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决战》粟裕为何断定杜聿明西南撤退?郭汝瑰被怀疑,老蒋不信

《大决战》剧照
文:青源阳阳
老蒋依附老美,不曾想,对方翻脸不认人,逼老蒋退位。
电视剧《大决战》更新到第四十集,此时的蒋介石已经彻底失去美国的支持,美国的顾问也表明了美国的态度,他们希望支持的是李宗仁和白崇禧,而并非是蒋介石,为此,蒋介石再次派出宋美龄前去美国谈判,希望他能够再次获得美国总统杜鲁门的支持。

《大决战》剧照
另一方面,老蒋已经做出了向南方撤离的准备,他让自己的儿子蒋经国着手准备这一后路,做最坏的打算,又要将努力发挥到极大的作用,这也是他对于徐蚌会战的总结,面对粟裕的穷追猛打,老蒋为了保护他那唯一的嫡系部队,不惜退出徐州,保存实力,所以准备运用郭汝瑰的战略部署。

《大决战》剧照
杜聿明假装同意郭汝瑰的东南撤退计划,暗地向老蒋告状。
杜聿明是极其不信任郭汝瑰的,从他家里的破沙发就以此断言郭汝瑰是对方派来的卧底,这让蒋介石十分的不妥协,不相信,甚至搬出他自己来,不抽烟,不喝酒,不养女人。
其实,杜聿明通过徐蚌会战一来看得出,很多埋伏在国民党军队里的人,都已经投诚,特别是张克侠还有廖运周等人,所以他十分看重的是郭汝瑰这个人。

《大决战》剧照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战略布局,看似高明,实则试探粟裕的智商。
老蒋已经不能够经历起失败,所以还是采纳了杜聿明的建议,在会议上还是采用的郭汝瑰的撤退方案,实际上已经有了新的部署。
粟裕此时被杜聿明的这次暗自计划伤透了脑筋,毕竟郭汝瑰传回来的消息是还是从东南撤退。
而且杜聿明也让邱清泉率领一部分人先从东南佯装攻击,等到杜聿明大部分撤出西南方向的时候,邱清泉就可以顺势向西撤离回合,这样的话,就能够牵绊住共军的注意力。
然而,杜聿明千算万算,怎么也没有算得出粟裕早已经算定这个黄埔的高材生杜聿明的思想和见地,所以,西南方向撤退的绝佳方案,早就被粟裕已经摸得一清二楚。

《大决战》剧照
粟裕了解杜聿明,虽有可靠情报,但是智慧部署一步不落。
果然,正在粟裕为此头疼的是,因为郭汝瑰的报告是杜聿明打算从东南撤退的,所以领导们的建议也是咋东南对杜聿明进行围堵,但是如果杜聿明从西南撤退的话,那么我们的军队就会扑空。
粟裕有信心杜聿明是西南撤退,但是战况实际情况也是如此,直到判定邱清泉在东南的攻击其实就是一个烟雾弹的时候,粟裕才开始放下心来,原来自己的推测没有错。

《大决战》剧照
而此时杜聿明的部队已经抢先跑了一天,所以粟裕的部队要抢到杜聿明的前面,可谓是难上加难,然而万事不难,只怕有心人。
所以无论是8纵,还是9纵,只要赶到杜聿明的前头就是好军队,而此时的杜聿明早已经到达了永城的外围,但是我们的部队已经到达了永城里面,然而杜聿明要想从此处过,那么就要不遗余力地开始攻击,然而此时老蒋的信件又开始满天飞。

《大决战》剧照
老蒋将杜聿明归结为派系排挤,让杜聿明进退不得。
从老蒋和顾祝同的谈话看来,杜聿明对郭汝瑰的怀疑被看成了派系之间的争夺,虽然大家都心知肚明,老蒋只在乎自己的嫡系部队,但是杜聿明可是拿生命来为老蒋战斗,老蒋不仅不信任他,而且还要将杜聿明的未来弄得不堪一击。
正当杜聿明准备突破永城,继续西撤的时候,老蒋的命令从天而降,希望他能够前去救黄维兵团,撤销打永城的念头,转而攻打濉溪口,这样的打法,其实是在灭了杜聿明的风头。
杜聿明好不容易带出来的几十万的兵力,还是希望去救黄维的兵团,这样的打法,无疑是用兵力换兵力。

《大决战》剧照
杜聿明怀疑郭汝瑰,结果杜聿明被老蒋怀疑,真是阴错阳差。
老蒋其实就是害怕杜聿明和李宗仁回合,认为杜聿明是在挑拨离间,特别是从郭汝瑰的事情上来看,老蒋对杜聿明也开始失去了信任,这或许也是老蒋自取灭亡的先兆罢了。
老蒋其实作为校长,可能拥有无比智慧的作战经验,但是对于作战部署来看,他只能够依赖于郭汝瑰这样的属下,而杜聿明虽然有才智,但是一次次地被调遣,直到失望之极。

《大决战》剧照
反而傅作义就是不一样的将领,他偏偏就不听老蒋南撤的安排。
从绥宁到如今的局势,傅作义带领的一帮兄弟都十分信任他的领导,虽然傅冬菊已经投诚,但是傅作义有自己的安排,甚至想利用自己手中的权利,来个联合政府的梦想。
毛主席曾经写过一篇文章《论联合政府》,此时的傅作义拿这篇文章来说事情,其实就是希望能够和我们和谈,并非是以蒋介石的名义,而是以他傅作义的名义,然而当时的局势和现在的局势完全两个样子。
虽然此时的傅作义可以固守天津,北平,然而林彪马上就会率领大部队入关,还有,针对傅作义的西撤,南渡,我们都已经做好了完全的准备,傅作义此时的安排,无疑都是在我们眼皮子底下的小动作,原本还可以有投诚的机会,但是时间越久,那么给予我们准备的时间就越充足。

《大决战》剧照
傅作义明白女儿傅冬菊的选择,自己也做好三手准备,一战,二和,三逃。
面对傅作义,我们已经通过傅冬菊做好了他的思想准备,虽然他通过刘厚同老师的商议之下,对自己的行动作出了一番部署和解释,但是他对于来自我们的信息也表示不十分的信任。
在这场较量之中,既不能够损坏平津的装备,又不能够让傅作义想到东逃西窜的可能性。
然而,就在傅作义还在暗自揣测我们的行动的时候,林彪其实已经率领众多部队率先入关,破了傅作义以为的林彪部队还在休整,还没有入关,事情还有转机的假象。

《大决战》剧照
林彪入关,重新布局,傅作义迟迟不肯回心转意,故而骑虎难下。
完全没有给傅作义任何喘息的机会,老蒋面对傅作义的安排,其实是希望傅作义保存实力,为老蒋南下保驾护航,但是傅作义也明白,此时,如果南下,那么老蒋就会让他的嫡系部队取而代之。
故而,此时,全国上下一盘棋,傅作义有林彪盯着,而黄维又有陈毅,刘邓大军盯着,此外现在的杜聿明还有粟裕盯着,所以,老蒋急切地想让杜聿明前去救黄维,其实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

《大决战》剧照
杜聿明被安排前去救援黄维,这一决策,注定了从徐州白逃了。
面对这样的安排,杜聿明深知里面的厉害关系,但是杜聿明不去做的话,那么下面的人就会认为杜聿明对于老蒋不忠,那么未来的话,老蒋还是能够找到借口来撤下杜聿明的。
在我们看来,这场淮海战役,布局至广,而且每个人都有专门的人给盯着,老蒋的攻击战变成了防守战,而我们的防守战变成了攻击战。

《大决战》剧照
林彪的机智判断定会切断傅作义的逃跑计划,也能够顺利地将傅作义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