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龙勿用”中的智慧!
龙是中国先人的一种崇拜对象。现实世界里,并没有先人崇拜的那一种龙。硕大的龙头,龙头上的龙角、龙须,遍体的龙鳞,龙的张牙舞爪、龙的腾云驾雾,都是先人想象的结果,因而与六千万年前的各种恐龙的形态完全不同。
无论水里、地上、天上,今天我们几乎没有人见过这个物种。这是我们的先人按自己的审美标准想象出来的一种崇拜对象,不是天地间本有的生物种类。以先人自己的审美标准想象出龙这一崇拜对象,究竟始于何时,谁也讲不清楚。
20世纪80年代,考古工作者从河南濮阳地区一座新石器时代的墓穴中发现了用贝壳、卵石摆成的龙,距今大约已有六七千年的历史。这一考古表明,“龙”作为先人崇拜对象的存在,是很遥远的事情了。
继商代青铜器上频频出现的龙,周文王在给《周易》六十四卦的卦象、爻象举例释意时,也首先想到了龙。
周文王将六十四卦中的《乾》卦作为《周易》的首卦。《乾》卦由六个阳爻组成,象征刚健不息的天道。如何展示天道呢?文王选择了“龙”来例说天道。
《周易》中的六爻卦象,由下往上分为“地”、“人”、“天"三个层面,即初、二两个爻为地爻,三、四两个爻为人爻,五、上两个爻为天爻。
“龙”这一由古代先人想象而成的崇拜对象,正好也是一种水中能潜、陆地能行、天上能飞的“三栖”动物。因此,文王在自下而上给《乾》卦的爻象进行系辞例说时,讲了这样一个完整的龙的故事:
初九:潜龙勿用。
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
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九四:或跃在渊,无咎。
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上九:亢龙有悔。
用九:见群龙无首,吉。
这是我国历史上最早、最系统的关于“龙”的记叙。从此以后,周文王运用龙作为例说解释《乾》卦爻义的文字,居然成为后人证明“龙”这个三栖动物存在的根据。
《左传》中有这样一段记载:鲁昭公二十九年(公元前513年)秋天,据说有人在绛郊之地见到了龙,魏献子对此传说表示怀疑,便问有学问的蔡墨。
蔡墨遂援引《乾》卦中的“潜龙勿用”、“见龙在田”、“飞龙在天”、“亢龙有悔”、“见群龙无首,吉”,以及《坤》卦的上六爻辞“龙战于野”,说明龙的存在:“若不朝夕见,谁能物之。”
倘若不是经常看见,又有谁能够如此生动地描述龙的存在?
那么我们究竟应该怎么理解“潜龙勿用”?
周文王将《乾》卦所象征的自强不息的“天道”,自下而上分为三个阶段。其中,以初九、九二这两个阳爻作为第一阶段,这是一个积聚力量的阶段。
在这个阶段中,又细分为自身的力量积聚和依靠别人帮助的力量积聚这两个小的阶段。首先是自身的力量积聚,文王用“潜龙勿用”作为例子,表达其意。潜龙,潜伏在水里的龙。为什么这条龙要潜伏在水里,把自己藏匿起来?
因为初九爻所象征的这一条龙,还处于自强不息的初始阶段,自身力量还比较薄弱。所以,它要潜伏在水里,一点一滴地积聚力量,打基础。就好比一个读书郎,躲在乡村里或城市的僻静处,“悬梁刺股”、“凿壁偷光”,潜心读书做学问。潜伏多长时间、自身力量积聚到什么程度才算到了头?
这要根据确立的目标来定位,目标越高、越远大,潜伏的时间也就越长,积聚的基础力量也就要越厚实。这就好比造房建筑工程,目标是建六层楼,就须掘地三尺,打六层楼的基础;目标是建二十六层楼,掘地三尺也不行。
古代的读书郎也都懂得这个道理,所以,胸怀大志的青年人知道,仅仅白天读书还不够,非得“悬梁刺股”、“凿壁偷光",狠下苦功夫,才能完成“潜龙”阶段的力量积聚。“潜龙”的潜,不仅是形体上的“潜”,更是心理上的“潜”,潜心的“潜”,耐得住寂寞。
“勿用”两字,道出了“潜”的真意。潜心修养,积聚力量的自藏自隐,是一种胸怀大志者的自觉的理性行为。“勿用”,是对“潜”的整个过程的一种约束。就像建造高楼大厦,在挖地基打基础的阶段,不能同时进行地面以上的建筑,必待打好基础、过了养护期之后,才能开始地面以上的施工建筑。
细究起来,初九爻辞的“潜龙勿用”,包含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根据既定目标,自觉地积聚力量,如人们常说的“厚积薄发气在这一阶段,切不可稍稍积累了一些力量,就急躁地用掉,而是要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
我国著名历史学家范文澜先生有一句名言:“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
坐十年冷板凳,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有这样的忍性;文章不写一句空话,也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做到。不急功近利,能坐十年冷板凳的人,才有可能写出没有空话的好文章。
坐十年冷板凳,就是“潜龙勿用”在写作领域的一种具体表现,就是自觉积聚力量的一个过程,不经历这个过程,就难以达到“文章不写一句空”的境界。
万物生长的自然界,也向人们昭示着这一规律:一颗种子,根系在地下伸展,吸收水分养料,最后破土而出,所经历的过程往往漫长而又艰难。然而,越是漫长越是艰难的初始积聚,往往对于以后的整个生长发育越是有利。
春秋末期的大智慧者老子说“人法地”,想必也是要从这些自然现象中寻找人类生存发展的规律。
后来的著名儒者孟子有一段话:“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告子下》)讲的也是有为之人在其有为之前必要的力量积累。
忍,是在这一力量积累时期的核心理念和基本精神;倘若不能忍常人所不能忍,此后的人生也不可能有大成就。被后人尊奉为“圣王”的舜,大概算得上是一个自觉积聚力量的忍者楷模。
据史料记载,其父名顽,其母名嚣,其弟名象。父母爱其弟而厌恶舜,舜则始终孝敬父母、亲爱弟弟。羲仲等四位大臣联名向尧帝推荐舜,尧便将两个女儿嫁给舜,以观其行。舜一如既往,耕于历山,孝父母、亲弟弟,名显于天下,终于成为一代帝君。
舜以“潜龙”式的姿态所积聚的是德,而德是治理天下不可或缺的一种力量。当舜治理天下时,他的德行早已经誉满天下。
二是与敌对势力对垒时量力而行。力量的强与弱,是比较的结果;选择进取还是潜伏,须审时度势。敌强我弱,就须“潜龙勿用”;此时的潜而勿用,是明智而非怯弱,是争取时间、积累力量、壮大自己。
周文王姬昌被商纣王囚于麦里,姬昌审时度势接受囚禁,为自己的部族争取时间,壮大实力;越王勾践前往吴国,后又卧薪尝胆,也同样是为了争取时间,壮大越国。
如果没有姬昌的麦里之忍,也就没有后来的武王克商和周王朝的一统天下;如果没有勾践的卧薪尝胆,也就没有后来的越国复兴雄霸一方。“潜龙勿用”的核心精神,可用一个字概括:忍。坐十年冷板凳,是一种去除浮躁之心的忍;姬昌在商纣王淫威下默默地编写《周易》,是一种等待时机的忍;勾践在吴王夫差的眼皮子底下竭尽奉承、卧薪尝胆,是一种忍辱负重的忍。
华夏民族经风沥雨一路走来,既有艰苦卓绝的奋斗,也有忍辱负重的权宜。没有前者,后者便是没有背梁的苟且者;没有后者,前者往往成为半途而废的失败者。
《三国演义》中,刘备曾一度在曹操那里韬光养晦,在刘表那里养精蓄锐,等待时机,然而一旦关羽、张飞被杀,义的情结超越了忍的理智,倾国出征,导致火烧连营,命归白帝城。
“见龙在田,利见大人”,是积聚力量的第二个阶段。
潜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潜伏的龙积聚了一定的力量,必然要从水里跃上陆地,于是也就有了周文王的第二个例说:“见龙在田,利见大人。”
前半个例说容易懂,龙既然结束了潜伏期,从水里跃上了田野,自然都能看得见。如同一个隐居之士既已满腹经纶,一旦走上社会,他的才气能力,自然也会被人们所认识。
后半个例说,则是整个例说的重点所在:“利见大人”。
利是有利于;见是遇见;大人是指德才双馨、位高权重之人。
这四字例说,借用社会上流行的四个字解读,就是“贵人相助气自身力量积聚到一定程度,开始踏上社会之时,便进入一个借助于他人力量继续壮大自己的阶段。
“见龙在田”之时的“利见大人”,也包含有两层意思:
一是结交道德学问比自己好的人,通过拜师、交友等方式,从他们身上吸取正能量,进一步提高自己的道德学问。“学无止境气不仅在“潜龙”时段,也在“见龙”时段。
宋代学者朱熹十九岁便已高中进士,进入“见龙在田”状态,在当了一任“主簿”之后,不顾家人的“横截竖截”,又拜名儒李侗为师,跟着李侗读了几年“博士后”。
朱熹成为南宋的一代宗师之后,许多已经高中进士、为官一方的学者,心甘情愿地拜朱熹为师,利用一切空余时间.跑到朱熹那里受教做学问。
《朱子语类》这部书,就是朱熹给这些“见龙”讲解四书五经时的课堂笔记。清代学者唐甄也说:“学贵得师,亦贵得友。师也者.犹行路之有导也;友也者.犹陟险之有助也。”这是“利见大人”之一义。
二是抓住一切有利于自己发展的机遇,争取一切有利于自己发展的力量。这里说的“大人”,首先是位高权重、能够给力者。
历史上许多成功者,发展过程中往往都有“贵人相助”的情况存在。然而,在争取有力者扶持帮助时,也往往会遭遇到不被理解、不被信任等尴尬局面。这时候,也需要有“忍”的精神,所谓“小不忍则乱大谋”,过程把握好,才会有自强道路上的发展。
遇见大人,搞好关系,争取帮助,同样是一种正能量的积聚。综上“潜龙”、“见龙”,核心都是有智慧的“忍”。
忍是一种理性的手段,是一种智慧的展开;无论是一个人,还是一个企业,一个国家,一旦缺失“忍”,自强之路就随时可能中止。
北冥木木,专注易经原理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