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中硬骨头(三)老山战场硬六连
“硬骨头六连”,在战争年代用刺刀拼出了威风;在和平年代军队建设和军事训练为全军树立了榜样;在保卫祖国南疆的那场惨烈战争中,又以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神威令敌人丧胆。
硬六连再上战场
1984年夏,“硬骨头六连”随所在部队开进到老山前线。经过短期适应性训练,于12月8日全员进入防御阵地,开始了这段刻骨铭心的南疆保卫战。
▲“硬六连”出征前合影
出征前,全连人人写了请战书,有37人写了血书,坚决要求到第一线去,到最危险的阵地去,承担最艰巨的任务。大家都说:“不上最危险的第一线阵地,算什么硬骨头六连”。
▲参战誓言
战场环境十分恶劣
“硬骨头六连”负责坚守的阵地中,距敌阵地最近的仅有十几米,甚至可以互相听到对方的说话声(双方在狭长山脊的两面),犬牙交错,敌情复杂,炮击频繁,供给困难,有2个阵地是刚从敌人手中夺回来的,防御很不稳定。
由于距敌太近,夜间不能随意使用灯火,也不能弄出声响,以防敌暗算。战士感冒了打喷嚏时,要用大衣把自己包裹起来;甚至小便时也要设法避免发出声响;电话的振铃要缠裹上胶布......
猫耳洞内非常狭小,白天要防炮击,晚上要防偷袭;战壕里常有积水,甚至还掺有血水、腐尸水,甭提有多难闻;蚊蝇整天围着人转,叮上一口就起红水泡;蛆虫到处爬,山蚂蟥又黑又粗,叮进肉里很难拨出;晚上睡觉,还时常有蛇蝎爬上身来。
▲战士邱训华戴防蚊帽放哨
进入阵地不久,全连有35人因高温高湿患上了“综合疲劳症”,吃不下饭,睡不着觉,身体软弱无力;有72人烂脚、烂裆,裆部痛如针刺且奇痒难忍,裤头和裆部的脓血粘连在一起,走路都不敢并拢双腿;有些同志得了皮肤病和风湿性关节炎;还有同志伤口感染流脓。可是,全连没有一人因病退出阵地。
初上阵地时,战士们还军容严整,天天刮脸,军装、武器摆放整整齐齐,但是很快就不能保持了。阵地上到处是泥是水,没有可换洗的衣服,也无水洗衣、无地方凉晒,晾了也晾不干;晚上只能和衣抱枪靠在洞壁上休息;平时洗脸只是用纱布蘸点用雨衣接的露水擦脸,刷牙也是用纱布在嘴里来回划拉几下就完了。时间一长,一个个胡子拉碴,长长的头发结成饼,人人身上都长了虱子。
▲六连战士在猫耳洞
有战士开始到阵地的背后脱光身子晒衣服,等虱子跑走后再穿上。后来,有的战士把长裤剪成“裙子”扎在腰上,或将包扎伤口用的三角带系在腰上只挡住要害。到最后,大家在不值哨时就很少穿衣服了,反正这儿都是男人的世界,谁裤裆里都有“小弟弟”,谁也不会笑话谁。
▲参考视频:老山前线真实生活
六连血战小尖山
恶劣的环境丝毫没有影响英雄们的虎威!“硬骨头六连”一进驻阵地,就在上级统一部署下,主动展开冷枪冷炮歼敌活动,天天有仗打,夜夜有战果,一个月就毙敌67名,打退敌人两次排级规模反扑,成功震慑了敌人。
但是,由于双方阵地相距太近,部队天天面临冷枪冷炮威胁甚至有随时而至的偷袭。为了改变被动局面,师里决定,拔除一些对我阵地安全影响大的敌方高地。
“硬骨头六连”所在团受命夺取已成为我“肉中刺”的138号高地和负4号高地(即“小尖山”)及其相连的3号无名高地。本应换下阵地进行短休的“硬骨头六连”,硬是从团里抢来了这项艰险任务。
▲连长朱喜才(右)与指导员高林科
连长朱喜才亲自带领班、排长及战斗骨干进行多次抵近侦察,分析敌情,研究作战方案,决定以不同战法逐个夺取这些高地。作战方案得到了上级批准。
▲六连三排进行战术演练
三排长范洪庆负责带领一个突击队先期夺取138号高地。经过详细侦察,他们摸清了该高地敌情及地形特点,还摸透了雾起雾散的气象规律,制订了周密计划和多项应急方案。决定不确定发起攻击的具体时间,而是根据每天有浓雾、雾起至雾散约5分钟的规律,事先潜至攻击出发阵地,趁浓雾起时攀崖跃进,浓雾散时发起攻击。
老天确实“按照他们的计划”雾起又雾散。就在大雾即将散去时,他们已攀上138号高地,突然发起攻击,打得敌人措手不及,仅用9分钟就占领了138号高地。之后迅速扩大战果,转入坚守阵地和支援对面小尖山作战的战斗。
真是有勇有谋的漂亮战例!
一排长林祖武负责带领一个突击队夺取小尖山。小尖山地形复杂,多是断崖绝壁,暗堡密布,工事坚固,易守难攻。团里决定以六连一排为主挑选十六勇士组成突击队,排长林祖武为队长,分成三路,采取“小群多路,秘密摸进,精兵奇袭,出奇制胜”的战术偷袭小尖山,全连其他分队负责火力支援和后续增援。
▲团长政委为16勇士敬壮行酒
▲小尖山16勇士出征(前排右起:王健、秦德本、秦志荣、刘亮华、陈刚;二排右起:王建新、雷凤鸣;三排右起:朱勇、田培芝、荀为民、金德荣、章晓松;四排右起:林祖武、李代林、陈国平、魏跃辉)
经过充分准备,小尖山战斗于1985年3月8日打响。
一班长朱勇率领的左路勇士在即将接近敌人时被敌偶然发现,立刻受到敌人各种火力疯狂袭击,子弹如蝗虫般迎面扑来。我后方炮兵部队按预案马上对敌实施一分钟火力急袭。各路勇士迅速改偷袭为强攻,16勇士如同16枝利箭迅猛突入敌阵,与敌展开了短兵近战。
秦志勇一马当先连投三枚手榴弹,炸得敌人血肉横飞。
朱勇与雷凤鸣接连向一洞内投入5枚手榴弹,一伙敌人从另一洞口夺命逃出,陈国平一阵猛扫,当场毙敌5名,接着又用枪托砸死1名。
副班长荀为民连毙2名敌人,在追杀逃敌时被弹片击中,他用一只手捂住流出的肠子继续战斗,掩护战友冲击,直至昏倒。
火箭筒手金德荣首发命中炸飞敌暗堡,自己左臂被炸断,醒来后以单臂装弹、单臂发射,又炸毁两个火力点。他再次被炸昏,醒来后发现火箭发射筒已被炸坏,就将火箭弹装上引信,单手抓起火箭弹爬向敌碉堡,拼命将火箭弹掷入敌碉堡内,敌碉堡被炸飞,他自己也在强烈爆炸中壮烈牺牲。
通信兵王健在冲锋时腿部动脉被炸断,血流如注,他只作简单包扎继续战斗,拖着一串血迹爬上了峰顶,以渐渐微弱的声音向上级报告了胜利消息,但在之后战斗中被枪榴弹击中,壮烈牺牲。
战士秦德本一路奋勇拼杀,歼敌多人,冲上高地后在搜歼敌人时遭到炮击,光荣牺牲。
▲林祖武(右二)战前与战友沙盘推演
突击队长林祖武一路冲杀,左腿和胸部负伤,攻上顶峰后,迅速指挥扩大战果。这时16勇士已出现多人伤亡,支援分队尚未抵达。敌人发起了多次多路疯狂反扑,炮弹雨点般倾泻下来。林祖武右腿又负重伤难以站立,仍坚持战斗。又有11名敌人再次扑上高地,林祖武又投弹又射击,毙敌7人!突然,他再次被敌手雷炸伤,完全失去了还击能力。就在敌人嗷嗷叫着包围上来时,林祖武拼尽全力,高喊着“为了祖国”!毅然拉响了手雷,与敌人同归于尽。
增援分队赶到,完全控制了山头。战友们清理战场时发现,林祖武的遗体旁躺着4具越军的尸体,敌人一个也没有逃脱!
16勇士中有12人活着站在了山顶,4人壮烈牺牲。
3号无名高地的战斗同样异常激烈,担负爆破任务的二排全员负伤,副指导员谢关友和副班长谢晓富就是牺牲在这里。
该高地的反斜面直对小尖山,同样地形复杂、同样布满暗堡。排长金建云率二排占领了3号无名高地的顶峰,可直接观察指挥小尖山的战斗。但山头下的反斜面仍在敌人手中,对我进攻小尖山的勇士们构成了直接的严重威胁。炮弹、子弹像暴雨般从背后压向我攻击小尖山的勇士们。由于山的坡度太陡,二排连续几次对反斜面之敌实施爆破均未成功。
副班长谢晓富急红了眼。他因名额受限未能加入“16勇士”,在战斗中担负火力支援任务。他眼见敌人用机枪从背后向“16勇士”扫射,怒狮般地抓起爆破筒跳下山崖扑向敌人,炸掉了一个喷着火舌的暗堡,又迅速爬向另一更加隐蔽复杂的火力点。敌人各种火力密集向他打来,一发燃烧弹形成的火墙挡在他面前。他高喊一声“兔崽子”!硬是冲过熊熊烈火,扑向暗堡。又一发燃烧弹飞来,他成了“火人”。他没有自救灭火,而是强忍剧痛,拉开了爆破筒的火环,等到即将爆炸的瞬间,才使尽全力将两根捆在一起的爆破筒塞进敌暗堡。又一个暗堡飞上了天,谢晓富也被烧焦而壮烈牺牲。
副指导员谢关友在3号无名高地担负救护伤员和转运烈士任务。他始终战斗在最前沿,争分夺秒抢运伤员、烈士。突然一发炮弹袭来,他胸部、腹部被炸开,肠子流出腹外。他一面往肚里塞着肠子,一面对前来抢救他的战士说:“我不行了,你们要注意……”话还没说完,谢关友就壮烈牺牲。战友们整理遗容时发现他全身竟有八十三块弹片!
卫生员欧阳林随小尖山后续梯队行动,奋勇抢救伤员,自己多处负伤坚持不下火线,为多名伤员进行包扎、止血、固定,突然遭敌炮击,欧阳林壮烈牺牲。
“硬骨头六连”终于消灭了全部敌人,占领了小尖山和3号无名高地,先后打退了敌人从班、排到两个连规模的7次反扑,牢牢控制住了阵地。以牺牲7人的代价,歼敌241人,缴获大批战利品,牢牢控制了这一高地,彻底改变了这一区域的防御态势。
小尖山之战的胜利,是16勇士英勇献身奠定了基础,是全连官兵拼死支援、相互合作的果实,也是各级指挥员周密计划、果断指挥的成就。
“硬骨头六连”于1985年5月18日撤出阵地。在这160多天的老山防御作战中,夺敌2个高地,未丢一寸阵地,歼敌352名,俘敌1名,打退敌军排至营规模9次进攻,缴获一大批军事物资,圆满完成了老山作战任务。
全连共有46人先后负重伤,十人光荣牺牲,其中在小尖山战斗中牺牲7人,在之前的战斗中牺牲3人。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些烈士们:
中央军委为表彰“硬骨头六连”攻如猛虎、守如泰山的英勇精神和辉煌战绩,于1985年6月授予他们“英雄硬六连”荣誉称号。六连因而成为我军唯一的两次获得最高统帅部授予荣誉称号的连队。
▲参考视频:真实的老山战场
(由于篇幅限制和资料来源有限,定有描述不全、不当之处,敬请指正。编者)
前期内容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