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景方中芍药考证
【摘要】 分析历代本草及方剂等文献,从芍药药用的发展历史、功效对比及方证相应等角度,考证《伤寒杂病论》所用芍药为现今所用的白芍药,而赤芍药进入临床则可能在唐以后,渐渐普遍起来。
【关键词】 张仲景 伤寒论 芍药 考证
芍药是仲景方中常用的一味中药,在《伤寒》、《金匮》两书所载方中用芍药者多达50余首。但芍药现分赤、白二种,而仲景原文仅以“芍药”载之,那么当时仲景所用到底是“赤芍”还是“白芍”呢?
现存最早的本草学专著《神农本草经》成书略早于《伤寒杂病论》。任应秋教授认为,从上古医学流派来看,张仲景系神农本草一派[1]。并且《伤寒论》用药90余种,其中70余种主要药物,包括芍药,均为《神农本草经》所载,因此高学敏教授认为,不论从临床用药、配伍法度,还是药物制剂上看,《神农本草经》对《伤寒杂病论》都有巨大的影响[2]。据此可测,《伤寒杂病论》中所用芍药与《神农本草经》所载应该是同一种。但《神农本草经》中所载“芍药”也未说明是“赤芍”还是“白芍”,故有必要对《神农本草经》中所载“芍药”进行考证。
据“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新世纪(第二版)《中药学》中对赤、白芍文献出处的记载,该问题已获解决。书中认为“白芍”文献出处为《神农本草经》,而“赤芍”的文献出处则为《开宝本草》。很明显,目前学术界公认汉代所用芍药一般为“白芍”,“赤芍”在汉以后才渐渐在临床上得到运用。但现在有学者提出不同意见[3],所以笔者认为有必要对历史上赤芍、白芍的临床应用情况进行考证。
立论依据
1. 南北朝时期
梁·陶弘景《本草经集注》是在《神农本草经》365种药的基础上,添入《名医别录》365种药集注而成。其对芍药的产地及形态等有所记载:“生中岳川谷及丘陵。二月、八月采根,曝干。今出白山、蒋山、茅山最好,白而长大,余处亦有而多赤,赤者小利。世方以止痛”[4]。其中中岳即河南嵩山,白山即今江苏南京市东,蒋山即今南京钟山[5],茅山即今南京句容县茅山。以上所述芍药的分布区与现在亳芍、杭芍的产地相近,而与赤芍的产地相距较远。黄璐琦[6]等根据芍药的区域分布特性发现,赤、白芍的区域分布变化“大致随纬度方向产生有规律的南北变化,即使在同一纬度如四川等地同时有赤、白芍分布,赤芍也是分布在2000m以上高海拔地区,与分布于500m以下海拔高度的白芍有着明显的区别。”即赤芍一般分布在我国西北部海拔较高的地方,白芍则分布在我国东中部海拔较低的地方。而《本草经集注》中所记载的地点很明显属于白芍的自然分布区。另外,从“白而长大”等体状描述也可以看出,此处芍药指的即是白芍。从“赤者小利”可知赤芍当时也已被人注意到了,但附于白芍中,可知“赤芍”作为药用还不普遍。
2. 唐朝
至唐代,医家对赤、白芍的功效有了更深的认识,孙思邈在《千金要方·论和合第七》中记有“凡茯苓、芍药,补药须白者,泻药须赤者”。在《千金要方》与《千金翼方》两书中,注明用“白芍”者,有5首方,而有3首方注明用“赤芍”,其余方中均以“芍药”名之。稍晚于孙氏的王焘,在其《外台秘要》中注明用“白芍”者有3首方,其中正有仲景的“真武汤”[7],而注明“赤芍”者有2首,余用到芍药者,仍以“芍药”名之。这可能是赤芍当时在临床应用中渐多,作者为强调该药以示区别,故写明。
3. 宋朝
至宋代,医家对赤、白芍的功效的不同有了普遍与深入的认识,在临床用药注意区分二者。如刘翰《开宝本草》明确指出 :“芍药有赤白两种,其花亦有赤白二色,赤者利小便下气,白者止痛散血。”[8]另外,据《太平圣惠方》中引用安期生服芍药法:“芍药有二种,一者金芍药,二者木芍药,救病金芍药,色白多脂肉,木芍药色紫瘦多脉。”[9]安期生为秦汉时期人,《本草图经》也有相同的引用。且晋·崔豹《古今注》也记载:“芍药有二种:有草芍药、木芍药。”[10]其中金芍药和草芍药即今之白芍,而木芍药即今之赤芍。从上可知,秦汉间民间对赤、白芍早已有区分,只是治病一般用白芍。后来医药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赤芍临床功效,到唐宋时期赤芍也渐被用于临床,这就导致后世医家对《伤寒论》中的芍药产生疑惑。宋·许叔微也发现过该问题,并从功效的角度作过探讨:“仲景桂枝汤加减法,凡十有九证,但云芍药,圣惠方皆用赤芍药,孙尚方皆用白芍药,……然赤白补泻,极有利害,常见仲景桂枝第四十七证云,病发热,汗出,此为荣弱卫强,故使汗出,欲救邪风,宜桂枝汤,盖风伤卫而邪乘之,则卫强,荣虽不受邪终非适平也,故卫强则荣弱,仲景以桂枝发其邪,以芍药助其弱,故知用白芍药也。荣既弱而不受病,乃以赤芍药泻之,决非仲景意,至于小建中,为尺迟血弱而设也,举此皆用白芍药。而仲景亦止称芍药。可以类推矣。”[11]许氏根据赤、白芍功效的区别,从方证相应的角度对芍药的应用作了详尽的探讨,很明显,仲景方中芍药为白芍药无疑。
反驳依据
认为《伤寒论》中所用为“赤芍”者,所持论据主要有三点:
1. 从《神农本草经》中芍药的功效论
《本经》中记载芍药的功效为“主邪气腹痛,除血痹,破坚积,寒热疝瘕,止痛,利小便,益气”。据此认为所指芍药应为赤芍,其实白芍也能“除血痹,破坚积,利小便”,《本草备要》[12]引虞天民曰:“白芍不惟治血虚,大能行气……盖腹痛因营气不从,逆于肉里,白芍能行营气……”李东垣也认为“芍药能益阴滋湿而停津液,故小便自行,非因通利也”[13]。芍药味酸正敛肝缓急止腹痛,清代医家缪希雍认为:“芍药专入脾经血分,能泻肝家火邪,故其所主收而补,制肝补脾,陡健脾经。脾主中焦,以其正补脾经,故能缓中。土虚则水泛滥,脾实则水气自去,故去水气。土坚则水清,故利膀胱大小肠。中焦不治,则恶气乘虚而客之为腹痛;补脾则中自和而邪不能留,腹痛自止矣。”[14]可见,《本经》所载正为白芍功效,后人为了区别赤、白芍功效,所以强调“赤泻白补”,但“白补”是指“制肝补脾”,并不表明不能“除血痹,破坚积,利小便”。陶弘景《本草经集注》上有“白而长大,余处亦有而多赤”数语,很明显是指白芍,而在其功效主治中,毫不含糊地写明:“主治邪气腹痛,除血痹,破坚积,寒热,疝瘕,止痛,利小便,益气。通顺血脉,缓中,散恶血,逐贼血,去水气,利膀胱大小肠,消痈肿,时行寒热,中恶,腹痛,腰痛。”补与泻本来就是一个辩证的概念,“祛邪”即可“扶正”,“扶正”也能“祛邪”。
2. 从《伤寒杂病论》中芍药的用法论
现在白芍炮制需去皮,而仲景在《伤寒论》中并未注明“去皮”,所以认为仲景所用应为赤芍。岂不知在唐以前芍药药用并非如现在这般去皮。《名医别录》对芍药的采收加工仅为“采根,暴干”。汉·《玉函经》中芍药有“去皮”之说,不过去皮的原意是洁净药材,而非区分赤、白芍。[15]另外,从《雷公炮炙论》记载芍药的加工方法里也可看出,“凡采得后,于日中晒干,以竹刀刮上粗皮并头土,锉之,将蜜水拌蒸,从巳至未,晒干用之”。 [16]这里用“竹刀刮去粗皮并头土”指的是用“竹刀”之钝器,去除芍药根部的浮皮与杂土,仅是清洁药材,并非现在白芍去皮加工,否则不会是在“日中晒干”后才作处理,因为芍药在晒干后是不易“去皮”的。现在白芍的加工是“煮后,去皮,再晒干”[17]。另外,泽泻作为饮片应用时,也是需要去皮的,而《伤寒论》运用泽泻时,也没在用法上注明“去皮”,所以,不能根据仲景当时没有在芍药后附加“去皮”两字,而认为当时所用为赤芍。
3.从《伤寒杂病论》中芍药的功效论
有学者认为“桂枝汤”用“白芍益阴敛营,不合经义”[3],殊不知桂枝汤证,营弱卫强,此处正以桂枝发其邪气,白芍敛其营阴,如上文许叔微所论。并且成无己《伤寒明理论》解桂枝汤“发散风邪,必以辛为主,故桂枝所以为君也。芍药味苦酸微寒,甘草味甘平,二物用以为臣佐者。内经所谓风淫所胜,平以辛,佐以苦,以甘缓之,以酸收之,是以芍药为臣”[18],此处舍白芍其谁?周岩《本草思辨录》曰:“桂枝汤因卫气外泄不与营合,故于桂甘温经驱风之中,用芍药摄卫气就营气,营气本未尝结,何待于破,此敛之义也。”[19]观近代张锡纯、曹颖甫等善用经方者医案,用桂枝汤时莫不以白芍治病,功效显著。至于小建中汤,芍药甘草汤等治虚,用白芍正宜,无须多辨。
综上所述,汉时药用芍药一般是“白芍”,仲景方中所用“芍药”,当为“白芍”。赤芍则可能是唐宋以来,渐渐被应用于临床,至宋朝时,应用渐广,《开宝本草》才正式将其作为中药收载。
【参考文献】
1 北京中医学院.北京中医学院三十年论文选[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86:7.
2 高学敏.试论《伤寒论》与《神农本草经》的关系[J].北京中医学院学报,1982,5(2):30.
3 朱文浩,吕雪梅.《伤寒杂病论》之芍药考辨[J].云南中医学院学报,2005,28(2):23.
4 明·李时珍著.本草纲目[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849.
5 中国历史大辞典编纂委员会.中国历史大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806,2847.
6 黄璐琦,王 敏,格小光,等.赤、白芍药的划分与地域分布的相关性探讨[J].中国中药杂志,1998,23(4):204.
7 唐·王 焘.外台秘要.卷2,影印本[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92.
8 宋·卢多逊,李昉等撰,尚志钧辑校.开宝本草[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185.
9 宋·王怀隐撰.太平圣惠方[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8:3039.
10 王筠默,王恒芬.神农本草经校证[M].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310.
11 刘宋·许叔微撰.许叔微伤寒论著三种,伤寒发微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121.
12 清·汪 昂.本草备要[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1996:88.
13 元·王好古撰.汤液本草[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7:81.
14 明·缪希雍著,郑金生校.神农本草经疏[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02:284.
15 王孝涛.历代中药炮制法汇典(古代部分) [M].南昌: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75.
16 宋·雷 斅撰,施仲安校注.雷公炮炙论[M].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27.
17 龚千锋.中药炮制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185.
18 叶成炳,王明杰主编.伤寒明理论阐释[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228.
19 清·周 岩.本草思辨录[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46.
本文转载自https://blog.sina.com.cn/hapy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