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为何不再让李善长当中书省丞相?

朱元璋率军渡江后,尤其是攻占金陵后,很多儒士相继归附,其中包括大名鼎鼎的刘伯温、宋濂、朱升等人,但李善长始终是朱元璋管理团队中地位最高的文臣,

元至正二十四年(公元1364年)正月,朱元璋在应天府自称吴王,封李善长为右相国,徐达为左相国,当时右在左上,李善长在徐达之上。

吴元年(公元1367年)十月,朱元璋下令百官礼仪改为尚左,改封李善长为左相国、徐达为右相国,此时左在右上,李善长仍在徐达之上。

登基前,朱元璋因为一些事责怪李善长,萌生了换相的想法。

杨宪、夏煜等人趁机攻击李善长,对朱元璋说,李善长没有当宰相的才能。

朱元璋找刘伯温商量,询问他的看法。刘伯温认为,李善长是勋旧,能调和诸将,不宜换相。

朱元璋听后生气地说:他数次想害你,你还为他说话。你忠诚勤恳,足以担当此任。

刘伯温连忙口头谢绝,说自己不合适。

朱元璋对杨宪、夏煜等人说,“善长虽无宰相才......我既为家主,善长当相我,盖用勋旧也”(《国初事迹》)

明朝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正月,朱元璋在应天登基称帝,封李善长为中书省左丞相,徐达为中书省右丞相。

明朝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上半年,李善长生病,徐达长期在外领兵作战,中书省政务无人主持,朱元璋再次打算换相。

朱元璋再次征求刘伯温的意见,先后问杨宪、汪广洋、胡惟庸是否适合当丞相,均被刘伯温否决。

不过,朱元璋还是提升杨宪为中书省左丞,主持中书省政务 。

杨宪擅权专横,打击异己,李善长抓住机会,趁机上奏,最终杨宪被诛。

明朝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正月,李善长病愈,朱元璋令其辞官,任命汪广洋为中书省右丞相。

那么,朱元璋为何不再让李善长当中书省丞相呢?可能有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李善长可能没有宰相肚里能撑船的海量胸襟。

根据《明史》的记载,“善长外宽和,内多忮刻”,意思是指,李善长表面上看起来宽厚温和,实际上气量狭窄,为人刻薄。

随着武将们征战在外取得一系列胜利,大明朝的统治疆域越来越广阔,而作为百官之首的中书省丞相,掌管全国的行政事务,更需要具有海纳百川的胸怀。

参议李饮冰、杨希圣稍微侵犯李善长的权威,李善长便奏请论罪罢黜。

李善长的亲信、中书省都事李彬贪纵违法,李善长求情,刘伯温没有答应,奏请朱元璋批准后,处斩李彬。

此后,李善长向朱元璋参奏刘伯温专权、不敬神灵,与刘伯温有旧怨的官员也纷纷中伤刘伯温,“愬基僇人坛壝下,不敬。诸怨基者亦交谮之”(《明史·列传·刘基》)。

根据《明史·李善长传》的记载,李善长因争论法令而辱骂刘伯温,刘伯温内心不安,请求告归乡里。

李善长虽然在与杨宪的争斗中获胜,刘伯温也告老还乡,但是朱元璋却更加坚定了换相的想法。

第二,论文韬武略,李善长可能比不上刘伯温、朱升等人。

李善长 “粗持文墨”(明朝王世贞《弇山堂别集》)、“有心计而无远识”(朱国桢《皇明开国功臣传》)。

元至正二十年(公元1360年)闰五月,陈友谅率军奔袭应天府,朱元璋决定采纳刘伯温的建议,诱敌深入、设伏聚歼。

朱元璋授意与陈友谅有旧交的康茂才诈降,诱使陈友谅速来。

李善长对此大为不解,问道:刚才还对陈友谅的进犯忧虑重重,现在怎么又引诱他快点来呢?“方以寇来为忧,何为更诱致之也?”(《明太祖实录》)

朱元璋向他解释说:如果陈友谅、张士诚二人合兵来攻,我如何抵挡?先击败陈友谅,张士诚自然不敢来犯,“使二虏相合,吾何以支?先破此虏,则东寇胆落矣遂”(《明太祖实录》)。

元至正二十六(元1366年)七月,朱元璋决定大举进攻张士诚占据的淮西地区,李善长认为张士诚实力尚存,储备充足,应伺机而动。

朱元璋严厉驳斥李善长,张士诚败相已露,何需伺机而动?“彼疆域日蹙,长淮东北之地皆为吾有,吾以胜师临之,何忧不拔?”(《明太祖实录》)。

第三、李善长能调和诸将,与淮西武将关系密切。

李善长投奔朱元璋后,很重要的工作内容便是调和诸将、供给军需。

在长期的相处中,李善长与淮西武将之间形成信任,关系密切。

李善长地位高,有影响力,晚年竟然能向汤和借三名士卒为其营建宅第。

李善长是定远人,是最早投奔朱元璋的文臣,是淮西勋旧势力中重要的一员。

朱元璋所任命的张昶、杨宪、汪广洋等非淮西籍文官先后获罪,刘伯温最后被胡惟庸下毒害死,淮西勋旧的权势达到巅峰。

对于朱元璋而言,李善长当中书省丞相,可能不利于朝堂制衡,可能导致出现淮西势力一家独大的局面,甚至可能危及皇权。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