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说‖元宝(121):假如亚里士多德在塔下
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公元前322年)和伽利略(1564-1642年)这两个人相差1800多年。亚里士多德所认为“两个不同重量的物体,从同样的高的地方同时落下,那么重的会先落地”。伽利略通过在比萨斜塔做实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如果亚里士多德当时还活着,站在塔下观看了实验,那么他会怎样?
我认为会有两种情况。一种可能是,亚里士多德看见了,气得暴跳如雷,大作文章说伽利略的坏话,处处打压伽利略,让人们不得轻信伽利略。我猜亚里士多德如果是个小人,第一反应一定如此。但作为亚里士多德这样的哲学大家,我猜更可能是第二种情况:亚里士多德会自己做一遍实验,在确保伽利略没有故意变魔术的前提下,公开向大家承认自己的错误。正象孔子说:“君子之过,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亚里士多德
我们还要想,为什么1800多年也没有一个人怀疑亚里士多德?这是因为“那时候,研究科学的人都信奉亚里士多德,把这位两千多年前的希腊哲学家的话当作不容更改的真理。谁要是怀疑亚里士多德,人们就会责备他:‘你是什么意思?难道要违背人类的真理吗?’”(四年级(下)语文课文《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伽利略生活在文艺复兴的顶峰时期,是一个不迷信权威的人,才可以做这样的实验。
伽利略
“人恒过,然后能改”,人不必去掩饰自己的错误,只有错误暴露了,才能改。人不能迷信权威,要敢于挑战权威。
作者简介:金元宝,男,2007年10月生,四年级“求知少年”。『小小少年说』创建主编,周五专栏小作者。
元宝爸的话: 我看到一篇院士造假的文章,和元宝讨论,发现很难说清成人世界的复杂。于是,给元宝定了个题目:假如伽利略实验成功时,亚里士多德还活着,他会怎么办?元宝第一遍拿出文章时,还举了牛顿和莱布尼茨争论谁先发现微积分的例子,结果把争论“真理”和争论“谁先发现真理”混在了一块,逻辑有点乱。元宝妈看了后,建议他把文章的落脚点放在两种争论的不同上。元宝改了一遍,我又觉得不太对。如果是辨别这两种争论的差异,实在没必要让亚里士多德穿越到伽利略的实验现场。于是,元宝又改了一遍,最后成了上面的样子。
今天看似简单的道理和显而易见的真相,却可以在迷信和利益纠葛中被蒙蔽。或许只有保持孩子般单纯的心灵和清澈的眼睛,才能说出“皇帝没穿衣服”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