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窗聚首 师恩难忘/郝庆
同窗聚首 师恩难忘
6月20号上午,宝应县实验小学66届五(5)班同学,曾经一众稚气未脱、朝气蓬勃的少年,如今青丝已变成白发的爷爷奶奶们,他(她)们中有的长住北京、上海、南京、金湖等地,在阔别55年后的欢声、笑语、掌声、鲜花等浓烈氛围的簇拥下, 济济一堂,高歌一曲,共享昔日同窗再聚首联谊活动的快乐。
师恩难忘。早在6月初,我就接到联谊活动筹备组的盛情邀约,以当年班主任老师子女嘉宾代表身份,出席他们这次来之不易的聚会活动。据我了解,同学们与家父师生只有短暂的一学年时间,可以说只是人生长河中的一瞬间,难能可贵的是在时隔半个世纪后的今天,他(她)们还能记起我的父亲,的确令我和我的家人十分钦佩与感动……不知是筹备组的刻意安排还是偶然巧合,选择在恰逢父亲节这天,精心策划的活动内容,让我亲身感受了本不该由我来接受的献花等崇高礼遇。
联谊活动开始前,吴志坚先生等为把埋藏在心底50多年的困惑,终于能在我这里得到了正确答案而感到欣慰;曾获得扬州市游泳冠军的许孝祖先生,追忆起我父亲爱生如子的情形,讲述他少年时期偷渡大运河,设法躲避我父亲找寻的故事;活动交流环节,万华女士等娓娓道来,深情回忆与我父亲为师生时的幸福场景……
父亲的职业生涯短暂前后不到20年,他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解放军部队,成就了他沉稳刚毅、坚忍不拔、威武不屈的性格。转业到地方后,即全身心投入教书育人的工作,他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爱岗敬业,博学多才的他把“园丁”精神演绎到了极致(参见《留驻渐行见远的记忆》),为社会培养了诸多有用人才。若干年来,他教过的一些同学,常常会不由自主的回忆起父亲生前的点点滴滴,在周以耕先生的长篇励志纪实文学《已耕岁月》作品中,就有描述父亲当年率领同学们,在大运河中搏击风浪的精彩片断……
然而,就在父亲正值精力、事业鼎盛时期,因“文革”浩劫,他遭受不应有的政治迫害,被无情夺去了生命。时至今日,缅怀我已故父亲,就是为了直面历史,正本清源,“文化大革命”不是也不可能是任何意义上的革命或社会进步,而是一场史无前例的浩劫与悲剧,绝对不能允许重演。
在联谊活动现场,我欣喜地重逢数十年未谋面的吴焕老师,她耄耋之年仍精神矍铄,尽管这两年无一例外地与她的孩子孙淮军都有相聚,也会询问吴老师的近况,但无论如何也无法替代与吴老师直接谋面的兴奋。我能亲耳聆听老班长姚春元先生热情洋溢的活动致辞,周以耕先生为联谊活动专门创作并朗诵的诗词,久违的老邻居钱兆生先生、纪开平先生、万长庚先生,印象中的王德华女士、陆清先生等等各位师哥师姐朋友们欢聚一堂,还能欣赏到朱学敏女士等京剧专业才艺展示,这种激动的心情真的是难以言表。
“悠悠运河水,浓浓同学情”。参加再聚首联谊活动的朋友们,在活动过程中纷纷掏出手机,定格这一美好的历史瞬间,大家相互祝福健康、快乐永恒,也期待能在不久的将来再次相逢……
从左到右钱兆生 万长庚 本人 纪开平
左本人 右周以耕
老班长姚春元致辞
左朱学敏 右万华 献花
左二本人 右二吴焕老师
主编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