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岁唐代大诗人登高望远,写下这首被誉为“唐诗七律之冠”的诗歌
中国人都讲究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尤其对于文学作品来说更是如此。因为文学评价的标准是多样化的,就如同在1000人的心中有1000个林黛玉的形象一样,没有办法统一,也自然很难对它们进行名次的排序。
虽然唐诗流传至今已经有了1000多年的历史,古往今来的研究者更是如过江之鲫,但是却也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认定哪首古诗排名靠前,哪一首就必定排在其后。这些诗词的研究者,顶多是根据大多数人的审美标准,结合自己的喜好,筛选出一部分经典的诗歌,著述成为《唐诗三百首》、《古诗三百三》等作品,仅此而已。
但是,在整个唐诗发展文学史上,总有那么几首古诗矗立在唐诗的金字塔上熠熠发光。比如杜甫的这首七言律诗,其中写有多重悲凉色彩,但是却被誉为“唐诗七律之冠”。且看: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对于这首古诗,相信大多数人都已经非常熟悉了。这首古诗的题目是《登高》,写于杜甫56岁的那年秋天。杜甫一共就活了58岁,这首古诗虽然不是他的绝笔之作,但却是他晚年生活境况的真实写照。
开篇两句就带给这首古诗一种肃杀的气氛,“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56岁的老人登高望远,看到长空万里,听到秋风萧瑟,更听到猿猴啼叫,想到自己已经是风烛残年,心中已经有了一份伤感。
俯瞰长江滚滚流水,江水非常的清澈,上面还有鸟儿在盘旋。但是目光所及之处,一片衰败景象,“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远处山坡上无边无际的树木都在秋风的威吓下落下了树叶,而滚滚的长江水自西向东,一路奔腾。
此情此景给了这个50多岁的老人一份难言的伤感,一生的岁月碌碌无为、一事无成,如今年过半白生命即将走到尽头。现在又是一个萧瑟的秋天,万物凋零,而且,国家的战乱尚未平息,一切都由重担一般压在诗人的心头之上。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万里悲秋”写尽作者一生的漂泊之苦,“常作客”无论到了哪里都是客人在自己的故乡也不例外,此时悲秋,更遗憾的是诗人自己还在他乡。尤其是如今的老迈,“百年多病”说明身体状况的每况愈下,“独登台”更是写出作者一个人孤苦无依的现状。
自己一生的怀才不遇,自己一生的到处漂泊,自己一生的心怀天下苍生,自己如今的病弱之躯,都在这个秋风萧瑟的季节中不断的给诗人增加伤感。“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所以诗人面对这些“艰难苦恨”,不觉间“繁霜鬓”白了头发,所有内心的苦楚都无法排解,只能在“浊酒杯”之中寻找片刻的安慰。
这首古诗是唐诗七律的典范之作,无论是思想内容还是格律等各个方面,都堪称绝妙之笔。所以在后人的评价之中,很多人推举这首古诗为“唐诗七律之冠”。求学时代的我们在高中曾经学过这首古诗,但是恐怕人到中年之后才能懂得这首古诗背后的伤感。
本文图片全部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媒体来源:有魔气历史奇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