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秘民间痔疮绝技:挑刺龈交上唇系带结节法
传抚州市宜黄县有一民间中医,擅治痔疮,效如桴鼓,思之学之,求之不得。后以书中悟得其技,特记之。

【缘起】
为一做房地产的朋友调理落枕,闲聊中他讲了一个故事,大意是:
他爱人得了痔疮,多方求医无效,听朋友介绍,抚州市宜黄县有一民间中医,据说是祖传,擅长治痔疮,于是驱车前往,深藏小巷,锦旗满墙。
其治法亦简,在唇齿间点刺一下即好,刺完之后,其爱人疼痛感即大减,堪称神效。
我闻之亦奇,心生神往,问之可否拜师学习。朋友回复,难!对方为祖传,传内不传外,传男不传女,吃饭的家伙,岂可轻易传之。
不禁遗憾,民间传承,无重金无缘份求之何其难!
古人云:思之思之,鬼神通之。不日竟以《王新明独特针灸经验真传》书中觅得此技:“挑刺龈交上唇系带结节法”,感慨万千,真医者仁心也!
【理论】

龈交,经穴名,出自《素问 气府论》,别名“齿龈筋中”,属督脉。位置在上唇内,唇系带与上齿龈的相接处。可疏通督脉阴阳之经气,调理督任二脉。
适应范围:治疗腰脊痛,前后阴病变。
【操作】
翻开上唇,让唇系带裸露,常见其处有米粒大小之赘物,用三棱针挑之,使其分离,若无赘物,挑断上唇系带即可。注意针体消毒,以防感染,一般挑刺一次即可,若要再针,需等伤口愈合。
【病例】
张某,男,49岁。痔核3年,肛门疼痛,中西医治疗,时好时坏,最近痔核又犯,疼痛难忍影响休息,服药效果不明显,要求针灸。上唇系带龈交穴处有一米粒大的白色赘生物,用三棱针将其挑断。肛门疼痛立即消失。此后又挑刺2次,1个月后回访,病人高兴地告之,从那以后不但痔疮未疼痛,原来的尿急、尿痛、腰痛也不犯了。
【思考】
龈交穴上出现白色赘物,说明督脉之气受阻,上下通行不利,由于督脉总统一身阳气,络一身之阴气,又连属肾脏。督脉之气通行不利,此人不但前后阴出现病变,而且他可能还有腰痛等症。去掉督脉上端终点白色凝聚会,督脉之气通畅了,上述疾病自然也就好了。
这其实也是一个下病上治的案例。《灵枢 终始》说:“病在上者,下取之,病在下者高取之。”又说:“病在上者阳也,病在下者阴也。”去除龈交穴的赘生物属以上治下,从阳引阴的诊疗法则。经脉不通,不通则痛,经脉通了,疼痛自然也消失了。
书中自有黄金屋,感恩诸位不藏私的中医大德。也正因为此,我乃发愿:“凡救人之法,不必保密”,愿共享之,济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