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六气解

《黄帝内经》是中医学术的渊源,是取法于大自然的变化规律,即运用自然变化法则来探讨、分析、归纳人体的一切生理活动及病理变化,所谓“治不法天之纪,不用地之理,则灾害至矣。”

“六气”学说是中医的精华所在。“夫百病之生也,皆生于风寒暑湿燥火,以之化之变也。” 。“六气”与“五行”是同源的,其区别只在于前者为气,后者为形(质)而已,而实际上气与形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内经》把物质的形气相互生化称之为“神”,所谓:“神在天为风,在地为木;在天为热,在地为火(暑);在天为湿,在地为土;在天为燥,在地为金;在天为寒,在地为水。故在天为气,在地成形,形气相感而化生万物矣。”

《内经》:“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气,命之曰人”。天地有六气,人亦有六气。天地人“合气”《内经》:“在天为风,在地为木,在藏为肝;在天为热,在地为火(暑),在藏人为心;在天为湿,在地为土,在藏为脾;在天为燥,在地为金,人藏为肺;在天为寒,在地为水,在藏为肾”《内经》认为:“清气大来,燥之胜也,风木受邪,肝病生焉。热气大来,火之胜也,金燥受邪,肺病生焉。寒气大来,水之胜也,火热受邪,心病生焉。湿气大来,土之胜也,寒水受邪,肾病生焉。风气大来,木之胜也,土湿受邪,脾病生焉。所谓感邪而生病也”

六气传化,可以因脏病而传腑,亦可以因腑病而传脏;六气变异,可以因脏腑偏胜而变,可以因治疗效应而变。正如《内经》所云:“夫气之动乱,触遇而作,发无常会”。

《内经》认为:“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诸寒收引,皆属于肾。诸气膹郁,皆属于肺。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诸热瞀瘈,皆属于火。诸痛痒疮,皆属于心。诸厥固泄,皆属于下。诸痿喘呕,皆属于上。诸禁鼓慄,如丧神守,皆属于火。诸痉项强,皆属于湿。诸逆冲上,皆属于火。诸胀腹大,皆属于热。诸躁狂越,皆属于火。诸暴强直,皆属于风。诸病有声,鼓之如鼓,皆属于热。诸病胕肿,痛酸惊骇,皆属于火。诸转反戾,水液浑浊,皆属于热。诸病水液,澄澈清冷,皆属于寒。诸呕吐酸,暴注下迫,皆属于热。”。

《风论篇》就有“风之伤人也,或为寒热,或为热中,或为寒中,或为厉风,或为偏枯,其病各异,其名不同,或内五脏六腑……风者善行而数变”的论述。其中,寒热、热中、寒中、厉风、偏枯等,都是因风之伤人所引发的“证”。倘若“风”推演至“五脏六腑”,那么,因风邪所引发的病证,简直就可以“数之可十,推之可百”了。

《内经》对六淫致病的治疗:风淫于内,治以辛凉,佐以苦,以甘缓之,以辛散之。热淫于内,治以咸寒,佐以甘苦,以酸收之,以苦发之。湿淫于内,治以苦热,佐以酸淡,以苦燥之,以淡泄之。火淫于内,治以咸冷,佐以苦辛,以酸收之,以苦发之。燥淫于内,治以苦温,佐以甘辛,以苦下之。寒淫于内,治以甘热,佐以苦辛,以咸写之,以辛润之,以苦坚之。

如果说六气伤人仅是限于“一气”致病的话,那么按上述方法处理,其收效大多是理想的。问题是世间事物的性质往往不是单纯的,而是杂乱无常的,故《内经》有多气杂合致病的论说。例如:“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著痹”。除此之外,痹病还有兼热、兼燥等项。事实上杂气合病更为多见,更为难治。因为凡属杂气合病者,其本身大多潜藏着某些久治不愈的疑难痼疾。可以这样说,如果平时能够降低疑难痼疾的发病率,就必定会大大减小杂气合病的发生。所以说,突破疑难杂证才是当代医界的主攻目的。

总而言之,人体所患病证,要想取得预期的疗效,都必须依靠六气学说进行辨证论治,这早已是不争的事实。《经》云:“善言天者,必应于人,善言古者,必验于今,善言气者,必彰于物”。六气学说历经医界数千年实践应用,事实证明是可以“验于今”的。不通晓六气学说就治无依据;不通晓六气学说就无法命中病机。


冯门中医工作室师训:

慧心治病,良心做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疗效至上,医德永存。

(0)

相关推荐

  • 在天为湿

    ​在天为湿: 土在天为湿 古人认为: 土性多湿 天降雨露 润泽生化 之季即属于土 "土在天为湿" 是对事物和,现象的 五行归类的具体例证 言五者 各有材干 谓之行者 在天,五气流注 ...

  • 阴阳五行六气

    治生札记--075 五运六气 人类与疾病斗争过程中,积累了丰富之防病治病经验,其核心理论为五运六气.五运六气不是中医理论分支,而是五藏六府.三阴三阳六经.十二经络等中医概念形成之基础. 一.五运六气不 ...

  • 木在天为风

    ​木在天为风: 木性善动 风从天降.飞扬鼓坼之季 属木 "木在天为风" 即是对于事物和现象的 五行归类,的具体例证 五:各有材干 行: 在天,五气流注 在地,世所行用 五行在气候上 ...

  • 图解易经:物候与历法

    物候历法,即指古人根据草木鸟兽.自然现象等定时节的记岁方法,图中为十二消息卦,每一卦代表一个月,每卦六爻,每爻主一候,一候为五日,一年分为七十二候,共三百六十日(详见作者的另一部作品<礼记图典· ...

  • 《黄帝内经》六气新解之一

    原文地址:<黄帝内经>六气新解之一  --概述作者:真言                <黄帝内经>六气新解之一  --概述 凡是致力于研究中医的人士都知道,<黄帝内经& ...

  • 六气解-01六气名目

    四圣心源--六气解---六气名目 厥阴风木    足厥阴肝     乙木, 手厥阴心主   相火, 少阴君火    手少阴心     丁火, 足少阴肾     癸水, 少阳相火    手少阳三焦   ...

  • 五运六气解方剂——地魄汤

    五运六气解方剂--地魄汤 组成 炙甘草二钱.制半夏三钱.麦冬三钱.芍药三钱.五味子一钱.元参三钱.锻牡蛎三钱 功用 清火降逆,养阴生津. 病机 肺肾阴亏,心火上炎 方歌 地魄汤方治阴亏, 半夏麦冬草五 ...

  • 六气解-02六气从化

    四圣心源--六气解---六气从化 [参考](从化是指病症的性质随体质阴阳而变化,如从阳而化热.从阴而化寒等.所谓从化其实就是主次问题,例如士兵想去东面,而司令指示去西面,士兵也得服从.但士兵会成长的, ...

  • 五运六气解方剂

    苓甘五味姜辛汤 组成 茯苓四两,甘草三两,干姜三两,细辛三两,五味子半升. 用法 上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半,去滓,温服半升,日三服. 功用 寒饮咳嗽.咳痰量多,清稀色白,或喜唾涎沫,胸满不舒,舌苔白 ...

  • 五运六气解方剂--牛膝木瓜汤《摘自网络》

    五运六气解方剂--牛膝木瓜汤 组成 牛膝(酒浸) 木瓜(各一两) 芍药 杜仲(去皮,姜制,炒丝断) 枸杞子 黄松节 菟丝子(酒浸) 天麻(各三分) 甘草(炙,半两) 用法 上锉散.每服四钱,水盏半,姜 ...

  • 五运六气解方剂——苓桂术甘汤

    苓桂术甘汤 1 组成 茯苓.桂枝.白术.甘草. 2 用量 茯苓12g,桂枝(去皮)9g,白术.甘草(炙)各6g. 3 用法 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现代用法:水煎服. 4 功用 温 ...

  • 六气解

    六气名目 厥阴风木(足厥阴肝,乙木.手厥阴心主,相火.) 少阴君火(手少阴心,丁火.足少阴肾,癸水.) 少阳相火(手少阳三焦,相火.足少阳胆,甲木.) 太阴湿土(足太阴脾,己土.手太阴肺,辛金.) 阳 ...

  • 五运六气解方剂—大黄牡丹汤

    五运六气解方剂—大黄牡丹汤

  • 《四圣心源》:卷一五气分主 卷二·六气解

    五气分主 肝属木,其色青,其臭臊,其味酸,其声呼,其液泣.心属火,其臭焦,其味苦,其声笑,其液汗,其色赤.脾属土,其味甘,其声歌,其液涎,其色黄,其臭香.肺属金,其声哭,其液涕,其色白,其臭腥,其味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