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开东:优等生哪里去了?

清明节,很多老师回家祭祖,参加同学聚会。回来后啧啧称奇,感叹连连,甚至三观尽毁。

过去读书不好的孩子,一个个混得风生水起,事业发展得有声有色,而且落落大方,为人处事无一处不妥帖;而那些成绩优异的学生,坐在角落里,无人交流,既没有声音,也没有图像;很多人拘谨刻板,畏首畏尾,有的干脆拒绝与会……

围绕着这个问题,很多老师极其迷茫,百思不得其解。如果是这样,我们教育的意义何在?教师的价值何在?我对这个问题也产生了浓厚兴趣,但不是因为优生挣钱不如差生,混得没有差生好,而是优生在精神气象上也被差生干趴下。这才是最让我触动的地方。

细细想来,也不难理解。

一、“优生”,在狭隘中守成

毋庸讳言,现在很多优生,只是高分生而已。我们当然不能把高分与低能划等号,但是却有必要研究“优生”的高分是怎么来的?

老实说,很多“优生” 为了获取高分,他们真是拼了,头悬梁,锥刺股,两耳不闻窗外事,读死书,死读书,分数就是命根子。除了分数,什么也提不起他们的兴趣。很多老师也是如此,除了分数,无精打采。他们只教书不育人,甚至也不教书,只教考试。有分数就是好学生,没有分数,就是差生、混蛋、恶棍。最终形成了极端恶劣的分数崇拜。

其实,作为终生发展的人来说,这些阶段性的分数,其价值又值几何哉?但分数是这些学生唯一的金字招牌,没有分数他们就泛善可陈,形销骨立,而且多年来,他们已经从分数中获得了甜头,这种甜头让他们乐此不疲,继续死读书,就成了他们的不能承受之轻,也是他们的不能承受之重。

但要知道,失去了广阔世界,没有了生活的源头活水,没有了丰富的精神生命的滋养,仅仅靠死读书来支撑一个人,其可持续性的发展潜能可想而知。

二、“差生”,在自卑中超越

在应试教育面前,有两种人极不适应。一种是智力障碍者,一种是真正的天才。

平心而论,真正的天才不多,智力障碍者也很少。更多的“差生”是那种怕吃苦,懒惰,觉得没意义,不愿意用全部的热情和精力来积极参与的人,久而久之,才成为差生。但作为差生,无论如何,不可能对自己的处境无动于衷,因此每个差生或多或少都有自卑感。

奋受红尘千般苦,未展青春一次眉。

在心理学家阿德勒看来,自卑感恰恰是每个人追求优越感的根基,也是每个人都有的常态。正因为我们本身不优越,不完美,我们时时刻刻感到自卑,更需要奋然追求优越感来消除内心的自卑,心理学把这种现象称为心理补偿。

孔子“少也贱”,于是发愤好学,终至“从心所欲,不逾矩”。老子说“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其中更是蕴涵着“自卑而超越”的智慧。希特勒、拿破仑因为身材短小,极为自卑,因而小宇宙爆发,在历史上或流芳百世,或遗臭万年。

差生正是因为自卑,所以要不断在别的方面完成超越,这种意识非常强烈,行动非常果敢,意志非常坚定。超越之后,一定还要在过去的老师和同学面前,完成对自我形象的救赎和打捞,补偿的意义极其明显。项羽占据了汉中膏腴之地,之所以要回老家,其原因也在此。他说,成名不能还乡,如衣锦夜行,多么没有意思。

三、优生与差生,谁的黑夜比白天多

1916年,德国心理学家施太伦提出了“智商”概念。智商即智力商数,它是用数值来表示智力水平的重要概念。所谓的优生,一般来说,智商不错,再加上勤奋,努力,持之以恒等后天因素,逐渐在成绩上取得优势。

但戈尔曼在《情绪智力》指出,真正决定一个人是否成功的关键是情商而不是智商。戴尔·卡耐基也说:“一个人成功,要靠15%的专业知识,85%等人际交往等软科学本领。”这种软科学的本领,就是情商。

15%的专业知识,与智商密切相关的,是需要学校教育的;但85%的人际交往的软科学的本领却不是学校教育所能够自动获得的。我们今天的学校教育,是用吃奶的力气去获得15%的专业知识,但却把85%的真正的软科学的能力培养置之度外。这,多么荒唐,多么短视,多么无知。

为了考试,我们总是在训练,但是素养可以训练吗?情感可以训练吗?人文思想可以训练吗?优秀品质可以训练吗?而这些几乎是教育的灵魂,教育如果失去了这些灵性的,温度的,文化的滋养,一定会形容枯槁,而且不可能复活。

由此,我们就更深刻理解了爱因斯坦的话:“什么是教育?把学校所教给你的东西全部忘记之后,剩下来的才是教育。”学校教给你的东西是什么,就是那15%的专业知识。剩下来的是什么,就是在丰富的校园学习和生活中,包括在那15的专业知识学习的过程中,所获得的情感、毅力、专注、热情、探究、合作、宽容等等素养,这些才是真的教育,是我们生命中不可或缺的滋养。

人的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非智力因素,不仅对智力因素产生重要的影响,也是一个人能够成才的重要因素;但真正决定人能否成才,能否成大才的还是情商。

情商是指人认识情绪和管理情绪的能力。一个人认识情绪和管理情绪的能力高,就能产生正效应,反之就会产生负效应。

根据能量守恒的定律,这些并不傻的差生,他们的能量没有用在学习上,其“力比多”就用在其他方面了。比如发展了自己的某一项兴趣爱好,交了很多个志同道合的朋友,锻炼了自己人际交往的本领……而这恰恰发展了他们的情商,使得他们获得了85%的人际交往的软科学的本领。

优生都在研究知识,差生都在琢磨人。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知识是死的,人才是活的。而且人也是知识,而且是最重要的一门知识。把人琢磨透了,很多知识也就一通百通了。所以,曹雪芹说:“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差生除了情商获得发展之外,还有一点就是,因为屡遭打击,屡败屡战,在失意中度过人生最宝贵的几年,这让差生获得了丰厚的人生馈赠,体验到底层人的艰辛,从而变得宽容和博大,在不断挫折中获得了情商之外的“逆商”。小米创始人雷军说,所有因素中,我最看重逆商,逆商最能锻造人才。

这样我们就能理解,为什么差生常常做老板,优生为他们打工。因为专门性知识的获得,只能让我们做一个专门性的、技术性的人才,而唯有常年琢磨人的人,才能够管理人、领导人,成为一个企业的老总。

世界顶尖企业家前三名:第一名埃卢,没上过大学。第二名比尔盖茨,本科没毕业。第三名奥特加,也不是本科。

而中国大企业家更是明显。第一名李嘉诚,14岁就没有再上学。第二名李兆基,也没上过大学。第四名郑裕彤,没上过大学。第六名施至成,没上过大学。第八名苏旭明,没上过大学。第9名宗庆后,没上过大学。第十名吕志河,也没上过大学。十大富豪,就有七个人不是本科,这岂非咄咄怪事。

四、多元智能,乌龟不能和兔子赛跑

1983年,在《智力的结构》一书中,哈佛心理发展学家加德纳提出多元智能理论,从更高的层面解答了优生和差生的难题。

加德纳认为人最常见的有八种智能:语言智能、逻辑数理智能、运动智能、音乐智能、自我认知智能、人际关系智能、空间智能、自然观察者智能。这八种智能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智能组合。某一方面强大,其他方面就相对弱小。

比如雕塑家的空间智能比较强,运动员的运动智能较强,公关人员的人际智能较强,作家的内省智能较强等等,但随着这项智能强大,也伴随着别的智能的相对欠缺。道理很简单,比如一个瞎子,获得了敏锐的听力,却以丢失自己的视力为代价。

但由于考试的局限性,学校只强调学生的逻辑数理智能和语言智能的考察。江苏省的高考简化为语数外之后,就更加局限这两项智能之上。这样的考试是极不公平的。智能并没有严格的高低之分,但逻辑数理智能和语言智能强的学生占尽便宜,其他智能很强的学生却被忽视,被淘汰,被倾轧。从本质上来说,没有优生和差生之分,是考试人为把学生分为优生和差生。

以兔子和乌龟来说,兔子擅长运动智能,乌龟具有耐力和智慧。但我们却让兔子和乌龟在操场上进行冲刺性赛跑,于是兔子成了优生,乌龟成了差生。兔子考上了清华北大,成了短跑冠军,成了响当当的状元。但是,如果我们从山上跑到山脚,或者是游过一条河,乌龟可以把头缩进去,从山顶一滚而下;乌龟也可以轻松游过一条小河,而兔子只能是望河兴叹,那么,获胜的肯定是乌龟。

如果进行一场百年之久的马拉松比赛,获胜的更加是乌龟,因为兔子根本活不了那么长久。但在现行的教育体制下,乌龟注定死得很难看。

五、幸存者偏差,还是优生能够掌控未来

但这还不一定是事实,从我们内心来说,我们总觉得优生应该有好的未来,并且把这个当做是不争的事实。一旦与事实相反,我们往往会惊叹,会怪异,会不由自主地夸大其词。

同理,我们认为差生烂泥扶不上墙,应该会倒霉,会自作自受,一旦他们浪子回头,发愤图强,取得一丁点成绩,我们又会刮目相看,认为是了不起的飞跃。

也就是说,从更大的成才几率来说,我依然认为优生的成材率是高于差生的。因为优生是少数,他们的成才我们能看得见,他们不成材,我们也能看得见。但是,差生的人数众多,我们只能看到有限的差生混得有模有样,一个马云让我们惊叹不已,以为是人间奇迹;但更多的差生沦落在黑暗的幕后,无声无息,成了沉默的大多数,我们就无从得知了。

就算是上面所说的世界十大富豪,我们也知道,他们都是亿万个没有读大学的人中,脱颖而出的人,他们不是差生,他们只是缺少读书机会的人而已。

正是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还是要鼓励学生认真读书,努力做一个优生,但绝不能死读书,而应有自己的爱好和志向,目光远大,志向坚定,有审美,有高尚的人格,对自己的未来要做什么,能够做什么一清二楚,而且百折不回。

(0)

相关推荐

  • 深思益智

    深思益智

  • 王开东:《山海情》为何情难自禁?

    感谢朋友的推荐,我和程老师一起追了<山海情>. 我奇怪的是,一部土得掉渣.讲述扶贫工作的电视剧,何以使得90后.00后的人如痴如醉?他们是怎么做到的?背后隐藏着什么奥秘?一般来说,一部伟大 ...

  • 王开东:27万瓶牛奶倒进下水道,传导的是什么价值观?

    看了一段视频,惊得目瞪口呆. 几个青年把一大桶牛奶,晃悠晃悠,直接倒进下水道.后面还有牛奶盒排成山,正等着拧开倾倒. 真是活见鬼了.我们国家还没富裕到这个地步.就算富得流油,浪费粮食,也要天打雷劈的. ...

  • 王开东:我们可以创造自己的56号教室

    近读历史,获益良多. 中国从隋炀帝开始开科取士,开辟了人才选拔的先河,但又对考生资格进行限定.此后几朝几代,基本上萧规曹随,证明这些限定非常理性,获得后来者的极大认同. 那么,科举考试对报考人员究竟有 ...

  • 王开东:孩子失恋了,怎么应对?

    很多人都曾失恋过,失恋的感觉,就是茶不思饭不香无法入眠,天塌了,不想活了,什么都提不起兴趣.没有那个人的世界,还有什么意义呢? 所以有不少人就会想到死.很可能也包括成都的那个孩子,为什么想到死呢? 一 ...

  • 王开东:萝卜烧萝卜,还是萝卜烧肉?

    牧羊人汤姆所有的羊群都是纯白的,非常纯粹,如同一大团白云.所以极厌恶其中的一头黑羊,老想除掉它.后来天降大雪,白色的羊群散布在大雪中根本无法找到.最后是借助那头黑羊,使得汤姆的羊群失而复得. 由此,汤 ...

  • 王开东:一个老师的影响可以有多大

    林先生治学严谨,教学风趣幽默.我曾在回忆文章中谈及老师.先生女儿正是通过那篇文章联系我,世界那么大,世界那么小. 先生女儿在苏州毗邻的一个城市,她说读到我那篇文章非常感动.通过我的文章,她了解到她父亲 ...

  • 王开东:撬动命运的那一粒种子

    西安之行,拜访了张忠华导演的父亲.这个传奇的中国农民,一直都在听忠华兄说,这次是一定要拜访的. 他是一个农民,但他是袁隆平式的农民,被誉为中国的小番茄之父,中国的小番茄近一半是他们家的种子,都是他父亲 ...

  • 王开东:何为名师,名师为何

    很高兴,今天故地重游,回到苏州中学,回到美丽的道山.领导不在家,委托我参会. 先说一点题外话.2015年某一天,也是像今天这个细雨蒙蒙的日子.我面临着人生的重大选择,或者去行政部门,或者留在高薪的私立 ...

  • 王开东:好人一定要有好报……

    近日,河南新郑市小王和他同学遭遇一件不平事. 两个男孩骑着自行车在交叉口正常行驶,前面突然逆行过来一个骑电动车的老太.老太看见对面来了两个骑自行车的,就想着要躲开.一不小心,在井盖旁边,老太突然摔倒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