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牧题诗可惜项羽,200年后王安石写诗反驳,网友:高下立见

文/顾无

有一个地名,曾经是英雄陨落处,现在成为了一个榨菜的品牌。

乌江。

“今日,我虽死,也仍是西楚霸王!”

项羽与刘邦的斗争被当作是各个领域的经典案例一直流传至今,听老一辈人说话,举例子的时候还会经常提到项羽与刘邦。

是什么让这两个人在中国文化中拥有了经久不息的魅力,尤其是项羽,他何以让我们既遗憾又心疼了2000多年?

我觉得,是这两人身上的特质实在太过的典型,英雄输给奸雄,少年输给中年,军事家输给政治家,好出身输给坏出身,诸如此类的描述还能举出许多。

【临其诗境】

也因为楚汉之争的典型性,后世那些想要总结前朝经验教训的人也多对此发表意见。很有意思的一点是,说起评论项羽的诗,最著名的却不是那些政治家的总结,而是北宋一位女子在南渡时面对不争气的朝廷,表现自己悲愤与不甘的20字短诗。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这几句话的力量太大了,很难想象朝廷在看到民间有这样的力量仍然选择了按兵不动,选择了苟延残喘。

李清照的《夏日绝句》可以说是以情感取胜,它用很短的篇幅触动了我们心中对项羽的可惜与追忆。而那些身兼政治家的文人,对项羽的评论则以条理清晰,观点独特取胜,其中著名者亦流传至今,其中尤以杜牧与王安石题写在乌江亭的两首诗最值得一读,特摘录下来与诸君共赏。

【经典原文】

题乌江亭

杜牧 〔唐代〕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叠题乌江亭

王安石 〔宋代〕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

【条分缕析】

相比较之下,应该是杜牧这一首知名度更高一点,不仅是因为诗中出了个成语“卷土重来”,也是因为它整首诗歌的气氛更加振奋高昂,更加符合世人对项羽的看法,而王安石的分析就更加冷酷一点。

两首诗共同的特点在于语言通俗流转,现代人读起来也没有太大难度,这是咏史诗的特点之一,也服务于更加清楚地表达自己观点。

首先来看杜牧这一首,第一句首先点明自己论点存在的基础,“胜败兵家事不期”,有句老话叫“胜败乃兵家常事”,虽然是为了安抚败者,但也不失为一个真理。哪有常胜将军,有的不过是能一次次在失败中成长的将军。

所以,为什么要因为当时的一招棋错,就认定自己满盘皆输,再无回天之力呢?大丈夫能屈能伸,这时候包羞忍耻,回到自己老家重整旗鼓,预备着东山再起才是一个有担当的男人应该做的事情。

江东子弟父老热切地期待着自己的英雄,希望他得胜而归,哪怕失意,他们也认定了项羽是楚地的王,是西楚霸王,当时的人们淳朴,忠诚比性命重要太多。

最后两句是一个乐观地预期,“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如果当时项羽选择了渡河,那广阔的江东有无数的俊杰精英,再加上项羽的天赋英姿,卷土重来,打败刘邦难道是很难的事情吗?

这件事情客观上难度有多大,我们现在自然无从分析,不过从杜牧的诗中,我们主要能读出一种态度,那就是要乐观地面对苦难,面对胜败,人生是一张单行票,没有回头路可走,那就应该尽最大的可能向前走,再向前走,没有退却可言,这是我们从晚唐杜牧那里学到的精神。

反观王安石,可能去到乌江亭时年事已高,已经经历了太多政治上风风雨雨,所以分析起来客观而残酷。

江东子弟随项羽起兵,各个身经百战已经疲惫不堪,中原这一场失败,也就成为了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压垮了项羽想要翻盘的希望。即使他回到江东,也已经没有足够的力量和势头来反攻当时气势鼎盛的刘邦了。

“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这一句我个人的观点是不认同的,王安石明显是以一个政治家的视角看待全局,他没有体会到“江东子弟”可能会有的心态。

他在用一个饱经沧桑的灵魂去推测中华文明萌芽时期的年轻人,这样的推测是没有可信度的。

我相信,就算项羽回到江东,明着告诉大家,反攻是一场没有回头路也没有出路的战斗,依旧有人愿意跟着他,陪他一起死。

这样的相信或许有些天真,但天真是一种很强的力量,更是现代社会缺少的力量。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