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卷4公孙丑章句下诗解5有过民见改则民仰

子》卷4公孙丑章句下诗解5有民见改则民仰

题文诗:
沈同私问:燕可伐欤?孟子曰可;子哙不得,

与人燕也;子之不得,受燕子哙.有仕于此,

而子悦之,不告于王,而私与之,子之禄爵;

士无王命,私受于子,则可乎?何异于是?

齐人伐燕.或问孟子:劝齐伐燕,有诸之乎?

曰未;沈同问吾,燕可伐欤,吾应曰可.

彼而伐之,彼如:孰可以伐?则将应曰:

天吏则,可以伐之.有杀人者,或问之曰:

人可杀欤?将应曰可.彼如:孰可以杀?

则应之曰:士师杀之.今燕伐燕,何为劝哉?

燕人齐,王曰吾甚,惭于孟子.陈贾:

王无患焉.王与周公,孰仁且智?王曰恶也,

是何言也?曰周公使,管叔监殷,管以殷叛;

知而使之,是不仁也;不知而使,是不智也.

仁智周公,未之尽也,况于王乎?贾请见而,

解之孟子.问曰:周公何人?曰古圣人.

曰周公,知其将叛,而使之欤?曰不知也.

然圣人,且有过欤?孟子答:周公弟也;

管叔兄也.周公之过,不亦宜乎?古之君子,

过则改之;今之君子,过则顺之.古之君子,

其过也如,日月之食,民皆见之;及其更也,

民皆仰之.今之君子,岂徒顺之,又为.

【原文】
 
沈同1以其私问曰:“燕可伐与?”孟子曰:“可;子哙不得与人燕,子之不得受燕于子哙。有仕2于此,而子悦之,不告于王而私与之吾子之禄爵;夫士也,亦无王命而私受之于子,则可乎?何以异于是?”
 
齐人伐燕。或问曰:“劝齐伐燕,有诸3?”曰:“未也;沈同问'燕可伐与’,吾应之曰:'可。’彼然而伐之也。彼如曰:'孰可以伐之?’则将应之曰:'为天吏,则可以伐之。’今有杀人者,或问之曰:'人可杀与?’则将应之曰:'可。’彼如曰:'孰可以杀之?’则将应之曰:'为士师,则可以杀之。’今以燕伐燕,何为劝之哉?”
 
【译文】

沈同凭着他与孟子的私交问道:“燕国可以讨伐吗?”孟子答道:“可以。子哙不可以把燕国让给别人,子之也不可以从子哙那儿接受燕国。比如有个士人,你很喜欢他,便不跟王说一声就把你的俸禄官位都送给他;那士人呢,也没得到王的任命就从你那儿接受了俸禄官位,这样可以吗?——子哙、子之私相授受的事和这件事有什么不同呢?”
    齐国讨伐了燕国。有人问孟子说:“你曾劝齐国伐燕国,有这回事吗?”孟子答道:“没有,沈同曾问我说'燕国可以讨伐吗?’我回答说:'可以。’他们就这样讨伐燕国了。他如果问谁可以去讨伐它,那我会回答说:'是天吏,才可以讨伐它。’比如现在有个杀人犯,有人问道:'这犯人该杀吗?’那我会说:'该杀。’如果他再问:'谁可以杀他?’那我会回答:'治狱官才可以杀他。’如今却是另一个燕国去讨伐燕国,我为什么去劝他呢?”
 
【注释】
 
(1)沈同:齐大臣。
 
(2)仕:通“士”。
 
(3)诸:“之乎”的合音字。

【原文】
 
燕人畔1。王曰:“吾甚惭于孟子2。”陈贾3曰:“王无患焉。王自以为与周公孰仁且智?”王曰:“恶!是何言也!”曰:“周公使管叔监殷4,管叔以殷畔5;知而使之,是不仁也;不知而使之,是不智也。仁智,周公未之尽也,而况于王乎?贾请见而解之。”
 
见孟子,问曰:“周公何人也?”曰:“古圣人也。”曰:“使管叔监殷,管叔以殷畔也,有诸?”曰:“然。”曰:“周公知其将畔而使之与?”曰:“不知也。”“然则圣人且有过与?”曰:“周公,弟也;管叔,兄也。周公之过,不亦宜乎?且古之君子,过则改之;今之君子,过则顺之。古之君子,其过也,如日月之食,民皆见之;及其更也,民皆仰6之。今之君子,岂徒顺之,又从为之辞。”
 
【译文】
    燕国人反叛齐国。齐王说:“我对于孟子感到很惭愧。”陈贾说:“王不要忧虑。王自己想想,您和周公比比,谁更仁更智呢?”齐王说:“哎!这是什么话呀!〔我怎敢和周公相比?〕”陈贾说:“周公让管叔监督殷国遗民,管叔却率领他们叛乱;如果周公预知而派管叔去,那便是不仁;如果周公未能预知而派他去,那便是不智。仁和智,连周公都没有完全做到,何况您呢?我请求您让我去见见孟子,以便解释解释。”

陈贾来见孟子,问道:“周公是怎样的人?”答道:“古代的圣人。”陈贾说:“他让管叔监督殷朝遗民,管叔却率领他们叛乱,有这回事吗?”答道:“有的。”问道:“周公是料到他会叛乱而派他去的吗?”答道:“没有料到的。”陈贾说:“如此说来,圣人也会犯错吗?”孟子答道:“周公是弟弟,管叔是哥哥,〔难道弟弟会疑心哥哥吗?〕周公的错误,不是合情合理的吗?而且,古代的君子,有了错误,随时改正;今天的君子,有了错误,还将错就错。古代的君子,他的过错,就像日食月食一般,老百姓人人都看得到;当他改正时,人人都抬头望着。今天的君子,又何止将错就错,还要为这错误振振有词说一通呢!”
 
【注释】
 
(1)燕人畔:齐破燕,燕王哙死,子之亡;赵召燕公子职,遣乐池护送入燕而立为王。齐宣王志在吞并燕国,故云“畔”(叛)。
 
(2)吾甚惭于孟子:孟子曾劝齐王“速出令,反其旄倪,止其重器,谋于燕众,置君而后去之”,齐宣王不听。
 (3)陈贾:齐大夫。
 
(4)周公使管叔监殷:武王既克纣,乃封叔鲜于管,是为管叔;封叔度于蔡,是为蔡叔;使二人监纣子武庚,治殷遗民。
 
(5)管叔以殷畔:《史记·管蔡世家》:“武王既崩,成王少,周公旦专王室。管叔、蔡叔疑周公之为不利于成王,乃挟武庚以作乱。周公旦承成王命伐诛武庚,杀管叔,而放蔡叔,迁之。”
 
(6)仰:抬头望。

(0)

相关推荐

  • 孟子译文・公孙丑章句

    公孙丑章句上·第一节 公孙丑问曰:"夫子当路于齐,管仲.晏子之功,可复许乎?" 公孙丑问道:"先生如果在齐国当权,管仲.晏子的功业可以再度兴起来吗?" 孟子曰: ...

  • 古之君子,过则改之

    赏析 / 严勇 .音频 / 张佳 译文 古代的君子,有过错就会去改正它.--<孟子·公孙丑章句下·第九节> 赏析 这是孟子讲改过的一句话. 讲这句话的背景是孟子劝齐王不要去占有燕国,而是选 ...

  • 《孟子》研读第11讲:公孙丑(下)解读2

    <孟子>研读第11讲:公孙丑(下)解读2 教学内容:公孙丑(下)第八至十四章解读 教学目的和要求:诵读原文.进行文字训诂和义理阐发:理解孟子对讨伐应以民众的利害.爱憎为权衡,君子对待错误的 ...

  • 《孟子》卷4公孙丑章句下诗解1得道多助朝之有义

    <孟子>卷4公孙丑章句下诗解1得道多助朝之有义 题文诗: 孟子有曰:天时也者,不如地利,地利也者, 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攻不胜. 环而攻之,必有得其,天时者矣;然而不胜, 是乃 ...

  • 《孟子》卷4公孙丑章句下诗解2至敬义敬臣所受教

    <孟子>卷4公孙丑章句下诗解2至敬义敬臣所受教 题文诗: 景子问曰:内则父子,外则君臣,人之大伦. 父子主恩,君臣主敬;见王敬子,未见敬王. 孟子曰恶.齐国之人,无以仁义,与王言者, 岂以 ...

  • 《孟子》卷4公孙丑章句下诗解3收馈必义有过知改

    <孟子>卷4公孙丑章句下诗解3收馈必义有过知改 题文诗: 陈臻问曰:前日于齐,王馈兼金,一百不受; 馈七十镒,于宋而受;馈五十镒,于薛而受. 前不受是,今之受非;今之受是,前不受非. 夫子 ...

  • 《孟子》卷4公孙丑章句下诗解4进退之度棺椁俭亲

    题文诗:孟子也者,谓蚳鼃曰:子辞灵丘,而请士师, 似也为其,可以言也.今既数月,未可与言? 谏王不用,弃臣而去.齐人有曰:所为则善; 所以自为,则吾不知.公都子告,孟子答曰: 吾闻之也:有官守者,不得 ...

  • 《孟子》卷4公孙丑章句下诗解6官不独垄市不独断

    <孟子>卷4公孙丑章句下诗解6官不独垄市不独断 题文诗: 孟子致憾,为臣而归.王就见曰:前日愿见, 而不可得,得侍同朝,甚喜今又,弃吾而归, 不识继此,可得见乎?孟子对曰:不敢请耳, 固所 ...

  • 《孟子》卷4公孙丑章句下诗解7君子志正修齐治平

    <孟子>卷4公孙丑章句下诗解7君子志正修齐治平 题文诗: 孟子去齐,尹士语人:不识王不,可为汤武, 则是不明;识其不可,然且至则,是干泽也; 千里见王,不遇故去,三宿出昼,是何濡滞? 士不 ...

  • 《孟子》卷10万章章句下诗解1孔集大成善始善终

    <孟子>卷10万章章句下诗解1孔集大成善始善终 题文诗: 孟子有曰:伯夷目耳,不视恶色,不听恶声. 君非其君,民非其民,不事不使.国治则进, 国乱则退.横政所出,横民所止,不忍居也. 思与 ...

  • 《孟子》卷10万章章句下诗解2天子之制爵禄有别

    <孟子>卷10万章章句下诗解2天子之制爵禄有别 题文诗: 北宫锜问:周室班列,爵禄如何?孟子答曰: 不可得闻,诸侯恶其,害于己而,皆去其籍; 然而轲也,尝闻其略.天子一位,公一位也, 侯一 ...

  • 《孟子》卷10万章章句下诗解3德友不挟贵贵尊贤

    题文诗: 万章问曰:敢问交友.孟子答曰:不挟其长, 不挟其贵,不挟兄弟,富贵而友.交友也者, 友其德也,不可有挟.孟献子也,百乘之家, 有友五人:乐正裘也,之与牧仲,其三人则, 予忘之矣.献子与此,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