱镇长沙。安成长吴砀及中郎将袁龙等首尾关羽,复为反乱。砀据攸县,龙在醴陵。权遣横江将军鲁肃攻攸,砀得突走。岱攻醴陵,遂禽斩龙,迁庐陵太守。
当时这四个县的地理位置正好可以断吴军的后路,吴砀、袁龙也是关羽的忠臣,郝普虽然晚节不保,也尽力抵抗过吕蒙。所以孙刘相持之际,孙权会下令吕蒙放弃攻打零陵,并在谈判后吐出已经意外入手的零陵。
注意,《三国志》在记载吕蒙如何兵不血刃、秋毫无犯的时候,却没有记载关羽手下某某率部多少人来降。如果真有这样的人,早就被吴军当榜样宣传了。
表面上,由于吕蒙攻心,毕竟关老爷再亲也没爹妈亲,关羽大军瓦解;宜都太守樊友跑路,零陵太守郝普继215年之后再次投降,连名字都没记载的武陵太守同样丢了地盘、下落不明。
但关羽手下不是只有这些人,还有被迫投降后装死也要逃回来的廖化。
帝(司马懿)又言荆州刺史胡修粗暴,南乡太守傅方骄奢,并不可居边。魏武不之察。及蜀将羽围曹仁于樊,于禁等七军皆没,修、方果降羽,而仁围甚急焉。
但胡修、傅方这两个被司马懿认为人品有问题的变节者,却在为关羽军抵御徐晃时战死了。
羽围堑鹿角十重,晃追羽,与俱入围中,破之,傅方、胡修皆死,羽遂撤围退。
而关羽的队友房陵太守邓辅、南乡太守郭睦也曾试图打通三峡,为关羽入川打开道路,但是他们运气不好,遇到了陆逊:
逊遣将军李异、谢旌等将三千人,攻蜀将詹晏、陈凤。异将水军,旌将步兵,断绝险要,即破晏等,生降得凤。又攻房陵太守邓辅、南乡太守郭睦,大破之。秭归大姓文布、邓凯等合夷兵数千人,首尾西方。逊复部旌讨破布、凯。布、凯脱走,蜀以为将。逊令人诱之,布帅众还降。
这里提到的“大姓”文布、邓凯,指的是有势力的平民。可见詹晏、陈凤、文布、邓凯都曾努力为关羽而战,只是能力有限,陈凤、文布也没能坚持到最后。
由于三峡的友军被陆逊击破,秭归等地被陆逊占领,关羽军无路可逃,也没有通过攻坚战突围的条件,所以最后表面上就地解散了,其实也有可能是无可奈何之下,就地转入地下了。也有走散的,比如在华容被孙韶诱导的五千人就有可能。
虽然零陵太守郝普二次投降、武陵太守事迹失考,都没能领导有效抵抗,但他们手下的零陵北部都尉裨将军习珍和武陵部从事樊伷却很积极,在习珍的弟弟习宏建议下,习珍计划先诈降,再寻机联合樊伷,把零陵、武陵抢回来还给刘备。因为事泄,最后习珍只能仓促割据七个县;因为能力有限,孙权派来镇压的又是知根知底的原荆州典州事潘濬,樊伷先败亡,习珍说“必为汉鬼,不为吴臣”,最后也兵败自杀。习宏被俘入吴后,始终不发一言。
夷陵之战时,廖化任宜都太守,说明刘备一度收复宜都郡;而除了长沙被步骘领军坐镇、没有站队自由以外,荆南的其他三郡也都响应了刘备。名士马良就受命结连武陵蛮,后与蛮夷王沙摩柯都因刘备战败而遇害,宜都郡也因此复失。
延康元年,权遣吕岱代骘,骘将交州义士万人出长沙。会刘备东下,武陵蛮夷蠢动,权遂命骘上益阳。备既败绩,而零、桂诸郡犹相惊扰,处处阻兵;骘周旋征讨,皆平之。
继夷陵之战后,黄龙二年(230年),武陵蛮再次闹出叛吴事件,而且在潘濬、吕岱的手下坚持了大约四年。这大概也就解释了《潘濬传》里潘濬从辅军中郎将迁奋威将军封常迁亭侯、拜为少府进封刘阳侯,迁太常这些没有具体记载的升官原因,就是他一直在拿这些老队友刷战功。230年,潘濬就已是太常了。
而关羽死后,鄱阳等地以彭姓人为代表的民变也愈演愈烈,最早的彭虎、彭式在董袭、周鲂手下只能坚持十多天,但彭绮却不仅学会了自称将军,还能在胡综、周鲂率领的东吴水军打击下坚持一年多,甚至还能攻占一些县城,其影响力甚至还能让曹魏展开要不要趁机打劫的讨论。而后来的彭旦,虽然在《吴主传》中记载为被陆逊讨破,但在《陆逊传》竟然没有提到名字,只记载了陆逊如何镇压别人,所以陆逊到底对彭旦占到了什么便宜也不好说。当然真的要说彭氏实力的质变与当年关羽就地解散的旧部有什么因果关系,目前也缺乏什么直接的证据,聊备一说。
所以,说回武陵。直到东吴末年,主事荆州的名将陆抗,也就是陆逊的儿子,还在说:
如使西陵槃结,则南山群夷皆当扰动,则所忧虑,难可竟言也。
今臣所统千里,受敌四处,外御强对,内怀百蛮,而上下见兵财有数万,羸弊日久,难以待变。
都东吴末年了,武陵蛮夷还没有安分。看官且问,关羽时期,他们为什么不造反呢?
要小编说,麋芳、士仁犯了错误没受到实质惩罚还能有投降资本,只能说明关羽对他们太好了,犯错误骂两句已经最轻了吧。一定说关羽没看穿他们会带路所以关羽无能,小编只能说事后诸葛亮太容易了。总不能只有潘濬、麋芳、士仁算人,廖化、邓辅、郭睦、樊伷、习珍、习宏、詹晏、邓凯都不算人吧。杨靖宇将军被亲信程斌出卖,最后牺牲时已经沦为光杆司令,难道也能说明杨将军不好相处、治军无能?这逻辑怕是连被感动得给他做法事的日本人都不信。
小编最近还看到一些暴论,说“我守荆州最坏也就是丢了”。那小编也只能说,我守睢阳最坏也就是丢了,我还能确保睢阳的人口和生态不被破坏,你看安禄山希望我来守还是张巡来守。道理很简单,一旦时间拖久了,全局就变了。睢阳丢早了,唐朝就危急了;荆州一旦丢早了,刘备能不能活到223年都是问题;而如果最终拿下江陵的是曹军,连孙权能不能活到七十古来稀都是问题。
IOS系统打赏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