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朱公救子的故事存在漏洞,如果细想一下,它是违背常理的
历史故事总是充满了趣味和哲理,但历史发生在很久以前,无人能亲自证明一切,只能以史料作为借鉴。司马迁写的《史记》中,有一个“陶朱公救子”的故事,虽然故事情节曲折令人回味无穷,仔细推敲一下却漏洞百出。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如果您想知道,就让小编来为您揭秘: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在司马迁《史记》中,曾经记载了“陶朱公救子”的故事,陶朱公就是历史上著名的谋臣范蠡。范蠡曾帮助越王勾践称霸天下,后弃官而去成为富商。然而天下之事不可预料,范蠡在享受丰富物质生活的同时,却听到了自己二儿子被楚王囚禁的消息。为此,陶朱公心急如焚,商量着让小儿子带金子前去赎人。
大儿子听到父亲让三弟营救二弟,心中顿时不满,于是吵闹着要去亲自营救二弟,范蠡也没办法只能依他,但范蠡却明白,大儿子此去必然会让二儿子葬身于他乡。果不其然,大儿子首先找到了楚王的宠臣庄生,并将所有钱财都交给对方。庄生“拿人钱财,替人消灾”,便劝说天有异象,楚王应该大赦天下,楚王觉得有理,随即宣布要将所有囚犯都释放。
此事传到大儿子的耳朵中,他认为楚王既然要大赦天下,二弟自然也会出狱,如此一来,便与庄生毫无瓜葛。思来想去,大儿子居然再次登门向庄生索要钱财,气得庄生只能再次向楚王进谗,最后指使楚王杀害了陶朱公的二儿子。
在故事中,陶朱公似乎已经被神化,他的预见性眼光的确令人钦佩,但是如果我们能仔细品读的话,也会发现其中存在的诸多漏洞,下面我们就来一起看看:
在故事中,起到决定性作用的人当属庄生无疑,他的手中似乎掌握着很大的权力,能够决定陶朱公儿子的生死。与此同时,司马迁刻意将庄生包装为一个廉洁的名人,称他收下金子的目的,只是为了不让陶朱公儿子存在心理负担,事成之后必然会将收受的贿赂全部返还。
然而事实果真如此吗?我们似乎并没有看到,我们看到的,只是一个贪污受贿进谗的贪官;一个因没有吃到嘴边肥肉而恼羞成怒的小人。如果按照人之常情来看,即使陶朱公的大儿子言而无信,但作为陶朱公的朋友,庄生“不看僧面看佛面”,起码不会再次将他的儿子送入险境,故此来看,庄生与范蠡之间的交情并不深厚,或者说二人之间的“友谊”很可能是建立在金钱基础之上的。
庄生固然有问题,但范蠡的问题似乎更大,毕竟他的表现极为反常。故事中的范蠡似乎很有远见性,知道大儿子根本救不出自己的二儿子,所以才提前准备葬礼。然而世界上没有不爱儿子的父亲,既然范蠡已经知道了事情的结果,为何非要让大儿子前去营救呢?从常理上而言,他的举动似乎十分反常,更何况范蠡绝非普通人,难道他只是拗不过大儿子的脾气?这似乎完全不可能。退一万步讲,如果将我们换作是陶朱公范蠡,我们也必然会叮嘱儿子不要吝惜钱财,而不是等儿子走后自作聪明的办葬礼。
最后我们谈谈陶朱公的大儿子,在故事中,陶朱公的大儿子似乎显得相当愚笨,他不辨是非,亲手葬送了二弟的性命。但从客观角度而言,即使是情商极低之人也不会做出如此蠢笨之事,求人办事必然要送去礼物,他成长在豪门之家,不可能不懂得其中的道理。更重要的是,即使陶朱公的大儿子果真如蠢猪笨牛一般,他起码也会等到二弟被释放出来才会登门讨账,而不是在未见到弟弟之前就迫不及待的索要钱财。
由此我们也能看出,“陶朱公救子”的故事实在是漏洞百出,司马迁在撰写历史时并未对其加以仔细考证。谈到这里,小编的奉劝诸位,读书的确可以使人耳聪目明,但“尽信书不如无书”,读书之时仍需要带着质疑与审视的眼光。
参考资料:《史记》中华书局出版 司马迁著
文澜海润工作室主编文秀才,本文撰写:特约历史撰稿人:常山赵子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