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冷门诗派——“落第诗”鉴赏

落第逢人恸哭初,平生志业欲何如。

鬓毛洒尽一枝桂,泪血滴来千里书。

谷外风高摧羽翮,江边春在忆樵渔。

唯应感激知恩地,不待功成死有余。

这是唐朝著名文学家赵嘏的七律诗《下第后上李中丞》,真可谓满纸涕泪,字字啼血,成为了唐代落第诗代表作之一。

唐代很多著名诗人都留下了落第诗,名噪一时的如赵嘏的《落第》、《下第后上李中丞》,孟郊的《落第》、《再下第》,钱起的《下第题长安客舍》、《落第,刘拾遗相送东归》,贾岛的《下第》,卢纶的《落第后归终南山别业》、罗隐的《下第作》等等。

所谓“落第诗”,指写科举应试不中而落第的诗及友人落第时投赠的诗。古代考试放榜,榜上无名,称为“落第”。古代“落第诗”,是科举选官时代的独特产物,它与我国存续千余年的科举取士制度相始终。士子应试不第后所作的“落第诗”,每代皆有,而唐尤甚。

袁枚在《随园诗话》有句:“落第诗,唐人极多。”落第诗在全唐诗中占有很大比重,依据《全唐诗》、《全唐诗补编》统计,唐代落第诗约有五百多首,其中诗题标明“落第”、“下第”字样的就有二百二十多首,约占40%。如果加上表达含蓄及遗失散落的诗,落第诗篇数应不止于此。落第诗是落第士子以诗抒发所思所感和心路历程的方式。

有学者将士人落第的心态归结为:一是文场蹉跎、失意怀羞的心理;二是羁旅行役之感与怀乡念国之思;三是怀才不遇、感伤意绪的流露;四是进取归隐、儒道意识的转换。其实,说穿了也可以说是做官不成的心态记录。

科举制度发轫于隋朝,成型于唐朝,是唐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科举制度以其不惟出身的仕途前景,吸引了大批庶族和家境贫寒的知识分子,激发了士人前所未有的入仕热情。

然而,唐时每年取士人数,少则十几人,多则二十五到四十余人,而每年都有上千计的士子赴试,登第者总是少数,而大多数人是乘兴而来,败兴而归。

另外,唐朝科举制度还受到荐举制和门荫制度的影响,中举者多是高门子弟或社会名流推荐的士子,寒士及第的人数更是少之又少,落第的命运总是不可避免地降临到绝大多数士子的头上。

唐代的士子,虽也确有一些人怀着为国为民的抱负参加科举考试的,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求取功名主要还是为了利禄。即使如杜甫一面在诗中“窃比稷与契”,但另一面也有“何日沾微禄,归山买薄田”的卑微理想。

孟郊数度科举,目的也不过是“安养其亲”而已。士子做官后的实际利益是十分可观的,所谓“族行之官,随列拜揖;藏俸积禄,四周而罢。因缘侵渔,亦复有焉。其罢之日,必妻华楚,仆马肥腯,而偃仰乎士林之间。”

官员除了自己的薪俸,获利还包括侵渔百姓所得。即使罢官,也能过上亦仕亦隐、闲适自恣的生活。故学子们对之趋之若鹜。一旦落第,哀怨之声也就随之而发。

唐代落第诗的一个重要命题是“穷”,所谓“穷”,当然首先是仕途之“穷”。当一些文人一再被黜落第,他们便对自己苦苦追求的科举目标感到茫然和怀疑。“一第久乖期,深心已自疑”(许棠《东归留辞沈侍郎》) “后时若有青云望,何事偏教羽翼摧”(罗邺《巴南旅舍言怀》)“岐路在何处,西行心渺然”(张乔《将离江上作》)在久困场屋不得见天日的时候,不得不转而怀疑命运,怀疑自己的命里有没有登第的缘分。

其次就是经济之“穷”。很多落第诗以叙说落第后经济上困境为主题,如杜荀鹤在《长安冬日》中述说其落第后寓居长安时境遇:“近腊饶风雪,闲房冻坐时”,曹邺在《下第寄知己》中描写其寓居京城时的生活状态:“归来通济里,开户山鼠出。中庭广寂寥,但见薇与蕨”。

落第诗中,举子的一种穷困形象,即“戴破帽,骑蹇驴”。杜甫写道:“骑驴三十年,旅食京华春。朝叩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孙定落第后写道:“愁跨蹇驴风尚紧,静投孤店日初沉。”展现了一幅落第失意书生骑一头蹇驴,凄惶地独行于风雨之中的举子行役图,于是,“一仆一担一驴”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中描写穷困举子最具有代表性的形象。

落第后做官不成的失落感之后,便有一种对科举考试不公的愤懑。唐代在科举上实行通榜和公荐制度。通榜和公荐实际上是一种考试与推举相结合的选士之法,其目的是使主考官能参照考生平时成绩,避免录取的偶然性,并减轻阅卷负担。但这也使得科举更容易被当权者把持,失去考试的公平性。

通榜和公荐制度带来的另一个恶果是干谒成风。唐代的许多著名的大诗人,都有过多次的腼颜干谒的经历。杜甫有过十载长安“朝扣富儿门,暮逐肥马尘”的耻辱生活,王维有过凭颜值与诗作投公主之门取胜的尴尬经历。对于一些少人引荐又无权势的人来说,其科举之途的坎坷就可想而知了,只好发出“空有篇章传海内,更无亲族在朝中”的感叹。

“本望文字达,今因文字穷”,这些科场倒霉蛋受尽了命运的拨弄,落第诗是他们在困境中极度压抑后的强烈倾诉。这些落第诗,缘事而发,力透纸背,情寓其中,不仅展示了落第士子的种种心态,为我们了解唐代社会提供了一个与众不同的视角,同时也促进了唐代诗歌的繁荣。即使千载之后,我们仍然不难体会到其“诗从肺腑出,出辄愁肺腑”的艺术魅力。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