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女的福报,竟然都攥在父母的手中!

我们在读历史的时候,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一般是:爷爷有德有财,爸爸无德有财,孙子无德无财。

正应了那句古话:富不过三代。

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很多富贵的家族,一代不如一代,最后走向萧条。
如果细看会发现:其实是父母提前预支了子孙的福报。

壹 

儿女的福报,都攥在父母的手中!

积德行善,不仅是为自己,更是为了孩子。
正所谓,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积德行善正是此理。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
父母积德行善,必定有余福留给孩子。
父母造恶业,也必然有恶果留给孩子。
父母留给孩子最大的财富,从来都不仅仅是金钱,更是福德。
福,是父母行善事后,给孩子留下来的善果。
德,是父母行善事时,让孩子模仿的地方。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蔡京,北宋有名的大奸臣,作恶多端,贪婪侈靡。
据记载,蔡京爱吃鹌鹑羹,一顿饭就要杀掉300只鹌鹑。某天夜里,梦到数千只鹌鹑前来索命,心中大惊,才不敢再吃鹌鹑。
而他的子孙们,由于生于富贵之家,竟还以为平日里所吃的白米是从草席袋里长出来的。
如此奢靡成性,蔡京命中福禄,早早就被消耗一空。等宋钦宗即位后,更是厌恶其人,将他流放千里。
蔡京携带大量金钱,来到所贬之地,本以为还能再像当初一般纸醉金迷,谁知却被当地老百姓认出,竟是谁家都不肯卖与他吃食。
最终,80岁的蔡京病困交加,活活饿死在一座破庙里,无一人替他收尸。就连他的儿孙也没有得到好下场。
史书记载,蔡京有八个儿子。其中六个惨死,两个被发配充军,最终被杀。而孙子辈的,也被分配到了蛮荒之地,无一幸免。
可以说,蔡京的儿孙就此断绝。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种瓜的瓜,种恶得恶。
因果轮回,从未停止,甚至有时候,不用等来世,下一刻或许就可以自尝恶果。
生于人道,需时时勤修福,让自己最起码不堕入三恶道。
生为父母,需不断积善,为孩子种福田,方能泽被后世。
《决罪福经》有云:“先世不布施,今世则贫穷。”
正如《印祖文钞》复永嘉某居士书四中讲到的,无论物之贵贱轻重,必须告其来处不易,及折福损寿等义。倘再如此,定遭扑责,决不放过。如此则自能俭约,断不至奢侈暴殄。
现在,很多家庭都是独生子女,一家子围着一个孩子转,原本的长幼有序,变成了长辈伺候小辈,爱变成了溺爱,杀爱。
有时,对于孩子的浪费,父母会以孩子还小为借口,笑笑了之,结果是孩子养成了暴殄天物的习惯。
培福不仅仅需要父母以身作则,广积福德,更需要父母去矫正孩子不好的习惯,这才是为孩子真正的积德行善。

贰 

给儿女培福,比给钱财更重要

《大智度论》说中:“富贵虽乐,一切无常,五家所共,令人心散,轻躁不定。”
我们已经听过太多的一夜暴富,一夜潦倒的故事了。
世事无常,最无常的就是攥在手里的钱,如浮云一般。
给孩子存再多的钱,不如为孩子培福,最好是带着孩子一起培福,让孩子也学会培福,这样一个家族才能真正强大。
这张族谱来自钱氏家族,吴越钱氏家族被公认为“千年名门望族,两浙第一世家”
吴越王钱鏐,于唐末跟随董昌保护乡里,抵御乱军,官至镇海军节度使。
后因董昌叛唐称帝,受诏讨平董昌,再加镇东军节度使,先后被中原王朝(唐朝、后梁、后唐)封为越王、吴王、吴越王、吴越国王。
他在位期间,保境安民,汇聚人才,广修水利,鼓励耕田,使境内无弃田,岁熟丰稔,两浙百姓称其为“海龙王”。
除了治国有略,钱鏐修身治家也十分谨严,其家训代代相传,一直激励钱氏后人,其中有几条可以参考:
1.要尔等心存忠孝,爱兵恤民。
2.凡中国之君,虽易异姓、宜善事之。
3.要度德量力而识事务,如遇真君主,宜速归附。圣人云顺天者存。又云民为贵、社稷次之。
4.多设养济院收养无告四民,添设育婴堂,稽察乳媪,勿致阳奉阴违,凌虐幼孩。
5.凡此一丝一粒,皆民人汗积辛勤,才得岁岁丰盈。汝等莫爱财无厌征收,毋图安乐逸豫,毋恃势力而作威。毋得罪于群臣百姓。
6.吾立名之后,在子孙绍续家风,宣明礼教,此长享富贵之法也。倘有子孙不忠、不孝、不仁、不义,便是坏我家风,须当呜鼓而攻。
时至今日,钱氏家族依旧人才辈出:钱学森,钱钟书、钱伟长、钱三强......后代兴旺十足。
这真应了那句古话正:“积阴德于冥冥之中,以为子孙无穷之计。”

积善之家出贵子,不善之家无此福。父母想让孩子将来不受苦,就要从现在开始,为孩子积福。

儿女享的福,其实都是父母积的德!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再大的福报,也要通过点滴积攒。
善因积善果,善行累福德。
如果你翻看过《了凡四训》,会发现改善就是改命,改的不仅是自己的命,更是子孙后代,整个家族的命运。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