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东老地名—浦东大道与浦东南路
(2013-03-26 19:25:30)
转载▼分类: pudong浦东大道与浦东南路文/闻史第一次鸦片战争结束以后,由于殖民资本扩张、渗透,浦东沿江地带成为浦东最早整片城市化发展的区域。然而这一带的市政建设长期处于十分落后的状态,直至19世纪末,浦东还没有一条较正规的道路,只有数条由民间集资并承建的道路。直到1930年,浦东才出现政府拨款建造的官修道路,那就是浦江东路,今称浦东大道。浦东大道西起浦东南路,东北讫东沟镇,全长8.3公里。道路沿线是近现代浦东工厂、企业最集中的地区,当时几个规模较大的船厂,以及一批大型的码头、仓储基地都排列在道路以北的黄浦江边。浦东路1930年始建设时,为宽10米的煤屑路。道路虽简陋,但作为浦东沿江地区最早的东西交通要道,在较长时间内发挥过重要的作用。1952年,煤屑路改浇为沥青路面。1955年浦东路改名为浦东大道,一直使用至今。浦东南路是浦东沿江地区南北向最重要的交通要道。浦东南路北起北护塘路,南到上南路。起起浦东南路的历史,还得从李平、黄炎培等在浦东倡导教育事业说起。20世纪初,在浦东一批爱国人士积极兴学办校的启迪下,金桥人杨保恒与沈杏苑、叶佳棠于1906年在杨家渡地区创办了震修小学堂(现为浦东新区第二中心小学),并请教育家黄炎培任校董。震修小学东边原有一条南北向的河道及乡村小路。1920年,根据沿江地区发展的需要,填埋河道后筑成了7米宽的碎砖煤屑路,并用学堂的名字称震修路,也就是现浦东南路的中段。而学堂西边的一条道路称为震修支路。1948年,震修路改铺为片弹石路面,习称新马路。解放后,政府对道路进行多次修建、拓宽,并定名为浦东南路。1959年,因经济发展的需要,路面拓宽,改铺为沥青,成为浦东地区当时最宽最漂亮的一条道路。1979年,又在道路两侧增拓4米宽的慢车道和人行道。浦东南路在很长时期内成为浦东地区交通最繁忙、商业最繁荣的南北向交通干道。现最早的浦东南路—震修路可能已鲜为人知,但震修路的“同胞兄弟”震修支路长期保留了下来。1993年张家浜街道的地图上还清楚地标示了它的位置。抗日战争时期,日军占领浦东时特意在路口转角处修筑一碉堡,驻兵设岗,检查过往行人。当时当地百姓把碉堡称作炮台,为了安全常绕道而行。时间一长,交汇处被评为习称为“炮台湾”。1959年拓建浦东南路时,拆除了碉堡,炮台湾的习称亦逐渐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