钩沉|一座古城的”修炼“史:历尽沧桑依旧礼乐名邦
古
城
在时代变迁中
寻一丝历史的印记
历史
沿革
通海县,汉代称尼郎邑,属牂牁郡。据明代刘文征编纂,成书于天启年间的《滇志》记载:“汉(田句)町县址,在通海县北,即守御所城。”
唐代,通海为蒙氏所据。南诏建拓东城(今昆明市),置拓东节度使,辖晋宁州、石城川(今曲靖市)、通海镇。杨干贞改通海郡。
宋代,通海为段氏所据,段思平改秀山郡。后改通海郡。
元代,宪宗六年(1256年),通海置通海千户,隶善阐万户府(今昆明市)。至元中,改为县,隶宁海府(今江川区旧州)。
《元史·地理志》载:“临安路,唐隶牂州,天宝末没于南诏。蒙氏立都督府二,其一曰通海郡,段氏改为秀山郡,阿僰部蛮居之。元宪宗六年内附,与本部为万户,至元八年改为南路,十三年,又改为临安路(通海为附郭)。领县二、千户一、州三。州领二县。宣慰司所领屯田六百双,本路有司所管三千四百双,爨僰军千户所管一千一百五十有奇。”
元代的临安路,路治在通海,下辖二县(河西、蒙自)、一千户(舍资千户)、三州(建水州、石坪(屏)州、宁州)。
明代,洪武十五年(1382年),设临安府,府治迁建水,通海县隶属临安府。
清代前期,通海县城编为六甲,后期改为四甲(原御城内二甲,御城外二甲)。光绪末年,全县划为东、西、南、北、中五区,县城为中区。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通海御城内设秀州镇,御城外设秀麓镇。
新中国成立后,通海县城为一区,下辖8个街区和城郊乡。1954年改称城关镇,下辖8个行政街区。1984年改称秀山镇,下辖一、二、三、四街区。1987年四个街区改为东街、西街、财神街、文庙街。2002年,秀山镇进行了区划调整,辖庆丰、湖滨、秀麓、泰和4个社区居委会,大树、六一、万家、长河、金山、城郊、东村、黄龙8个村委会,67个村民小组。
《康熙通海县志》记载的县城、御城、迎恩城的布局。(图片由黄有光提供)
城池
兴废
通海明代以前无县城。
据刘文征《滇志·建设志》载:洪武十五年(1382年),以通海为东南要领,为加强防御,置守御千户所二所,分屯设守。指挥陈镛,派军民筑墙围御城,创立土城,按东西南北四方建街,称东街、西街、南街、北街(今古城东路、顺城街、古城西路、挹秀路以南)。
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指挥储杰,砌以砖石,周围二里,高一丈七尺,开四门,东门名“泰和”,西门名“庆丰”,南门名“迎薰”,北门名“镇海”,池阔一丈八尺,深一丈,是为御城。
通海御城周边有桥四座,城东二里,有永济桥;城东百步,有溥利桥;城西二里,有秀江桥;城南,有经济桥。
当时的通海御,隶属临安卫,治在县。
据刘文征《滇志·兵食志》载,通海御官员人数:有指挥佥事三名,正副千户十三名,所镇抚一名,百户伍二十三名,大丰仓大使一名。驻守御城军队实数:马步旗军,三百八十七名。屯军,一千八百四十一名。舍丁,一千三百二十五名。军余,一千五百名(舍丁、军余属于军卫系统管辖的军籍人口)。骑操军马,一百零三匹。军器,二千八百零八件。屯粮:夏税一百四十七石七斗一升六合六勺,秋粮八千二百二十石一斗三升二合五勺三抄四粒。
弘治元年(1488年),知县王朝禄,修学舍,增仓储。以路当冲衢,里甲驿马之累,请更协济于河西,遂著为例。
万历三十九年(1611年),知县杨翘瀛以土寇攻劫,民不宁居,紧连御城建县城于秀山之麓(后称旧县),筑土高厚以御城等,周围约二里(今顺城街、新市场以南一片)。又于大桥建一土城防护客店,方便往来商贾。
据刘文征《滇志·赋役志》载,当时通海县城人丁一千零一丁,税粮六百七十六石一升四合七勺八抄一撮三圭,共编银一千一百四十三两五钱三分五毫。
清顺治四年(1647年),土酋沙定洲叛宁州,土官禄永命窃据通海,专恃御城以抵抗沙定洲,通海御城并大桥遭毁,土城亦毁。官署灰烬,民居倾荡。
后来清廷裁御归县,移各署于御城之内。草创之初,因陋就简,县署在镇海门内,乃明兵备司之旧址。正学署在太和门右,尉署次之;副学署在东南隅,汛房次之。后御城亦渐次倾颓。
通海县城后又经知县高锳于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修葺,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知县朱阳又重修,并建照壁于四门之外,王文治书“海天春晓”于东门、“朝来爽气”于西门;朱阳书“礼乐名邦”于南门,“佳丽殊百城”于东门,刻石嵌于城楼墙上。
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通海地震,雉堞城楼俱圯;五十四年再震,雉堞城楼尽圯,震厉之余,通海县城随修随圯。
嘉庆二年(1797年),知县洪文诒率士民捐修雉堞,大加浚筑,在经历了一百五十余年残缺之后,一朝而复至常。
嘉庆二十三年(1818年),知县龚正谦重建城楼,东、西、南如旧,北楼加高一层,上塑捷报神,额曰:“振文阁”。北城门内旧有阁二层,上塑魁星,下塑观音。阁前又有六角亭,因地震倾圯,知县龚正谦重建其亭如旧,阁名曰:“紫东”。
同治二年(1863年),正值咸同兵燹,地方多故,且通海首当冲要,防守甚难。复于城外加土墙一道,由东南至西,周围约二里许,用护居民。
清末通海县城老照片
城中
设施
清康熙年间通海御城中心建聚奎阁,高三层,光绪二年(1876年)毁于火,八年(1882年)重建。
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县城内创办书院一所,另有私塾数处。
据《嘉庆临安府志》记载:嘉庆年间,通海县城内有平仓(古代为调节米价而设置的一种仓廪)四座,分置县署东门曲屯六村,共贮谷九千四百六十石零;社仓(古代为防荒年而在乡社设置的粮仓)五座,城内有二,分为东、西仓,其余在龙火营六村曲屯,共储谷六千三百石有零;养济院一所,在秀江桥,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知县范景陶建;育春馆一所,在郭外,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由邑人阚瑜兆偕义会同人公建,亦足以备水旱而饩穷民。
道光十二年(1832年),改建重修正学署(古代的教育衙门)、驻防署(军营)。
光绪八年(1882年),通海典史韩联陛重修县城东北内典史署(掌管缉捕、监狱属官之署)。
光绪九年(1883年),通海知县苏开镕请款重修县衙内监狱三间,四壁均用泥土筑成,未用砖石,可见晚清财政资源枯竭之极。
.
.
.
END
作者:黄有光
编辑:顾世丹
审核:蔡传兵
终审:蒋 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