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夏诗评——2021年第3期(总第3期)
点评老师:包徳珍 雷海基 于卫东 姜秀颖 邹慧萍
春晓吟 管平湖 - 管平湖古琴曲集
包徳珍老师点评
寥记
王虎强
夜深执笔奈冬何,窗外几曾乌鹊歌。
老调全凭风抒写,从来都是寂寥多。
此绝极耐寻味,写【寥记】寥字之解:稀少:寥寥无几。寥落(稀少,冷落,如“疏星寥寥”)。寥若晨星。静寂,空虚:寂寥。寥廓(高远空旷)。从题目看是写寂寥之感:“夜深执笔奈冬何,窗外几曾乌鹊歌。老调全凭风抒写,从来都是寂寥多。”写出个人情感,首句交待时间冬季一个夜晚,窗外有着歌声,这个歌几曾是乌鹊歌,乌鹊多解,此处应当是远归之人将至之意,这样便铺陈主题。转句意味深长,虽然是景语,但包含无限情思于其中。结句扣回主题。写出怀人之无比寂寥之情绪。从第三句看,不仅写个人怀人之笔,也有一解,乌鹊乃形容人才,曹操的《短歌行》中,“月明星稀,乌鹊南飞”一句中的“乌鹊”到底指什么,有诸多争议.大多数人认为,这里的“乌鹊”实际上是指那些犹豫不定的人才,他们走了。“老调全凭风抒写”乃记述了历史上的人流向,其蕴含深厚了。诗可解又不可解,只可意会了。
浣溪沙·秋过东湖
张金英
几树青黄看不真,秋来湖上起氤氲。水天一色未离分。
相问那年谁走过,分明故事又重温。依然绿道净无尘。
这首写在武汉的东湖,时间是秋季。上片写湖边景色:“ 几树青黄看不真,秋来湖上起氤氲。水天一色未离分。”由近写向远方,水天一色难分,正是因为湖上起氤氲。下片触景生情:“ 相问那年谁走过,分明故事又重温。依然绿道净无尘。”寄情委婉含蓄,是词心活动于情感体验和意绪的流露中,这是无法指实的枨触与万不得己的感受,有时这样感觉未必具有清晰的感情线索,或许忽忧忽喜,乍远乍近,或许思绪纷飞,百转千回,或许突然而来,又莫名而逝。若不循着情感的脉络走,很可能陷于茫然之中。把零乱的思绪,作者却很巧妙的把握在“谁”字上全然铺开,“分明故事”阐述了曾经,也就是说历史以来,有多少人物来过这里,作者用易感易觉的心去创作,又把这易感易觉的心留在词中,等待另一颗易感易觉的心去共鸣,知音者顿时自然会感受到,词心的巨大震撼力,给读者带来无限美感享受。作者一向主张抒情美是含蓄美学(作者有论文),因为追求含蓄,所以形成意境说。作者从不用概念、判断、推理的语言就是逻辑思维的语言,这种语言在表达思想感情方面有局限性。人的思想感情很复杂,很曲折的,这就是说言不尽意,所以立象可以尽意,达到其旨远。由于作者本身有词理指导,那么会很自如地做到了其言曲而中,其事而隐,窥探物象而运斤。能把外物与情感融合得体,共建意境之美。作者深谙其法,词以境界为最上的,有境界自成高格,这与作者词学修养有关了。
雷海基老师点评
晚行
白浩
落日苍山寂,峰头一点斜。
力衰行渐缓,欲宿野人家。
上联写景形象鲜明生动,下联写人自然中带着情。看似写自己晚行野宿,实则写人生旅途。人的晚年如苍山寂寞,像峰头一样无力斜靠,行动缓慢,昏沉欲睡,那怕在野外也不免睡意浓浓,急欲寻找归宿。老人神情形态跃然纸面。
自我盘点
陈礼彦
步履行将六十秋,江湖举棹任沉浮。
曾经苦读三更月,无奈难登百尺楼。
老了残笺诗韵在,闲余妙趣钓竿收。
岁除盘点家中物,幸有银丝满一头。
以岁月为纬,以诗书为经,编织六十载人生。诗体紧凑,结有余韵。人到老时,什么东西最终属于自己?“银丝满一头。”虽只一头,却是银的,洁白且珍贵。意蕴在此。
于卫东老师点评
[中吕·醉高歌]大雪
孙峪岩
纷纷雪羽如潮,岁月白头变老。北方景色独一道,被下悄悄育宝。
孙峪岩先生是银川铁路医院的退休大夫,多年来在西夏诗社、西夏诗词学会、西夏散曲社进行诗词曲创作,成绩斐然。散曲是中华诗歌中,与唐诗、宋词相并列的三座艺术高峰之一,散曲不同于诗词,向来有“诗庄词媚曲俗”之说。所谓诗庄主要指的是格律诗在形式上,句式整齐,端庄严谨;在内容上,为国为民,言志言策。所谓词媚,词的形式上句式长短错落有致,如女性柔曲之媚;而内容上以婉约为正宗,多为风花雪月之男女情事,香艳娇媚。所谓曲俗,是因为曲是唱词,在演唱时语言要求浅显诙谐,易于听众理解并传唱。若以歌唱做比方的话“诗是美声唱法,词是民族唱法,曲是通俗唱法”。在诗词曲中,曲在艺术形式上要求更高更严,一是散曲在押韵上,韵脚比诗词密度要大得多。格律诗的三、五、七句末要求白脚,即与韵无关的仄声字。而散曲要求几乎是句句押韵。二是散曲不仅要讲平仄,而且在某个字位要求是“去声”或“上声”,这是与演唱密切相关的需要。在韵脚上有平、仄、去、上之分。因此,散曲创作难度比较大。据说,全国现在有各级诗词会员三百多万人,而经常创作散曲的不到二万人,宁夏就更少了,经常创作散曲的作者不足一百人。孙峪岩先生就是宁夏散曲经常创作者之一。
孙先生这首《[中吕·醉高歌]大雪》很有趣味。
呈列曲谱:平平仄仄平平(韵),[平]上平平去上(韵)。平平[平]上平平去(韵),[平]仄平平去上(韵)。
解读:纷纷扬扬的鹅毛大雪潮水般涌来,覆盖了岁月,使它变成了白头老人。这是北方独特的一道风景,厚厚白雪被子的下面正悄悄孕育着春天的宝宝。
应当说,这首散曲通俗易懂,根本用不着画蛇添足解说。这正是散曲魅力所在,有人不屑地心想,哼,大白话谁不会说。的确,大白话人人都能说,但说得好、说得巧、说得妙,只有散曲作者才能做得到。你看,写大雪,如同孙峪岩先生说得这般通俗、有趣、有哲理的不多。
从艺术形式上来分析,押韵的韵脚分别是“潮”“老”“道”“宝”,押“奥”韵;潮,平声;老,仄声中的上声;道,仄声中的去声;宝,仄声中的上声。
从内容上来分析,写了大雪的过程,对岁月进行拟人化处理,岁月白了头,一言双关,白雪覆盖了世界,正好又到了农历的年底,使得岁月也变老了。这是北方的一道风景线,人们享受着银装素裹的那份恬静,享受着冰雪世界的神奇。厚厚的、松软的白雪被子下面的小草正在积蓄能量,为春天做好了萌发的准备工作,它们是大地孕育的宝宝啊。冬天到了,离春天还远吗?
窃以为,这首散曲也存在不足之处,如第一句的“雪羽”,处理得不够恰当。“雪”的字位要求是仄声字,一则,雪羽,不够生动,没有动态感;二则,重复了题目的“雪”字。感觉用“舞”“落”等是不是更好些?
咏冬
尚书
天亦萧条地亦贫,山无飞影径无人。
休嗔冬季慵疏贯,韫紫藏红正作春。
尚书先生的七绝《咏冬》是一首耐人寻味的诗作。
首联“天亦萧条地亦贫,山无飞影径无人”,对冬天的景象进行了国画般的白描:天空中显得非常萧条,冬季的北方,天空一般灰蒙蒙的,既没有雪白的云朵,也没有蔚蓝的天空。地面上草木换上了冬装,杨柳树枝光秃秃的,草已枯萎发黄,失去了生命的浓绿,也显得贫乏无趣。对句继续描述,山上没有了鸟飞翔的影子,路上也没有行人。把冬天典型的景色写足了。这样没有绿色、没有生机、没有趣味的严寒冬季,无怪乎有许多动物要冬眠了,它们深藏洞穴,干脆来个眼不见心不烦。这是一种欲擒故纵的写作手法,把乏味无趣说足了,让读者对冬天有了厌恶之感。
第三句,诗人却出乎读者意料,说“休嗔冬季慵疏贯”,大家不要责怪冬季懒散惯了。造成了一个悬念,为什么不能说冬季不作为呢?
然后诗人不紧不慢地推出结句“韫紫藏红正作春”,冬季不是无所作为,而是在慢慢地积蓄能量,蕴藏着万紫千红为春天的到来做着充分的准备。是啊,“冬天到了,离春天还远吗?”。反过来说,与南方季节分界不很清晰不同,北方一年四季,季节典型景色分明,春天姹紫嫣红,夏天绿色成荫,秋天红黄叶舞,冬天一片银白。诗人观察、琢磨出,冬季是一个小小的休止符,它的萧条贫乏,不是偷懒,而是积攒力量蓄势待发的阶段。结句给出了冬天是春天的前奏曲,一个不可阻挡东风浩荡的充满活力青春的季节就要来临了: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一首好诗,立意明确,谋篇精巧,语言流畅,寓意深刻。尚书先生的诗作,能让读者掩卷遐思……
姜秀颖老师点评
隆德老巷子印象
余秀玲
青瓦红墙燕子低,盘山石径绕村西。
春阳驮起农家梦,陇上耕牛裁绿衣。
这是一首吟咏农家田园风光的小诗,描绘了形象鲜明、色彩明丽的农家春耕图,充满恬淡祥和的味道。
诗题“隆德老巷子印象”,交代了地点与要描写的主观印象,一个“老”字,赋予其沧桑的历史味道。从诗题看,无非是说诗人到隆德老巷子有所见闻,留下难忘印象。
首联两句取景,由近及远,先描绘农家小院的画面:“青瓦红墙燕子低,”“青瓦红墙”,典型富庶农家场景,清幽典雅,不失一派富贵气象;“燕子低”,典型春天物象,暗示季节,一个“低”字,描摩燕子低飞的优美姿势与动人情态。整个画面,静态描写有色彩,动态描写有情境,动静结合,突出小院的清幽典雅、宁静祥和。后写农家小院四围景象:“盘山石径绕村西。”立足小院向西眺望,曲曲折折的盘山石径,绕来绕去,直到村西。这是写交通发达,山里人家可以走出大山,看见外面的世界,可以引进,可以推出。
由此可见,起承两句的关系,看似由近及远在取景,但又何尝没有在暗示出这小小农家能“花开富贵”,不是因为“盘山石径绕村西”?常言道:欲治富,先修路。
如果说首联两句实写所见之景,那么尾联则是因实生虚、情境相融了。
转结两句 “春阳驮起农家梦,陇上耕牛裁绿衣”,本是描绘春阳融融,农家在陇上扶犁牛耕的一幅田园图画,可诗人却是触景生情,产生无限联想:暖暖的春阳孕育万物,必然是繁花似锦的美景将要到来,那不正是农家盼望的好日子、中国人的美好梦想吗?眼下黄牛陇上耕作,不也正是播种农家那会长出绿油油的希望吗?一个“驮”字,赋予春阳灵动色彩,以“春阳”喻示农家美梦,贴切而富有温度,让人心里软软的,暖暖的,十分妥贴。一个“裁”,赋予耕牛性情与审美;一个“绿衣”,比喻十分贴切,既给人视觉冲击,令人展开无限遐思,又完美契合前面的“裁”字,妙哉!
一首小诗,举重若轻,写出了农家天翻地覆的变化,同时又带给人真切而又美好的希望。这,就是隆德老巷子如今留给诗人的印象吧。
题高士
杜学华
煮酒松林下,茅亭映烛红。
秋山明月夜,闲看一江风。
何谓高士?高士是指志趣、品行高尚的人;超脱世俗的人。正如龚尔位 《己酉三月送春麓山作》诗中所说:“隔江有高士,脱然世外身。”诗为“题高士”,则表明作者要谈自己对高士的理解、认识与态度,那作者心中的高士是怎样的人呢?走进作品,自见分晓。
作者用五言绝句的形式来表现,可见功底与自信,因为五绝在近体诗中形体最小,要求言简意丰,才能充分表达自己所要表过的思想内容与情感,要求深入生活,观察细微,以小见大,才能刻画入理,触动人心。这首五绝,可谓当之无愧。
首先,初读一下,从整体感觉,写出高士生活的环境:松林、茅亭、秋山月下、江边。写出他们的活动内容:煮酒、“闲看一江风”。洒脱,自然,行云流水一般,描绘出高士超凡脱俗的形象,以及作者对其仰慕,甚至追随的态度。
你看,“松林”,“茅亭”,“秋山”,“江风”,这些意象构置的场景,均是简朴、清芬,缺少红尘俗气,远离人间烟火。为什么高士要选择这样的场景?难道没有其他去处吗?足以表明他们不愿与世俗同流,才选择这样的环境。侧面烘托出超拔、脱俗的本质。
你再看,一首小诗,只有四句话,二十字,不但勾勤出高士们生活的场景与环境,还写出他们从早到晚的日常生活内容:从“映烛红”,到“明月夜”,体现时间的推移与场景的变化;从“煮酒”到“闲看一江风”,写高士们日常的活动。你可以想像,他们每天里,从松林到茅亭,到秋山,到江边,既煮酒清谈,又看风吟月,一个“闲”字,生动再现高士的悠然洒脱,这是一群怎样脱俗高雅的隐居之士啊!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高士潇洒气度的崇敬与仰慕的情怀。
小小五绝,容纳了高士生活的环境、活动范围、精神气度,更包容了作者的情感态度与追求。可窥见作者手法老辣之一斑。赏学问好!
咏柳
尚书
牵衣拂袂不辞劳,为有心中恨未消。
但使别离能驻客,何惜折损小蛮腰。
“咏柳”,表明是咏物诗,又交代吟咏对象。一般来说,咏物诗多托物言志、借物抒怀。常常通过对事物的咏叹来体现人文思想,而咏物诗中的所咏之“物”,往往就是作者的自况,与诗人的自我形象完全融合在一起。作者常常在描摹的事物中寄托了一定的感情,或者流露出自己的人生态度,或寄寓自己美好的愿望,以生活的哲理与情趣。该诗也不例外。
首联“牵衣拂袂不辞劳,为有心中恨未消”,由果而因,运用拟人手法,移情于物,突显柳的个性特征。“牵衣拂袖”,赋予柳人的动作行为,突显柳的依依不舍,柳的情意缠绵,而“恨未消”则既是承接前文柳的“不辞劳”,解释说明原因;又赋予柳人的内心情感。一个“恨”,乃为全诗诗眼,令人悬揣主旨,韵味无穷。
其实,首联起承,不过是借柳的不舍与不平,来抒写诗人内心的别离情,移情于物,借物抒怀。
尾联转结,更有意味。转句宕开一笔,不再写柳,而是从“客”的角度入手,写“但使别离能驻客”,退一步假设:假如能够让远离他乡的游客停驻下来不再有离别,话说到此,令人心中一顿:真能如此该有多好啊!可是怎样才能做到呢?转的突兀,情感掀起一股浪潮,水到渠成,结句顺理推出:“何惜折损小蛮腰。”再次赋予柳人的思想情感:不惜折损自己的“小蛮腰”!多么深情,多么感人!
当然,尾联转结,用了假设的方式与拟人的手法,进一步写柳的深挚情谊。更重要的是这里巧妙无痕地化用了两个典故:一是古人折柳送别之习俗;一是化用白居易“樱桃樊素口,杨柳小蛮腰丷的诗句。其中的“小蛮腰”:原指白居易的家姬小蛮的腰似杨柳般纤细,后指很小很细的腰。
有情有趣,非常好的一首咏柳诗。助推欣赏!!!
我的江湖恩师
仪述忠
江湖叱咤早些年,才气谁人敢比肩。
徒弟痴愚虽不及,扯来韵律补先天。
这是一首忆事写人的诗。诗题说“我的江湖恩师”,可见所写对象一斑:豪侠义气,为“我”感激与景仰。那么,除了“豪侠义气”之外,还有什么值得我感激与景仰的呢?
起句“江湖叱咤早些年”,写恩师早些年的状况,“叱咤”一词,大声吆喝之意,这里形容恩师当年在江湖之上并不是平凡之人,而是有重大影响力的人物。字里行间流溢一种崇尚之情。
为什么“我”的恩师能在江湖“叱咤”风云,有雷震之影响力?承句说“才气谁人敢比肩”,“比肩”即并肩、并列之意,指人居同等地位,或指地位同等之人。这里是说当年的恩师才气极高,无人能比。一个“谁”,一个“敢”,对恩师无与伦比的才气充满一种崇尚景仰与骄傲自豪的情怀。
首联起承关系,可视因果式写人,突出人物影响力之大;也可视并列式写人,既突出人物的影响力,又写人物才气卓越。总之,在回顾早年恩师的不平凡与自己对恩师的景仰。
转句宕开一笔,由写恩师转向写“我”:“徒弟痴愚虽不及,”用“我”的“痴愚”,来反衬前文恩师的聪明智慧,又为后面结句蓄势铺垫。正因为“我”的“痴愚”,才有“扯来韵律补先天”的行为与动机。
转结关系,自然是由因到果。表面上是写“我”的勤奋补拙的行为与动机,突出我是一个勤奋向上、不甘人后的人;实际上是写“我的恩师”:一方面用我来反衬恩师;另一方面写恩师对我的影响,如果不是恩师的卓越不凡令人景仰,又哪里来“我”勤奋补拙、力争上游的作为?分明是“我”要以恩师为榜样、努力进去!
不错的一首写人小诗,欣赏学习。
接到《法制佳木斯》证书感作
刘丰
有意登峰哂难达,时闻幽境几枝花。
且凭脚下春秋去,拄杖无停踏落霞。
从标题看,是首即事感怀之作。至于为什么得到这个证书,这个证书有什么作用,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作者对此有所触动。究竟有什么触动,要抒写什么感慨呢?走进作品,认真体会。
正文部分,与文题事件没有一点瓜葛,好像在谈论登峰之事。那作者一定是以此为喻,抒写情
首句“有意登峰哂难达”,意思是说很想登上山峰,却恐怕难以到达。这里的“峰”,应该是比喻某种很高的、令人难以企及的境界,其中的“哂”字有两个意思,一是微笑,一是讥笑。从语境出发,哂字很难契入,应该另改他词。
虽然有难以企及的高峰,但“时闻幽境几枝花”,这一转折,让人觉得那高峰之上有幽雅的胜境,有令人惊艳的花枝,仿佛时刻在招引着你,真的是很有诱惑。
既然经不住这样的诱惑,那就“且凭脚下春秋去,拄杖无停踏落霞”吧。“且”,姑且,暂且,意即暂时抛开首句想要攀登高峰又恐不能到达而产生的畏难情绪,尽管放开脚步去践行吧,任凭春夏秋冬光阴流转,任凭风霜雨雪肆虐相袭,尽管山路崎岖不平、险阻重重,“我”只要“拄杖”前行,朝迎旭日,晚踏落霞,永不停歇!
一首小诗,以“登峰”“幽境”“几枝花”“落霞”为意象,并配以“时闻”“拄杖”“无停”等动词,一幅流动的登山图跃然纸上,很是鲜活。而且还寓人生哲理于其中:现实与理想,虽然是距离遥远,但我们可以用脚步去缩短;我们只需顺着理想的路坚定地走下去,只要生动鲜活的过程,可以不问结果。
脚印
贾丽杰
北向或南行,审思知重轻。
来时深浅印,回望是人生。
脚印,即指脚步踏过的痕迹。多喻走过的道路,留下的事迹。诗人以此为题,一定是借喻感怀,抒写人生体验,
“北向或南行”,指脚步行驶的方向,喻指人生面临的不同选择。是啊,人生在世,总会遇见各种境况,需要你面对,需要你选择。那么应该如何选择呢?诗人说“审思知重轻”,只有审时度势,经过千思百虑的沉淀,才能做出客观的衡量,才能晓得孰轻孰重,做出正确的决断与选择。
前两句以脚印为喻,阐明人生时时面临选择、该如何选择的道理。化抽象为具体,深入浅出,很得道法。
“来时深浅印”,呼应首句“北向或南行”,指出,无论你做何种选择,走向北还是行向南,留下的脚印都是深深浅浅的不同,暗喻人生道路的曲折与坎坷,说明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那又怎么样?诗人说,只要你回望,那些经过的沟沟坎坎,那些走过的曲折,那些留在你心中挥之不去的印象、体验与感慨,就都是丰满你的人生。意谓人生悲欢离合,自是五味杂陈,否则即缺少人生味道。
后两句在前两句设喻说理基础上,指出无论怎样选择,都是自己的人生,所以应该慎而又慎,才不枉人生。
小诗,通篇设喻说理,深入浅出,耐品;如果语言再多些加工,也许诗味更浓,意境更美,岂不妙哉?个人浅见,仅供参考,见谅为盼。
写在银西高铁开通日
李学玲
户外青山挽海天,银龙呼啸下平川。
江陵白帝原非梦,自此华清一日还。
“写在银西高铁开通日”,标题传递重要的信息:银西高铁开通了。这一消息,给人振奋的感觉。在这样的时刻,诗人有何感想呢?走进作品,一同探知。
首句“户外青山挽海天”,作者采用由近及远的摄景方式与想象的方法,从户向外,青山连绵,汹涌如海,与高天相接,浑然相融。海天是指海水和天空。这里毕竟深处内陆,望见大海,一定是想象。所以诗人可能是说广阔蔚蓝的天空,像大海一样澄澈辽远;也可能是说纵目远眺,海天一色。总之,首句起得突兀、高拔,境界阔大,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
在前句铺垫的大背景中,诗人刻画的主体形象出场了:“银龙呼啸下平川。”“银龙”,是一种比喻的说法,非常形象地描绘出高铁列车的色彩与形象;“呼啸”,发出高而长的声音,摹写高铁列车挺进时发出的声音,彰显声威与气势,不可阻挡;一个“下”字,极其准确生动,既写出西北高、东南低的地势特点,又写出列车行进速度之快,来势之威猛;“平川”,自然是列车所经之地。
前两句呈现这样一幅流动的画面:碧海之下,苍山之间,一列银色的高铁列车,宛如银色的蛟龙,穿行在连绵起伏的青山峻岭之间,由西北向东南,顺势而下,渐入东南开阔视野的平川腹地…
多么生动形象的一幅动态图景!你没法不想象西北高铁开通会带怎样翻天覆地的变化,真的是令人大展愿景、充满喜悦啊!
江陵两地处华南、西南要地,距离银西十分遥远,可是如今高铁通车了,想要到达彼处,再也不是传说与梦想了。因为去“华清”这样的地方“一日”可“还”,极言交通畅快、方便,了却。银西人民千百年之心愿。
后两句连用“江陵”“白帝”“华清”三个地名,加上“自此”一词,极言银西高铁开通的影响、作用,以及作者抑制不住的喜悦心情。
这首小诗,开阔,豪迈,气韵流畅,令人不自觉地想起李白脍炙人口的诗句:“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悟
常向东
凝然坐断须弥峰,清澈灵台万念空。
心似行云无挂碍,意如流水任西东。
诗以“悟”为题,一定是诗人要谈自己在人生某领域的理解与感悟,究竟是什么感悟,悟出什么道理,只有让文字代入诗人彼时的情境,揣摩诗人的心率,方可探知一二。
须弥锋,即须弥山。是一处拥有一百多座石窟的风景胜地。它位于宁夏六盘山北端,固原市原州区西北55公里的寺口子河北岸。这一带关山对峙,峡口逼仄,深沟险壑,奇峰高耸。古时,山下的寺口子河被称为石门水,水上曾设石门关,成为丝绸之路东段的重要孔道,也是中原汉王朝与西域各少数民族争战与修好的重要关防。如今,关址已荡然无存,但分布在八座山崖上的石窟,仍然焕发着艺术的光辉。
须弥山又译为蘇迷嚧、蘇迷卢山、弥楼山,意思是宝山、妙高山,又名妙光山。古印度神话中位于世界中心的山,位于一小世界的中央,后为佛教所采用。
诗人大概双向摄取了,表面实指宁夏须弥峰,实质暗说佛教须弥山。他说“凝然坐断须弥峰”,“凝然”,即坚定的样子,形容词;也形容举止安详或静止不动,或形容注意力集中。“坐断”,占据、把住之意。诗人十分安祥地静坐在须弥山上,凝神谛思的形象与神态毕现。那么,凝思的结果如何呢?诗人说“清澈灵台万念空”,“灵台”,即指心灵。这里应该是说经过凝思谛想,心灵变得一片清明澄澈,没有一丝杂念。
诗的前两句在于叙事,刻画形象,突出静坐须弥山顿悟空灵的过程与结果。那么诗人究竟想到了什么,怎么就顿悟空灵了,顿悟空灵之后又怎么样呢?往后看看吧,也许答案会跃动而出。
后两句“心似行云无挂碍,意如流水任西东”,自然流畅,工稳对仗,指出方法与效果:只要心像行云一样悠然、淡定,无牵念,无障碍,就会任思绪如流水一般自然流淌,任意西东。那不是诗人在告诉自己,也在告诉别人,要宁静致远、淡泊人生、顺应自然吗?
全诗只有四句,浑然一体,天人合一,开悟心性。形似潇洒,富有哲理。但这种立身处世之道,可以让人们在遇到困难、挫折、打击,或身陷逆境时,找到精神突围的缺口,重拾人生的勇气。但如果把握不好,也容易让人陷入一种虚空的境界,逃避现实,追求无为。
腊八怀亲
王靖
风云淘漉净,锅里沸流年。
豆煮离乡意,粥弹思母弦。
温凉三碗梦,明灭一支烟。
腊日轮回至,松间卧雪眠。
就律诗而言,五律不同于七律。从古至今,五律多状山水田园之景,呈客观之态;七律则多具主观性。但王靖的《腊八怀亲》则打破常规,通篇灌满主观意绪。
你看诗题“腊八怀亲”,交代时间和心情。这里的“腊八”是指每年农历十二月初八,即腊八节,俗称“腊八”,汉族传统节日,民间流传着吃“腊八粥”,泡腊八蒜(有的地方是“腊八饭”)的风俗。我国喝腊八粥的历史,已有一千多年。最早开始于宋代。腊八也是祭祀的日子,一些地方至今还保留着这样的习俗。怀亲,自是怀念亲人,既交心情,又为全诗奠定基调。
再看首联,“风云淘漉净,锅里沸流年”,以叙写腊八熬粥的过程与感怀领起:用冲洗的方式,淘去坏的,留下好的,然后放到锅里煮沸,煮熟;可是,那锅里煮沸煮熟的是米粥吗?分明是流走的光阴、逝去的华年!其中“风云”一词,有两种理解,一是风和云;一是比喻变幻动荡的局势。放在语境中,显然不合适。若换成“微尘”“心尘”一类的词,应该更契合。个人浅见,仅供参考。
煮了那么一大锅的流年,里面都有什么元素呢?诗人在颔联中有所交代:“豆煮离乡意,粥弹思母弦。”粥里红豆,煮进多少“离乡意”?融入多少思母情?语句通俗流畅,主观意绪与沸煮时升腾的蒸雾一样笼罩四围。
流年煮着不尽的乡愁,难抑的亲情,这样沉重的日子应该怎么过?诗人在颈联中说“温凉三碗梦,明灭一支烟”,是啊,日里三餐,炎凉世态,亦梦亦幻;夜里呢?漫漫长夜,如何一寸一寸地挨过?只能在一根一根烟火的明明灭灭中,消解无边的孤寂与凄冷。写的太形象,太生动,太感人了。
腊日,就这样在一次又一次的轮回中到来,可是思念的亲人在哪里?“松间卧雪眼”,诗人说,“我”那至爱的亲人啊,却在远离人烟的松林陌野间卧雪而眠。以景结情,给读者留下不尽的想象空间与回味余地。
整首诗,从标题到领起,从承接到转折,以至到收尾,开开合合,无处不显情:那种沉思凝想,那种孤独缱绻,那种透骨凄寒与铭心怀念,真的是很感人,很动人。
登岳阳楼
姚宪民
名文题记誉千秋,我敬先贤上此楼。
天下风烟来眼底,人间忧乐涌心头。
有功黎庶浑身勇,无为朝堂满面羞。
青史不泯真志士,洞庭鼓浪涨江流。
从古至今,许多文人墨客,都在一登岳阳楼后,以饱览其胜景,抒写壮怀,留下千古名句,孟浩然有“气蒸云梦泽,波撼口岳阳城”,杜甫有“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等等,均写所见景象之阔大、壮壮。姚宪民“登岳阳楼”,却独辟蹊径,从楼中先贤题记入手,深写自己内心的感觉,也是别有洞天。
首联以 “名文题记誉千秋,我敬先贤上此楼”起,指出登岳阳楼的原因,是因为看见岳阳楼上誉满千秋的“名文题记”而心生敬仰之意。既交代登楼原因,又奠定敬仰先贤的感情基调,同时引起下文:写对谁的“名文题记”感触这样深刻。起的好。
“天下风烟来眼底,人间忧乐涌心头。”承联并没有直接告诉你所写“名文题记”是谁的,但我们从内容上去理解,去分析,就不难发现:上联“天下风烟来眼底”,不是说登上岳阳楼可以纵目远眺、一览天下美景吗?境界十分开阔,其中“风烟”,有景象、风光之意。下联“人间忧乐涌心头”,不是触景生情、感慨百姓忧乐吗?想到此,你一定觉得诗人眼前浮现出范仲淹当年登楼望远、心忧天下的形象。当然你也会想:名文题记那么多,诗人为何单单对“范仲淹”的题记感触这样深刻呢?不言而喻,物以类聚,诗人景仰范仲淹有忧乐天下的情怀,自己又何尝不是愿效仿先贤、做一个忧乐天下的人呢?想通透了,你眼前那个“天下风烟收眼底,人间忧乐涌心头”的形象又岂止范仲淹一人呢?应该是汇聚了所有具有忧乐天下情怀的古今仁人志士了吧?包括景仰这种情怀的诗人。这一联不但蕴藉丰厚,耐人回味,而且对仗工稳、精致,当是本诗中最精彩的一联吧。
转联联系实际,说出自己面对忧乐天下情怀的题记的深入反思与切身体验:“有功黎庶浑身勇,无为朝堂满面羞。”也就是说,面对范仲淹的题记,查摆自身的作为,如果发现对天下苍生有功业、有贡献的时候,就油然而生一种骄傲与自豪,让浑身都增强勇气,充满力量;如果发现对老百姓没有一点作为、没有一点帮助的时候,就感觉愧对国家的培养、满面羞惭。读到这里,你能想象到,如果诗人为官一方,一定是个爱民如子的好官;你也能想到,如果当官的人都能这样时时反思、查摆作为,把天下的忧乐放在心里,还会贪污腐败、成为“老虎”与“蚊蝇”吗?也是好句,经得起推敲。
合联,卒章显志。你看上联“青史不泯真志士”,“青史” 即史书,古代用竹简写字记事,因称史书为青史。“不泯” 即不消失。“真志士”,呼应前面“名文题记”者,特指范仲淹,高度评价他是真正的志士。整个句子是说,历史悠悠,却不能湮没真正志士的美名。再看下联“洞庭鼓浪涨江流”,通篇八句,只在最后一句写了登楼所见的洞庭湖景,其中的“鼓浪”与“涨江流”,意味深长,耐人寻味。这叫以景作结,不知给读者留下了多少想象的空间,真的是妙不可方!
整体看全诗,主题明确,立意高远,且独出机杼,令人耳目一新。手法也是老道,能将古今意境相融,浑然天成。可荐推精。
邹慧萍老师点评
恨春迟·思女
陈风兰
合掌焚香心事重,生怅惘、犹恨春迟。四野雪茫茫,塞外天寒彻,北风冷侵肌。
遥远东瀛人孤寂,总祈祷、比翼双飞。树杪飞禽影绝,天地凄凉,何时才得春归!
《恨春迟·思女》从题目显见其鲜明之情感走向。作者从“合掌焚香”写起,用“心事重”“生怅惘”“恨春迟”造足了情势。又用“四野雪茫茫,塞外天寒彻,北风冷侵肌。”冰冷凄寒之环境烘托直抒之情绪,孤寂,怅惘,落寞……种种情绪,不一而足。
下阙“遥远东瀛人孤寂”明告读者种种情绪之由来,皆因女儿远渡东瀛未归。“总祈祷、比翼双飞。”直抒胸臆,承接上阕“合掌”之意。“树杪飞禽影绝,天地凄凉”以景衬情,于是盼春之意呼之而出:“何时才得春归!”是盼春,亦是盼望疫情快去,爱女归来。一语双关矣!综观全词,抒情写景,以景衬情,以情观景,情景交融。不失为佳作。
西夏诗评栏目平台编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