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鲁沙尔高跷【征文】

鲁沙尔高跷

小时候,就听母亲讲,老家以前过年时社火里的高跷高的很,表演间休息,踩高跷的人就坐在房檐上。那时,村子小,人口少,玩社火都是在农家院子里。每当大人们说起,我都会不由自主地仰头看看房檐,遗憾的是在我离开家乡前,没有亲眼看到过踩高跷。高跷究竟是什么样子的,究竟有多高,我心里一直有一个“一探究竟”的情结。

直至我入伍到青海后,才真正领教了高跷。1999年从格尔木退役定居西宁,几乎每年的正月都能看看社火,看看社火队里的高跷。社火是青海农村过年时的大项文化活动之一,社火中的踩高跷因高因巧更是最抓眼球的。每到年前,西宁市群文部门都会安排各村社火,从正月十二开始联演大拜年,最多时一场可达十几支队伍。有几次,社火队都是从西宁市中心的西东大街一路走来,边扭边走,锣鼓喧天,每到西门十字、大十字、湟光十字等路口,便在交通管制、警察安保的前提下,围圈表演,高跷、以及舞龙、耍狮、划旱船、赶毛驴、打筒鼓依次展开阵仗,观众不分男女老少,里三层外三层,热闹非凡……我自然关注更多的是人悬在半空中的高跷表演,开眼界的同时,也知道了一些高跷的梗概。

高跷,也叫高跷秧歌,是一种流传于全国各地的汉族民间舞蹈,亦指表演高跷时使用的木棍。高跷因舞蹈时双脚踩踏木跷而得名。据说,最高的高跷,就是西宁市湟中区鲁沙尔镇高跷(鲁沙尔:藏语,意为新村落、新部落)。

正月里最热闹红火的是社火,社火队伍里最吸引观众的除龙狮鼓表演外,就数高高在上的踩高跷了。听湟中区文化馆的朋友介绍,一进腊月,鲁沙尔镇的高跷艺人们就忙碌了起来,有维修制作高跷的,有培训年轻新手的,有采办行头(服饰)道具的,到了年关,就排练了起来。鲁沙尔镇,距西宁不到30千米,是湟中区区府和国家5A级景区塔尔寺所在地。

有资料记载:鲁沙尔高跷,已有600多年的历史,明代洪武年间就从中原地区传入到湟中鲁沙尔地区。鲁沙尔成为青海最早表演高跷艺术的地方之一。鲁沙尔高跷的特点是跷高、悬、巧、奇,平均高度达2.8米(脚踏板以下),最高的达到了3.6米,堪称中国之最。2008年,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高跷之乡。2013年,被列入青海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鲁沙尔高跷以其跷身高、演员多、表演生动、变化丰富、节奏鲜明、韵律高昂而出名,是青海农村社火队中最有名的一支高跷队伍。每年正月十二、十四、十五、十六在鲁沙尔镇街头、周边村庄、西宁城区演出。演出行程达几十公里,最多一天要演出十七八场,每年平均要演60多场。演员一般在100人左右,是当地高跷表演人数最多的团体。演员角色非常丰富,但领头的是比较固定的“老牛角”和“王妈”,还有“西游”“水浒”“三国”“杨家将”“隋唐英雄”中的历史人物和戏曲人物,也有叫不上名的花旦或丑角。演员的服装随着时代的发展有了新的变化。以前演员头扎彩色头巾,腰勒一块被面作裙子,脸上搽胭脂、白粉就出场了。现在演员身着鲜艳夺目的戏装,装扮起来不比大型剧团里的演员逊色。演出的道具,与所扮演的故事角色匹配。演出形式有“踩街”和“撂场”两种,撂场有舞队集体边舞边走各种图形的“大场”和两三人表演的“小场”。高跷也可分为“文跷”和“舞跷”,“文跷”重扭踩和情节表演,“舞跷”重炫技功夫。高跷的音乐伴奏是民间的锣鼓乐队。踩高跷的步伐,全靠锣鼓乐队的快慢指挥着高跷队的表演。

鲁沙尔高跷由于跷身高,且演出路线复杂,一般都由年轻小伙装扮,也有八九岁的孩子。演员绝大多数是鲁沙尔镇的村民、高跷表演爱好者,也有假期里的学生。

令人惊奇的是,一个人站在3.6米高的高跷上,仿若如履平地,是怎么做到的?在鲁沙尔社火队中高跷技艺最高超的霍先生看来,这和功夫十分相似。功夫到了最高境界,是无招胜有招;而高跷到了最高境界便是有跷如同无跷。霍先生能表演两条腿同时向后跳的绝技。然而32岁的他被认可并不仅仅是靠运气,他从18岁开始表演,这期间,左臂因摔倒骨折过两次,右臂也有一次骨折,但他并没有放弃,这才有了今日人们对他的推崇。高跷越高,表演起来就越难,如今,他已经能在3.6米的高跷上表演。而在文化部门看来,这是一种“坚守”,是600百多年的坚守让高跷成为鲁沙尔社火的精彩之笔。鲁沙尔高跷经久不衰,演员人数不断增加,一代代不断流传,而且花样翻新,演技不断提高,坚持的力量毋庸置疑。

鲁沙尔高跷队每年在德高望众的老人们指导下,从腊月开始就在选好的场地上演练。高跷除了装束和踩跷外,主要是两排队伍的穿插、扭姿和演唱,队形有一字长蛇、走八字、双排对唱、交叉剪子、蛇脱皮等队形。表演时的动作花样有碰拐、背拐、跌叉、跳桌凳、翻跟头、蹲走、鹞子翻身、单腿跳,还能组成二人抬轿、三人拉车、群体走天桥等多种形式的表演。高跷造型悬巧奇妙,表演的动作技巧性强,难度大,但优美生动,趣味幽默,奇特而惊险,很受观众的喜爱。  

到了正月十二这一天,表演者们早上5点就会起床,沐浴更衣,化妆后,来到社火的出发地,向火神祈福。这也是一年一度的传统。当天,为了表演高跷,大家会尽量不喝水,少吃东西,高跷表演大多要坚持一天,颇为不易。转场时,艺人们穿戴行头坐在卡车或农用车上,高跷伸出车厢外,也是威风八面的。

高跷道具简单,但木质的选料很讲究,必须采用坚硬而有韧性的木质。鲁沙尔高跷的跷子,一般是用材质较轻的优质松木做成,木棍上扁下圆,跷子的底端装有特制的跷钉,以防冰雪路面侧滑。距跷子顶端0.5米的地方装有平出的踏板,用于脚踩。表演者在演出前,先要用较长的布制跷带,将自己的小腿和跷子结实地绑在一起。演员们说,刚刚绑上时腿会特别疼,但是走着走着就不疼了。

至于高跷的起源,据民间传说,原是古代人为了采集树上的野果为食,给自己腿上绑上两根长棍,以后逐步演变而成今天的高跷艺术。

还有一种传说,高跷是御敌取胜的高将军所创。有一年,高将军率兵攻打胡兵城池,而胡兵把护城河上的吊桥板全拆了,部队无法攻进城里。一天傍晚,高将军走出军营,突然看到正在河边觅食的大雁的长腿,受到启发,找到了破城的妙计。回营后将军叫人砍来柳木棍制成高跷,令将士们绑在腿上练习走路。经过练习,将士们都能踩着高高的柳木棍行走。将军率军渡过护城河,乘胡兵不备,一举攻城收复了城池。此后每逢春节,老百姓也学着踩起了柳木棍。因这玩艺儿是高将军发明的,人们便把它叫“高跷”,以此来纪念高将军。

据《列子·说符》篇记载:“宋有兰子者,以枝干宋元。宋元台而使见其枝。以双枝长信其身,属其胫,并趋并驰,并七剑迭而跃之,五剑常在空中,元君大惊,立赐金帛。”从文中可知,高跷早在先秦已在民间流行。还有清人恩竹樵在他的《咏秧歌》诗中,对当时春节期间的踩高跷游艺活动也有描述:“捷足居然逐队高,步虚应许快联曹。笑他立脚无根据,也在人间走一遭。”此诗充分说明,高跷这项民间艺术,在清代已广泛表演了。

鲁沙尔高跷队的组织者,千方百计筹措资金,充分发挥老艺人们的奉献热情,鼓励和动员新的年轻人加入高跷队伍,苦练跷上技艺,演唱社火曲调,努力使这种宝贵的文化遗产能够完整地传承下来、发扬光大。祈愿我们的中华年,在高跷创新表演的惊艳和精气神中,热热闹闹,红红火火,蒸蒸日上。

2021.1.25于西宁

插图/作者

作者简介

白锦刚,1959年8月出生,甘肃榆中人,从戎23载,就职于青海知名文化产业——纵横文化20春秋,长期从事政工和党务工作。青海诗词学会会员。喜爱文字,偏好诗歌,近百首现代诗、散文散见于纸刊《云梯关》《青海诗词》及“冬歌文苑” “西部放歌文学社”“青藏线老兵之家”网络公众号,8首习作收录于诗歌集《歌向远方》(中国言实出版社出版,新华书店经销)。

用诗和远方,陪你一路成长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冬歌文苑工作室

名誉顾问:戢觉佑 李品刚

文学顾问:周庆荣 王树宾 白锦刚

法律顾问:王   鹏

总编:琅    琅

副总:蔡泗明  倪宝元

编审:孟芹玲  孔秋莉

主编:石   瑛  赵春辉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