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古文为何写得好?

有人问,老刘,你的古文为什么写得那么好?

我还是那么回答,我的古文写不好,在当今全国入不了前五百名。

如果再坚持说我写得好,那诀窍是:

被气出来的!

首先,是“文气”。

接着,是“人气”。

所谓文气,是掌握了文章的气脉,怎么掌握古文的气脉?

答曰:刷。

所谓人气,不是说支持度,而是被别人给活活气出来的。

先说文气。

这个已经讲过了,真理不怕重复,不妨再重复重复。

要想语言好,就要刷语言;要想文章好,就要刷文章;要想古文好,就要刷古文。

辜鸿铭学德语,不管三七二十一,拿起一本德文著作一头埋进去就看,刷了几部德语大著作,德语阅读也就顺溜了。

这是他说的,不是我说的。

文章也是,肚子里没有几十万字打底子,文笔要好,恐怕难。

现在市面上很多作文写作技巧,我是怀疑其效果的。

古文亦如斯。

刷古文该怎么刷呢?也是刷大部头,最好是刷资治通鉴。

这就跟搞体育一样,无数次的重复,无数次的刺激,会形成技能。

资治通鉴,二百九十四章,三百多万字,来来回回地刷,自然就掌握文言文句式了。

我用十年刷了两遍。

历史大事没记住,语言模式却记住了。

当年要是这个功夫去学外语,估计专业八级都过了。

为什么要读资治通鉴,而不是古文观止呢?

有些朋友问,老刘,我熟读古文观止,为什么古文还是写不好?

首先,我怀疑你是不是熟读过古文观止。

因为熟读古文观止还不写古文的,没这个道理。

其次,要么阁下就是表示自己的谦虚。

然鹅

古文观止确实不能代替资治通鉴。

熟读通鉴的目的,一来是刷文言文,二来使培养历史感。

没有历史感的人,是写不好文章的。

什么是历史感?

语言,那种史诗般的叙事笔调。

你瞧瞧,狄更斯“双城记”的开头:

那是最美好的时代,那是最糟糕的时代,那是智慧的年头,那是愚昧的念头…………

宏篇叙事,妥妥的历史感啊。

眼光,那种穿透时代能洞悉一切的眼光。

读资治通鉴,往往一个家族,一个人物,一个事件,要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才能看到结局。

然后,又过几十年,来个反转。

一部通鉴读下来,静观了一千多年的历史风云,你知道要评论一个人物,看待一件事情,要拉长时间去看,放大范围去评。

这就是历史眼光。

诚然啊

老刘我在社会混了快三十年了,发现一些很嚣张的同事,很不合理的事情,怎么就混得那么溜,那么好?

然鹅

过个三五年,甚至十来二十年,嚣张的同事,没有一个不吃亏的,不合理的事情,还是回到合理的轨道上来了。

而资治通鉴就是百来个十多年组成的。

每遇到一个社会热点时,虽然马上就得出货,为了阅读量,但是,如果有部资治通鉴在肚子里,你会尽量拉长时间去看待这件事。

历史感,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写评论。

纯文人写评论,叽叽歪歪,扭扭捏捏的多。

有点历史感的文人,写评论,浩荡磅礴,大气凛然。

例如“史记 陈忠实传”的评论:

“神州录史,晚清而灭,至于今日,民无史官。后之记史,或面目可憎,或忌讳颇盛,或全无实情,书中人物,全无表情,惟多定论,阅之可笑。惟览忠实、平凹、路遥诸公之书,托言小说,实则史录,《人生》之高生,若史记之淮阴侯;《白鹿原》之黑子,若吴越春秋之伍子胥。人皆有面目,事皆有原委,阅之,平时无一事无一人不在其中。”

本来讲的是文学史,因为沾点史书气息,顿时庙堂气息扑面而来。

再如“史记 路遥传”:

某夕,路遥着白衣立于道,见者大惊,问:“子着白衣,何为?”

路遥曰:“吾丧将军之职,以白衣自吊也。”

本来说的是路遥没了职务,穿个白衣服自个嗨,到我笔下却成了“丧将军之职,白衣自吊”,活脱脱一个古典的陌路英雄。

文气当中就包括历史气,不然你就格局小了。

再说“人气”,其实说得更准确一点是“气人”。

不生几回气,写不出好文字。

都说读了国学,神定气闲,悠然世外。

说这话的,要么就是没读过国学,要么就是读了个假国学。

读了国学,读了古文,会有一股子慷慨不平之气,格局大,其实脾气也大。

木讷的人,没心没肝的人,写不出气壮山河的文章词赋。

从来没有人说过,学富五车就没脾气了。

司马迁写史记,怀的是一股子愤愤不平之气。所以,愤愤不平的刺客,项羽,李广,才会那么栩栩如生,激励千年。

司马光编资治通鉴,也是被边缘化之后,呆在洛阳,看着那边的王安石,做梦都来气,于是编下洋洋百万言的资治通鉴。

老刘写古文,能够出点名,也不知憋了多少气,才能慷慨不平。

没有被虐过,就不要跟我谈人生,写文章。

这股气,一时发泄不出来,又回报不了,心理上跨不过这道坎,于是发泄为文字。

这就是韩愈老师说的“不平则鸣”。

像老刘这种没什么大家世的矮矬穷,没读个什么像样的大学,偏偏心比天高,自恃不凡,这样的人最容易产生不平之气。

本来就师专毕业的,虽然那时候高考录取率才十一分之一,但师专就是师专。

在乡下教书,连个师范毕业的女生都要欺负你,谈一半恋爱不来了,考研的前夕去讨她一个祝福,她说“分手吧”。

此仇此恨,终生难忘。

好不容易考个研究生,进个全国最大的报业集团。

因为师专生的底子,看见谁都战战兢兢,因为同事们都是北大、复旦、中大毕业的,你总觉得抬不起头。

于是,我被虐了。

一个湖南同乡的女人,无非是个企业副处级(不知道是不是),在2005年某个晚上,当着大办公室上百号人骂得我狗血淋头。

当时,我父亲正在医院检查,极有可能是恶疾,我心里七上八下。

偏偏遇上这么个凶恶的上司,因为一件小事,被骂了半个小时。

当时很想打她,但是想着饭碗,想着房贷,想着家庭。

硬生生地忍了。

此仇此恨,终生难忘。

从此以后,每到夜深人静的时候,想起这事,气的浑身冒汗,捏紧拳头。

进入职场二十七年,憋了很多的气。

咋办?

何以解气,唯有码字!

因此,每当我写社会人物的时候,读过的史记和资治通鉴,加上心中的不平之气,一下笔就犹如惊涛拍案,黄沙万里,狂风席卷,一吐为快。

例如“科比传”:

“凡血气之人,皆有英雄之梦,虽人生苟且,诗与远方无望,然世间尚有科比,科比者,吾辈青春英雄之梦,独鸣于世,不趋不折,酣畅而行,久而不失巍巍,问君天下谁挡。”

这岂止是写的科比啊,也是写的我辈啊!

写科比,却想起了自己不平的经历,不屈的意志,我有英雄之梦,我不想苟且,可是,我一直没有成为英雄,像科比那样纵横驰骋,我一直还在苟且。

结合科比的死,焉得不怒,焉得不悲,甚至想起自己被虐的经历,于是一腔不平之气暴喷而出,涤荡纵横,不可收拾。

“问天下谁挡”的时候,想起了乔峰的那句话“我乔峰要走,谁又挡得住”,想起我自己处处被人挡。

那股子劲,哪里还挡得住?

所谓文人,心志大得很,想着不是帝王,就是将相,其实在现实中很窝囊。

水平低一点,就在键盘上喷。

水平高一点,就在文章里霍霍生风。

我老刘虽然是师专生的底子,可是从来自命不凡,做不了刘邦,至少做刘秀,做不了刘秀,至少做刘备,做不了刘备,至少做刘禹锡。

谁都做不了,至少觉得做自己很了不起。

居然被宵小欺负,你说蕴藏的愤怒不够猛烈,不够剧烈吗?

化而为文字,就是有疏宕激越之气。

再来一句,那种说读了国学就心平气和的,一定是没读过真国学。

当然,仇还是要报。

十六年之后,我偶遇那个当年虐我的湖南女副处级干部,我严肃地伺候了她一顿,横眉怒指,痛斥严批,快意恩仇,何等过瘾!

没有上下级关系,没有所谓房贷压力,任何体质在老刘面前都是浮云,老子合法固定资产八位数,什么都不用怕你。

我要做的是

当着你的面,严厉地批评你,不打你,不辱你,不拦你,不追你,我只是狠狠地指出你的错误,也不证明什么,我只是要把十六年前丢过的尊严拿回来。

尽管因为这个恶人的刺激,我努力发奋,我发愤图强,我图强不已,

但是

不能因此感激你

公道,还是要还。

血,仍未冷。

我答应

我以后宽容待人,善遇每一处风景,每一个朋友

我答应

我以后不计较鸡毛琐碎,不为任何事情愤怒

我答应

我岁月静好,我满脸堆笑,我人见人爱

但是

必须是当年受到的不公正待遇还回去之后

老刘的古文,不见得好,但是很真实,很酣畅,没有学究气

它是有脾气的古文

因此说,写古文,要有两“气”。

文气,

这靠刷古文,刷史记,刷资治通鉴。

人气,

这靠阅历,靠经历,靠胸中的不平。

为什么有些人的古文文辞很规范,辞藻也很优美,但阅读量太不理想。

原因就在于:

没有慷慨激昂不平之气。

有过这些经历之后,在迈过了心中那道坎儿之后,从此,我要走向大气。

我深爱这个国度,深爱这个国度的古文,我已经放下私人恩怨,

从此

千山万水,汉唐宋明,诗骚经史,李杜韩柳…………

我要聊发少年狂,散发扁舟,捧起中国古文这个圣器,在苍茫大地上,高歌着走下去。

相信我们的古文,我们的民族,从来都是慷慨激昂,意气飞扬

一路前进!

【推广】

本人今年7月将在小鹅通开通线上资治通鉴班,以视频为主,有文字教案,可以回放,将选择资治通鉴当中一百个以上片段进行精细讲解,包括字词,句法,文言文应试阅读技巧,文言文和现代文写作技巧,以及通鉴历史故事,人生哲学。为了照顾高考文言文阅读,我还会从宋史,明史当中抽取一些片段,因为高考的文言文阅读很多考的是二十四史。课程总计四个星期,每星期五天课,每天两堂课,每堂课一个小时,课程可回放。学费不到四位数,不打折。小学五年级以上学生即可参与,如果真心想学的,可加我微信13725205326,非诚勿扰,不想学的暂时可以不用加我。也可以后台联系。谢谢。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