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容是对人对事的包容和接纳
学会宽容,第一是要理解宽容的价值。宽容是对人对事的包容和接纳。宽容是一种高贵的品质,更是一种宽广的胸怀。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应只有大的胸怀,才有高的境界;有高的境界,才能干大的事业。宽容是我们自爱、自信的表现。拿得起,放得下,是一份从容,是力量的标志。当然,能真正做到宽容的,是那些心地善良、富有爱心、胸怀豁达、志趣高远的人,是那些有良好修养的人。
第二要对别人宽容。宽容待人,就是在心理上接纳别人,理解别人的处世方法,尊重别人的处世原则。我们在接受别人的长处之时,也要接受别人的短处、缺点与错误,总之,要能容人。要对误解和伤害过自己的人表示谅解。把对手看作朋友,这公开的对手或许就会成为你潜在的朋友。萧寒在他的《领导要有容人的雅量》一文中指出了六大容人之处:即容人之长、容人之短、容人个性、容人之过、容人之功和容己之仇,容人在于容己,俗话说:心有多宽,路有多广。他还说:“在追求权力的道路上,容忍的人数越多,获得的尊重和爱戴就越广,成功的希望也就越大。”其实,岂只是当领导干部的应该做到这样,这容人的六个方面,我们平头百姓不也应该做到吗?那种总是不能容人却要求别人容己的想法能是不现实的。要敢于正视自己的怒气,心平气和地多从别人的角度考虑,这样就能避免很多不必要的矛盾和麻烦。哲学家康德说:“生气,是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对别人的错误大发雷霆,实际上是我们的错误。成功需要宽容,在赢的道路上不需要仇恨,只有理解才能带来更多机会;要着眼于未来,放下烦恼。曾经发生的许许多多不快乐的事就不要重提,重要的是未来。
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事情,当你打算用忿恨去实现或解决时,你不妨用宽容去试一下,或许它能帮你实现目标,解决矛盾,化干戈为玉帛,切忌得理不让人,而要得饶人处且饶人。但是,我们也不能一味地把退让、迁就也当作是一种宽容,当作是与人相处的最好方法。于是,我们就在现实生活中,处处退让、迁就,把自己的地位与做人标准都放弃了,那样,我们就对别人的错误一味地迁就,导致更大的错误发生,同时,我们也就失去了主宰自己的能力。
续读:宽容是与人合作的重要因素
能够与人合作是值得庆贺的一件事,同时也是所有人都离不开的一件事。它虽然并不难做,但是,要做好它就不简单了,需要你以宽容的心态去对待别人。
对于生活中的一些纠纷、矛盾,我们用宽容去化解和对方的分歧及所造成的不愉快,这样就可以减少合作中的阻力,从而能够更好地做事情。
一个宽容的人,能够对那些在意见、习惯和信仰方面与自己不同的人表示友好与接受。宽容最能够表现出一个人的耐心、谦恭、明智与深谋远虑,通过敞开心胸接受新观念和新资讯,往往可以使自己的知识更丰富,个性更完善,更具有想像力。如果一个人只会封闭自己,那就无法接触到更多的信息,以及思想的不同层面。如果我们反过来,乐于接受新的观念,乐于对不同的声音表现出容忍、谅解与友善,那么我们就能不断地提升思维能力。
一天,刘邦在洛阳南宫边走边观望,只见一群人在宫内不远的水池边,有的坐着,有的站着,一个个都是武将打扮,互相交头接耳,像是在议论着什么。刘邦好生奇怪,便把张良找来问道:“你知道他们在干什么?”
张良毫不迟疑地答道:“这是要聚众谋反呢!
刘邦一惊:“为何要谋反?”
张良却很平静:“陛下从一个布衣百姓起兵,与众将共取天下,现在所封的都是以前的老朋友和自家的亲族,所诛杀的是平生自己最恨的人,这怎么不令人望而生畏呢?今日不得受封,以后难免被杀,朝不保夕,患得患失,当然要头脑发热,聚众谋反了。”
刘邦紧张起来:“那怎么办呢?”
张良想了半晌,才提出一个问题:“陛下平日在众将中有没有最恨的人呢?”
刘邦说:“我最恨的就是雍齿。我起兵时,他无故降魏,以后又自魏降赵,再自赵降张耳。张耳投我时,才收容了他。现在灭楚不久,我又不便无故杀他,想来实在可恨。”
张良一听,立即说:“好!立即把他封为候,才可解除眼下的人心浮动。”
刘邦对张良是极端信任的,他对张良的话没有提出任何疑义,立即封雍齿为什邡侯。见雍齿也被封侯,那些未被封候的将吏一个个都喜出望外:“雍齿都能封侯,我们还有什么可顾虑的呢?”
事情真被张良言中了,也就这么轻易地化解了。
论功封赏,这是件好事。然而,每次论功封赏都不可能面面俱到,结果总是一部分人笑逐颜开,一部分人心灰意冷,弄得不好甚至还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副作用。本来是一件好事,到头来却没有收到好的效果。刘邦的论功封赏,体现了战争中以地位作用高低论功,在发现由此出现的一些矛盾后,又能以宽容为怀,化解矛盾,这种思考既保证了自己队伍中骨干积极性的发挥,又能做到队伍的基本稳定,的确是高明之举。
人与人之间有时候因为某些利益方面的问题而发生矛盾,在矛盾面前,若能够有较大的气量,以宽容的态度去对待别人,将心比心,就会在时间的推移过程中,逐渐改变对方的态度,使得矛盾得到缓和。
要与他人合作得好,就必须做到不苛求合作者(当然,这并不是说对合作者一味地无原则地迁就),不吹毛求疵,多一点宽容忍让,做到勿以小恶弃人大美,勿以小恶忘人大恩,让合作者感到他工作的环境和谐、融洽,这样的合作能牢固、长久。
以下是做事的经验之谈:
(1)扫除报复之心和嫉妒之念;(2)忘掉不愉快的往事;(3)以一颗真诚的心待人处世;(4)不感情用事,放宽心量;(5)成人之美、利人利众。
与人合作的绊脚石——猜疑有一句俗话说:“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将它作为与人合作的一个准则,尽管有一点“消极之感”,倒也没有什么非议之处。但是,偏偏有些人却将这一原则过于“强化”,与人合作时,处处不信任别人,变得爱好猜疑起来。
猜疑使友善被曲解为恶意,好心被认为歹心,扭曲了事情的本来面目。
有了猜疑之心,对待朋友,看待事实,就不能从客观实际出发,进行合乎逻辑的判断、推理,而是凭借一点表面现象,主观臆断,随意夸大,进而扭曲事物,得出一个不切实际的结论,或者先入为主,先设框框,然后察言观色,甚至无中生有,把幻觉当真,把一些毫无关系的现象也当做事实材料,生拉硬拽来当作证据。
猜疑使人际关系交往中本来小小的疙瘩发展成长期的不和。自古以来不知有多少人因为猜疑疏远了朋友,中断了友谊,甚至毁掉事业。
范增是项羽的得力谋士,许多次,刘邦的计谋都被他识破,刘邦要打败项羽,首先想到的就是除掉范增,在陈平的协助下,刘邦导演了一次反间计。当楚汉两军在荥阳相持不下时,项羽为了打败刘邦,便借议和为名,遣使入汉,顺便探察汉军的虚实。陈平听说楚使要来,正中下怀,便和刘邦布好圈套,专等楚使上钩。
楚使进入荥阳城后,陈平将楚使导入会馆,留他午宴。两人静坐片刻,一班仆役将美酒佳肴摆好。陈平问道:“范亚父(范增)可好!是否带有亚父手书?”楚使一愣,突然明白了是怎么回事,正色道:“我是受楚王之命,前来议和的,并非由亚父所派遣。
陈平听了,故意装作十分惊慌的样子,立即掩饰说:“刚才说的是戏言,原来是项王使臣!”说完,起身外出,楚使正想用餐,不料一班仆役进来,将满案的美食全部抬出,换上了一桌粗食淡饭,楚使见了,不由得怒气上冲,当即拍案而起,不辞而别。
一到楚营,楚使立即去见项羽,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添油加醋地告诉了项羽,并特别提醒项王,范增私通汉王,要时刻注意提防。
其实,陈平的反间计并不高明,如果稍微考虑一下,就不难找出其中的破绽,只是项羽寡断多疑,加之性格刚愎自用,自然也就不会想到这些。
项羽听后,怨道:“前日我已听到关于他的传闻,今日看来,这老匹夫果然私通刘邦。”当即就想派人将范增拿来问罪,还是左右替范增劝解,项羽这才暂时忍住,但对范增已不再信任。
范增一直对项羽忠心耿耿,他心无二用,对此事一无所知,一心协助项羽打败刘邦。他见项羽为了议和,又放松了攻城,便找到项羽,劝他加紧攻城。项羽不禁怒道:“你叫我迅速攻破荥阳,恐怕荥阳未下,我的头颅就要搬家了!”范增见项羽无端发怒,一时摸不着头脑,但他知道项羽生性多疑而刚愎,不知又听到了什么流言,对自己也产生了戒心。
范增想起自己对项羽忠心耿耿,一心助楚灭汉,他不仅不听自己的忠言,反而怀疑自己,十分伤心。他再也耐不住了,便向项羽说道:“现在天下事已定,望大王好自为之。臣已年老体迈,望大王赐臣骸骨,归葬故土。”说完,转身走出。项羽也不加挽留,任他自去。
范增悲伤地离开了项羽。在归途中,他想到楚国江山,日后定归刘邦,又气又急,不久背上生起一个恶疮,因途中难寻良医,又兼旅途劳累,年岁已长,几天后背疮突然暴裂,血流不止疼死在驿舍中。
与刘邦相比,项羽的确具有更多的英雄特征。他勇猛善战、不畏艰难、性格直爽、恩怨分明、爱惜属下、讲究道义,有“力拔山兮气盖世”的美誉,但他的这些性格特征皆被他的猜疑抹掉了。他没有刘邦的柔韧、冷静、果断和博大,更没有刘邦的雄才大略,所以他中了陈平的反间计,失去了一个得力的谋士,也失去了天下。
项羽吃了猜疑的亏,猜疑实在是害己又殃人。历史告诉我们,君臣相互猜疑则天下就会动乱。因而贤明的君主和精明的大臣,都把猜疑视为相处的一大祸害加以避免。
猜疑之心之所以形成,是由于不够深入了解和不够信任造成的。信任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桥梁,猜疑是通向友谊和友爱的障碍。要消除猜疑可以从三方面努力:
(1)排除私心杂念。
(2)弄清事实真相。
(3)经常沟通,增进了解。
“疑行无名,疑事无功”,猜疑是一块合作的绊脚石,赶快将它踢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