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席说 | 全民“享乐”的预算案,是否甜过头?
首席说
Julius Wei 魏睿昊
博满澳财首席分析师
本周二(5月11日)由财政部发布的澳大利亚2021-22财年联邦财政预算案可以说是一份“胜利”的预算案,“团结”的预算案,和“快乐”的预算案。
为什么这么说?
首先,预算案中明确大幅上调了澳大利亚的经济增长、就业水平、税收收入、未来财政赤字等的预测,比起去年底给出的预期提高了一大截。
这主要是由于澳大利亚疫情控制得当,使得本地经济恢复远超预期,社会福利支出明显比预期下降。同时,中国经济引擎的快速恢复使得澳大利亚受惠明显——比如铁矿石价格高涨至200美元以上,这推动政府所得税收入大增。
可以说这份预算案既宣告了“抗役”的阶段性胜利,更宣告了政府危急时刻举债救助经济的胜利。
其次,在这样的前提下,政府决定将这些比预期多出的预算中绝大部分,通过减税和投资返还到澳大利亚经济中去,这包括几乎全民受惠的企业和个人所得税减免,也包括对养老、基建、环保、数字化、医疗服务、女性、育儿等等多个领域和人群的专项补助和支出。
也就难怪本地媒体在报道本次预算案“输家”的时候只能鸡蛋里挑骨头,找出诸如“想出国没法出国的”、“环保支出不够让环保人士不满”之类的“输家”。某种程度上,这份预算案大范围“撒钱”的做法让反对党一时语塞,“团结”了绝大多数选民。
最后,财长在预算中多次明确表示了毫不担心长期财政赤字的态度,宣称“更快的经济增长、低廉的政府举债成本、以及更快速的就业恢复”最终会让政府财政赤字占GDP比率逐渐走低,因此没必要收紧支出来整顿“财政纪律”。
由于澳联储(RBA)也已经一再强调在2024年前都不太可能收紧货币政策,这意味着在未来的两到三年内,澳大利亚将始终贯彻货币与财政政策“两手一起放”的策略。这将推动澳大利亚经济、就业、消费得到刺激,有利于资产价格持续上涨,让大家买房、炒股、做生意和消费都能共同“快乐”。
但在这样一份看起来不算太令人意外,同时让大多数人“快乐”的预算案背后,却隐藏着澳大利亚政府管理方式的巨大转变——成为由“大政府”主动通过长期举债经营,刺激内需来拉动经济增长。
然而,特别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澳大利亚政府,尤其是自由党联盟自霍华德时期始终秉持着尽量维持政府财政平衡,通过市场而非政府来调节经济的典型“保守派”作风,最后在自由党自己手上被终结。
根据最新的预算案,未来十年中澳大利亚都不大可能看到预算盈余,因为财长根本不在意负债体量,而只在意负债占GDP比率能否变低。可以说,从财政上来看,澳大利亚正走在其“英美兄弟”的道路上,即政府长期赤字和负债将不可避免。
长期负债本身并不是问题所在,因为在“疫情”的特殊影响下,政府刺激内需也是不得不做的选择。
从此份预算案的核心支出领域就可以看出,政府对于国际通航、贸易和人员流动能够在短时间内恢复并没有信心,因此大规模削减所得税,意在刺激本地消费来替代过去几年快速增长的服务业出口和受到中澳关系打击的部分产品外贸出口收入。除了减税之外,最大的另两个花钱方向:大兴基建和养老服务补助,面对的依然是本地消费和本地就业。
真正的问题出在政府举债刺激经济的方向和领域上缺乏长期战略规划,可以说是为了刺激而刺激,无法为澳大利亚未来的长期经济繁荣和产业升级起到作用。
以最典型的基建为例,除了一些常规性的道路更新和升级的小型项目之外,本次基建最大的三个项目包括有:悉尼的大型西区公路、墨尔本新联运枢纽码头、南澳南北走廊公路。首先可以看到这些项目相互之间并没有什么关联性,其次这些项目依然是非常传统的公路和运输基建,都属于一次性支出,并没有太大的战略性基建升级意义。
尤其是墨尔本新建港口从经济角度很难令人理解,因为澳大利亚对外出口主要为原材料和能源,两者的核心出产地在西澳和昆州,而其主要买家均在北半球,将出口商品通过铁路运到更南端的墨尔本再重新海运出口显然实在浪费时间和成本。
作为鲜明对比,美国和中国在近期通过基建投资来提振经济时,其中有很大一部分用于升级无线网络走向5G时代,以及持续升级电网系统,为清洁能源和节能减排服务。
作为对比,澳大利亚的国家宽带(NBN)还未建完其网络速度已经明显落后;年久失修的电网,无力应对大量太阳能发电反哺电网形成双向电流的挑战,甚至出现了居民太阳能发电输入电网要被反向收费的“笑话”。
本次预算案的基建绝大部分依然是放在了低效和浪费能源,造成额外污染的高速公路上,却无法把眼光放到未来十年甚至更久远的全球技术升级和产业变革的方向上。
与之相似,澳大利亚政府在过去几年持续削减研究机构经费,削减企业研发退税,对于新能源、新科技都缺乏直接的扶持作用,直到此次预算案才开始零敲碎打地提供与环保相关的一些支持,以及医药研发相关的税务减免。
但比起在其他领域的支出,实在是杯水车薪,而且不同科研领域雨露均沾的做法,结果是无法突出重点领域和本国技术优势。即使是在医药领域,比起养老护理简单增加每个老人护理时间的做加法的巨大支出,明明可以带来巨大社会和经济效益,而且是澳大利亚具有世界领先技术的生物医药研发税务减免却有严重的滞后性。
这份预算案需要继续刺激经济、刺激就业,短期确实必需;以多快的速度来回到财政平衡,这是一个没有绝对正确答案的问题。但在这一前提下,怎么刺激经济,刺激经济的哪些领域,才是真正考验政府智慧的地方。
很遗憾,这届澳大利亚政府选择了一个最简单、最不得罪人的答案,但这真的是最正确的答案吗?
回到上文的医疗行业对比,政策逻辑可能“简单粗暴”:老人及其子女和养老行业从业者的选票远远要多于生物医药研发领域的选票,因此这样的安排也就不难理解。而这,可以说是澳大利亚政府在过去几年中政策导向的缩影,即利用澳大利亚独有的资源、地理优势和多年积累下来的相对健康的政府财政状况,做一些短期见效快,让所有人可以“及时享乐”的事。
至于十年、二十年后,澳大利亚在数字化进程、新能源和网络基建方面可能会更加落于后北半球;或者一边走着英美高赤字低税收的财政路线,一边走“大政府”提供欧洲大陆式高福利社会道路,两者间的矛盾在卖不动“家里的矿”时爆发的问题,只能交给那时候的政府和人民去面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