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CSCO速递|储天晴教授:肺癌患者如何正确使用抗血管生成药

目前已有3个抗血管生成药物在我国获批用于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包括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抑制剂贝伐珠单抗、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恩度和小分子多靶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TKI)安罗替尼。且这三种药品均已进入国家医保目录。

2019年首个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抗血管生成药物中国专家共识正式发布,成为临床医生在晚期NSCLC的治疗中提供重要依据。2020年9月14日,由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血管靶向治疗专家委员会及非小细胞肺癌专家委员会主导撰写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抗血管生成药物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20版)》(以下简称《共识》)在上海正式发布。

而在20日上午的CSCO大会上,来自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同样作为《共识》编委会成员的储天晴教授为大家带来了最新版《共识》的解读。

CSCO直播现场
PART ONE

一线治疗

1、驱动基因突变阴性、PS 0-1分晚期非鳞NSCLC患者:贝伐珠单抗联合含铂双药方案为一线治疗选择(Ⅰ级推荐,1A类证据);阿替利珠单抗联合贝伐单抗、卡铂及紫杉醇方案作为一线治疗选择(Ⅱ级推荐,1A类证据)。

2、驱动基因突变阴性、PS 0-1分晚期NSCLC患者(包括鳞癌和非鳞癌):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长春瑞滨和顺铂治疗2-4个周期(Ⅱ级推荐,2B类证据)。

3、有EGFR敏感突变的晚期非鳞NSCLC患者:贝伐珠单抗联合厄洛替尼作为一线治疗选择(Ⅱ级推荐,1A类证据),贝伐珠单抗联合其他TKI可作为一线治疗选择(Ⅱ级推荐,2A类证据)。

在一线治疗中重点更新内容是,首次将抗血管生成联合免疫“T+A”治疗方案引入其中,以阿替利珠单抗联合贝伐珠单抗、卡铂及紫杉醇,作为晚期非鳞NSCLC一线治疗推荐。

根据大型IMpower150研究结果证实,T+A模式可进一步延长患者生存期,中位总生存期(OS)达到19.8个月。

PART TWO

一线维持治疗

驱动基因突变阴性、PS 0-1分晚期非鳞NSCLC患者:

贝伐珠单抗联合含铂双药一线治疗后达到缓解或疾病稳定;贝伐珠单抗单药维持直至不可耐受或出现疾病进展(Ⅰ级推荐,1A类证据)。

如果患者一线使用贝伐珠单抗+培美曲塞方案,可选择贝伐珠单抗联合培美曲塞维持治疗直至患者不可耐受或出现疾病进展(Ⅱ级推荐,2A类证据)。

PART THREE

二线治疗

1、既往化疗或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失败,且未使用过贝伐珠单抗的晚期非鳞NSCLC患者: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用于二线及以上治疗(Ⅰ级推荐,1B类证据)。

2、既往经TKI治疗失败的患者,可选择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用于二线治疗及以上治疗(Ⅰ级推荐,2A类证据)。

PART FOUR

三线及以上治疗

对于驱动基因阴以及EGFR突变阳性的复发性晚期NSCLC(包括鳞癌和非鳞癌)患者,推荐安罗替尼作为三线及以上治疗。对于存在EGFR基因突变或ALK突变阳性的患者,应在接受相应的靶向药物治疗后进展且至少接受过2种系统化疗后出现进展或复发后使用安罗替尼(Ⅰ级推荐,1A类证据)。

PART FIVE

特定人群的治疗

1、伴无症状脑转移的晚期非鳞NSCLC

  • 对于驱动基因突变阴性的伴脑转移的晚期NSCLC患者:可选用基于贝伐珠单抗的联合治疗方案(Ⅰ级推荐,1B类证据)。

  • 对于EGFR突变阳性的伴脑转移的晚期NSCLC患者:可选择贝伐珠单抗联合EGFR-TKI的治疗方案(Ⅱ级推荐,2A类证据)。

  • 对于接受过2种系统化疗后的伴脑转移晚期NSCLC患者:安罗替尼单药推荐使用(Ⅰ级推荐,2A类证据)。

2、伴经放射性治疗引起的脑水肿或脑坏死等脑转移的晚期NSCLC患者:可选择贝伐珠单抗治疗(Ⅱ级推荐,2A类证据)。

3、伴肝转移的晚期非鳞NSCLC患者:阿替利珠单抗联合贝伐珠单抗、卡铂及紫杉醇可作为一线选择方案(Ⅱ级推荐,2A类证据)。

4、伴恶性胸腔积液的晚期非鳞NSCLC患者:可在全身治疗的基础上局部使用贝伐珠单抗或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Ⅱ级推荐,1B类证据)。

5、老年患者

  • 晚期非鳞NSCLC老年患者:一线治疗可选择含贝伐珠单抗方案(Ⅰ级推荐,1B类证据)。

  • >70岁的晚期NSCLC高龄患者:三线治疗可选择安罗替尼(Ⅰ级推荐,2A类证据)。

相对于2019版,最新版《共识》充分考虑了中国临床治疗的特殊性,收录多项中国专家发起的临床研究或分析。重点更新了以抗血管生成药物联合免疫方案(阿替利珠单抗联合贝伐珠单抗及化疗)首次作为晚期NSCLC一线治疗选择;联合TKI方案用于EGFR敏感突变的晚期NSCLC一线治疗;以及抗血管生成药物作为特定人群(伴恶性胸腔积液,放射性脑损伤等)的治疗选择等。

责任编辑:觅健科普君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