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帖衡方碑 隶书有古意
临帖就是传承
临帖是书法学习的必由之路,甚至有的人说是唯一之路,可见,临帖对于书法学习的重要性。看看市面上那些所谓江湖书法家,那都是不临帖的结果。当然,临帖只是一个过程,而不是目标,最终还是要出帖的,毕竟,历史上只有一个王羲之,只有一个颜真卿,就算你临摹的再像,也超不过他们去。
下面就是本人对隶书学习的一点心得。
隶书的字帖
说起隶书的学习,很多人都有自己的方法,对于临帖对象,不外乎:孔庙三碑,汉隶三颂还有张迁碑,曹全碑(文末有汉朝隶书主要碑帖按时间排序表)。比起篆书和楷书来,隶书的碑帖真的算多的了,这个有历史原因,一,正处立碑盛行之时,第二,文化和文字发展高峰时期。这么多隶书字帖,怎么个临法啊?个人之见,根据自己的心情和水平,看着哪个帖喜欢就临那个帖。
比如说,我现在喜欢衡方碑,这几天以来,一直临写,稍有感触,特分享出来,共同交流。
衡方碑的学习方法
首先,临帖最重要的一个步骤就是先看着老师写,如果只看着字帖可不行。你看不见笔法啊。除非你看着字帖,脑子里能够想象出书家当时书写的情景,你可以只看字帖,否则真的很难。看过老师的笔法和运笔后,自己再开始临帖,开始临帖的时候最好也是按老师写的临。印刷品和老师的手写体完全不一个感觉,所以,有没有老师,能不能看着老师临帖,是否临写老师的作品这都是正式临帖前的基础。
第二,就是不分昼夜废寝忘食连续多日地临帖,这样几天下来,就连做梦的时候,好像也在临帖一样,手里不管有没有拿着毛笔,都能够在空中把字写出来的那种。而且,临帖的时候,字可以放大,可以缩小,可以书写不同的布局,这样才能为以后的创作打下基础。临几遍呢?我个人觉得怎么也得七遍吧(写书法的人称之为通,也就是通临一遍叫一通,临写七遍就是七通)。
第三,别想出帖的事。顶多就是参考一下别人怎么临的,怎么创作的。一会我们介绍一下历史上都有谁临写过衡方碑。现在我们先来学习一下衡方碑的几个背景。
衡方碑的背景
第一:衡方是名字。
碑文的碑额就说了:汉故卫尉卿衡府君之碑。所以墓主人叫衡府君,名字叫衡方。碑文开头:府君讳方。就是墓主人的名字叫方的意思。古时候,别人是不能叫自己名字的,这个是忌讳。这个名字什么时候用呢,就是在死的时候刻在碑上的(或写在家谱上),所以,人活得时候是不能用的。只有自谦的时候才自己说自己的名字的。其他时候不能直呼其名。
在百家姓中,衡是第166个姓。衡的来历有三:
1、出自伊姓,以官名为氏。商汤有贤臣伊尹,因为在灭夏过程中功劳最大,商汤封他为尹(宰相),并封了个尊号叫“阿衡”(“阿”就是“倚”,“衡”的意思是“维持”,和气来意思就是“国家的倚靠”)。后来伊尹的后代子孙就以伊尹尊号中的“衡”字命姓,称衡姓。
2、出自姬姓,是周公旦的后代,以祖字为氏。周公长子伯禽封于鲁,建立鲁国,他的后代有公子衡,其子孙以祖上名字命姓,称衡姓。
3、出自改姓,以地名为氏。三国时,曹操于官渡之战打败袁绍,袁绍的几个儿子又自相残杀,袁姓部分族人就逃到湖南衡山隐居避难,以居住地名为姓,改姓衡。
显然,衡方碑中衡的姓氏来自于伊尹。千字文中有:磻溪伊尹,佐时阿衡。这里的阿衡就是伊尹。说起伊尹,好多人把他奉为餐饮业的祖师爷,因为开始的时候伊尹是商王成汤的御用厨师,后来成了商罚夏的得力助手,最后成了辅佐商王的宰相。治大国如烹小鲜,应该就是从伊尹这里形成的说法。这两个古圣先贤(在孔子眼中的圣人),一个伊尹,一个商王,伊尹是厨子,商王叫成汤。他俩的故事后来被吕氏春秋记录下来,叫做:《吕氏春秋·本味篇》。
第二:文字的简化古来有之。
如果自己看碑文,里面有几个有意思的字,有的表明在汉朝时期就有简化的趋势了。比如:礼,法。有的是写法比较独特,比如大守(应该是太守),大夫(大下面两个短横)。还有聲,在衡方碑中的写法来自于小篆的变体。下面是从原帖中的截图。
太守。原帖中用大表示。古文中,大和太相通。
大夫。原帖中大下面有两个小短线。这个表示官职比太守大两个级别吧。另外,在古音中,大,太的发音相同。
在集韵中,这几个字放一起解释,显然从读音字义方面都是相通的。但是在衡方碑中,用法不太一样。
衡方碑中,礼的写法。看来今天简化字写法不是任意的人为的简化。另,在《说文解字》当中,礼的古文写法也很简单。如下。
宋刻说文中的礼的古文写法。
衡方碑中,法的写法。
衡方碑中,声的写法,注意,左上角那个部件有两个短竖,其他都只是一条。为啥这个字跟小篆有关系呢?我们来看看小篆的写法。
说文解字中,声的写法,系小篆写法。如出一辙,一脉相承。说到这个声字,不得不说下颜真卿的字。都说颜真卿的楷书取法乎上,里面有篆籀的感觉,其实说的就是颜真卿的楷书当中有的字直接是从小篆变化来的,比如说这个声字。
看到了吧。颜家庙碑中的声字,完全就是从小篆变化而来的。从这一点上说,颜真卿的字有篆籀味。当然了,还有颜真卿的执笔和运笔中锋明显,这也是篆籀的笔法。
第三,衡方有古意,多有后来人。
历史上临摹衡方出了不少大家,最著名的就是清朝的隶书大家伊秉绶。有人说清人中隶书第一人就是伊秉绶(清人中篆书第一人是邓石如)。清人写书法有意思,出现了两个极端。一个就是没有个性的极端——馆阁体,毫无特点,几近于印刷体。一个就是宣扬自我的极端——尚古,清人喜欢写小篆喜欢写隶书。可以说,清人成就了衡方碑,源于清人的尚古复古的追求。历史上有名的书法家,都是因为对上古文化的追求而成就自己的。也就是做到了有基础的弘扬个性,而不是个性的无限膨胀。说到了伊秉绶,我们来看看伊秉绶的隶书吧。除了伊秉绶,还有近代的王镛,张建会,龚望等书法家。
反正我喜欢伊秉绶的隶书。
这个是伊秉绶对衡方碑的临摹作品。
下面是本人近期对衡方碑的临摹。请各位方家指正。
根据衡方碑风格的创作:紫气东来。
附1:衡方碑原帖
释文 :府君諱方,字興祖,肇先蓋堯之苗,本姓□□,則有伊尹,在殷之世,號稱阿衡,因而氏〔焉〕,□□□士,家於平陸,君之烈祖,少以濡術,安貧樂道,履該顏原,兼脩季由,聞斯行諸,砥仁〔癘〕□□□□士,階夷愍之貢,經常伯之寮,位左馮翊,先帝所尊,垂名竹帛,考廬江太守,兄鴈門太守,□□□孝,長發其祥,誕降於君,天資純懿,昭前之美,少以文塞,敦厖允元,長以欽明,耽詩悅書,□□□秋,仕郡辟州,舉孝廉,除郎中,即丘侯相,膠東令,遵尹鐸之導,保障二城,參國起按,斑敘□□,□本肇末,化速郵置,州舉尤異,遷會稽東部都尉,將繼南仲邵虎之軌,飛翼軫之旌,操參□□□綏來王之蠻,會喪太夫人,感背人之凱風,悼蓼儀之劬勞,寢闇苫,〔仍留〕上言,倍榮向〔袁,禮服〕祥除,徵拜議郎,右北平太守,尋李廣之在〔邊〕,恢魏絳之和戎,戎戢士佚,費〔省巨億,懷〕□□□,□靜有績,遷穎川太守,脩清滌俗,招拔隱逸,光〔大〕茅茹,國外浮諼,淡界繆動,氣泄〔狂〕□,□□□□,歸來洙泗,用行舍臧,徵拜議郎,遷太醫令,京兆尹,舊都餘化,詩人所詠,有亡新,君□□□,□隆寬慄,鶉火光物,隕霜剿姦,振滯起舊,存亡繼絕,恩降乾太,威肅剝,本朝錄功,入登〔〕□,□翼紫宮,夙夜惟寅,褘隋在公,有單襄穆謨之風,詔選賢良,招先逸民,君務在寬,失順其文,舉已從政者,退就巾,永康之末,君孝桓,建寧初政,朝用舊臣,留拜步兵校尉,處六師〔之帥,維〕時假階,將授緄職,受任浹旬,庵離寢疾,年六十有三,建寧元年二月五日癸丑卒,詔遣使□□,弔賻禮,百寮臨會,莫不失聲,其年九月十七日辛酉葬,蓋雅頌興而清廟肅,中庸起而祖〔宗〕□,故仲尼既歿,諸子綴論,斯干作歌,用昭於宣,謚以旌德,銘以勒勳,於是海內門生故吏□□□采嘉石樹靈碑,鐫茂伐祕將來,其辭曰:峨峨我君,懿烈孔純,高朗神武,歷世忠孝,馮隆鴻軌,不忝前人,寬猛不主,德義是〔經,韜綜頤〕□,溫故前呈,英接秀,踵晏平,初據百里,顯顯令聞,濟康下民,曜武南會,邊民是鎮,惟□□□,憂及退身,參〔議〕帝室,剖符守藩,北靖□□,有□有聲,旋〔守〕中嶽,幽滯以榮,邁種舊京,□□□□,含澤戴仁,□□休寧,剋長剋君,不虞不陽,維明維允,耀此聲香,能悊能惠,克亮天功,入〔統〕□□,〔赳赳光光〕,法言稽古,道而後行,兢兢業業,素絲羔羊,誾誾侃侃,顒顒昂昂,〔蹈〕規履,金玉〔其〕相,謇謇王臣,群公憲章,樂旨君子,□□疆,銘勒金石,□□□□,□問□□,萬世是傳。門生平原樂陵朱登字仲□
附2:个人对不同书体临帖的建议
如果学习小篆,肯定离不开泰山刻石,峄山刻石,当然,清人的小篆也可以,但取法乎上,清人肯定没有小篆创始人李斯写的好。
如果学习大篆,那就是各种青铜器铭文,什么散氏盘,毛公鼎,虢季子白盘等,清人吴大瀓的金文论语也可以。
如果学习楷书,那就离不开楷书四大家,颜柳欧赵,各有特色,见仁见智,无所谓好坏,看个人喜好。本人喜欢颜真卿的楷书,而且是人书俱老时候的作品,什么家庙碑,麻姑仙坛记,勤礼碑等。多宝塔是他年青力盛时期的,还没有定型,个人建议看看就行,别当真。
附3:汉朝隶书碑帖按时间排序
序号 |
名称 |
全称 |
刻立时间 |
备注 |
1 |
石门颂 |
故司隶校尉楗为杨君颂 |
东汉建和二年(公元148年) |
《石门颂》是中国书法史上的一座丰碑,它与洛阳的《郙阁颂》、甘肃成县的《西狭颂》并称为“汉三颂”。 |
2 |
乙瑛碑 |
汉鲁相乙瑛请置孔庙百石卒史碑 |
桓帝永兴元年(公元153年) |
《乙瑛碑》.《礼器》.《史晨》共称为孔庙三碑 |
3 |
礼器碑 |
汉鲁相韩敕造孔庙礼器碑 |
东汉永寿二年(公元156年) |
曲阜孔庙内 |
4 |
衡方碑 |
汉故卫尉卿衡府君之碑 |
东汉建宁元年(公元168年) |
泰山岱庙内保存 |
5 |
史晨碑 |
鲁相史晨奏祀孔子庙碑 |
东汉建宁二年(公元169年) |
曲阜孔庙内 |
6 |
曹全碑 |
汉郃[hé]阳令曹全碑 |
东汉中平二年 (公元185年) |
西安碑林 |
7 |
张迁碑 |
汉故谷城长荡阴令张君表颂 |
东汉中平三年(公元186年) |
泰山岱庙内保存 |