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得”死在密不透风的“教育”
“一得”去世了,据说死于自尽。
从一得降生,一得爸爸就制订了一个“完美无瑕”的培养计划。
一得爸爸辞去高管工作专心陪娃、每天变着花样做不同的饭菜、为孩子建立了小型博物馆,收藏一切和一得有关的物品等。
另外特别重视选择学校,家在广东,却把孩子送到苏州国际学校,最后送到美国读大学。
一得高中就读于苏州的一所国际高中,2018年,该校曾在官方公众号里分享过一得的成绩:托福首考114分,其中阅读口语双满分;杜克大学数学竞赛三等奖;他参加了自行车比赛和辩论赛,取得好成绩;作为守门员,还获得了第一工园杯足球杯赛MVP等。他最终选择了美国埃默里大学的哲学专业……妥妥的“别人家的孩子”。
但一切突然戛然而止。
“完美教育”的典型,以最失败的方式离场。广州妈妈们的偶像梦也破碎了。
一得的“死”,不是偶然事件,是必然事件。
这么说有一种“马后炮”的绝对,但真的不是。“一得”的肉体死亡有或然性,社会性死亡却是一定的。
我们聊聊这个话题。
一、自私的基因
以往曾经讨论过,“自私而基因”控制人的行为。
对“自私的基因”来说,由于基因已经在父母身上完成了传达,所以“自私的基因”控制子女对父母的心态和照顾往往马马虎虎。子女对父母需要努力,需要做功,需要“修养”,才能比较费力地建立起孝敬父母的“美德”。
但对“自私的基因”来说,一个人的子女对基因能否传承下去至为关键。所以“自私的基因”控制一个人,尽其所有,不计代价,甚至“丧心病狂”地把资源拼命往孩子身上堆。
简言之,就是对孩子“过度培养”。
二、人的硬件不可更换
人是生物计算机。在精、卵结合成“受精卵”的一瞬间,相当于一次性压铸成型了一台生物计算机,终生不能更换硬件配置。
人的一生,终生困在给定的硬件基础上发挥,这种不可更改的确定性,就是“命”。
三、比例固定和均值回归
每时每刻,满世界都在乌泱乌泱地生孩子。
对同一时刻出生的一群孩子来说,“天才”一直有个相对固定的比例,大概3%左右。
有精神心理疾病易感体质的比例,大概也是3%左右。
这是上帝的配方。
公平在于,成功人士或者屌丝遗传“好坏”落到下一代身上的概率是大致相同的。
我认识一对博士夫妇,他们的孩子学习相当一般。甚至我们这边一位院士的孙子,普通本科都靠考不上。
博士夫妇对我说,这是遗传学上的“均值回归”。就是说,父母太优秀,智商比平均数荡的太远,孩子有可能荡回来,荡到平均值附近。同理,一对智商普通的夫妻,也能生出相对靠谱的孩子。
其实,很多人应当庆幸,从概率和“幸存者偏差”的角度来说。一对夫妇能生出身体健康,不那么“神经”的孩子,都应当感谢上苍。
而你不知感恩,还对孩子有那么多奢求,想借孩子的手实现你那么多不切实际的妄念。不怕遭雷劈吗?!
四、智商和心理健康互为因果
“别人家的孩子”,我们关注的往往是他(她)考上名校,在较小的年龄取得超出同龄人的学业和社会成就。
很少有人将“这个孩子心理素质好,抗挫力强,有很好的心理弹性。和自己、和他人、和自然有良好的沟通和互动。”作为比智商更应予以特别关注培养的品质,加意培养。
其实,心理健康程度,本身就是“智商”的一部分。而且,能够为智商提供持续的动力和不竭源泉。
五、超常儿童的成长路径
屈诗颖,湖南新邵人,15岁考上北大。她是县城女孩,县城的教育资源。没有机会,也没有财力上那么多邪门的辅导班。这种孩子,只需要“及格”的教育资源,只要不用开水浇,她自己就会长成参天大树。
当然了,如果家境和成长环境优秀,会更加如虎添翼。譬如华科大20岁博士生陈可薇优秀的家世。外公毕业于中国外科殿堂的同济医科大学,舅舅15岁上大学,也曾在华科大攻读研究生。
中科大少年班的孩子,多数是这两种情况。
六、钢铁是怎样炼废的
第一种失败是赶鸭子上架。我们前面说的,人(大脑)是一次压铸成型的生物计算机。硬件,配置是不可变的。明明自己孩子天生“配置”很低,但因为是“自己孩子”,所有的不理性都来了。将遗传性因素(父母自己的原因),转嫁成努力性因素(孩子的原因)。把父母比做司机的话,他们拼命踩油门,试图让一辆载重三吨的车拉九吨的货,不车毁人亡算是幸运的。
第二种失败是把人脑当电脑。
虽说人脑是“生物计算机”,但毕竟不是计算机。
马克思说:“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因为人有社会属性,计算机没有。
忽略对孩子社会属性的培养,并忽略为这种属性提供必要的发育环境,那就会种下龙种,收获跳蚤。培养的是“学习机器”,而不是社会学意义上的人。最终,“学习机器”也无法维持正常性能。
反面的例子,在“一得”爸爸之前就有,譬如魏永康。
魏永康13岁考上重点大学——湘潭大学读本科,成为当时湖南省年龄最小的大学生;17岁考上中科院的硕博连读研究生。
其“成功”的原因,在于其母曾学梅给儿子提供“密不透风”的“母爱”和“教育”。譬如给儿子洗衣服、端饭、洗澡、洗脸。为了让儿子在吃饭的时候不耽误看书,魏永康读高中的时候,曾学梅还亲自给他喂饭 。
并以“耽误学习”为由,斩断了魏永康和同学的所有正常交往。
最终魏永康这台“学习机器”冒烟着火,差点报废。
魏永康20岁时,因生活自理能力太差,譬如穿着拖鞋、单裤在北京冬天冰天雪地的大街散步。并因知识结构不适应中科院的研究模式被退学。
原因很简单,人的大脑从神经元的联结方式来看,属于“关系型结构”。大脑只有在与自己、与他人、与外界的良性互动中,才能维持基本的健康,以及发展。甚至,年少时候经常参加体力劳动,建立的神经网络,对于成年后对抗抑郁症都有很大帮助。
魏永康的妈妈,控制魏永康,只通过书本与外界保持联系。与他人,与自己互动未留下足够的空间和时间。那么,魏永康的大脑,必然是畸形的。
特别是情绪和情感发育,必须在人群中碰撞互动,才能维持健康。哪怕在人群中受伤害,也不能脱离人群。所谓“莫道风尘苦,独木难成林。”适度的伤害是成长的“维生素”。
魏永康后来回归社会,走了“反向补课”的路径。先恢复正常生活,再返回学业。有了一个不错的结果。
一得爸爸的教育,误在“密不透风”,误在过于完美。一得从出生那天起,直到他到美国读大学前,所接触到的世界,几乎每一件事,都是有来有往,有来龙、有去脉,有起始、有交待,有问题、有结果,几乎每一件事都有回应,会落地。世界像一只齿轮卡点,运行精确的钟表,充满了有把握的确定性。
而真实世界的景象是,很多事情有头无尾,有始无终,悬而不决,没有回应,莫明其妙的失去和失败,非标准化,经常性的荒诞和无厘头。一得没有接触过,也没有接受这种训练。因而放单飞的时候,一旦接触到了真实的世界,在短时间内超过他大脑的信息处理能力,以及承受能力而脆败。
没有容错率的适应性锻炼,实际上一得和魏永康一样,造成了“社会性死亡”。只不过一得更悲催了一点。
七、成功的教育一定要厘清成功的标准
我们太喜欢让孩子给自己“挣面儿”。太喜欢通过外在的业绩,“给外人”证明自己以及自己孩子的成功。
而成功的唯一标准,早已有了共识,那就是“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度过一生。”
一已的悲欢,和外人毫不相关。
凡事问问孩子,他高兴吗?多让孩子自己选择。
作为监护人,你固然有权利不经孩子允许,给孩子安排很多事情。但你可以通过观察,或者问孩子,你的选择是否能给孩子带来发自生命深处,来自灵魂的喜悦。
八、成功的教育一定要“适性”
成功的教育,是在坚持成功标准基础上的“适性”。
一娘生九子,十人十个样。
哪有什么放之四海的教育模式?
譬如我家吧,我姊妹三个。我姐坐的住,当了医生。我坐的住,当了一名坐办公室的。我妹从小就屁股上长钉,结果满世界飞,成了一名企业家。愿意不愿意,命运都赶着往“适性”的道路上走。
我觉得这方面做的比较成功的是李玫瑾教授。
李教授在教育女儿时有一颗平常心,顺其自然,轰轰烈烈也行,平平淡淡也行,没有去刻意雕琢,让孩子自由自在地成长。
李教授对女儿顺其自然,把那点潜力都发挥出来就行了,能成什么才就成什么才,成不了大树,就当小草,成不了老鹰,就当麻雀。
李教授对女儿的教育没有施加多少压力,也没有额外增加多少负担。上没上辅导班不知道,但音乐培训估计老早就开始了,要不然也不会是中学音乐老师。
知道女儿初中谈恋爱,带去超市买衣服,女儿看好的不让马上买,告诉女儿,要多看几家,就会发现更合适的,谈恋爱也一样,不要看好就谈,一定还有更好的。这样的寻机开导会达到很好的效果,如果硬去说教,就会引起孩子反感。
其实,对孩子,家长只需要提供靠近资源的机会,让孩子自己选择,帮助孩子规避人生的坑就行。孩子自会长成他该有的样子。所谓“人性是物性的绽放,人道是天道的赓续”。一切不过是道法自然。
孩子成长有自己的节奏、韵律和花期。家长不仅要会耕耘,还要学会等待。
绝不能密不透风,土壤压的太实,只会让花儿窒息。
这个世界,有太多以爱的名义的戕害。
我没结婚之前,曾经有过一个疯狂的想法,想让孩子不参加学校教育(这个国家不糊涂,义务教育法不允许),通过请家庭教师,加大密度,让孩子在三年级读完小学课程,小学读完初中课程。然后上中科大少年班,再或者上清北。
好在我醒悟及时。因为我意识到,你只能顺应种子的内在趋势,而不能决定种子最终长成什么样子。
更重要的,如果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只有孤独学习,失去校园生活,那么她将失去在校园生活中体验集体荣誉、拉帮结派、联甲倒乙、被宠被孤立、背后说坏话、闺蜜好的一个头又翻脸……的成长经历”。失去在生活的锤炼中,眼神由清澈变的丰富的过程。那么她的人格大概率不会健全。
这也是我反对私塾小班教育的原因。私塾小班教育,学业成绩短期内会有一个拉升,但缺乏校园生活(社会生活)这一重要版块,人格教育有重大缺失。因而,只能做校园教育的补充。
我至今清晰地记得一个场景。
我闺女小学四年级的时候,学校放学早。下午三点就放学了,大多数同学“嗡”地一声四散开来,被家长接走,去上各种补习班。
看着疲惫的孩子,我没有犹豫,对她说:“你在学校打篮球,晚饭后带你去游泳。”
因为我意识到,小学阶段,舒畅条达的情绪,扎实的体质,强大的肺活量,是决定孩子将来走多快,走多远的基础。
现在回想,我做对了。
@禾麦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