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六气解
《黄帝内经》是中医学术的渊源,是取法于大自然的变化规律,即运用自然变化法则来探讨、分析、归纳人体的一切生理活动及病理变化,所谓“治不法天之纪,不用地之理,则灾害至矣。”
“六气”学说是中医的精华所在。“夫百病之生也,皆生于风寒暑湿燥火,以之化之变也。” 。“六气”与“五行”是同源的,其区别只在于前者为气,后者为形(质)而已,而实际上气与形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内经》把物质的形气相互生化称之为“神”,所谓:“神在天为风,在地为木;在天为热,在地为火(暑);在天为湿,在地为土;在天为燥,在地为金;在天为寒,在地为水。故在天为气,在地成形,形气相感而化生万物矣。”
《内经》:“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气,命之曰人”。天地有六气,人亦有六气。天地人“合气”《内经》:“在天为风,在地为木,在藏为肝;在天为热,在地为火(暑),在藏人为心;在天为湿,在地为土,在藏为脾;在天为燥,在地为金,人藏为肺;在天为寒,在地为水,在藏为肾”《内经》认为:“清气大来,燥之胜也,风木受邪,肝病生焉。热气大来,火之胜也,金燥受邪,肺病生焉。寒气大来,水之胜也,火热受邪,心病生焉。湿气大来,土之胜也,寒水受邪,肾病生焉。风气大来,木之胜也,土湿受邪,脾病生焉。所谓感邪而生病也”
六气传化,可以因脏病而传腑,亦可以因腑病而传脏;六气变异,可以因脏腑偏胜而变,可以因治疗效应而变。正如《内经》所云:“夫气之动乱,触遇而作,发无常会”。
《内经》认为:“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诸寒收引,皆属于肾。诸气膹郁,皆属于肺。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诸热瞀瘈,皆属于火。诸痛痒疮,皆属于心。诸厥固泄,皆属于下。诸痿喘呕,皆属于上。诸禁鼓慄,如丧神守,皆属于火。诸痉项强,皆属于湿。诸逆冲上,皆属于火。诸胀腹大,皆属于热。诸躁狂越,皆属于火。诸暴强直,皆属于风。诸病有声,鼓之如鼓,皆属于热。诸病胕肿,痛酸惊骇,皆属于火。诸转反戾,水液浑浊,皆属于热。诸病水液,澄澈清冷,皆属于寒。诸呕吐酸,暴注下迫,皆属于热。”。
《风论篇》就有“风之伤人也,或为寒热,或为热中,或为寒中,或为厉风,或为偏枯,其病各异,其名不同,或内五脏六腑……风者善行而数变”的论述。其中,寒热、热中、寒中、厉风、偏枯等,都是因风之伤人所引发的“证”。倘若“风”推演至“五脏六腑”,那么,因风邪所引发的病证,简直就可以“数之可十,推之可百”了。
《内经》对六淫致病的治疗:风淫于内,治以辛凉,佐以苦,以甘缓之,以辛散之。热淫于内,治以咸寒,佐以甘苦,以酸收之,以苦发之。湿淫于内,治以苦热,佐以酸淡,以苦燥之,以淡泄之。火淫于内,治以咸冷,佐以苦辛,以酸收之,以苦发之。燥淫于内,治以苦温,佐以甘辛,以苦下之。寒淫于内,治以甘热,佐以苦辛,以咸写之,以辛润之,以苦坚之。
如果说六气伤人仅是限于“一气”致病的话,那么按上述方法处理,其收效大多是理想的。问题是世间事物的性质往往不是单纯的,而是杂乱无常的,故《内经》有多气杂合致病的论说。例如:“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著痹”。除此之外,痹病还有兼热、兼燥等项。事实上杂气合病更为多见,更为难治。因为凡属杂气合病者,其本身大多潜藏着某些久治不愈的疑难痼疾。可以这样说,如果平时能够降低疑难痼疾的发病率,就必定会大大减小杂气合病的发生。所以说,突破疑难杂证才是当代医界的主攻目的。
总而言之,人体所患病证,要想取得预期的疗效,都必须依靠六气学说进行辨证论治,这早已是不争的事实。《经》云:“善言天者,必应于人,善言古者,必验于今,善言气者,必彰于物”。六气学说历经医界数千年实践应用,事实证明是可以“验于今”的。不通晓六气学说就治无依据;不通晓六气学说就无法命中病机。
冯门中医工作室师训:
慧心治病,良心做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疗效至上,医德永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