缑氏往事(十八)

 

缑氏往事之十八:米饭

小时候,偶尔才有米饭吃。家乡盛产的粮食作物是小麦,所以,一年四季,一日三餐,不是馒头,便是面条。

本土不产稻米,物以稀为贵,一度被视为珍品。偶尔,会有外乡人进村,通常开着拖拉机,停在街中心。“换---大---米---”,几声绵长的吆喝过后,就会有乡亲走出家门,围将上去,察看大米的成色,评判大米的好坏。

经过一番讨价还价,便会有人回家,端了玉米或豆子出来,仔细过了称,再仔细过了称,第一遍是称玉米,第二遍是称大米。确认无误,方端了大米回家。大部分人家都会多少换一些,纵然没那么好味,毕竟是稀缺品。天天馒头面条,难免过于单调,隔段时间,总得换换样儿。大人无所谓,不能让孩子眼馋别人家。

完成置换的当天,很多人家都做米饭。我的家乡人,将大米饭称为大米老饭。每人一只大碗,底下装着老饭,面上是杂烩素菜,其结构形式,即当今的盖浇饭。

大家纷纷端到大门外,相互看看饭菜的搭配,交流一下烹饪的经验。因为不常做,所以缺少专用的厨具,每家蒸出来的,可谓各不相同,不是软了,就是硬了。也有人加白糖吃,以完成对粽子的想像。那年月,没吃过粽子的,大有人在。听人说,粽子就是剩老饭加白糖,于是,人们都回家里试过,那奇怪的口感,也就纷纷不屑于对粽子的向往了。管它粳米不粳米,大概都是差不多的。当口腹之欲得到一个小小的满足,村子的上空,也便洋溢着喜悦。

直到我参加工作后,单位搞福利,还经常会每人发十来斤大米,大家都开心地去总务处领取。随后,我再把大米带回家,母亲总是省着吃,或者留起来,仅供煲粥。总之,对大米的记忆,以物换物的年代,尚可以尝尝;单位发福利,尚可以尝尝;若花钱购买,还是舍不得。

母亲蒸米饭时,总是很慎重。煤炉上,是个蒸馍馍的大锅,少半锅水,架着蒸馍的箅子。用铝盆装米,洗净了,添适量水备着;待锅里水烧开后,再将铝盆置于箅子之上,那锅盖合不严实,需用布条围一圈,总之,和蒸馒头差不多的情形。

另一边,尽可能地想法子,弄点好菜;馒头就咸菜没问题,可好马配好鞍,米饭绝不能屈尊纡贵配咸菜;早年,我们崔河村产的粉条,相当有名,整个秋冬季,家家户户都做有很多,所以,一年里粉条自是不缺。萝卜白菜炖粉条,记忆里,那是米饭的标配。平日炒菜,舍不得放油,遇上吃大米老饭,母亲便刻意将油盐都加得足,现在想来,还是极好吃的。如果奢侈点儿,还会煎个鸡蛋。吃顿米饭,跟过个节差不多了。

我在老家上班时,教师食堂是员工轮流管理一个月,每餐按实际消费AA制均摊。轮到我管了,我就安排厨师,多做几次大米饭。我们有工资领,单身贵族,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相对而言,经济方面好一些,又时不时嘴馋,吃米饭了,会有意安排一点荤菜。年轻人自是无所谓,然有几个年长的同事,看到吃米饭次数多了,便在私底下抱怨。或许是嫌破费,或许是不喜欢,总之,我曾为此一直心怀歉意。

如今,嫁个湖北老公,定居在南方,米饭倒成了主食。或许人生真就是一场弥补,前半生缺什么,后半生就让你多到不想要。 说心里话,我最初对米饭的情感,多源于它的稀缺,自己真正吃不了多少,这东西极不耐饥,中午吃饱饭,半后响就饿了,远没有面饭顶用。忠于舌尖的考虑,我对米饭那点好感,还是要远远排在面食之后。

但是,炒米饭却要另当别论。

每次做米饭,总会剩出来一些,放到下一顿,母亲便会做炒饭给我们。一点点葱花,一点点蒜茸,一大勺棉油,喷香喷香的饭团出锅,从来没有吃够过。甚至为此立过志,长大后挣了钱,天天就吃炒米饭。

社会发展了,物资流通加快,吃米饭,原来那么平常;蒸米饭,完全不必那么繁琐;不知不觉中,司空见惯很多很多年了。就这么嚼着米粒,就这么咽着饭菜,生活一下子淡得没有一点点味道。

扬州炒饭的松散,味千炒饭的异味,在我心里,都比不上母亲的炒饭。炒锅里,仅需将蒜茸炸出的香,弥漫进软软的热白饭,再无需添加其他材料,加盐,撒葱花,即刻起锅,越简单,越美味。至今,我做炒饭,也必须是软白饭,偶尔会加个炒鸡蛋,绝对没有火腿丁儿青豆粒儿之类。年幼时,母亲给我们植下炒饭的味道,美的标准,早已悄然锁定。

2014年,70多岁的母亲来了广东,她吃不下我做的米饭,只说太硬。我才意识到,自已太粗心,她已经老了。曾经,我们长大后,教母亲使用电饭煲,还一边笑她当年蒸米饭的操作,笑她蒸的米饭太软,仿佛就在昨天。

我赶紧又给母亲蒸些软的,她也只吃了一点点。说现在吃面食多,平时极少吃米饭。看着剩下的那点软白饭,母亲说,炒了吧,你小时候最爱吃炒米饭了。

母亲亲自动手,还是一点点葱花,一点点蒜茸,一大勺花生油,喷香喷香的饭团出锅了,我早已热泪盈眶,好香,好香。

喜欢我的文字

作者:周银霞  (网名:周清明,念北)  洛阳 偃师 缑氏 人,70后,现居广东中山。

(0)

相关推荐

  • 炒米饭时,牢记3个诀窍,炒出的米饭粒粒分明,既好吃又入味

    现在已经穷得只能吃得起炒饭了,但是即便只是炒饭也要将它做出绝顶美味来,否则可就太对不起自己了. 说到炒饭,可能很多人都觉得这东西实在是太简单了,只要倒好油之后加入米饭炒几下就可以吃了.表面看起来简单, ...

  • 缑氏往事(八)

    缑氏往事之八--雪 故乡的冬,已有很多年没遇见过.每每冷天来临,我便开始惦念洛阳的天气,忽然有一天,就有了下雪的消息.这于我似乎也是一种惊喜,内心有种要奔走相告的冲动.上街遇上熟人,寒暄着天气情况,我 ...

  • 往事 | 十八公里

        其实,这里所说的十八公里,并不是一段路程,而是一个小火车站名.说是火车站又不像,它只是在铁道旁一块巴掌大的地方,盖了一间一出水的简易砖瓦房.房中隔了一道夹墙.里头小点儿,只能摆一桌一凳.这是售 ...

  • 缑氏往事(三十八)

    缑氏往事之三十八:小笼包 小姨上中学时,是个篮球运动员.四十多年前,她曾无意讲起过一件事,听者有心,被我记住了.她说,有一次,她们去缑氏参加篮球赛,午饭吃的小笼包,老师带来的,满满一大袋子,不但味道美 ...

  • 缑氏往事(二十八)

    缑氏往事之二十八:羊肉汤 2012年,<舌尖上的中国>正火.记录片里的旁白和配乐,堪称经典,我非常喜欢,就翻来覆去地看.谁料味蕾被深深触动,食欲阵阵涌起,拼命想念美食.猛然间发现,被我定义 ...

  • 长江航运往事:沪渝畅行十八载,谁人不识“东方红”

    "东方红35"号轮行驶在瞿塘峡 丙午刮大风,沪渝大一统. 客轮名号杂,全改"东方红". 朋友,还记得在万里长江上日夜航行的"东方红"客轮么? ...

  • 缑氏往事(五十)

    缑氏往事之五十:我的1999年 1999年,我还在老家镇上一所中学教书.我人生中几件大事,都发生在那一年. 首先一件,刚刚开年,我迫不及待地,买了一个扩机,也叫BB机. 那是一个星期六,我早早起床,揣 ...

  • 缑氏往事(四十四)

    缑氏往事之四十四:琼瑶小说       我家住地附近,方圆几百米内,各种补习班,星罗旗布.每到休息日,不同年龄段的娃娃,纷纷被送到这里.所以,我们小区,也常被戏称为学区房. 儿子小的时候,非常抵制补课 ...

  • 朱冬梅 | 如烟往事(第十八集)

    那个偷骡子的家伙被警察带走以后,大家等了好几个月也没有消息.王大娘还担心警察来跟他家要钱了.半年后,我们才打听到那个贼早已被放走了.人们都非常气愤:"怪不得偷骡子贼越来越猖狂,现在都改成明抢 ...

  • 缑氏往事(四十二)

    缑氏往事之四十二:头发 小时候的发型  (我和哥) 我头发很多,发质偏硬,略略留长些,就必须捆扎起来,不然,会蓬松得不像样子.天生如此,徒添了不少烦恼,到底也无法改变,只是常常让母亲担心,因为她听人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