棱堡生命线——军需和弹药·弹药篇
弹药的分发管理
为了避免不必要的浪费,沃邦再三强调棱堡的长官应对军需弹药的管理和发放实行严格的监督,尤其是在面临战争的威胁时,更不能有丝毫的松懈。长官应亲自监督军需和弹药的发放,在指令未下达之前,严禁任何人以任何形式接触宝贵的军需物资。一名恪尽职守的长官需命令其部下在每天早上将昨日所消耗的军需弹药列出清单并上交。在所有的物资中,火药与铅块的管理与分发最为严格。
为使将士们在发放物资时有所参考以减少消耗和浪费,沃邦还特别强调了几点,即
- 分发火药时应将其装在用毛皮密封好的锡罐中,并且下发物资的过程只能由奉军令的官兵们执行而绝不允许任何闲杂人等参与。
- 分发物资时应用锡制量具直接将火药倒入士兵的容器或战具中,而不允许其赤手接触火药。
- 不许不经瞄准测量而乱放火炮,尤其是对重型火炮的打放更应慎重。
- 在应对敌军的挑衅性或小规模的骚扰性攻击时,应对枪手和炮手进行约束,不许胡乱打放枪炮。
- 不许偷盗、滥用火药。
- 战士紧迫时,士兵们有时在慌乱中会赤手装填火药而造成浪费,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尽量向其分发已制作好的弹药筒或分装好的小份火药。对像铅块、火柴等其他物资亦应小心分配。
- 战场上遗留的其他物资,如枪炮弹丸、火柴、引线、丢弃的工具以及损坏的武器装备应派人回收。
一般而言,一座拥有6座多角堡的棱堡要塞在装备充分的情况下应配置约50~60门型号尺寸不同的加农炮及长炮,约20~30门不同型号的臼炮、射石臼炮或佩雷埃炮再加数量不等的各式速射炮(回旋炮、墙枪/炮)以及士兵们随身携带的枪支,等。因此,即便忽略反人员速射炮,如此规模的棱堡在理论上应拥有轻重不一的各式火炮约计70~90门。在漫长激烈的围城战中,此等数量的枪炮和地雷必然会消耗为数可观的炮弹、火药和铅块。
一座拥有6座多角堡的棱堡应驻扎3960名官兵并装备轻重不一的各式火炮约70~90门。
火药的需求量
一磅优质的火药可供一支火枪完成30至40次射击,战时执行防卫任务的士兵们每天可能会射击75至90次,因此每名士兵约消耗2.5磅火药。以此类推,650名执行防卫的士兵需火药1625磅。用于防卫敌军夜间突袭的650人组成的卫队需火药325磅,在岗哨中执勤的官兵330人因暂时不需参与直接战斗而仅需82磅火药,130名防卫长则仅需火药32.5磅。以上共计官兵数量1760名,日需火药2064.5磅。
1760名装备火枪的士兵,理论上每日消耗2064.5磅优质火药。
假设每门炮每次装填弹药比为3:1, 则每发炮弹需火药5磅(以弹重15磅计),以每天发射炮弹300枚计,则日需火药1500磅。假设各类反人员速射小炮及墙枪每日射击300次,每次用药两盎司(56.7克,约为铅弹重量的一半),日需火药37.5磅。合计枪炮每日总用药量为3602磅,又假设攻城战持续36天(关于沃邦元帅总结归纳的攻城进度表,详见作者之前的文章《大师的棋局——沃邦元帅的攻城推进表》 https://www.toutiao.com/i6816433842136547851/),则总计需要火药129672磅。
每天发射炮弹300枚计,日需火药1500磅。
尽管如此之多的火药已非小数,但还远不足以支撑起一次城防战。在围城战正式打响之前,一支由骑兵及骑马步兵组成,由副将指挥并且总工程师随行的快速机动的队伍会先行接近目标堡垒。这支机动灵活的队伍并非小股的骚扰、侦测性部队,而是一支极具战斗力的骑兵/骑马步兵编队。单是其分离出的,肩负扫荡和抓捕战俘任务的分队的实力就比驻防棱堡的数百骑兵要强大。先锋队除了抓捕活口之外,还要勘测地形,探明棱堡的工事结构以及守军的实力,并且还要阻击任何试图进入棱堡的援军,因此随之而来的是一系列的位于棱堡防线外围的激烈战斗。为了对抗这支强大而灵活的先头部队,守军需要准备大量的弹药,以10天的战斗为计,则需火药15000磅。
在围城战正式打响之前,攻守双方就已在棱堡防线外展开了激战。
除此之外,其他装备如各式炸弹、手雷、燃烧弹、石弹及用于特别军事行动以及供突击队、敢死队等特殊小队作战的火药的数量亦相当可观,其总数可轻松超过十余万磅。因此,根据沃邦元帅的推算,将以上所有的数据相加可知一座拥有6座多角堡,总防守兵力在3960人上下的棱堡在为期36天的围城战中应至少储备265000磅火药。而之前与先锋队的战斗以10天为期,需火药15000磅,46天的守城战总计共需280000磅火药。
铅可以用来制造供火枪及速射炮使用的铅弹,因此是一种不可或缺的重要军需物资。一般而言,一磅火药可供一支火枪击发30~40次(11.3~15克/发),或供一支墙枪击发8次(56.7克/发)。当守军在前线作战时,其所持之火枪每天消耗至少两磅火药,以弹药比2:1计,计入制造过程中的损耗,约需铅块4.2磅。仅以单兵火枪而论,则共计每名一线士兵每天需消耗2~2.5磅火药及4.2~5.25磅铅块。
守城炮弹
供长炮使用的弹丸以球型铸铁弹丸为主,其飞行速度快,射程远,打击精度亦较其他类型的弹丸要高,可在远中近三种距离上射杀敌军人马及摧毁战具和工事。16世纪70年代,波兰军队开发了使用炙热弹攻击敌军的战术,之后这一战术逐步为欧洲其他各国的军队所接受。历史上,攻守两军皆有使用炙热弹的战例。在一些靠近水道及海岸的堡垒中,设计师会修筑“热弹炉”以供守军大规模加热炮弹,其对焚毁敌军舰船有奇效。除实心铁弹外,质地坚硬并且出膛后会高速旋转的“杠弹”是杀伤密集结阵的敌军人马的有效武器。
棱堡内用于加工制作炙热弹的“热弹炉”。
虽然实心弹威力强劲,但用来对付附城的敌军则不妥,因其在近距离上的穿透力极其突出,会对我方的城墙造成严重的伤害。虽然实心弹能够击穿纵深较大的敌阵,但其杀伤面较狭窄,因此面对附城的敌军,杀伤面积宽广的各类反人员散射弹就派上了用场。尽管其射程和对工事的破坏力远不能与实心弹相提并论,但因其不会损毁城墙,而成为理想的近距离大面积杀伤敌军的利器。
南北战争中被霰弹击穿的头骨
不论是罐装的霰弹、布袋装的葡萄弹亦或是将铁片、铁钉等小块金属塞入布袋制作而成的原始的“霰弹”都能够造成大面积的人员伤亡。从炮口飞出的锡罐裂开后将数十枚铅弹成扇面状撒出,在埃尔顿教堂守卫战中,一枚霰弹在敌阵中炸开,将“大约80人”打得人仰马翻。
此外,古老的石弹仍旧在城防战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如拳头般大小的石弹装入射石臼炮的炮膛中,伴随着如雷的轰鸣声从天而降,将城下的敌军砸成肉泥。18世纪初的圣·马尔克斯堡中储备了6000枚石弹。各种不同口径的射石臼炮直到19世纪下半叶仍在英军中服役。射石臼炮之外的常规臼炮则发射燃烧弹和爆炸弹。一般而言,这两种炮弹是非常高效的破坏工事和建筑的武器装备,但它们也能击杀敌军的人马。当一枚引信还滋滋作响的炸弹在敌阵上翻滚时,即便是“最强悍的士兵也会惊慌失措”。
结语
尽管沃邦元帅以自己数十年的军旅生涯为参考,为当时的军事工程师们提供了一份守卫拥有6座多角堡的棱堡要塞所需弹药的参考总结。但就实际而言,每一座棱堡的构造及其所配置的守军力量及外围工事和所处的地理环境都不相同,因此几乎不可能以一种标准去统一所有要塞的弹药储备。况且在形势变幻莫测的战场上,任何一个决定或始料未及的突发事件都会影响战争的走向,而攻城军的进攻决心也会直接影响战役的时长及守军所需弹药的数量。
更加庞大、复杂的一等要塞以及巨大的军事化城镇所需的守备力量及弹药储备更是惊人。根据沃邦的同行及后辈,法国军事工程师休·德·卡利尼认为一座由8800名官兵驻防的一等棱堡在160天的围城战中将消耗超过1200000磅火药。
1760年,德累斯顿之围
1760年,雄心勃勃的腓特烈大帝率军攻打德累斯顿,这座棱堡化的城市里有14943名驻防官兵以及193门各式火炮。在17天的战斗中,守军的大炮共发射了26266发炮弹,包括1402发葡萄弹、326发炸弹以及1110枚炸雷。士兵们则投掷了473枚手雷并发射了370284发子弹以及16400发枪霰弹。
(全文完)
本文为首发于今日头条的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欢迎点赞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